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访古:集大成者
2022-08-17笨石头
文/笨石头
民间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之说,作为省会,太原自然是访古绕不开的目的地。
石窟
早有耳闻,它是破坏最彻底的石窟之一。在山下的博物馆里,我见到了一尊难得重回故土的佛首。大佛从耳后到头顶,被削出了齐刷刷的断面。佛的面容看不出气愤与悲悯,只是自顾地笑,那种笑穿越一千五百年,看透了日落与晨星,从而对几十年的事情并不过度在意。
1922年,山中商会经理,日本人山中定次郎带着会众们来了。他们攀上怪石嶙峋的山峦,摸进黝黑的洞窟。手电亮起,五光十色的彩画和雍容华贵的佛像现出身来。25座窟,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000多幅,横跨东魏、北齐、隋唐几百轮春秋。尤其是其中的唐代造像,丰满圆润、雍容华贵,堪称历代佛造像的巅峰之作。众人皆两眼放光,照进漆黑的窟里,亮如白昼。
锵锵锵三声,一千五百年时光散落一地,留下一个触目惊心的疤痕。佛头躺在地上,满脸微笑。
1925年,民间有人前往天龙山补拍石窟的照片。他们惊诧地看到,“造像全部遭到破坏,其惨状令人悲痛心酸”。自那之后,人们只能在山中定次郎编纂的《天龙山石佛集》,也就是“赃物出售宣传册”上,观看人类历史上珍贵的艺术品。
18窟中,随着石头被整块抠走,只有光秃秃的头顶上巨大的彩凤壁画兀自美丽。没了佛的陪伴,它依旧美得惊艳,美得磅礴,美得令人心碎。奔放的色彩,仿佛刚从工匠手中的颜料盒里挣脱出来,有着振翅欲飞的冲动。
窦大夫祠
悬塑
据说悬塑是活起来的彩塑,是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偶听人说起,太原竟保留了一处悬塑,不由起身去一探究竟。
攀至太山极顶,但见一小庙垂首顾怜。入得其内,佛光豁开,千峦万嶂。周遭四方,俨然一个佛国世界!四壁、立柱、斗拱、阑额上,环绕着题材丰富、布局生动的悬塑群。正面靠墙塑西方三圣,背墙则为佛国人物、殿宇、山水、花草等。阁中央六角莲花台上端坐着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与龙女凌空而下,侍奉左右。两旁十八罗汉环绕,墙边各路神仙会聚海波之上,涛中现天宫楼阁,熠熠生辉。
狭小的空间里,藏着一千多年的烟火气。这些民间智慧的结晶,在史书的宏大叙述之外,为艺术谱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藻井
窦大夫祠之古今,寥寥四句便可概括:藻井天宫鉴英济,烈石苍崖引寒泉。
大夫身骨山风处,神龛梧桐坐千年。
今之观窦大夫祠者,多为一睹天宫藻井之巧工。大殿前出方形抱厦,为献亭。亭中天花作八角形天宫藻井,蔚为大观。这位窦大夫原名窦犨,字鸣犊,食邑于今太原。因在狼孟开渠兴利,恩予百姓,初受祭祀,奉为水神。
烈石山苍崖下,清泉汩汩而出,汇而成潭。“汾水得烈石泉,势始汹涌”,有诗曰“人在冰壶六月寒”,故名寒泉。“烈石寒泉”便成了旧阳曲八景之一,倒与水神之名颇为相合。
①天龙山石窟
②天龙山石窟
③净因寺
晚清时,或许是感念大夫治水英灵,百姓为其建了颇为宏大的戏台。飞龙卷草闻吟啸,柱头兽面将相风。为一位两千多年前的人建如此精美的娱乐设施,说明人民确实是抬举功臣良将的。
双塔
古老的太原城内,无论在哪个萦迂的角落,总能抬头望见那两座高耸的古塔,那是太原最高的建筑。
从北门进来,大殿古木雄浑苍翠,一时遮掩了双塔的视线。走不多远,即见得大雄宝殿和三圣殿。三圣殿建于大雄宝殿顶上,天花顶部用砖雕斗拱,层层出挑,叠涩而上,形成套拱,筑成下大上小的砖砌藻井。这藻井,绝对是中国古建筑无量式殿阁中的珍品!
细看才知,这双塔寺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全由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虽是砖石无梁殿,却处处藏着属于木构的风韵:砖石结构的斗拱、椽架、垂花柱、昂头……甚至在木构大殿额枋的位置也雕刻了各种花纹装饰,精细程度丝毫不亚于大部分木构梁架的水准,令人眼花缭乱。
绕殿而过,两座巨大的通天塔突然闯入视野,不得不重新调整身体与视线的俯仰角度,才好在天地之间立正自己的位置。这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别称,叫文笔双峰。
两塔形制、大小几近相同,却是不同宗教文化的产物。东塔被称为文峰塔,是明万历年间因太原新城西北高于东南,为平衡风水而修建的;文峰塔建成九年后,第十一代晋王朱敏淳邀请五台山的福登大师主持扩建寺院,历时四年修成“宣文佛塔”。从此,一道一佛相峙而立,相守相依了四百年之久。
一寺,一穹,二塔,数殿,构成了文物大省山西的又一宝贵遗产。可谓是青砖苍苍藏藻井,双塔萧萧笑晴空。
大佛
遍地苍莽的沙,生生聚拢成鸣沙山。人工挖出来的水库,以千岛湖之名平添许多自然气息。然而当我在太原地图的西北角读到土堂这个名字,还是免不了精神一振:在地上文物深奥难测的三晋大地上,这样质朴而拙厚的名字偏带了些教人神清气爽的清雅。
土堂净因寺以土堂大佛闻名。所谓土堂,实为山坡上挖出的一个穹顶洞窟,窟内正中一尊巨大的土雕大佛,高约十米。身旁的胁侍菩萨在大佛的衬托下,呈现出一种略带滑稽的渺小。这洞窟并非寺内正殿,仅为二进院落左侧一阁,地位与偏殿无异。后院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世佛,带有浓厚的明代特征。
整体看来,净因寺主殿内的三世佛彩塑显然没有土雕大佛那般光彩熠熠。这显然不太符合一般的塑像逻辑,不免令人生疑。当我以为塑像的创作动机就要成为一个谜的时候,我从当地村民口中获知了一个浪漫的故事。据说大佛后面的墙体原是山岩,山体崩塌而初现大佛轮廓,于是被依样雕成了这尊大佛。这个互相成就的故事真实性无从证实,但它确实和大佛一道生存了很久。
不由得想起国内另两座净因寺的坎坷命运。二者皆在江苏,一曰镇江,一曰泰州,盛极一时,却终零落尘泥。只剩这栖身山野的土堂小寺,留存至今。
忽然明白了这土堂大佛以敦厚之名,委身山间村落的缘由。想必安身于乱世,卑屈于凡间,也是佛家的大智慧。于是大佛手施禅定印,从此隐于山野,匿于深穴,以山风作佛语,入黑暗而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