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市新一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建设要点分析

2022-08-16李德毅

低碳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供水用水设施

李德毅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的差异导致农村地区取水、供水、制水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与城镇供水相比,农村供水工程具有用水量波动大、管道长、分布散、落差大、成本高、管理难等特征[1]。若采用较成熟的城镇供水模式对农村供水进行改造,往往引发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用户接受度低等问题[2]。本文以某市新一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为例,在总结农村供水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的立项推进、建设流程、技术标准、建设管理、运营维修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为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农村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某市各区合计802个村,该市各区农村供水现状问题如图1所示。总结该市历次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图1 某市各区农村供水现状问题

(1)该市农村多以山泉溪水、河湖水、水库水为主要水源,水源形式丰富多样,水源条件差异明显,水源的水量、水质保障程度不高,存在水质型缺水、季节性缺水等情况。

(2)水量水压不足,设施运行效率低。资金投入不足,原设计标准不统一,管材不达标,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高。

(3)缺乏农村供水设计标准,多采用城镇行业标准及现行室外给水国家标准,适用性较低。

(4)运营管理不到位、专业水平低。存在较大比例的未抄表到户,对水费收取、构建合理供水用水系统造成影响。

2 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建设要点分析

根据上文总结的历次农村供水工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设计目标,制定合理的工程建设流程和技术路线,在充分考虑农村供水现状、居民意愿和现有改造条件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工程设计指标,作为新一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的建设要点[3]。

2.1 设计目标

(1)应着力解决农村供水系统布局,注重提高市政自来水的供水普及率,降低管网漏损率。

(2)应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切实提高水质检测及监测能力。

(3)应设置足够的防倒流、防污染措施,集中式供水设施、加压设施等用电设施应设置远程监测或报警系统。

(4)应按照属地市政供水公司的相关规定及流程开展报装、施工等工作。

2.2 工程建设流程指引

某市新一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建设流程指引如下:首先,可由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召开农村供水改造宣讲会,其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管理,会议充分收集农村大部分居民用水意愿、用水情况等信息,为后续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的推进奠定民意及规模基础。通过宣讲会及村委会沟通协调,在取得对象村供水改造申请书或申请意向后,有序开展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以改造申请为前提,根据拟供水单位核查情况,由辖区水务主管部门主导,明确改造计划,由供水单位对纳入改造计划的农村按照工程项目推进流程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农村供水改造。

2.3 技术路线

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现状情况复杂,设计边界条件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标准的差异化选项,应在工程方案合理性、技术选择分支等推进节点处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选,以确保工程总体投资可控、效果预判可达、技术选材标准适用。

农村供水改造工程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在充分掌握农村供水现状的基础上,某市通过制定合理的技术路线,加快工程方案设计,并结合节点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建设方案。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5个部分。

图2 农村供水改造工程技术路线

(1)调查和勘察。相比于城镇供水的建设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存在场地条件复杂、资料缺失严重、专业技术水准低等问题。农村供水工程设计的前置阶段,即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十分重要。部分农村用水户情况复杂,建议在工程设计前期阶段进行农村用水情况摸查,充分掌握现有农村居民用水及设施情况,而后开展必要的调查及资料搜集工作。

(2)评估现状供水设施及管网运行状况,合理利用其已建的达标设施及管网。

(3)开展农村供水模式技术经济比选。

(4)当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时,首先应分析市政供水能力与改造新增市政自来水用水需求的关系。其次应开展联村连片加压和单村加压的技术经济比选,并论证加压方式(传统二次加压及管网叠压)。

(5)当采用集中式供水时应开展以下工作:①独立水源的选择及论证。②处理工艺路线的技术经济比选。③集中式供水设施服务范围的分析。④供水加压方式的论证。

2.4 工程设计要点及指标分析

某市新一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主要设计要点与指标分析如下。

2.4.1 水源

存在多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应对水源的水质、水量、地理位置、高程、建设条件、管理难易度、卫生防护条件进行调查,结合净水工艺及成本、供水系统建设难易度、管网及加压经济性等进行综合比较,择优确定。

水源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水量充沛,避免出现缺水情况。

2.4.2 用水定额

针对某市802个村落的现状用水情况及用量进行估算,日常居民生活用水基本维持在每人每天80~115 L水,根据现行行业规范的指导,农村用水定额取值远高于现状指标。然而,部分村落由于位于镇域中心或靠近交通发达的区域,村民生活水准较高,用水需求随之增长,用水结构也变得复杂,通过初步估算,该类型村落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接近每人每天160~180 L水,用水定额的规划设计选取应适当提高。

定额的选择应以现状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估算为基准[4],充分考虑村落所处环境、交通、经济发展、工商业情况等确定其用水需求,以定额取值不低于现状估算定额为下限,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城镇规模在规范中选取的定额为上限,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农村的情况确定其用水定额。

2.4.3 水压

改造后村内供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水压应不小于0.14 MPa。个别较高或较远的村落用户所需水压不宜作为村内供水管网供水水压的控制条件。农村供水的中途或末端加压应尽量以水源保障为前提,在水量充足、保障率高的情况下,以形成地势接近或沿供水方向地势逐渐降低的服务片区为供水区域。

2.4.4 水质

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的农村,其管网末梢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采用小型集中式供水的农村,其水源水质因条件限制时,部分指标可宽限执行。

2.4.5 管网

农村供水新建或改造实施的供水管道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方,存在敷设困难的情况可适当考虑调整至绿化带或机动车道下敷设。农村内部及外部衔接的供水管道应设置必要的控制与检修阀门。供水支管敷设在村民民屋附近时,应充分考虑民屋结构、民屋改造意向、周边地势、民屋用水点数量及位置、居民意愿等因素,有利于供水管理、抄表、检修维护等。农村供水改造工程推荐采用球墨铸铁管、钢塑管等安全、环保耐久性好的管道材质。

2.4.6 水表

农村供水工程应设置监控总表和居民住宅用水表,监控总表宜设置在村建筑物水表房或水表井内,并尽量靠近有电源的建筑物。居民住宅用水表应安装在方便接近、易于抄读的户外位置。每栋民屋设置一个水表;当存在多户居民居住在一栋房屋内时,应以户籍为单位与供水部门协商达成一致,签订用水协议,设置水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村落,可尝试使用智能水表。

2.4.7 设施选址

农村供水设施的设置应充分尊重村委会及村民个人的意愿,设施选址应充分考虑建设实施条件及村委会和居民的接纳程度。建议在供水新建或改造前期,由村委会协调无偿提供设施用地,并提请规划等部门落实指标,确认设施选址地。选址工作应在工程前期阶段完成,最晚应在工程设计的初步设计阶段落实设置点。

2.4.8 配套防护设施

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实施应充分考虑必要的防护设施,确保制水供水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水平。农村供水的实施应配套建设水源保护工程,由当地环保部门纳入统计管理,实行必要的现场巡查、定期监测、场地保护等工作。

3 非工程问题解决思路

3.1 改造意愿与用水意愿

农村供水改造由于直接影响甚至颠覆现有农村居民“吃水”习惯,其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供送自来水的“氯”味、抄表到户后对农村居民水费支出的提高等,都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对市政自来水的使用意愿,为供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增加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应将供水专业知识对村民进行宣讲,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步让未改水农村居民改变认知、接纳市政自来水。

3.2 投资控制

以区县为行政单元,以对应级别的水务主管部门为技术指导,建立农村供水改造材料库、信息价库,入库材料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标准对比及功能对比,最终选择实用案例较多和效果评价高的材料入库,单一类型的材料或设备入库数量不少于3家产品,单价指导区间不应太大。实现农村供水改造工程依库选材,达到技术标准有保障、选用经济合理的目的,为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的高效建成及良好运行奠定基础。

3.3 运营管理

农村供水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受上一级水务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监管,实现建设工程资料向运营单位的完美移交和对接。后续运营期也应对设施、管网等进行技术监管及国有资产监管。

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实施的管网或设施由具有专业水平的团队进行管理维护,保障供水设施运行正常。

4 结语

在新一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对农村现有供水设施进行系统性评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设计目标,按照工程建设流程指引、技术路线图以及工程设计要点进行改造,初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确保经改造的农村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面保障实现农村供水安全的目标[5-6]。

猜你喜欢

供水用水设施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民生设施非“摆设”
节约洗碗用水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