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析
2022-08-17兰应飞张秒高
兰应飞,张秒高,何 昕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550;2.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广州 51055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在此大背景下,涉农高校承担重任,肩负重要职能和历史使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致力于研究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服务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
1 当前涉农高校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现状
为充分了解掌握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成效和存在问题,针对广东省某农业高校进行座谈调研和问卷调研,调研对象为应届毕业生和已投身乡村振兴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调研人数达4800余人。经过整理座谈记录、分析问卷数据,综合该校近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得出关于农业院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相关结论。
1.1 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大部分受访人员都已投身于自己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已经将投身乡村振兴的意愿升华成为一种对家乡的真挚情感,认为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和时代的需要,是建设家乡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是当代青年的一种担当。都认为我国的农村在当代面临前所未有的好时机,要通过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发展好乡村的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保持青山绿水的同时经济文化也能不断发展。
1.2 调查发现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
政策制定不到位;已有政策落实不足;对农村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不足等,这些成为影响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不利因素。受访者认为,乡村振兴在资源、资金、环境、人才、教育、创业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乡村的资源限制、创业环境就业环境难以形成氛围、薪资福利待遇发展前景等种种因素,始终是影响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不利因素。
1.3 学生所学专业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和适应度匹配不到位
涉农高校大多数专业都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的相关专业联系乡村实际,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如园艺园林、农学、化学化工、水产养殖等专业可以在乡村改造、科学耕作、农药化肥升级、乡村产业创业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农村适用程度的调查中发现,从所学专业与将来在农村的适用程度来看,44%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不太适用或者完全不适用实际需求。
1.4 毕业生对政府和学校鼓励性扶持性政策仍存较多期望
对于国家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投入都给予了最大的关心和最大的期望,除了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乡村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外,尤其在人才招揽、人才培养、乡村创业、乡村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期望。在国家层面,希望国家和政府给予农村更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以产业扶持、创业扶持、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强化和完善“三支一扶”计划、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为主;在学校层面,希望学校加强对投身乡村建设家乡的教育和宣传,以开设课程、开展更多更长更充实的乡村社会实践、对定点帮扶的村落展开深入调研为主。
1.5 外省和农村户籍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意愿相对更高
根据籍贯及工作地分布数据分析,有13%的外省毕业生留在广东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广东省外省生源仅占5%,说明外省毕业生对投身广东省的乡村振兴工作比例相对更高。受访毕业生在上大学之前,有64%的人为农村户籍,户籍为地级以上城市的仅为11%,而该校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仅为54%,说明农村户籍毕业生更愿意投身于乡村振兴。
2 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差距
该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调研结论,折射出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关思考,对于提高农业院校人才质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1 部分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学主体对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理想设计,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办学理念的具体呈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主要体现在目标、类型、层次、规格要求四个维度的组合上。人才培养定位是每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首先厘清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的类型更是农科院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很多农科院校或者涉农高校几乎都是以综合性大学身份来定位人才培养,这就导致忽略了人才培养类型的特色,忽略了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
2.2 传统的学科发展模式难以发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支撑
传统的学科发展模式往往是以单个学科发展为主,很多农业院校也逐步完成了从单科性向多科性农业院校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形成学科综合化发展的局面。传统涉农学科建设时间长、底子厚,保持着比较明显的相对优势,而理、工、文、艺、经、管、法等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再加上学科之间的壁垒阻碍,不同学科之间缺乏融合创新的机制,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单打独斗的现象比较普遍。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多样化,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从种植业到加工业,从生产到销售,需要跨学科人才,需求涉农多学科融合性人才。由此看来,传统的学科发展模式,似乎还难以发挥对乡村振兴的人力支持、科支持技、服务保障、文化助力等综合支撑作用。
2.3 农科人才培养的供给性投入不足
2.3.1 高校农科毕业生总量偏少,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 以广东省为例,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工科、管理学科、经济学科展较快。而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比越来越低,农科人才需求增长较慢,加上农科生招生难等原因,直接导致农科毕业生总量偏少。广东省目前仅有3所本科农业院校,且农科生比例均不高。以笔者调研学校为例,2019年该校农科专业占专业总数为14.8%,但毕业生与录取新生占总人数比例均为11%左右,比例偏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推进,县级及以下用人单位对农科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高校农科毕业生或许将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
2.3.2 高等教育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应用型人才偏少 目前,广东省三所农业院校均为省属院校,财源单一匮乏,制约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业院校需要配备教学农场,而城市用地成本极高,大大增加了农科生的培养成本。目前,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主要是县级及以下用人单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的本科农业院校责任较大,但应用型本科学校多数受限于校区建设、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等因素制约,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本较高,直接导制农科应用型人才偏少。
2.3.3 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 我国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遵循着专业化的教育思想,在以单个学科发展为主的学科发展模式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形成了长期固有的高度专业化的特点:专业技能较强、知识面较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弱、专业和行业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这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差距较大,乡村振兴需要综合性人才,要求人才具有农学、管理学、经济学、园艺园林学、规划设计等相关学科知识,学科交叉融合特征明显。可见,单一的过于强调专业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3 当前涉农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3.1 破解农科院校招生困境,增加农科生供给总量
目前,高校传统农科专业面临着招生困境,如传统农科专业的第一志愿率填报率不足,高校传统农科专业的招生计划难以完成,传统农科专业录取的生源质量不高,农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等困境,面对如此困境,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对策促进高校农科专业招生。
3.1.1 试点农科生免费 一是建议农业高等院校招收免农科生,农科生的学费由省财政支付,将来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发展。如河南省印发一揽子“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实施方案”,将试点探索免除涉农高校农业专业学费;浙江省从2018年起对该省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和高职高专农业种养类专业的浙江省户籍学生实行免费政策,免交学费、住宿费,并且发放生活补助。
3.1.2 实现农科生自主招生 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单列农科自主招生计划,采取自主招生方式选拔录取志愿学农的考生。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对不能进行自主招生的,学校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规则,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农科专业考生。志愿优先,降分录取。若批次线上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时,采取批次降分投档,以保证录取立志学农的第一志愿学生。
3.1.3 增加省外招生计划 调研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13%)的外省毕业生留在广东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说明外省毕业生对投身广东省的乡村振兴工作意愿相对更高。但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外省生源不足5%),各涉农院校的外省招生计划人数更少,可以适当增加广东省各农业院校或高校涉农学科专业的省外招生计划,为乡村振兴人才资源注入活力。
3.1.4 实施农村地区定向招生培养专项计划 2012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出台了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转向计划,增加了贫困地区的重点高校录取人数。建议在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等农村地区实施定向招生培养专项计划,实行定向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达到培养农村的人才,把人才送回到农村去的效果。
3.2 加大投入力度,培养“一懂两爱”农科毕业生
3.2.1 拨款 十九大报告指出,应“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非农业专业学生并没接受农业相关教育,对农业的认识多限于短期的假期“三下乡”活动,还有不少农科毕业生未掌握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的应用知识,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加大对应用型农业院校的投入,建议快速提升生均拨款数量,直接向高水平大学生均拨款水平看齐。
3.2.2 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通识必修课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农业通识必修课,标记农业基因,为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针对农科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无缝对接“三农”工作。要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最为紧密的专业,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学校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专业,增加服务乡村发展的相关内容,扶持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
3.2.3 强化社会实践 高校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联合企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乡村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结合专业背景参与到乡村建设的项目中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实践性指导,帮助大学生毕业就能适应乡村就业;另外,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暑期“三下乡”活动、乡村普查、乡村支教、乡村调研等,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了解农村、接触农民助力农业的机会在实践教育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其投身乡村建设的共鸣感和责任感。
3.3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农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很多本科院校都已经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支持和保障等都应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养成教育,既培养专业技术,又培养专业思想,树立起专业自觉与自信,切实在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难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当前学校开设的课程还不足以让毕业生掌握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的专业知识,到农企农村工作底气不足、能力不够,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农村工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农林院校要准确把握农业人才供求形势和规律,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加强农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加大教学改革步伐,培养农科专业应用型人才。
3.4 探索“新农科”“交叉融合学科”等人才培养新模式
转变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乡村振兴人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种可行模式,或许可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要求。一方面根据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需求,加快乡村振兴学科建设,完善乡村振兴学科体系,例如探索和实施“新农科”教育,推进农业学科与新能源、新材料、经济管理、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高等农业教育的新模式,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搭建一些协同创新的平台和基地,构建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应用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农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