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特质与空间需求:城郊市民农园型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永靖县光辉村实用型村庄规划为例

2022-08-16钟名全永靖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股长

建筑与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农园光辉村庄

文/钟名全 永靖县自然资源局 国土空间规划股长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自十九大提出后,乡村以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四化同步的新理念改变了以往的以城市为主导、以乡村为附属的发展观念。传统乡村规划更加注重的是物质层面的面貌质量提升规划,从而忽视了乡村产业与乡村自身特色之间的关系及乡村产业对于乡村规划发展的重要性[1]。

然而,就目前乡村发展形势而言,薄弱的发展基础、同质化的产业、模糊的定位等问题成为目前乡村产业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所以,乡村的规划与发展要从乡村产业入手,挖掘村庄产业特质,促使产业振兴的同时使村庄差异化发展。为此,学术界从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乡规划等领域对村庄规划与产业振兴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雷振东(2017)认为乡村规划应结合产业发展,根据乡村生产、生活实际规划用地;段德罡(2019)认为乡村规划首先要进行村庄产业片区划分,进而明确个体村庄产业类型,推动整体打包差异化发展[2];杨贵庆(2021)认为城乡规划要注重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空间要求相适应,由此形成“对称互动”的发展[3];王艺明(2021)认为农业的发展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着力点,通过农业在生产全过程中的休闲服务功能的有机结合、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丰富业态的组合,最终推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4]。本文试图通过从乡村产业特质以及空间需求视角对永靖县光辉村进行实例研究,以此探究城郊市民农园型实用型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进而指导实用型村庄规划的现实工作。

1 研究区概况

1.1 区位与村庄概况

光辉村为永靖县岘塬镇下辖行政村,地处岘塬镇北部,村庄西邻罗家新村,北邻永靖县城,南邻岘塬村(图1)。村庄南侧为山峰丘陵,北侧为平坦耕地,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省道230 从村庄南北向穿过,向北连接折达公路至永靖县城,向南至岘塬镇。村庄有着距县城约4.5 公里、距岘塬镇约3 公里的优越交通区位,道路通达性较好,交通便利。

图1 永靖县光辉村区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产业现状与特征

根据村庄产业数据调查,村庄基础产业有劳务输出、种植和养殖业。其中以玉米和小麦等作物的种植、传统畜牧猪羊为主要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支撑,二产、三产发展缓慢,产业链短,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设施农业以水果种植为主,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多数由农户自主经营,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经营;畜牧养殖业、种植业是多以户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经济,存在畜牧产品及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村庄目前旅游发展以休闲采摘为主,形式粗放,设施配套不足,旅游发展带动力较低。

村庄已经形成以草莓和葡萄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以水果采摘为代表的旅游活动,但发展模式为以户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经济,产品质量低,销售渠道窄,经济收益低,且旅游处于初步阶段,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不足。

2 产业特质对空间规划的影响

2.1 乡村产业发展特点

乡村的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乡村改造阶段、乡村建设阶段、乡村改革阶段和乡村振兴阶段;乡村产业经历了从传统产业阶段到多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则经历了政府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而目前乡村正处于从产业结构单一逐步走向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非农产业,从一二三产业逐渐转向融合发展的阶段(表1)。

表1 中国乡村产业发展历程统计(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新时期下的产业振兴应将发展基础立足于乡村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之上,深入推进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链条的拓展与产业功能的扩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构建市场化、信息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多元乡村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乡村产业体系[5]。

2.2 产业特质与空间需求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了乡村的新产业,是能够拓展农业功能、发掘乡村价值、创新业态类型的休闲旅游业,其横跨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整合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而休闲旅游业的建设发展要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依托乡村农业生产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发展田园游赏、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业态,建设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既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也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

而乡村的产业特质是村庄规划发展的命脉,也是形成特色休闲旅游业村庄的关键。不同产业类型下的村庄规划策略不同,空间需求也相对不同。例如以基础农业为特质发展的村庄,其规划要以农林牧等第一产业为基础,挖掘特色农业,充分掌握市场与人群需求,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农业、科普农业、旅游农业等转变,促进多种产业组合、多种业态融合等方面来规划乡村,形成既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也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农园型村庄。

3 城郊市民农园型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

3.1 实用型村庄分类

2019 年中央农办等部门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将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四类。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对村庄分类展开了相关研究。史秋洁(2017)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将村庄分为平原传统农业村、山区传统农林村、远山特色农业村等6 种类型;李义龙等人(2018)通过研究乡村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村庄划分为现代农业导向型、三产融合发展型和城乡空间邻近型三类;孙婧雯(2019)以乡村振兴为发展背景,依据旅游资源的不同将村庄分为资源依托型、文化依托型、环境依托型、产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五种发展类型。[6]可以看出,在不同分类依据与目标导向下,村庄的分类变化多样,而本文以产业特质与空间需求为研究内容,依据村庄的主导产业将其分为以下3 类(表2)。

表2 村庄分类统计(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本文研究实例——永靖县光辉村根据村庄产业数据调查,其主导产业为农业,所以为农业主导型村庄,而村庄内已经初步形成以草莓和葡萄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以水果采摘为代表的旅游活动,且村庄紧邻县城,交通便利,进而将光辉村定位为城郊市民农园型实用型村庄。

3.2 市民农园休闲产业特点

城郊市民农园型村庄应以城市居民对乡村农园、农家乐的农事体验空间为主要需求,以村庄农业种植产业为基础,结合村庄内现有农田,发展市民农园产业模式,打造以农业性、生态性、娱乐性为主要特点的采摘体验与休闲娱乐一体的农园休闲旅游区。

3.2.1 农业性

农业生产、生态保育是乡村的基本功能,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是乡村空间的主体[7]。市民农园休闲产业的农业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村庄的农业基础拥有引人入胜、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市民农园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市民农园型村庄发展的主要方面。

3.2.2 生态性

生态特性主要体现在兼顾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等业态,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保留乡土风貌,提高规划韧性,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营造生态的农业景观。

3.2.3 娱乐性

娱乐性是打造市民农园型村庄的重点,其特点为发展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富有农村农耕文化的活动,打造满足城郊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农园型村庄。

3.3 市民农园休闲产业空间需求

城郊市民农园型村庄规划编制应以农业种植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挖掘当地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城郊居民为客群,以“农业+旅游”为主要发展模式,形成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以村庄形成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服务区。

“农业+旅游”是为满足城郊居民休闲娱乐需求而进行的乡村产业规划,是以休闲旅游为目的,以乡村农业资源为基础,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餐饮住宿、农事体验整合,实现从传统的单一农业旅游转变为多种功能并行的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其产业发展要围绕特色农园、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条件,大力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按照体验化、主题化、特色化的要求,补足旅游设施,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形成城郊市民农园型实用型村庄。

4 以永靖县光辉村实用型村庄规划为例

4.1 规划理念

永靖县光辉村的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规划理念的主要根据是光辉村的区位条件、发展现状、村庄的定位、市场的需求、村民的意愿等,以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主,拓展“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与生态、农业等多种产业融合,将光辉村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农业观光与乡村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村,并依据永靖县和岘塬镇对光辉村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部署,立足村庄产业发展情况和资源条件,打造永靖县城郊市民农园品牌,促进村庄农业旅游产业发展。

4.2 技术框架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乡村振兴规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应体现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8]。光辉村大的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主要为:结合村庄现有优势,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发挥村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深入推进村庄农业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优化种植和养殖结构,推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增强旅游要素供给等手段,发展成为城郊市民农园主题型特色乡村。

具体以市民农园休闲产业为发展方向,依托村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拓展“农业+5”等发展模式。以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的特点,推进农业与生态、文化、商业、互联网、品牌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搭建村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多模式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经营水平。着重打造“农业+旅游”的现代乡村产业,结合村庄内现有农田,发展市民农园产业模式(图2)。其中市民农园是由农民向城市市民出租耕地,市民通过耕作来体验、参与农耕活动并最终收获农产品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永靖县光辉村可依托村庄北侧已形成的葡萄采摘园和草莓温室大棚,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投入和旅游休闲设施植入,打造采摘体验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区,为城郊市民提供一个休闲体验的市民农园。

图2 永靖县光辉村实用性村庄规划技术路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3 规划布局与管控措施

4.3.1 用地布局

落实国家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其他历史文化保护线、区域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范围等作为村庄规划的底线要求[9]。光辉村产业形成“两心两轴四片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两心”:以光辉村村委会为依托,形成村庄综合服务中心,以规划游客服务中心为依托,形成村庄旅游服务中心;“两轴”:以省道230 为依托,形成光辉村旅游发展主轴;以村庄北侧生态农业观光道路为依托,形成村庄旅游发展次轴;“四片区”:以耕地为主形成多个农业发展片区,以北部生态农业为主形成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以村庄形成的农家乐为主形成旅游服务区(图3)。

图3 光辉村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光辉村土地利用规划以规划确定的光辉村国土空间格局及管控分区为依据,按照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布局合理、整体稳定的原则,以基期现状地类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光辉村规划目标年,农林用地127.77 公顷,占村域面积的61.47%;建设用地22.74 公顷,占村域面积的10.94%;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57.36 公顷,占村域面积的44.01%(图4)。

图4 光辉村国土空间用地布局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3.2 平面布局

光辉村总平面布置依据村庄现有空间秩序,维持并发展场地内部空间形象(图5)。以民居院落为中心,有机整合村庄居住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组合关系,形成居住舒适、服务便利的宜居空间;充分考虑村庄发展的空间形象,满足可持续发展对村庄环境的全面要求,达到环境美观、平面布局合理、交通流畅而又互不干扰。

图5 光辉村总平面布置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3.3 管控措施

由于村庄规划使用主体主要为村民和城郊市民,其成果应更强调可操作性,对建设重点做出更细致的安排。在村庄规划编制的成果基础上,增加村庄居民点布局与建设管控图则内容,明确村庄住宅布局、户型指引、村庄风貌引导等控制要素,为切实推进村庄建筑风貌、道路环境、公共环境的建设做引导。

4.4 近期项目建设引导

根据村庄调研光辉村村民生活需求的急缓和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结合村庄分村建设与管控的规划理念,以村庄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旅游)服务设施、村庄环境整治为目标贯穿始终,确定光辉村近期建设项目(图6)。

图6 光辉村近期建设项目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规划近期至2025 年。光辉村依托产业优势,成为发展特色主要以旅游采摘和城郊休闲为主的生态宜居乡村示范点。近期建设项目以村庄生态修复、农用地环境与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村庄环卫与安全设施健全等为主。

结语

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创建小康社会作出的统筹部署,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战术安排[10]。

为推进实用型村庄的规划,应采取宏观视角看待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划路径的提出应考虑不同村庄产业的特质与产业空间的需求来提出差异化方案。通过丰富的业态、农业与不同产业的融合来促进村庄发展。文章在产业特质的挖掘与空间需求的探究上为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了新思路。新时期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看待乡村产业与乡村自身特色,是实用型村庄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农园光辉村庄
城市娃娃农园开发运营现状及策略研究
石头山变身“花果山”怒江峡谷打造智慧农园样本
我的小村庄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社区农园功能与策略研究
村庄,你好
春在飞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研究
就在家门口
村庄在哪里
党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