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2022-08-16孟娜娜赵丹娜杨五洋王雪韵
——孟娜娜 赵丹娜* 王 玉 杨五洋 荣 健 王雪韵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1]。由于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疾病自然转归无关的负性事件,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或给患者造成伤害,这种负性事件统称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2]。
“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均为2021年和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之一,说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已成为关注重点。有学者[3-4]探索了国内外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领域研究进展,但目前尚缺少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现状的分析。本研究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5],梳理了我国近10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相关文献,对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进行分析,旨在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研究指明方向。
图1 2011年-2021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相关文献分布情况
图2 2011年-2021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关键词和篇名检索,检索词包含“医疗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安全不良事件”“不良事件”,检索时间限定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文献来源于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文献类型选择综述和研究论文,共检出3 927篇文献。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文献信息的下载、格式转换、数据清洗和分析。首先,将筛选出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在CiteSpace 5.8.R3软件中将数据转换为Web of Science格式。其次,进行数据清洗,包括:(1)阅读标题、摘要,删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2)利用CiteSpace 5.8.R3自带“删除重复数据”功能去除重复文献,数据清洗后共纳入3 836篇文献进行分析。最后,在数据分析时,节点类型分别选择“作者”和“关键词”。
2 结果
2.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对研究主题的关注程度。近10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2014年发文量均低于20篇,且增速较缓;2015年—2019年发文量增速明显;2020年—2021年呈小幅度下降趋势,见图1。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依据普赖斯定律,某领域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M=0.749×Nmax1/2(Nmax为最高产作者发文数量),且核心作者发文量为该领域文献总量的一半。统计显示:尹建兵发文量最高(13篇);计算得发文量≥3篇的为核心作者,共121位,其发文量共526篇,占发文总量的13.7%。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显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团队已初步形成,其中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领域有尹建兵—张兰—王雯—吴艳团队等,护理不良事件领域有张伟—李红—毛秋云团队,药品不良事件领域有陈力—陈玲—李莉—陈晨团队等。
2.3 关键词分析
2.3.1 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和主题提炼。本研究共检索出272个关键词,选取前20个进行分析(表1)。其中:不良事件(1.46) 、危险因素(0.41)、医疗器械(0.29)中介中心性较大。
采用对数似然比算法(LLR)建立关键词聚类模型,聚类模块值Q值>0.3则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0.7则聚类可信度好、聚类内容同质性高[6]。本研究Q=0.83、S=0.97,聚类模型效果良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文献关键词被分为14个聚类(表2)。
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国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良事件、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满意度、风险管理、医疗安全等方面,此外跌倒、院内转运及手术室也是重要研究内容。
表1 2011年-2021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高频关键词(前20个)
表2 2011年-2021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关键词聚类结果
2.3.2 突现词分析 关键词突现功能可探测短期被引频次激增的关键词,了解某领域研究前沿。近10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共有23个突现词,见图3。从研究热点演变来看:2013年起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监测、护理人员成为关注重点;2015年突现词数量较多,其中上报、原因分析、防范措施、护理干预等是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关注妇科、妇产科、儿科、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等重点科室与环节;2016年之后,围手术期和ICU等成为新的关注重点。
3 讨论
3.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研究力量分析
近10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文献量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医院协会的倡导,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以及医务人员认识到加强不良事件管理的重要性。作者合作方面,已在护理、医疗器械和药品不良事件等领域初步形成合作团队,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大多数研究人员对不良事件的关注存在偶然性,且多为机构内部合作,这不利于研究的持续深入发展。目前,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尚未出台相关政策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义及分类分级标准进行顶层设计与安排[7],医疗机构多根据自身需要对不良事件进行管理,“信息孤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不利于形成大样本、规模化的合作网络。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统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3.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热点分析
3.2.1 不良事件与满意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患者安全紧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会削弱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的重要指标,多数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护理人员已注意到不良事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并探索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管理方法。
3.2.2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促进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中,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强调全员参与、关注全流程各环节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8]表明,全面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建议医疗机构通过规范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上报、处理制度与流程,构建系统化、制度化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从根本上减少现有及潜在医疗安全隐患[9]。
图3 2011年-2021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研究突现词图谱
3.2.3 护理质量与器械安全 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一半以上,是我国较为突出的医疗安全问题[10]。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护理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包含患者跌倒、给药差错、管路滑脱等[11]。护理管理工作是改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重要环节,需通过建立全员参与且高效协作的护理风险控制系统、营造非惩罚性安全文化氛围、采用注重信息反馈的闭环管理等方式,切实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全程管理[12]。临床医疗器械在带来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防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成为另一关注重点。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制定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和方法,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医疗器械日常维保等,以减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13]。
3.2.4 关注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 老年患者由于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身体机能下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14],且跌倒、院内感染、坠床和导管滑脱事件高发[15]。院内转运和手术室作为医疗重点环节和区域,同样成为研究热点。院内转运通常是患者住院期间在重症监护室和普通病房之间的转运,由于院内转运患者多为急危重症,生命体征不稳定且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生不良事件[16-17]。因此,建议在不良事件管理与研究中,关注老年、手术及重症患者,科学评估、动态监控高危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策略。
3.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前沿趋势分析
从突现词数量来看,2015年突现词激增,反映了2015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研究文献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研究主题也更加广泛。从突现词的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研究内容逐渐深入和细化。在研究范畴上,从对不良事件的监测、认知等进一步拓展到不良事件上报、原因分析、预防与干预,并进一步聚焦护理管理与安全;在研究对象上,从关注妇产科、儿科患者到关注围手术期患者及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与重症患者安全具有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双重性质。
4 小结
本研究分析了近10年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领域作者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可为今后患者安全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本研究的局限在于仅检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尚未纳入我国其他数据库,但纳入文献数量较多,整体上并不影响结果和最终结论的科学性。未来将纳入国外数据库相关文献,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国内外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