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坞口矿区锡(钨)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

2022-08-17周雪斐庾江华李同鹏

现代矿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黄玉黄铁矿石英

周雪斐 庾江华 李同鹏

(1.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2.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坞口矿区锡(钨)多金属矿床是安徽省内少有的以锡、钨矿为主的多金属矿,通过对该矿区的普查工作,结合偏光显微镜下的岩矿鉴定工作,查明了锡、钨元素的赋存状态。本研究结合相关测试分析结果,分别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共生状态以及蚀变程度等方面总结矿床矿石矿物特征,推断矿床类型、矿床成因,为矿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1 矿床地质特征

西坞口矿区锡(钨)矿体受绩溪复背斜北东段次一级西坞口倒转背斜影响,矿体在走向及倾向上的空间分布、规模大小与NE 向断裂矿化带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岩石破碎程度越高则矿体发育越多,规模也越大[1-3]。矿体围岩蚀变较发育,且具有分带性,分为硅化、角岩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4 个蚀变带[2],且各蚀变带相互套合、叠加。矿体中心部位发育云英岩化、绢云母化,蚀变带向外侧过渡分别为角岩化及硅化带。

2 矿石矿物成分及其主要特征

2.1 矿石自然类型

根据大量的钻孔资料和镜下观察,钨锡矿床矿石可分为4 种自然类型:①脉状黄玉、石英、黑钨矿;②脉状黄玉、石英、黑钨矿锡石;③角砾状黄玉、石英、黑钨矿;④星散浸染状云英岩化花岗斑岩锡石矿石。

2.2 矿石矿物特征及嵌布特征

钨(锡)矿的矿石矿物为黑钨矿、锡石,伴生矿的矿石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萤石,另外金属矿物还有少量的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褐铁矿等。

2.2.1 黑钨矿

黑钨矿(钨锰铁矿)是钨矿的矿石矿物。黑钨矿黑色,氧化后棕黑色,半金属光泽,呈粗大晶体,常呈板状自形晶或半自形晶、不规则粒状[3]。晶体粒度一般为0.1~2.0 cm,最大晶体长轴可达6 cm。黑钨矿多生于黄玉石英脉状中(图1),少量呈细脉状等生成于构造角砾岩(碎裂岩)中,形成脉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的矿石;黑钨矿在矿石中分布不均匀,如在含矿黄玉-石英脉中含量一般为微量至2%,局部可达8%~10%;黑钨矿晶体在遭受应力作用后可形成不等粒压碎结构,包裹并交代锡石、黄玉等矿物,又常被绢云母、石英、黄玉、黄铁矿、磁黄铁矿、辉铋矿、黄铜矿等矿物或集合体包裹、半包裹或交代,构成包含结构、交代浸蚀、交代骸晶和交代残余结构,与辉钼矿平行连生,呈间隙充填型、裂隙镶嵌型嵌布。

2.2.2 锡 石

锡石是锡矿的矿石矿物。锡石褐色—深棕色,晶面金刚光泽,断面贝壳状,油脂光泽,高硬度,晶体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短柱状结构,常见膝状双晶。粒度多为0.02~2.0 mm,最大可达5.0 mm;锡石生于部分黑钨矿、黄玉石英脉及黄玉化云英岩脉中,形成脉状构造的锡钨矿矿石,亦呈稀疏浸染状生于云英岩化花岗斑岩中。云英岩化越强,锡石矿化也越强,但锡石含量一般不超过岩石总量的1%~2%,形成星散浸染状构造的锡石矿石。锡石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可被绢云母、石英、黄玉、黑钨矿、磁黄铁矿等矿物或集合体包裹或交代,构成包含结构、交代浸蚀、交代骸晶和交代残余结构,主要呈间隙充填型嵌布。

2.2.3 黄铜矿

黄铜矿是伴生铜矿的矿石矿物。黄铜矿铜黄色,金属光泽,硬度中等,无解理,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粒度多为0.05~1 mm,最大可达4.0 mm、黄铜矿含量较少,但分布普遍,在各类矿石中均有分布;黄铜矿经过用氨水加双氧水浸蚀后,可显示很好的内部聚片双晶结构(图2),可包裹及沿边缘或裂隙交代黑钨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构成包含结构,交代浸蚀、交代残余结构,主要呈间隙充填型、毗连镶嵌型、包裹型嵌布。

2.2.4 辉钼矿

辉钼矿是伴生钼矿的矿石矿物。辉钼矿铅灰色,晶体叶片状结构,叶片可呈弯曲状,生于脉状锡钨矿石中,含量甚少。辉钼矿与黑钨矿平行连生,还与磁铁矿、锡石、磁黄铁矿、辉铋矿、黄铜矿等共生,呈间隙充填型嵌布。

2.2.5 辉铋矿

辉铋矿是伴生铋矿的矿石矿物。辉铋矿锡白色,金属光泽,他形晶结构,粒度多为0.05~0.2 mm;辉铋矿生于脉状钨矿石和脉状锡钨矿石中,含量少。辉铋矿沿边缘或裂隙交代黑钨矿,构成交代浸蚀结构(图3),交代磁黄铁矿,构成交代浸蚀结构和反应边结构,还与磁铁矿、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等共生,主要呈裂隙镶嵌型、镶边型嵌布。

2.2.6 绿柱石

绿柱石是伴生铍矿的矿石矿物。绿柱石浅绿色,玻璃光泽,粒状、短柱状结构,粒度为0.3~3.0 mm。绿柱石在薄片中无色,最高干涉色为一级灰至白,平行消光,负延性[4]。绿柱石生于脉状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量少,在矿脉中生于鉄锂云母的内侧,萤石的外侧(萤石处于矿脉的中心或充填空洞),又可包裹并交代较小颗粒的鉄锂云母,主要呈裂隙镶嵌型嵌布。

2.2.7 萤 石

萤石呈无色、紫色、浅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正交偏光下呈均质性,分布普遍,在各类矿石中均可见到,量少。在本矿内Ⅳ号带0~8 线独立成矿,可供单独开采,主要呈粒间充填型嵌布。

2.3 与成矿有关的主要非金属矿物

2.3.1 黄 玉

黄玉在脉状构造的钨矿石、锡钨矿石中、在星散浸染状构造的锡矿石中,均为重要的脉石矿物。在星散浸染状构造的锡矿石中,黄玉交代花岗斑岩中的钾长石和斜长石等,云英岩化越强,生成的黄玉越多。黄玉也交代锡石,构成交代浸蚀、交代骸晶和交代残余结构,黄玉为半自形—他形的细粒—微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为0.03~0.30 mm,属细粒—微粒级。在脉状构造矿石中,黄玉多生于脉壁附近,为自形—半自形—他形不等粒状结构(图4),粒度多为0.03~3.00 mm,最大可达12 mm。黄玉可包裹并交代黑钨矿,构成包含结构、交代浸蚀、交代残余结构,黄玉晶体多裂纹,沿裂纹被绢云母交代,形成交代网状结构,主要呈粒间充填型、毗连镶嵌型、间隙充填型嵌布。

2.3.2 石 英

石英在脉状构造的钨矿石、锡钨矿石中、在星散浸染状构造的锡矿石中,均为主要的脉石矿物。部分石英为原岩即花岗斑岩中的石英,随着云英岩化(伴随锡石矿化)有部分半自形—他形的后生石英生成,且云英岩化越强,后生的石英越多。在脉状构造矿石中,石英呈多期次生成,脉宽多为0.5~5.0 cm,少数在10 cm 以上,属细脉级。早期的石英脉(属高温热液脉)中不仅含黄玉,还含有黑钨矿、锡石,构成钨矿石或锡钨矿石。脉中石英晶体可呈自形—半自形柱状结构,可以脉壁为基底向脉的内部生长,形成梳状构造,也可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石英可包裹并交代黑钨矿、锡石,形成包含结构、交代浸蚀结构。在应力作用下,石英晶体裂纹发育,常见破碎,波状消光明显,可被晚期的石英细脉(中低温热液脉、不含黑钨矿和锡石)切穿,甚至成为角砾,被晚期的脉石英胶结呈角砾状构造,主要呈粒间充填型、间隙充填型嵌布。

2.3.3 绢云母-白云母

绢云母-白云母在角砾状钨矿石中是主要的脉石矿物,在脉状构造的钨矿石、锡钨矿石中及星散浸染状构造的锡矿石中,是重要的脉石矿物。在星散浸染状构造的锡矿石中,绢云母交代花岗斑岩中的钾长石和斜长石及石英等,云英岩化越强,生成的绢云母越多,晶体越大,绢云母变为白云母、在脉状构造的矿石中,绢云母生于晚期的石英脉中,或晚期的微裂隙中,可局部交代石英,可沿裂纹或解理交代黄玉,构成交代网状结构。在角砾状矿石中,角砾和填隙物成分为含砂、砾质的泥岩,经强度不等的硅化和云英岩化,生成大量的绢云母,主要呈毗连镶嵌型嵌布。

2.4 矿物生成顺序

经过分析矿石中矿物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确定的主要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如图5所示。

3 矿石结构构造

3.1 矿石结构

(1)自形—半自形粒状、短柱状、板状结构。

(2)多见自形—半自形的粒状、短柱状和自形—半自形板状的黑钨矿。

(3)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黄铜矿、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

(4)内部环带结构、聚片双晶结构。黄铁矿、黄铜矿经过化学试剂浸蚀后,显示晶体内部的环带结构和聚片双晶结构。

(5)压碎结构。由黄铁矿、黑钨矿在压应力作用下强烈破碎成不等粒棱角状碎屑,被磁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等胶结构成的。

(6)固溶体分离结构。磁黄铁矿和闪锌矿,在高温时呈固溶体状态,温度下降后,磁黄铁矿呈小颗粒叶片状在闪锌矿晶体中出溶,形成固溶体分离结构。

(7)包含结构。由黑钨矿包裹或半包裹锡石、黄玉,黄玉包裹锡石、黑钨矿,黄铜矿包裹或半包裹黑钨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构成。

(8)交代浸蚀、交代骸晶、交代残余结构。由黑钨矿交代锡石,黄铁矿、磁黄铁矿[5]、黄铜矿及石英、黄玉、绢云母等交代黑钨矿或锡石构成。

(9)反应边结构、交代网脉状结构。由辉铋矿交代磁黄铁矿、绢云母交代黄玉构成。

(10)细粒结构。由大量的细粒状黑云母构成,黑云母一组极完全解理,多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度多为0.1~0.8 mm,属细粒级。

3.2 矿石构造

(1)脉状、网脉状构造。是钨矿和锡钨矿矿石的主要构造类型,多为含矿黄玉-石英脉,两者的含量通常以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呈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少数基本为单一脉石矿物,如含矿石英脉岩或含矿黄玉脉岩,脉宽多在5 cm 以下,少数在10 cm 以上,属细脉型。当细脉密集出现时,呈网脉状构造,矿脉是多期次生成的。

(2)角砾状构造。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破碎,较大的碎块成为角砾,填隙物为更细小碎屑及少量的岩粉,形成角砾状构造(或碎裂构造)。含黑钨矿的黄玉石英细脉呈断续状或不规则状生成于岩石角砾之间,形成角砾状构造矿石。早期的含矿石英脉岩或花岗(斑)岩受应力作用,发生强烈破碎,并被晚期的含矿脉石英胶结,局部形成角砾状构造(或碎裂构造)矿石。

(3)块状构造、星散浸染状构造。云英岩化花岗(斑)岩为块状构造,同时有少量锡石交代生成,锡石很不均匀的呈星散状分布,含量不超过全岩总量的2%~3%,构成星散浸染状构造的锡矿石。

(4)梳状构造。在含矿石英脉中,柱状石英晶体以脉壁为基底,向脉中心生长,形成梳状构造。

(5)空洞(晶簇)构造。在脉状及角砾状矿石中,常见空洞构造,洞体大小多在10 mm以内,不规则状,洞内充填生成少量绿泥石、或萤石、或绢云母、或高岭石、或褐铁矿,少数洞体内生成自形的石英晶簇,形成晶簇构造。

4 结 语

通过野外观察及偏光显微镜下对金属矿物、透明矿物鉴定,对西坞口矿区锡(钨)多金属矿床的矿物成生关系、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分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确定矿床成因属典型的岩浆期后气成热液矿床,即高温气成热液黄玉石英脉型钨锡矿床,同时又伴生有铜、钼、铋、铍等多金属矿床。

猜你喜欢

黄玉黄铁矿石英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东昆仑石头坑德铜镍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特征及硫饱和机制研究
《溪山清远》
我国石英与长石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一道屏障
我家是个调色盘
新型耗散型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研制
漫谈“愚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