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驱动下电力市场零售平台交易模式研究
2022-08-16梁志远谢宇霆胡秀珍覃捷舒康安
梁志远,谢宇霆,胡秀珍,覃捷,舒康安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广州 510000)
0 引 言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要求电力行业加快“清洁替代”、“电能替代”两个替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为行业清洁低碳发展带来了机遇,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变革,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电力系统。
数字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催生了平台商业模式和共享经济。平台商业模式越来越多地成为配电和零售市场的一部分[1]。随着当今电力市场改革,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售电公司亟需信息化手段支撑电力市场交易。目前已有多种零售平台,例如基于网络的电力零售市场组合逆向拍卖平台[2],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的售电业务平台[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电力市场交易平台[4],基于微网架构的售电平台[5],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云平台[6]。文献[7]研究了售电侧放开后的售电市场运营机制,并提出了面向售电主体和电力用户的售电交易平台系统架构,分析了市场风险及监管策略。文献[8]分析了现货模式下零售市场的业务构成和电力零售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我国售电公司的购售电途径与经营模式目前有很多种[9],电力零售套餐是售电公司的重要手段。文献[10]结合激励手段和价格信号为售电商设计了多类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零售套餐,文献[11]设计了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力套餐。文献[12]指出经过逐步改革欧洲的零售电力市场已经建立。与此同时,脱碳议程和技术进步引领着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市场正在向绿色电力市场转变。低碳化、清洁化是我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全国碳市场和电力市场面临着协调和融合问题[13]。文献[14]结合“双碳”目标售电公司业务进行研究,文献[15]设计了国家绿证交易市场和省级日前电力市场协调均衡机制。文献[16]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合理的采购拍卖流程激励发电企业实施经济行为和CO2减排行为。目前也有学者对碳交易展开了研究,例如基于低碳目标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研究[17],考虑储能及碳交易成本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策略[18],基于综合需求侧响应策略的园区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19]。文献[20]研究了碳交易机制下计及用电行为的虚拟电厂经济调度模型,文献[21]研究了电碳联动环境下考虑社会效益最优的发电权交易。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必然促使电市场与碳市场深度融合,而目前我国电碳市场却独立运行,且目前的交易平台以及零售模式无法满足未来电碳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立足于电力零售平台,引入碳信号,为市场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零售交易方式,降低市场成员进入市场的门槛和交易成本,促进“清洁替代”、“电能替代”两个替代,实现电力市场的低碳运转,并为考虑碳交易的电力市场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思路。
1 电力零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设计方案
1.1 市场主体的演变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用电计划的进一步开放,电力用户对电力市场的认识逐步深入,市场主体的规模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趋势。市场主体作为考量电力建设的主要参考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分析目标。以广东省为例,“十三五”期间广东准入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随着电力用户主体的演变以及电力交易法案的完善,参与市场化电力交易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数量稳步增长。根据表1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的数据,截至“十三五”期末,共有25 072家市场主体获得市场准入资格,比“十二五”期末增加24 845 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56.2%。另外,如表1所示,截至“十三五”期末,在以售电公司、发电企业、电力用户为主体的电力市场中,已完成注册登记的23 666家,注册率 94.4% 参与市场交易的21 510家,占总数的85.8%。
图1 广东省电力市场主体准入情况
表1 “十三五” 期末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情况
随着参与市场化电力交易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数量的稳步增长,各方主体交易难度增加,效率也需提升。电力零售平台的开发已迫在眉睫,它能够对电力供应过程中的成本和价值有着更为精细的建模及分配的要求,对市场各方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既可以实现电力零售市场中各方的统筹与协调,又可以真正降低在输配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价格,兼顾各方利益,提升市场交易效率。
1.2 交易电量的演变
随着市场主体的演变,与此对应的是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的不断变化。
以广东省为例,如图2所示,在价差中长期电力市场中,一级市场成交电量与二级市场成交电量“十三五” 期间均保持着逐年攀升的趋势。2020年, 广东省价差中长期电力市场总成交电量 2 716亿千瓦时, 其中一级市场总成交电量 2 50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8.3%,二级市场总成交电量21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如图2所示。
图2 “十三五” 期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量
在各年度交易和年度补充交易的统计中,年度合同电量均保持着逐年呈现正增长的趋势。“十三五”期末的年度总成交电量为2 156.3亿千瓦时,其中年度双边协商交易2 100亿千瓦时,补充交易 56.3 亿千瓦时,如图3所示。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正式运行,对电力零售平台的需求与日俱增。现货市场电价形成时间短,且受地区、时段影响,因此需要电力零售平台实时对电价、企业用能等提供监测,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必然促进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则需电力零售平台有效预测可再生能源出力,为市场主体交易提供参考;同时交易量的不断增加,也增加了数据的信息量,如何有效挖掘信息,进而指导市场主体进行决策,也是电力零售平台的重要功能所在。
图3 2017-2021年度合同电量交易情况
1.3 交易产品的演变
随着售电侧的不断放开,市场运行模式的不断健全,交易产品也由单一的电能交易发展为多种多样的辅助服务交易,售电公司需提供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和定价策略以满足客户需求。而未来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必然增强与其他行业的关联互动,在碳中和目标下,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电力行业的产品也将由电能这一同质化品种,拓展为更为多元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包括电-碳产品、综合用能服务和电力金融等。交易产品的演变进一步促进电力零售平台的建设,以满足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1.4 挑战与机遇
近年来,面对电力现货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如交易频度越来越高、交易量逐年增大、电价波动风险大、交易计算功能要求复杂等,使得现有零售市场的交易机制、价格机制和结算机制等难以适应未来充满更多挑战的电力现货市场。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对电力交易技术的支持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零售平台的概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随着电力市场中售电侧的放开,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各种相关的支持政策,以刺激当地的售电市场保持活力和促进良性竞争,力求将售电市场的资源分配达到最优的合理化。电力零售平台的开发,毫无疑问将进一步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消费者的活跃也可以使得电力市场更快地发展壮大,这样就形成了售电市场的良性循环与双赢[22]。随着一般工商业用户也逐渐进入市场,电力市场的潜在用户数量空间变得更为广阔。因此,实际开展电力零售平台的运营模式和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成为重中之重,以激发竞争性市场活力,满足电力现货环境下的零售市场业务发展的新要求。
细节上,我国电力的零售环节依然与输配电网络密不可分,这就无法避免地形成垄断,垄断的电网与竞争的电厂之间无法存在公平有效的竞争,也使得发电侧的良性竞争所带来的效益无法真正有效传递到售电侧的电力用户[23]。电力零售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公平竞争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同时降低成本、电价,实现市场主体互惠共赢。因此,开发电力零售平台,统筹各方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2 碳中和驱动下电力零售平台设计
2.1 碳中和对售电平台的要求
(1)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实现碳中和,就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电力零售平台需配合清洁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提供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为市场主体提供决策参考,同时满足客户对于绿色电力的需求。并降低市场主体进入壁垒,促进优质、低价清洁能源资源大规模、大范围流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实现碳中和效率更高。
(2)增强市场流动性。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碳市场却缺乏市场流动性,市场主体活跃度较低,价格不连续,难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资源调配。电力零售平台需降低相关主体进入壁垒,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满足多种用户的电-碳需求,增强市场流动性,促进“清洁替代”、“电能替代”,降低终端用能成本,提升碳中和效益。
(3)满足用户交易需求。
电力零售平台通过公布交易信息,实时追踪价格变化,尽可能减少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平台上进行交易,能够有效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用户提供能加便捷的电-碳服务,真正实现透明、简洁、高效的电力交易。同时进行多市场、多品种、多交易模式的灵活扩展,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交易需求。
2.2 电力零售平台的业务角色介绍
在电力零售平台中,有四个不可或缺的业务角色,分别是售电公司、零售市场用户、平台运营方和平台监管方。
(1)售电公司是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之一,为终端零售市场用户提供电力销售服务,包含电力产品和辅助服务,电力生产商、电力经销商和电力代理商都可看作售电公司方。作为电力交易的卖方,售电公司可发布用电套餐,参与用电需求竞拍等;
(2)零售市场用户作为终端消费者,既可以通过浏览售电公司详情了解其报价、优惠及套餐,选择由售电公司提供的电力供应服务;又可以发布用电需求,选购个性化定制套餐;
(3)平台运营方负责平台的运营管理,包括交易规则设置、系统基础参数设置、数据维护等,并提供面向大众的市场服务。甄别、监督和管理电力零售平台的其他三方,以及各级开展业务的监管工作等。
2.3 电力零售平台的功能设计和系统架构设计
2.3.1 功能设计
文章以完善我国电力零售市场业务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对电力零售平台进行了全面的功能设计,力图实现活泼有序的电力交易、统一高效地即时结算和友好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整个电力服务流程中,功能设计包括九个基本模块,分别是登录管理、市场交易、合同管理、账户管理、投诉争议、信用信息、数据服务、需求响应和系统设置,每个模块下详细注明了本模块负责的各个具体功能,如图4所示。
(1)登录管理。
登录管理包含三个模块:平台管理员账号管理、市场主体管理、主体账号管理。主要用于各方主体基础信息认证及管理。
(2)市场交易。
市场交易包含六个模块:购售电管理、智能套餐、限时竞拍、双边交易、违约管理及交易模拟。其中购售电管理用于基础电能交易,智能套餐根据用户需求,售电公司可制定多种套餐,包含绿色电力套餐、电-碳联合套餐等;限时竞拍则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个性化套餐发出,售电公司自主选择交易用户。
(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包含两个模块:合同管理和零售关系管理。市场主体进行交易制定合同、签订合同、管理合同都在合同管理中进行。相对应的市场主体的信息以及与其相关的交易信息在零售关系管理中,有利于主体间的长期交易合作。
(4)账户管理。
账户管理包含四个模块:余额管理、信用金管理、交易记录管理、账号银行卡管理,主要管理用户财务信息。
图4 电力零售平台的功能框架
(5)投诉争议。
投诉争议包含一个模块:争议管理。若需投诉,可在此模块提交投诉,系统传至平台运营方进行调和处理或裁决。
(6)信用信息。
信用信息包含两个模块:信用信息管理、信用交易行为管理。包含用户信用信息,以及信用交易行为,为用户进行交易前选择交易对象提供依据。
(7)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包含四个模块:用户历史数据、市场交易情况、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偏差电量分析。用户历史数据便于用户对自身用电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市场交易情况有助于市场主体对市场交易有全面了解,进一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能够有助于用户进行需求侧响应,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偏差电量分析有助于用户减少偏差,提升效益。
(8)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包含四个模块:基础参数设置、信用金额设置、交易规则设置、数据同步设置。系统设置主要依据交易规则及交易模型进行设置,基础参数设置主要用于可再生出力预测、用户能耗分析等。
(9)需求响应管理。
需求响应管理包含四个模块:用户能流图、设备能耗分析、节能方案设计、综合效益评估。用户能流图主要是用户用能构成及流向情况,有助于用户了解自身用能情况;设备能耗分析则可为用户提供设备详细能耗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节能方案设计,根据用户节能情况进行综合效益分析。
2.3.2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引入电商平台交互设计理念,可以使市场主体之间自主完成电力交易,包括套餐或竞拍发布、咨询、产品搜索、邀约、报价、比对、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等交易行为都可自主交互,无需平台运营方的直接干预。系统架构设计充分借鉴了当今社会主流互联网平台的系统理念,从四大主体的需求出发,融合电商交互技术、虚拟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网络存储分布式技术等,搭建新一代电力零售平台。平台主要包含系统规范、零售交易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和统计分析、对接系统以及基础服务组件六个部分,如图5所示。
(1)系统规范。
系统遵循流程、数据、开发、管理、运行等规范。
(2)零售交易平台。
零售交易平台主要负责前端,有登录管理、市场交易、合同管理等功能。
(3)运营管理平台。
运营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后端,包含公共管理模块和第三方管理模块。
(4)数据资源与统计分析。
图5 电力零售平台的系统架构
数据资源主要包含市场交易数据、产品价格变化等,将平台上的各类数据资源整合纳入数据库,再通过统计分析反馈给平台用户,用于辅助交易决策。
(5)对接系统。
电力零售平台需与交易中心系统、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碳交易系统等对接,完成数据同步及相关交易等。
(6)基础服务及组件。
平台的基础服务细分为十个部分,包括配置中心、服务注册中心等,为电力零售交易的发生、交涉、完成等记录分析和监管方提供充分的数据保障。
3 碳中和驱动下电力零售市场平台交易模式设计
3.1 交易机制设计
通过零售平台与碳交易中心的对接,在电力市场引入碳价格信号,电价格与碳价格信号共同形成电-碳产品市场价格,提升清洁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中长期与现货两种交易模式,提供年度、月度等中长期交易和日前、日内、实时等现货交易服务,满足市场主体不同风险偏好,实现以中长期交易锁定长期收益,以现货交易发现真实价格,提高市场清洁电能消纳能力。
3.1.1 低碳清洁替代机制
低碳清洁替代机制旨在电力市场引入碳价格信号,引导用户用能从而促进清洁替代。如图6所示,交易平台根据电力行业碳减排、清洁发展目标,通过数据库里的市场排放情况、历史排放强度、不同方式发电成本、清洁发展进度等,或者对接碳交易系统,动态形成碳价格。售电公司根据碳价格制定电-碳套餐,通过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价格信号促进清洁替代。用户根据价格信号以及自身情况调整用能情况,在用户端实行清洁替代。除去交易成本所产生的碳收益进行统筹规划使用,用以引导用户节能、促进电力行业减排以及清洁转型。
图6 低碳清洁替代机制
3.1.2 低碳电能替代机制
售电公司需依据市场供需体系以及市场上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能力,制定电-碳价格,结合零售平台,保证电能和化石能源的价格差小于碳价,以促进电能替代。如图7所示,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在零售平台上进行交易,高排放企业需要购入高比例碳套餐以达到减排要求,或者进行电能替代,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低排放企业减排盈余部分可计入账户余额用以购买电能。
图7 低碳电能替代机制
3.1.3 电-碳中长期交易
电-碳中长期交易,旨在为清洁能源带来长期稳定收益。交易方式是售电公司根据发电公司(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出力预测,确定交易周期(年、季度、月等)内的发电量及碳排放权额度,电力用户则依据自身历史数据进行负荷预测,以及周期内碳减排情况和要求,确定自身电-碳需求,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通过双边协商、挂牌交易等方式,确定合同内容,即电量、碳排放权、辅助服务等标的以及对应价格,双方各自的责任及义务,违约处理等。双方形成初步意向之后,通过零售平台提交至电力交易中心,交易中心联合电网调度进行安全校核,在平台上发布交易结果,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化合同,双方按合同执行。
3.1.4 电-碳现货交易
如图8所示,在日前交易阶段,电力交易机构利用平台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公布输电通道容量、检修计划、碳排放权额度等关键信息,售电公司及电力用户根据所公布的信息及自身需求,确定成本参数,制定电-碳交易组合,而后进行申报,电力交易平台收集竞价信息,电力调度机构进行日前经济调度及安全校核,确定市场出清结果。如图9所示,电力交易中心在平台上公布出清结果,市场主体进行确认。在实时交易阶段,电力交易结构监测市场运行情况,更新关键信息,并开展实时市场集中出清,发布出清结果。交易结算阶段,电力交易结构计量可再生能源出力,按照市场规则执行财务结算,售电公司获得经济收益,电力用户支付费用。
图8 电-碳中长期交易
图9 电-碳现货交易
3.2 智能化合约
智能合约技术近年来以其公开透明、经济高效等特点逐渐发展起来,面对电力零售平台的四大主体和电力交易,智能合约也有着高度适配的优势。随着电力零售平台的发展,交易过程势必会向透明化和快捷化靠拢,尤其随着时间的变迁,当平台数据呈现大数据趋势时,智能合约可以极大减少大数据处理的负荷,更加便捷地完成交易合约,分析电力用户的用电习惯和模式,更好地了解平台各方的数据波动,同时可以简化合约签订和交易过程,极大地解放人力,实时存档的特点也为平台风险的防控提供有效信息。
3.2.1 智能套餐交易—售电公司发布套餐
在电力交易过程中,电力零售套餐是指规定了售电公司向电力用户提供售电服务时所提供的电力价格标准的一种展示。电力套餐通过将电力以明确的质量、能级、电量、电价等参数详细列出,使电力这种非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有了价值方面的载体,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参数配置和经营理念,将不可存储的无形的电力变成了丰富多样的线上商品,满足不同用户的日常需求。电力套餐中需明确电力的可用时段、日期、质量,以及相应费用,零售用户电费单应详细标明本次电力交易覆盖的基本购电费、售电公司代理费、输电网过网费和配电网过网费,平台监管方将监督电力交易中滥收不明费用的行为。
(1)绿色电力套餐。
绿色电力套餐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来自风电、光伏的绿色电力,其费用取决于用户的能源计划或者协议。也可以由售电公司和用户协商,制定个性化的绿色套餐,如表2所示。
表2 绿色电力套餐
Pt为电力费用,由售电公司决定。
(2)电-碳套餐
该套餐设定包含电量和碳排放权两种产品,设定当电量和碳排放权的比例达到某一阈值,根据用户购买的电量大小,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折扣,电量越多,相应赠送量越多,从而促进用户电能替代。
电-碳产品价格:
(1)
售电公司收益:
(2)
用户成本:
Ci=P0Qi-PE·φ·max[(QEi-αQCi),0]
(3)
式中P0为电-碳价格;PE为电价;PC为碳价;V0为售电公司收益;Qi为第i个电力用户电-碳购买量;QEi为第i个电力用户购买电量;QCi为第i个电力用户购买碳量;ψ为赠送比例参数;α为电量和碳量的比例阈值。
3.2.2 限时竞拍—零售用户发布需求
零售平台为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都提供了交易的多种可能性。由于售电公司发布的套餐可能不适用于某些用户,或者用户有更为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设计限时竞拍模式,由零售用户发布购买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平台根据大数据推至合适的售电公司,售电公司竞拍至某一价格,到达限时按最低价成交,若竟买人的叫价低于最高限价,拍卖人可终止拍卖。
用户产品组合:
(4)
售电公司竞价:
P1=min{Pj}
(5)
式中Prmix为电力用户发布产品组合;QE为所需电量;QC为所需碳量;Sk为第k种辅助服务;m为辅助服务数量;P1为售电公司竞价最低价;Pj为第j个售电公司出价。
3.3 电力零售平台的风险防控机制和监管机制
电力零售平台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有许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电力的不可存储性,电价变化和用户负荷的随机性复杂性通常实时表现,使得电力零售市场的交易伴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另一方面,如何平衡和分配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购电量,针对市场风险由价格波动产生和非价格波动产生两种情况,应制定不同的风险防控机制。尽管风险价值(Value-at-Risk, VaR)是金融领域风险合规监管的事实标准,但它不是一致性风险度量,因此可能无法正确获取投资组合的多元化收益。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作为一致性风险测度指标可以克服这一缺陷,且其具有良好的单调性、均匀性和平移不变性等,更加便于计算,已经被常用于电力零售业务的风险评估中[24-26]。
监管机制作为电力零售平台的大后方,以第三视角的身份保护电力零售平台的有序竞争,保护售电公司享有有效全面的供电信息以及消费者的隐私信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管机制的设置应遵循两个原则:独立式和集中式。设置独立的监管机制既可以使监管机构履行长期稳定的监管职责,也可以保证监管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中立性和公正性。而集中式的监管机制则要求由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全国统一的电力零售平台运营标准和管理原则,各省各市电力零售平台的监管机构应执行统一策略,若有与当地实际情况有出入之处,可以申请报备,批准后方可在全国统一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小幅度的个性化改善。
3.4 算例分析
图10以广东电力市场某类电力用户为例,由于碳价去年维持平稳趋势,而近几个月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选用其2020年10月~2021年9月的用电量及碳量进行分析。案例假设电力市场初始可再生能源占比30%,市场碳量全部来自新增可再生能源电量,电价基价按照电价标准为0.634 868 75元/千瓦时,标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为一吨标准煤可以发三千千瓦时的电,工业锅炉每燃烧一吨标准煤就产生二氧化碳2 620 kg,二氧化硫8.5 kg,氮氧化物7.4 kg。原始数据见表3。
图10 可再生能源占比对比
表3 广东某类电力用户碳电情况
在发电侧,可以看出,原始电力市场中可再生能源占比30%,通过文中交易模式的平均可再生能源占比为42.02%,几乎所有月份都在40%以上。由图11可以看出,清洁能源消纳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交易电量共计提升72 783万千瓦时,有效促进了清洁能源替代。污染物的排放年度共计二氧化硫减少72 kg,氮氧化物减少62 kg。
图11 清洁能源消纳量对比
在用电侧,由图12可以看出,电力用户总费用较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从104 460万元降低至94 807万元,有效降低了电力用户的用电成本。且用户用电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年度共计增加用电量14 790万千瓦时,有效促进电能替代,如图13所示。
图12 电力用户总费用对比
图13 电力用户用电量对比
4 结束语
在电力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为解决制约零售市场发展的交易、价格、结算、风险管理等复杂难题,文章提出了碳中和驱动下的电力市场零售平台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了基于电力零售平台的交易模式。文章首先根据广东零售市场交易情况,阐述了电力零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而后结合碳中和对售电平台的要求,提出了电力零售平台的设计架构,力图实现其促进“两个替代”的功能,攻克在线下交易中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而后设计了基于零售平台的交易模式,引入碳信号设计低碳清洁替代机制、电能替代机制以及电-碳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机制,实现电力市场低碳运转,同时设计智能化合约;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交易模式的有效性,不仅在发电侧实现了清洁能源替代,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并且在用电侧大幅降低用户成本,大幅提升用户用电量,有效促进电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