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俄亚大村交通空间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2022-08-18高维嘉刘琪付瑜木科尔果
高维嘉、刘琪、付瑜、木科尔果
(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0 引言
俄亚大村始建于400 余年前,是丽江纳西族人迁至此地建立的村寨。历史上,由于地处偏远、山路崎岖,马帮是俄亚大村的纳西族人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大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与外界的交往也愈来愈密切。
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乡村聚落的交通空间既受历史、文化、地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又对不同时期的乡村聚落结构起着导向作用。俄亚大村依山而建,地势较为陡峭,为了使村庄具有防御功能,村民们还将村庄建成了户户相连的格局。为了适应防御、村庄扩建、时代变迁、材料革新、思想变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俄亚大村内部的交通空间也在发生演变。通过分析俄亚大村交通空间的演变,能够了解俄亚大村空间结构受交通空间影响的方式,从而为大村的空间改造、开发、重构等研究提供支撑,助力大村的发展。
1 俄亚大村概况
俄亚大村位于川滇两省丽江、中甸、宁蒗、稻城和木里县的交界处,四周被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达河环绕,属于干热河谷地貌,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俄亚大村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俄亚乡中部,道路崎岖,交通闭塞。
2 俄亚大村的历史变迁与马帮文化
部分学者对纳西族迁徙的历史有过研究。其中,主流观点认为俄亚大村的纳西族先民是由云南一带的纳西族族民迁徙而来的,依靠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在此驻扎、生活。先民均亦农亦戎,修建了易于集合、抗敌的蜂巢式建筑。俄亚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与骡,从大村先民来到此地至今,马与骡就在对外交通与村内交通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根据史料、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采访村内俄亚村民可知,俄亚大村未通车时,山路崎岖,人们出行和物资交换均由“马帮”运输,经永宁、漆树湾、依吉甲波村、东尼(朗都)穿越群山到达俄亚大村,需要一至两天的路程,就连发电机等最早的现代化基础设备,也是依靠马帮运送进村的。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俄亚大村对外交通的发展与演变
3.1 对外交通体系逐渐形成
通公路前,以马帮作为交通工具时,因木里距离云南香格里拉较近,与其交流较为便捷,所以俄亚大村受云南一带的纳西文化影响较大,受行政中心木里县的文化影响较小。公路的建成,增加了大村与行政中心的往来交流。如图1、图2所示,在政府的支持下,公路打通了资源运输交换的途径,大村的交通体系也更加完善,为大村文化、物质资源与交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奠定了基础。原本作为对外交通工具的马与骡子,则被汽车取代,但其仍在务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1 俄亚大村主要的交通区位关系
图2 大村对外交通公路体系示意图(作者自绘)
3.2 可达性和便捷性日益提升
公路开通前,村民去临镇或远处的学校,均以马为交通工具。而公路开通后,木里县则设置了互通各个相邻村落的班车。此外,还有大量游客和骑摩托探险的旅友来到这里,邮政系统担负着运输物资的责任,大村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日益提升。
通公路后,俄亚与周围乡、县、城的联系更加紧密。截至2021年,从周边前往俄亚大村,大致有三条线路,分别经木里县城、泸沽湖和香格里拉。从木里县城与泸沽湖方向进村,需跨过龙达河,河上的索桥因自然因素的影响,承载力有限,大部分时间不通车,因此需下车从桥上走到对岸,再换乘对岸的车辆继续行驶。
前往大村用时最短的线路为香格里拉线,其次为泸沽湖线,从木里县到俄亚大村花费的时间最久,所以,在地域文化上,大村受云南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影响较大。但在行政上,俄亚隶属木里县,由四川省木里县管理。这种边界地域的文化发展与管理体系的交叉,在交通上表现为县级管理较为困难,县城与大村的交通成本较高。随着公路的修缮与经济的发展,大村位于两省交接的特殊位置更适合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便于俄亚纳西文化面向更广泛的人群。
3.3 各层次的交往、交流显著增加
在交通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大村与外界各层次的交往、交流大大增加。在政府扶持与外省援建下,钢筋水泥等材料进入大村,使得村内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建建筑大多分布在河两岸(公路两旁),河北岸边多为民宿客栈、新建的村民屋舍,河南岸则为援建小学、幼儿园和服务村外游客的客栈、餐馆等。
对外交通的便捷促进了民族间文化的融合、交流,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此地,将文化传播出去,更多的产业入驻大村,为纳西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交流、交往、交融方面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途径,在弘扬大村文化的同时,带动了村内的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4 村内主要交通空间的演变
4.1 街巷空间的演变与特征
俄亚大村中用于沟通村民居住建筑的交通空间,即“街巷空间”,在时代变迁中产生了独特的“组团式”格局。早期迁徙来的人建立部落时,为防止敌人入侵,将建筑设在山腰上作瞭望之用,前一户建筑的屋顶与后一户的屋顶错落相连,扩建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组团布局,如图3所示。由于村落特殊的山地地形,俄亚大村的建筑依山势而建,建筑紧密相连,街巷空间狭窄,台阶落差较大,因为车辆无法驶入,人们只能依靠人力运送货物,非常困难,所以骡、马就成为主要的生产、交通工具。
图3 街巷空间肌理示意图(作者自绘)
据俄亚大村资料显示,俄亚大村建筑的初始组团建于半山腰高地处,后逐渐向周围发展。扩建的大村建筑由于不同的时间、位置等原因,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组团”,进而形成了弯曲狭窄的街巷。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村对防御的要求骤减,周边新建建筑的排列较为分散,致使街巷空间进一步改变。
4.2 入户空间的演变与特征
大村居民入户前的道路因地形、建筑所处位置等影响因素,采取了不同的设置方式,一般可分为“台阶入户式”和“直接入户式”两种。
“台阶入户式”建筑建设的位置较为平坦,建筑分为三层,一层用于圈养牲畜,二层及以上用于居住。建筑以阶梯空间作为沟通居住空间与街巷的过渡交通空间,街巷空间通常与饲养牲畜的空间直接相连,居住空间则不直接连接饲养牲畜的空间。入户楼梯狭窄,且楼梯两侧没有作为安全保障的栏杆。因楼梯所用材料不同,楼梯的踏步、进深也有所不同。有些楼梯使用粗木切割成简易的楼梯,有些则用石板搭砌,较为坚固。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建建筑入户楼梯的规范化,台阶的踏步、进深等尺度均有所改善。
“直接入户式”因地形落差极大,直接在二层空间(居住一层)设置入口,二层通常与阶梯地形上部平齐,下层与阶梯下部平齐,入户空间没有过渡,可直接由街巷进入居住空间。这种建筑有两种进入饲养牲畜空间的方式,即由一层居住空间进入或由外部街巷空间进入。
4.3 街巷中交往空间的演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村落在发展中受实际需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出现村落中心,即广场。近年来,俄亚大村一方面保留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与外界进行着各种文化交流。比如,在纳西新年,村民的庆祝方式从村内庆祝,演变到邀请俄亚乡周围各村的纳西族人在广场上共襄盛举。街巷空间也以广场为核心向周围发散,整体形成较强的向心性,以此体现广场空间的重要性。
祭天场位于大村村落的顶端,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一向是东巴文化的象征。祭天场的功能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先贤和神灵崇拜,由此衍生出的礼制空间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影响了整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
5 室内交通空间的适应性演变
室内交通空间主要是村民日常生活、交往的空间。村民的室内居住空间一般为居住建筑的二层、三层,大多数家中仍存在“火塘”,“火塘”周围为炕床,此空间作为接待客人的“客厅”。楼梯是连接二层、三层居住空间的重要过渡空间。楼梯一般为木制,大多数较老建筑的楼梯进深、踏步狭窄,部分新建建筑的楼梯较符合现代化的使用需要,台阶较宽,且部分为双跑楼梯。
6 俄亚大村交通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6.1 对外交通演变的影响因素
俄亚大村对外交通经历了一个从闭塞到相对便捷的过程。从依靠马作为交通工具,到发展成马帮这个专门负责运输的组织,再到通入公路,逐渐打开了与外界交往的大门。其中,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外省的援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俄亚对外交通逐渐发达既是历史的演变,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6.2 街巷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大村的街巷空间由于最初的防御要求,修建地十分狭窄,在后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得到了一定延续,满足了村民内部生活隐蔽性的要求。由于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交往空间的延伸,部分新建街巷的空间也有着尺度的扩张。
6.3 入户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大村入户楼梯及室内楼梯改变较大。旧建筑楼梯一般采用石板或木板制成,楼梯进深、踏板狭窄。新建建筑中,楼梯一般不采用石板,尺度增大,进深、踏板等均已变宽。这种转变体现了民族融合下人们生活习惯的微妙转变。
7 结语
交通的演变渗透在整个村落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影响村落发展的同时,又依托村落的资源,在对外交通、街巷空间、入户空间、交往空间中体现着村落的演变。通过对俄亚大村交通空间演变的研究,探讨了交通的演变为村落带来的文化上的融合、经济上的发展以及生活上的提升,为村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