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肃省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的推广现状
2022-08-17张怡娉范宝鹤
张怡娉,范宝鹤
(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甘肃,兰州 730000)
近年来,道地药材产业正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重视、消费者认可等多重利好,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未来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不断升级,代表高品质的道地药材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甘肃省是全国四大药材生产区之一,悠久的种植历史、良好的种植环境等有利药材产业的发展条件,使甘肃省具有种植面积大、滋补药材集中、原材料成本适中等优势,中药材产业也是甘肃省重点发展的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成为省内广大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1 甘肃省中药材基本情况
1.1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据了解,在全国现有363个重点品种中,甘肃省就拥有276种,占全国总比的76%,多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前列。2020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8.68万公顷,年产量为123.22万吨,其中当归、党参、大黄和黄芪等根茎类中药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0%、60%、60%和50%,规模优势明显。此外,甘肃省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有4个、20万亩以上的县有2个、10万亩以上的县有8个,其中中药材种植大县民乐、岷县、陇西、渭源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板蓝根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
1.2 甘肃省根茎类中药材收获现状
由于根茎类中药材的种植地域性较强,在甘肃多数种植产区集中在地块相对较小、分散和平整度不足的山地、丘陵地带,大型农机难以发挥作用,平原区能使用的机械化方式,在山丘区却并不适用;且针对药材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模式,对收获机的机构又有特殊要求;不同种类的机械化技术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出现药材种植地区的土壤黏性比较强、湿度比较高,则会影响作业速度,出现药材种植地区的连作障碍、土壤板结严重,则对于操作者的要求更高。目前,甘肃根茎类中药材收获仍以传统人工采收为主,或借助简易挖掘机挖掘后再利用人工进行捡拾,但主要问题表现为挖掘时对根茎的伤损,尤其像党参根茎较脆、易断裂;大黄根部较大、挖掘深度较深、动力消耗大、种植不够规范等原因,均易造成中药材破损,严重影响品质,制约产业发展。2019年,全省中药材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40%,其中收获环节仅30%。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用工成本不断增高,导致中药材的生产效率逐渐降低,不利于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的主要优势
如今,市面上销售的优质根茎类中药材,除本身有效成分含量高、无污染外,对外形特征主要要求根系完整、色泽鲜亮和无断裂,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更要达到明茎率≥90%,挖净率≥95%,伤损率≤5%,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工采收的难度。机械化收获的方式有效改善了收获速度低、挖掘深度不够、药材破损率高等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地区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对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都具有积极性作用。因此针对甘肃中药材收获机械化的需求,积极推广适用于甘肃地域的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越发重要。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地域方面的问题
甘肃省由于地域的特殊性,部分位于山区的中药材产区种植区块相对较小、分布零散、平整度不足,技术成熟的大型农机难以作业。多数中药材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大多是人工参与,种植方式零散不集中,有些一边种党参,周边土地则种植黄芪、当归等,且栽培模式多样化,如党参多为斜栽、黄芪多为平栽、当归多为立栽等,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机械化收获,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3.2 机具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有机械设备在收集中药材的同时将根茎与土壤共同收集起来,之后再通过一系列的筛选措施将中药材的根茎和土壤进行分离,这种方法结构复杂,且在工作中效率较低,造成的功率消耗较大。二是机具的用户说明太过简单,甚至没有配备说明书,制造质量高低不齐,给农户使用与推广机具都带来了很多困难。
3.3 资金方面的问题
成熟的机具大多机构复杂、机型大、成本高,机械配备一次性投资太大,在对相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缺少了解的情况下,对于很多中小型农户,尤其是利用空闲土地进行少量种植的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户更愿意接受传统人工作业的方式,但费工费时且收入不高。
3.4 技术方面的问题
从美国、日本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各种大田作物从整地、施肥、打药、中耕、收获、运输和加工基本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但在我国尤其是发展中药材产业上很难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由于药材品种繁多、栽培方式多样、农田布局较散,在关键环节的机械通用性差,重点技术问题未能攻破,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大多还是人工作业,导致收获环节很难实现机械化。
3.5 服务方面的问题
中药材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宣传推广,但目前很多农户对于相关惠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了解甚少;加上没有进行专业的农机培训,农户缺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安全操作技能,种植的积极性不高,对今后机械化作业造成很大的障碍。
4 对策与建议
4.1 进一步加强农机和农艺的融合
现代农业生产中两项基本内容就是农艺和农机,从作物的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都需要具备一套系统的农业科技知识作为规范。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对根茎类中药材种植规范和技术标准的研究,在充分考虑种植效益的基础上,规范种植农艺,为中药材生产过程中收获机械化创造有利条件。
4.2 增加中药材收获机机具补贴,解决农户需求
最大限度地制定相关中药材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等政策,规范提升中药材农民合作社,重点扶持合作社购置中药材收获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减轻农户经济负担,积极调动农民采用收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积极性,促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4.3 大力推广机械化收获技术,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坚持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考察、手把手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对农机的应用技能,让更多的农民群众掌握先进适用的技术和机械。进一步发挥农机专家和技术骨干作用,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着力培养一批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机手队伍,增强技术指导和田间作业能力,提高作业质量。
4.4 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能力,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
各地科技服务机构应针对省内当归、党参、大黄、黄芪等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关键薄弱环节,整合国内外、省内现有农机技术资源、中药材生产装备发展动态,聚集优质人才力量,紧紧围绕甘肃实际,主动寻求科技合作机遇、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合作方式,积极促进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协助企业生产出适用于甘肃小型中药材收获机,提高生产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业装备制造业研发。
5 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中药现代化正面临快速发展的时期。甘肃省作为中药材生产大省,“陇药”药材道地性独特,中药材种植基础雄厚,但传统生产方式仍存在产量低、效率低等问题,机械化生产已成为中药材产业的迫切需求。尤其在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上面,大力推广并普及适用于甘肃的高质量、优性能中小型、轻简化收获机,将有效提升中药材收获速度、提高收获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带动中药材种植企业、农户、合作社降本增效,对于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