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水土流失的防治路径
——以思南县大坝场镇为例

2022-08-16强小燕李干蓉邹序安

低碳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坡度水土保持

强小燕,李干蓉,田 丹,邹序安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0 引言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产业振兴是基础。贵州省各乡村都将大力发展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走出有贵州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建设,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建设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基本情况

大坝场镇位于思南县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与隶属于思南县的天桥乡、兴隆乡、邵家桥镇、塘头镇等交通便利的乡镇相连,同时作为交通枢纽之一与印江、石阡等邻县相接。大坝场镇土地利用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大坝场镇土地利用现状

2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2.1 水土流失的成因

2.1.1 自然因素

(1)地貌及地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根据区域资料,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比较稳定,多为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750 m,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河流、溶洞、峡谷等为主。流域内分布较广的是缓坡丘陵山地,地面坡度较大且起伏不平,地表多为第四系沉积物,其土层薄弱,植被稀疏,易造成径流水土流失[1]。以下是研究区针对不同坡度的耕地调查情况。

研究区土地总面积1355.38 hm2。其中不同坡度的土地面积分布如表2、图1所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研究区的地形起伏较大,地面的坡度较大,从表2分析得出,研究区涉及的12个村寨中,仅有一个村落中有缓坡地,其他的村落土地多处为陡坡地。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研究区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8°~25°,而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中,坡度的不同会直接对土壤体的稳定性、承雨量、渗透量和径流量等造成影响[2]。

图1 各村不同坡度的土地分布

表2 研究区地面坡度组成

(2)气候、水文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影响。通过项目组的调查发现,研究区的暴雨洪涝及低温霜冻灾害频繁,全年气候不稳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大,其年降雨量约为1154 mm。降雨量是重要的水土流失影响因子,若在水力侵蚀和物理风化作用下,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陡坡开垦、破坏植被等,使土壤进一步流失与退化,土壤养分下降,最终导致土地无法继续耕作,产生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3)植被因素。据调查,研究区森林植被种类丰富,木本植物约有58科、92属、196种,其中乔木树种104种,药用植物达70多种。但是研究区地处贵州贫困山区,人们对植被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开垦、破坏植被等,使大量植被都遭受破坏,坡面拦截地表径流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质量不断退化[3]。

2.1.2 人为因素

(1)村民生活生产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当地村民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不仅导致当地耕地面积日渐减少,同时产量也不高,而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不断加剧。据调查,当地的地形地貌起伏较大,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薄弱,使研究区的土地水土保持功能急剧下降,引发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2)土地的随意规划,农用地、林林用地、放牧用地占比的不合理。研究区的山地和丘陵地貌较多,且经调查,其大部分土地的坡度在8°以上,且很大部分的土地坡度在25°以上,按照国家的土地规划,研究区的土地应多以林业发展为主,但由于人口压力的影响,研究区的土地大部分被用作耕地,导致土地规划不合理,每年产生巨大的水土流失量。

(3)生产方式的传统化与不合理化。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区,当地耕地的起伏与特殊性决定了其耕作方式偏向于传统化,机械化的耕作较难实现,其农业现代化程度也较低,当地村民仍然坚持传统的栽培方式,也未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因此,研究区的土质疏松,土地的亩产量也很低,不仅易造成水土流失,还不能让农民实现增收增产[4]。

2.2 水土流失的危害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区产生的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耕地退化,石漠化加剧,威胁粮食安全;②江河湖库淤积,威胁防洪安全;③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④自然灾害加剧,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农业产业发展中引起的水土流失的程度分析

根据地形图和现场勘察,结合《土壤侵蚀分类标准》统计,该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264.97 hm2,占该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93.69%,每年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348 t/km2。按流失程度划分为微度流失面积90.14 hm2,轻度流失面积1192.52 hm2,中度流失面积72.45 hm2[5]。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水土流失现状

4 水土流失防治路径探讨

4.1 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全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民心,营造全民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农村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与亮点,让每个人都成为“绿水青山”的建设者、参与者与践行者[6]。

4.2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生态环境治理

根据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尊重农民意愿,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治理措施,在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综合治理过程中,将治理水土流失与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既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又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研究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尊重农民意愿确保水土保持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4.3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农业产业监督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业产业在实施过程中,确保各项产业项目取得成效,在实施过程中,将结合实际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以确保产业项目运行的规范化和实施的高水平化,做到实施服从设计、投资服从计划、质量服从效益,保证质量与效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4 加强成效评价

水土保持效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体现,加强对水土保持的效益评价,及时了解研究区的综合效益,不仅可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与土壤资源,推动产业振兴的进程,还可以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5 结语

思南县作为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点,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的方针战略,应该加强研究区的水土流失的现状调查,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精准实施,使研究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治理研究区水土,改善地方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富裕地方群众”的目标,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坡度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Aqueducts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大坡度滑索牵引索失效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关于场车规程中坡度检验要求的几点思考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