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平陆野葛根愈伤组织诱导与培养条件筛选

2022-08-17王刚狮刘瑞霞时宝凌廉梅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外植体黄酮光照

张 静,王刚狮,刘瑞霞,时宝凌,廉梅霞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试验材料选用新鲜采挖的山西运城平陆县野生葛根Pueraria lobata(Willd.)Ohwi作为外植体。试剂为植物激素:2,4-D,6-BA,KT;蔗糖,琼脂粉。

1.2 方法

1.2.1 MS、B5基本培养基诱导野葛根愈伤组织情况

选择直径约1 cm、外表皮无破损的根,切成10 cm 的长段,进行外植体消毒。先放入75% 的酒精溶液中30 s,用镊子取出后,再倒入0.2% 的HgCl2水溶液中浸泡8 min,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5~6 次。在超净工作台将灭菌后的根段切成0.5 cm 长的小段,接种于B5培养基和MS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浓度一致,均为2 mg/L 2,4-D、0.5 mg/L KT。2 种培养基分别接种20 瓶,每瓶4 段外植体,置于培养箱中,条件为25℃、黑暗培养。每隔3 d 观察培养情况,记录生长状况,30 d 后统计诱导率。

1.2.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的添加对野葛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在MS 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激素,分别为2,4-D、6-BA、KT、NAA,激素的配比和浓度见正交试验表1。试验重复3次。

表1 外源植物激素对野葛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正交试验Tab.1 The orthogonal effects of exogenous phytohormones on induction of wild callus

1.2.3 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绘制及不同时期总黄酮含量测定

称取上一步培养的愈伤组织1.0±0.1 g,要求质地松软,长势良好。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MS+蔗糖3%+0.6% 琼脂+2.0 mg/L 2,4-D+0.5 mg/L KT。培养条件不变,黑暗、25℃。共接种90 瓶。培养周期为30 d,每隔2 d 取出6 瓶,用天平称量愈伤组织的鲜质量并记录。之后低温烘干,取0.2 g 粉末,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0 mL 70% 的酒精,超声波处理30 min,温度为70℃,冷却、过滤,等浓度的酒精定容至20 mL容量瓶中,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

1.2.4 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生长及总黄酮合成的影响

将接种的愈伤组织90 瓶,平均分成3 组。每组采用不同的光照周期:分别为24 h光照、16 h光照+8 h黑暗、24 h黑暗。培养30 d 后,称量愈伤组织鲜质量,记录。低温烘干,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光照时间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2 结果

2.1 基本培养基对野葛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根据外植体出愈时间、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细胞状态来评价愈伤组织诱效果。由表2可知:MS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5%。接种外植体后的第10 d,在根的横断面、去掉表皮的根表面,均长出淡黄色、质地松软的愈伤组织图1(1)。在培养25 d时,愈伤组织数量明显增多,细胞疏松,分散性好,颜色鲜艳,质地软嫩。相比较B5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出现时间较晚,在18 d 才初露少量的细胞,后期生长速度缓慢,分散性差,颜色为黄褐色。

表2 基本培养基对野葛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Tab.2 The effects of basic media on induction of callus

2.2 不同植物激素对野葛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极差分析,见表3。

由表3极差R可知,2,4-D是影响野葛根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最优激素组合为:A3B2C2D2。即:2.0 mg/L 2,4-D + 0.3 mg/L KT+ 1.0 mg/L 6-BA + 0.5 mg/L NAA。

表3 不同激素对野葛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Tab.3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ormones on induction of callus

2.3 愈伤组织生长曲线与不同时期总黄酮含量测定

在接种10 d 后,外植体的断面开始形成黄白色的愈伤组织,在生长17 d时体积增大一倍,鲜质量为2.74 g,见图1(2),在生长26 d 时,愈伤组织几乎扩张至整瓶,鲜质量高达为7.51 g,见图1(3);在培养28 d后,愈伤组织细胞停止生长,甚至有些开始死亡,颜色由淡黄色转变为黄褐色,鲜质量在30 d时下降为6.67 g,见图1(4)。生长曲线见图2。

由图2 可知:0~10 d 为愈伤组织生长的延滞期,10~22 d为愈伤组织指数生长期,22~26 d 为稳定期,26~30 d 为衰亡期。总黄酮的含量与细胞生长量呈正相关。延滞期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35%;在指数生长期,总黄酮含量迅速增高,在26 d时含量高达15.17%;到衰亡期总黄酮含量开始下降。

图2 野葛根愈伤组织生长曲线与总黄酮含量变化Fig.2 The growth curve and callus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2.4 光照时间对愈伤组织生长及总黄酮合成的影响

由图3可知:在光照24 h条件下,愈伤组织颜色为黄褐色图1(5),鲜质量为7.56 g,总黄酮含量为16.75%。24 h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为黄白色图1(6),鲜质量6.3 g,总黄酮含量为14.83%。在16 h 光照+8 h 黑暗条件培养下,愈伤组织为淡黄色图1(7),鲜质量为7.60 g,总黄酮含量为15.30%。因此,最适合愈伤组织培养的条件为16 h光照+8 h黑暗。

图1 愈伤组织变化Fig.1 The changes of callus

图3 光照时间对野葛细胞生长及总黄酮合成的影响Fig.3 The effects of light time on wild Ge cell growth and total flavonoid synthesis

3 讨论

3.1 最适合野葛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基本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的作用是为植物细胞提供基本的营养,常用的基本培养基有4 中MS、B5、N6 和White。其中MS 培养基在组织培养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其具有较高浓度的无机盐。而B5培养基中铵盐含量低,适用于双子叶植物的组织培养以及悬浮细胞培养[1];N6 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简单,氮源含量低,适用于谷类植物的花药培养;White 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低,一般用于生根培养[2]。

本试验选取MS 和B5 基本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MS 培养基产生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细胞分散性好,是理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3.2 多种激素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一般情况下,在培养基中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与所添加的外源植物激素的种类、浓度和配比有很大的关系。外源激素起着传递信号的作用,其作用效果与外植体中内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外源激素通过内源激素发挥作用[3]。因此,只有合理地使用各种外源激素,才能适应外植体对激素的特定要求,充分发挥激素的调节作用,从而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4]。

2,4-D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非常有效[5],一般情况下,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2,4-D 的浓度多为0.1~2.0 mg/L。在本试验中,单纯使用2,4-D 时,愈伤组织可以快速形成,但细胞呈黏液化,因此,需要与其他的细胞分裂素一起使用,保证细胞呈现很好的颗粒状与分散性。NAA 虽然不是愈伤组织诱导中重要的植物激素,但很多研究表明,NAA 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林娅等[6]和龙雯虹[7]分别发现在月季和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中NAA的效果优于2,4-D;田文忠[8]在含2.0 mg/L 2,4-D 的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KT 和1.0 mg/L NAA后,愈伤组织不再粘液化,并且颗粒增多。因此,本试验选择将NAA 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与2,4-D、KT 一起使用,得到了分散性好的疏松、颗粒状的愈伤组织。

3.3 在愈伤组织指数生长末期总黄酮含量最高

愈伤组织的生长过程是细胞分裂的过程,而细胞的分裂需要培养基为其提供养分,随着细胞量的增多,培养基中的养分会逐渐消耗,锥形瓶的空间也会逐渐减小,而细胞的代谢产物随着细胞生长的积累也会逐渐增多,过多的次级代谢产物又会对细胞造成伤害,因此,为了确定最适的继代培养周期,本试验对细胞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

植物细胞的生长进程大致相同,生长曲线呈“S”型。包括4 个时期:①延迟期。指刚接入培养基的细胞还未适应新的环境,细胞生长缓慢的时期。②指数生长期。指经过延迟期的适应,加之培养基中营养充足,细胞迅速生长的时期。③稳定期。指随着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细胞生长速度减缓,细胞的死亡率等于生长率的时期。④衰亡期。指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殆尽,细胞死亡率大于生长率的时期[9]。在本研究中通过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可以看出野葛愈伤组织的停滞期较长,为10 d;整个生长周期为28 d左右,总黄酮在26 d左右达到最大。这一结果与陈刚等[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中,细胞一般会在指数生长期后期,由初生代谢进入次生代谢[11],因而在稳定期末期可以获得最高的次级代谢产物量。

3.4 光周期培养有利于野葛愈伤组织生长与总黄酮的合成

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作为重要的环境信号调节植物的基因表达、影响酶活性以及植物的形态建成等[2]。光照对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质、光强和光照时间上[12]。许多研究均表明,光照有利于植物细胞中黄酮物质的合成。如陈学森[13]将银杏愈伤组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后,发现光照培养所得黄酮是暗培养的3 倍。许多研究[14]也证明光照可以加强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PAL)的活性。但是,光照时间过长会引起胁迫,导致产生酚类化合物,导致褐化的发生。因此,获得高生物量和获得高次级代谢产物的条件往往是矛盾的,寻找恰当的光周期是获得高产与高效成分的关键。本研究的光周期为16 h光照+8 h黑暗此时,生物量与总黄酮含量均较高。

猜你喜欢

外植体黄酮光照
反刍动物外植体的研究进展
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对养殖生产的不良影响分析
香蕉皮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大豆黄酮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探寻
隐蔽的力量
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麦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平卧菊三七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生物教学中渗透压对银杏愈伤组织的影响研究
水禽舍的光照及其控制
热激处理对甜柿外植体活性氧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