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想到过科学吗(二)
2022-08-16杨赢
■杨赢
音乐之伟大涵盖天下生生死死的万物。
——马尔凯图斯
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产生过犹疑。如今,普朗克作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为人熟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普朗克在钢琴、管风琴和大提琴上的造诣也很深。年轻的时候,他曾经纠结过,是应该投身于音乐成为一个专业的管风琴演奏家,还是选择物理学作为自己的终生志业。尤其是,当时,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物理学的奥秘已经探究穷尽,他的大学教授劝说他不要选择物理学,以免耽误自己的人生,但是普朗克最终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了物理学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并且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为20世纪的现代物理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物理学和音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普朗克的身上体现出奇妙的统一。究其原因,可能物理学和音乐都重视内在的和谐,讲求规律,有其内在调和之美。
其实,在科学史上,不止一位科学家和音乐的渊源深厚。
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就提出,音乐即数字,而亚里士多德也提出,音乐是一种运动。古希腊的科学家们在数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指出了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和科学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科学家本身的音乐造诣也极为精深。音乐的理论发展,也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或者说,音乐和科学,以及其他的人类文化领域,都是伴随着人的理性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记谱法的奠基人圭多就曾经说过:“音乐家和歌手分居两极/一极只会鹦鹉学舌,另一极懂得真正的音乐家才艺/只会演唱但懵懂无知,其实只是野兽/一只野兽演唱旋律,不靠艺术只靠死记/但音乐家的保证,是理论教义而不仅仅是技艺。”
音乐家探究音乐的自然规律和物理性质,科学家们则把音乐作为自己专业之外的有益补充。音乐和科学仿佛是一对姊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对音乐性质的理解上,还体现在音乐家或科学家本身和音乐演奏的形式上。
波伊提乌在他的《音乐》中提出:“每一个字/不论说得轻或响/都推动周围的空气/第一圈产生第二圈/就像水面的涟漪/一圈一圈往外送/空气也这样,好兄弟。”物理学家们一方面研究音乐的物理性质,一方面将音乐作为自己灵感的来源。伽利略喜欢演奏鲁特琴,牛顿经常随身携带小提琴。牛顿还首先提出了音乐与色彩的通感理论。
19世纪到20世纪是古典音乐迅速发展的两个世纪,随着古典音乐从贵族阶层普及到市民阶层,许多其他行业的人都有过从事音乐的经历,音乐从一种专业成为各个阶层普遍的教养。著名的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个城市连街上的油漆匠哼的都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百科全书式的、各个文化领域都精通的人才。他们可以轻易从一个专业跨度到另一个专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俄国的民族乐派——强力五人团。这五个人中,除了巴拉列夫斯基是专业的音乐家外,其他都是业余作曲家,然而他们都成为了伟大的作曲家。他们中间有海军士兵、陆军大将……其中的鲍罗丁就是化学家兼医学教授,他的墓碑上同时印刻着他研究的化学公式和音乐作品的主题。
爱因斯坦说,世界可以由音符或数学公式组成。在他身上的确体现了音乐和物理学的奇妙的和谐。爱因斯坦从小就热爱音乐,他经常随身携带着他热爱的小提琴,他不仅会拉小提琴,还会弹奏钢琴,只不过小提琴的水平接近了专业水平,还曾经开过独奏音乐会。在爱因斯坦攻克物理学的奥秘,专心钻研相对论的时候,一旦思路遇到了阻塞,他经常会下楼弹一曲贝多芬或莫扎特,或用小提琴演奏一曲,往往思维会得到拓展,甚至有时候能迸发出新的灵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音乐和科学领域里的研究工作,虽不属于同一族系,但彼此之间却有相同的目的——力求反映出未知的东西,在这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一起工作的时候,还经常一起演奏,普朗克弹奏钢琴,爱因斯坦拉小提琴,这样的场景令人浮想联翩。
类似的例子简直是不胜枚举,还有波尔、海森堡甚至钱学森、屠呦呦……为什么音乐能够在科学家的身上产生如此大的力量?音乐在寻求关系、比例和形式,在形式和材料的统一性中达到统一,科学在纷繁芜杂的混沌中寻找物质和运动的奥秘,究其根本,不管是音乐,还是科学,都是人类最高理性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整理的结晶。音乐和科学,虽然前者看起来偏向感性,后者看起来偏向理性,但是实际上纯粹理性从来离不开感性的支撑,想象、直觉,这些非理性的感性因素,往往能在艺术中得到最大的激发,让人产生极大的创造力。这也是为什么各个行业的顶端人物往往对艺术,尤其是音乐如此热爱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