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县油菜产业及多功能综合利用发展前景浅析

2022-08-17陈爱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太湖县油料油菜

陈爱红

(太湖县弥陀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安徽 太湖 246400)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棕壤、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等。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日照1 937.7 h,无霜期249 d,冬夏长而春秋短。年平均降雨量1 460.1 mm,最多可达2 126.6 mm,最少900.3 mm,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8月。土壤及气候特征,适合油菜大面积种植。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必然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与经营方式转变,以及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中,结合太湖县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对太湖县的油菜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县域全覆盖的调查与分析探讨。

1 油菜生产及产业发展现状

1.1 品种

品种繁多,主要有沣油737、邡油777、沪油杂1 号、沣油847、秦油11号、沣油827等十多个品种。

1.2 分布

太湖县15 个乡镇均有种植,其中以徐桥、大石、新仓、城西、江塘等5个畈区乡镇为主要种植区域,占比75%。

1.3 规模

太湖县常年种植油菜8 000 hm2左右,总产量1.38×104t,单产115 kg/0.067 hm2。种植规模主要以农户散种为主,兼有大户种植;茬口主要是稻米+油菜。但大户种植由于收割和烘干有一定的困难,各自种植面积并不大,未形成规模生产。

1.4 主要特点

1.4.1 油用比例占绝对主导地位

在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调整鼓舞下,太湖县油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但油菜产业在太湖县主要还是以传统产业油料为主,占比95%。

太湖县现有油料加工企业150个,年加工能力0.8×104t。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 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 家,绝大多数还是传统小作坊企业。通过油料加工厂、小型油料作坊等形式收购加工食用油,形成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以满足县域内需要为主。据统计,太湖县油菜籽收购量达1.38×104t,生产加工食用油0.8×104t,基本满足农户和市场需求,外销菜籽约0.5×104t。

1.4.2 品种结构渐趋合理

优质品种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确保了全县油菜产值的逐年提升,到2017年,油菜杂交化、“双低化”由2010年的67% 上升到100%,全县水稻与油菜面积种植比例约3∶1。

1.4.3 耕作方式得到更新优化

2010年前耕作方式以育苗移栽为主,费工费力,现在优化为以免耕直播为主。并随着大户种植面积的渐次扩大,机播机收面积也逐年增加。据统计,2020年直播面积占62%,机播机收面积占33%。

1.4.4 产品质量提升较快

通过近年来品牌建设、大宗油料基地、油旅结合等项目实施优质农产品开发,全县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目前,全县注册的优质油料农产品品牌达6 家,使用范围覆盖了近40%的农产品;拥有“三品一标”认证的优质油脂农产品3个。

1.4.5 科技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①良种覆盖率高,2020年达100% 以上;②应用油菜轻简化免耕栽培技术达65% 以上;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普及;④农机农艺结合进一步加强,种植大户机耕、机播、机防、机收覆盖率达100%;⑤蕾苔期叶面补施硼肥和病虫害防治应用率100%,避免了油菜花而不实和油菜病虫害的发生。据调查,硼肥使用面积达100% 以上;⑥化控化防比例达100%。

1.4.6 订单生产逐年增加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完成(畈区乡镇90% 以上),油菜由过去单一农户种植向种植大户集中转变,部分大户自建加工厂。此外,出现了订单生产,目前主要有2 种形式:一是油脂加工企业与种植户签订合同;二是农户通过农村流通组织、农民经纪人等收购,同油脂加工企业和经营公司签订合同。合同内容主要包括种植面积、品种、购销数量和保底价格,2020年订单面积达30%以上。

2 多功能综合利用现状

油菜多功能综合利用在太湖县尚处于摸索起步阶段。

2.1 种类

2.1.1 秸秆还田

常规方法:人工收割脱粒还田就是人工割倒后晒干,进行人工脱粒,后均匀抛撒,放水浸泡,待土壤和秸秆软化后,实施“旱耕水整”做田。

机收方法:联合收获作业时,同时完成秸秆切碎、均匀抛撒,及时进行秸秆还田作业。实施“水耕水整”,先上水泡田24 h 以上,软化土壤和秸秆;实施“旱耕水整”,在“秸秆旋埋”作业完成后及时上水浸泡秸秆,并实施平整作业。

据目前统计,2020年太湖县油菜种植面积7 666.67 hm2。秸秆量1.84×104t(包括机收粉碎和散户手工收割还田),占全县秸秆总量的5.4%,相当于0.067 hm2增施N1.1kg、P2O50.4 kg、K2O 3.0 kg。折复合肥10 kg,每0.067 hm2减少化肥投入30元。

2.1.2 “菜油”两用

2017年秋季首次试种,2018年种植6.67 hm2观赏油菜,并逐年扩大。

2.1.3 “油旅”结合

为结合发展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助力脱贫攻坚和全域旅游,同时扩种油菜既能减少冬闲田,也能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2020年与县扶贫办、文化旅游体育局联合开发,在五千年文博园、寺前镇佛图寺和花亭湖库区等旅游景区及周边发展2 666.67 hm2油菜田。据统计全县共有261 户参与项目实施,面积达2 760.2 hm2,单产130 kg,比全县平均单产增加15 kg/0.067 hm2,每0.067 hm2增收80 元,不仅农户增收明显,而且探索了“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2.2 经济贡献

通过多功能综合利用,全县油菜总产值由2010年的0.84×108元提高到2020年的1×108元以上。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重粮轻油,茬口矛盾

由于当前农村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增加,土地大部分已流转,大户大面积种油菜,存在茬口、收割、烘干、市场销售(国家无最低保护价收购)等问题,且成本高,风险大,农户积极性不高。

3.2 油菜生产效益较低

据调查,目前大户种植每0.067 hm2油菜所需的物投入折资约200 元,机械费用150 元,用工1 个折资120 元,如果按每0.067 hm2产120 kg、每1 kg 菜籽5 元计算,除去投入成本,每0.067 hm2纯收入仅130 元左右。但2020年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大幅上涨,油菜籽价格没有提高,每0.067 hm2用工如果超过1 个,种植油菜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小农户虽然不计算人工成本,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种田也越来越少,所以种植油菜面积也逐年减少,见表1。

表1 机收与人工收割收益(2020年)Tab.1 The income questionnaire of machine harvest and manual harvest (2020)

3.3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和维护,部分区域的渠道、水库破损漏严重,抗旱排涝能力明显下降,抗灾减灾能力呈逐年减弱趋势。对农业生产尤其是油菜生产明显不利。

3.4 油料产业链条太短

太湖县目前尚缺较大规模的油脂加工企业,小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高科技产品少。链条延伸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关键原因在于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个头”都较小,在市场中拼搏难度很大,即缺乏扩大投资的本钱,也没有科技创新的能力。

3.5 企业带动力不强,订单规模较小

太湖县油脂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难以形成大批量的订单生产和深度加工,创不出“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订单规模较小,协约没有约束性,政府参与不够,种子经营、农技推广、加工企业等有关部门未形成合力,投入少,多年来仍是农业部门“一头热”。

4 太湖县油菜生产发展的优势和前景

4.1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长江流域是世界甘蓝型油菜最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太湖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具有油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属国家级优质油菜种植带和重要油料基地。G50、105 国道,合九铁路、高铁穿境而过,交通极其便利。

4.2 单产提升空间大

太湖县油菜生产水平差异明显,高产>200 kg/0.067 hm2,低产<100 kg/0.067 hm2。太湖县农业技术网络齐全,只要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规范栽培技术,油菜生产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太湖县菜籽产后加工存在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可大幅度提升油菜生产综合效益。

4.3 市场前景看好

我国是世界上油料和食用油最大量的进口国,市场空间很大,油菜籽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既是再生能源,又是清洁安全能源。同时油菜籽饼粕富含蛋白质,是优质饲料原料。因此,充分利用太湖县丰富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油菜生产,使之成为太湖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4 发展油旅结合基础条件较好

4.4.1 旅游资源丰富

“一园一湖一文化”是其精点的概括和生动写照。“五千年文博园”,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花亭湖风景名胜区”是集观光、度假、疗养、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风景区;“赵朴初佛教文化”有禅寺星罗,寺阁雄伟,禅文化源远流长,海会寺、二祖禅寺、西风禅寺、佛图寺、灵应寺与朴初文化公园相得益彰,经声互传。

4.4.2 交通十分便利

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安九高铁、合九铁路、105 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合肥、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车行只需2 h。若以太湖县新城为中心,全县所有景点,车行1 d内均可来回。

5 发展建议

5.1 大力推广油菜免耕机播机收栽培技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发展机械化收割,实现油菜生产的省工节本,从而推动油菜生产的发展。

5.2 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产销衔接和订单种植

开展油菜籽综合利用与开发。根据太湖“油菜产业化发展规划”,要大力培育有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首先是调查摸底,选择3~5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按照国内先进生产水平标准,实行重组和技改,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县级油脂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产、加、销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行订单种植。瞄准国际国内2大市场,利用高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加工研制高档次的食用菜油。三是努力创建品牌,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经过3~5年的努力,推出1~2个优质油主打品牌,以品牌叫响市场,抢占市场。同时依靠市场运作提高品牌知名度,借市场推动油菜产业化经营。

5.3 搞好油菜产业发展规划

要放大油料大县的优势,以整合资源为基础,找准干事创业的集聚点。编制县级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是油菜的多功能综合利用,为制定支农政策和采取强农措施提供指导,见表2。

表2 太湖县油菜多功能应用情况Tab.2 The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rape in Taihu County

5.4 政府要加大油菜生产投入,扩大油菜种植面积

太湖县油料产业优势、油菜多功能利用一旦取得突破,冬闲田问题会迎刃而解。对太湖县油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成果转化、轻简技术配套、用地养地结合高产模式普及应用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保护性耕作与油菜的多功能综合利用,提出了发展油菜多用途生产,包括油菜与蜂蜜产业,“一菜两用”及油菜秸秆做电厂煤源或进一步粉碎做饲料的综合利用,通过复种保护生态环境作绿肥改良土壤等的油菜生产多用途并举,将是改变太湖县油菜生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产业化推进速度不快的重要举措。为此,油菜多功能综合利用将选择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模式予以示范推广。

猜你喜欢

太湖县油料油菜
全国赵朴初诗词研讨会暨“朴初故里 禅源太湖”诗词大会在太湖县举行
组建战时油料输送部队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强化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湖北省4月中旬粮油监测价格
太湖县森林采伐管理综述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