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2022-08-18建,直敏,李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条码出库仓库

高 建,直 敏,李 静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10)

0 引言

仓库管理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帮助企业减少仓库工作中无意义活动的重要途径。 如果忽略仓库管理的重要性,会给公司成本、服务效果与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降低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而给公司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例如:XWE 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子元件的厂家,其生产范围主要包括敏感元器件、专用电子设备等,但其在仓库实际管理时,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仍然以手工作业流程为主体,导致仓库信息化程度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量和订单量需要,不利于其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公司想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一套适合自身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这已成为目前公司管理阶层的共同愿望。 通过构建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升企业仓库管理工作效率,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1 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以传感设备为载体,以通信协议为基础,通过科学方式将不同物体进行相互交流,进一步完成物和物间的通信,再利用该技术来实现物体识别、智能管理等。 总而言之,物联网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互联网和传感器进行有效结合,再以计算机为基础,推动实现物与物间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利用物联网来沟通世界万物,这种交流根本不需要任何元素的进入,是根据自我主体来发生的。 而想要完成上述沟通,要注重优化射频自动射频技术。 此外,在互联网世界中,会利用互联网设备将不同物体都贴上唯一标签,再采用RFID 技术来识别这些标签内容,将标签内容转化为信息储存到数据库中,再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对这些物体进行远程控制。 从技术结构层面来看,物联网主要是由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3 个层面组成。 其中,感知层与人类神经末梢功能相似,对物体形状进行感知,同时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这其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如音频、化学量、物理量等,并将所收集的信息传输给其他设备。 网络层与大脑中枢神经功能一致,可以进行专业的数据收集与传递,是促进物联网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应用层是连接物联网与用户之间的重要渠道,可根据不同行业发展需求,设计多样化功能,如服务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等。

2 物联网技术应用下的信息系统方案制定

2.1 应用条码技术的信息采集解决方案

由于条形码的功能趋于多样化,在进行录入时,自身拥有录入速度快、准确率高等特点,让其在不同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渐应用到各流程中,如商品流通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等。 加上我国政府支持,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不菲成果,已研究出属于我国的标识系统,让标识系统向规范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同时对促进生产自动化管理有着深刻影响,而应用条码技术作为一种较早的仓库管理技术,是提高仓库管理数据采集质量的重要途径,其通过合理利用条码技术使所有环节得到完全控制,帮助工作人员减少盘点作业流程,有利于后期进行统计和分析[1]。

应用条码技术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将仓库管理和条码技术流程相结合,最终完成信息自动化采集。

2.1.1 入库管理

条码打印通常应用于供应商和车间两个环节。 当物品顺利抵达仓库后,操作人员会利用条码扫描仪来确定包装箱条码中隐藏的内容,再利用计算机将物品信息储存至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而仓管员则要对信息和入库清单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准确无误后打印条形码;操作员要将物品成功运送到指定位置,最后用专属条码贴在相应物品托盘上。

2.1.2 出库管理

物品想要完成出库操作,就必须将物品提前放在托盘上,再利用托盘将物品运输到出库等待区域;操作人员要手持条码扫描仪依次扫描物品条码,确定物品出库信息,从而确保出库信息与清单内容保持一致,一旦发现两者间出现较大差异,要及时通知专业人员来现场进行处理。 同时,在货物抵达仓库后,工作人员要将货物出库,第一时间将货物搬到手推叉车上,再利用扫码仪器完成扫码工作,将货物运输到出库等待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当货物被运输出库时,托盘货物相关数据会产生对应变化,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应变化重新打印条码。

2.1.3 盘点管理

工作人员要根据货物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的盘点计划,再由操作人员使用条码扫描仪将单个托盘全部检查到位,工作人员要对托盘上的物品条码进行仔细扫描,将扫码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系统内,再与系统库内原有数据进行对比,根据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生成专业盘点表。 一旦在盘点过程中发现两者数据存在差异,则要重复对存在差异的托盘进行盘点,直到两者数据完全一致,生成盘点报表。

2.2 RFID 技术

RFID 是以非接触自动识别系统为主要载体,通过合理利用发射信号源识别物体,并采用标签的方式帮助工作人员完成相关工作,再使用信息化技术将相关信息储存到系统内部。 同时,可对RFID 技术进行深入了解,让工作人员对仓库作业过程具有深度认知,从而缩短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给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有效降低仓库运营成本,提升作业效率。

2.3 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3.1 网络拓扑结构

RFID 作为我国目前为止效果最佳的自动识别系统,是利用发射信号源为基础,自动识别物体形态和数据信息,并将标签作为主要载体,帮助工作人员完成工作。 同时,会及时将信息传递到电脑内,有利于其对物品信息进行保存。 此外,RFID 技术有利于准确采集仓库作业信息,便于管理人员查询工作和统计工作,能有效降低仓库运营成本和提高作业效率。 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系统网络拓扑

通过将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相互连接,可帮助局域网用户通过正常渠道顺利进入系统,不仅能提高系统稳定性,还能避免系统受到外界因素的困扰,如黑客入侵、病毒损害等[2]。 但值得质疑的是,一旦局域网外访问系统局域化,就要通过浏览器来实现。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防火墙,将非法用户阻挡在门外,有利于各部门查询数据信息和统计数据[3]。

2.3.2 系统软件构架方案

在物联网基础上建立新系统,将其和其他应用有效结合,能拓展系统应用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物联网由软件和硬件两个系统构成,而软件方面利用B/S 模式为基础,平台是使用J2EE 开发平台(见图2)。

图2 系统逻辑架构

3 仓库作业流程优化

3.1 入库作业流程

在原材料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按照采购清单,打印原材料条码;并在卸货后根据清单清点货物,确定所有产品全部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问题要进行退货处理[4]。 发现所有产品全部合格后,仓库管理员要根据物品信息清单打印机准确打印出外包装条形码[5]。 同时,仓库管理员要将条形码贴在物品表面,并利用拖车将物品送到指定托盘,从拖车上卸下物品,再根据物品种类不同将其分别放在托盘上,由仓库管理员利用标签条码读写器,扫描外包装条形码。 入库货物堆放后,仓库管理员要再次确定入库操作,对物品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及时生成入库信息[6]。

3.2 出库作业流程

仓库管理员走进仓库后,激发手持设备,再将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利用专业设备完成库单生成工作。 同时,系统要根据物品外包装条形码内容来确定物品入库时间,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判断物品最终制定出库单。 同时,仓库管理员要根据出库单,安排科学的出库时间,到指定托盘前下物品,一旦发现携带标签物品出库,仓库管理人员要将托盘拖到装运车处,扫描产品条形码,再让搬运工作人员启动装车设备,利用手持设备来完成所有出库流程[7]。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对改善仓库管理工作愈发重视。 因此,企业管理阶层要提高对货物自动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利用物联网技术创建一套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加强仓库管理,优化仓库运作,有效提升仓库效率和质量,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以物联网技术概述作为切入点,探究了我国物联网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从而给仓库管理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条码出库仓库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
条码微站
热线互动
填满仓库的方法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卷烟配货出库流程的优化与应用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出库费” 应由谁来付
消防设备
基于PLC的物流自动化包装线出库穿梭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