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2022-08-17田艳
田艳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晋中 032000)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畜牧行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往的畜牧业整体流程较为简单,只需要了解简单的技术操作即可,但是如今的畜牧行业,已经开始向高管理水平,高技能要求发展,仅依靠理论知识的教学已经无法达到社会岗位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要求,拉近学校培养目标及社会岗位需求的距离,在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中,需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高强度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 构建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模式的问题
1.1 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动物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从地域出发,明确不同地域的动物科学经济特点,根据地域经济的不同要求,为其培养出符合地域要求的高水平、高实践能力的动物科学工作者,也应该从不同家禽,如鸡、牛、羊等出发,增设学生的上课内容,实践教学中应该包括课内实验、各类家禽养殖生产实习、不同家禽畜养技能强化等多种课程,帮助学生从基本理论向实践操作转化,熟悉各类动物的畜养注意事项,了解各类动物畜养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的因素,让学生理解各个畜养阶段的不同畜养要求,教学体系的设置需要合理科学、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清晰的了解畜养各类动物的整体流程和操作技巧。
1.2 确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在学习中的比例应该提高,不能将主要教学目标集中在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占比应该持平,甚至应该高于理论教学,故而很多高校应该改变动物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在动物科学整体教学中的比重,如果有必要,可以将实践教学单门列入一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开展帮助高校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另外,也可以将实践教学列入毕业标准或者课程的最终考核标准,以高标准的考核体系激励高校学生积极学习相关实践知识,达到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1.3 明确实践体系中各技能考核的方法和标准
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明确各类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将日常课程的重点内容列入最终考核或者根据不同章节或畜养时期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应该清晰有条理,能够准确衡量学生的课程知识吸收情况,通过多角度考核,对学生的最终成绩给出合理准确的分数,考核的标准应该细化,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高校也可以通过参考企业用人标准或者行业相关资格证书考试标准设置实践教学考核标准。
2 构建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模式的思路和方案
2.1 根据行业岗位的需要制定教学体系和实训大纲
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体系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指导标准,完整的实训大纲是指导技能培训的主要依据。
2.1.1 教学计划与实训计划制定的原则 在制定动物科学实践教学计划之前,高校可以提前做好相关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要求深入调研,分析不同岗位要求中需要的动物科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将相关技能列入教学培养规划中,理论教学可以从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出发,选学内容强调够用即可,针对动物科学不同岗位的真实职责要求,以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应该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不同,基础主要以应用为标准,专业主要以实用为标准,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标准进行课程设置,突破过去的动物科学教学体系,让基础与专业内容相结合,设置合理的、循序渐进的课程规划,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共同发展,争取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岗位要求零距离的目标。
2.1.2 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需要确定学生在动物科学专业应该学习的必修课及选修课,确定每一门课程应该包括的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计划学生在每学期内应该进行的实验教学,确定每门课程的时长以及学时要求,对每门课程结束后应该进行的考核模式进行讨论确定,设置学生完成相应课程后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应该学会的技能,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着重注意实践教学在动物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单独列出构建体系或者增加其在专业内的教学比重。
2.1.3 实训大纲的制定 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技能,通过分析行业内不同资格证书的评价标准,将考核项目列入实训大纲中,高校可以先到相关企业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岗位需要用到的专业技能,也可以聘请专家到学校开展相关讨论,总结归纳学生毕业后可能的工作岗位,具体的岗位中需要涉及的工作技能,将相关技能纳入实训大纲中。
以动物科学专业的奶牛养殖为例,高校提前到奶牛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调研,总结出奶牛企业的主要几类岗位内容及要求,例如:饲养技术员、挤奶技术员、饲料加工技术员、修蹄技术员、繁殖技术员等,把不同岗位的每日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析,归纳每一项任务需要用到的动物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所有的岗位任务分析总结之后,再根据每一个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应该具备的典型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奶牛养殖的几个典型任务,归纳出犊牛的饲喂技术等多个技能项目。
技能训练主要时让学生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实现的主要途径有进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实习、社会调查等,再安排社会技能实践时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进度将以上实践方法按顺序规划,对于需要长期实践的技能,学校可以在课程知识学习结束之后,让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实训,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程知识,在单位进行实践时,需要学校或者单位的专业人员及时指导和对各类项目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和最终的期末总成绩挂钩,顶岗实习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夕进行,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意愿,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可以将实习时间延长到5~6月左右,顶岗实习需要老师和专业人员进行技能项目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通过,学生才能正常毕业。在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中,每个项目的训练都应该和动物科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实践操作要求应该和企业或者资格证要求相近,增强毕业后的知识实用性。
考核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课堂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程度,教师在每章节课程结束之后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考核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可以通过统一命题或抽签的方式考核学生。实践考核主要在学生实践的单位或企业进行,在学生开始实验课程之前,学校可以通过印发统一的考核单,学生的实践考核由指导老师或者专业人员进行评分,实践技能考核不应该设置单一考核官,为避免主观性可能,应该设置三人及以上的考核老师人数,并对最终的考核成绩取平均分。
2.2 建设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需要老师由极强的操作和实践技术,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教师的基本操作技能不扎实,就无法在实践中更好的指导学生,名师出高徒,动物科学专业的实践课程是操作要求更高的课程,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也应该更高,例如学校的理论课老师也不应该仅限于会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对此,需要应该鼓励校区老师积极进修相关技能,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老师到企业单位进行实践实习,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社会招聘,聘请有经验、基础技能扎实的专家到校区兼职教学或者开展讲座等。
2.3 建立配套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完成校内实践课程需要实训基地,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配套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课程提供场地,在建立实训基地时,首先需要考虑实践教学要用到的器材,如化验器具、仪器检测等等,其次要考虑各类动物生产的实训基地,另外,学校也可以和校外企业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合作的单位为学生提高实训基地。
2.4 成立不同畜禽方向的强化班
强化班主要针对对动物科学专业内对不同家畜家禽感兴趣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自主意愿,将学生分入不同的项目组进行强化,例如,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养牛强化班或者养鸡强化班,学校将同一意愿的学生集聚在一起,加强学生对该动物的专业培训,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另外,也可以通过招聘社会中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为学生上课,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不同知识掌握度。
3 实践中的注意问题
在学校建立教学体系之后,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企业培养出能快速适应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考核标准需要参考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同时要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合理的计划;其次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顾理论教学,也不能只顾实践教学,而是应该让两者相结合,设置一定的理论实践教学占比,理论与实践的比重最好在1:1左右,不能过分偏离,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目标技能。
4 结语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高校需要着力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学校教学与社会标准接轨,帮助学生毕业之后快速适应企业要求,因此学校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首先高校需要提前做好相关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要求深入调研,分析不同岗位要求中需要的动物科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然后,在安排社会技能实践时根据学习的不同进度将以上实践方法按顺序规划;最后,制定考核模式时可以通过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进行,课堂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程度。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新增培训场地,鼓励校区老师积极进修相关技能,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通过社会招聘,聘请有经验、基础技能扎实的专家到校区兼职教学或者开展讲座,增加实践教学要用到的器材,如化验器具、仪器检测等等,要考虑各类动物生产的实训基地或者学校也可以和校外企业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合作的单位为学生提高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