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圈套器冷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对照研究

2022-08-16林华强黎卓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切除率圈套息肉

林华强 黎卓江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门 529100)

胃息肉是由于胃黏膜异常增生而形成的乳头状突起,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愈发受到欢迎,胃息肉的发现率也逐年增高,根据病理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或无其他并发症时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因合并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会出现上腹隐痛、腹胀、恶心等症状[1-2]。其中胃息肉恶变率与其病理类型相关,增生性息肉及胃底腺息肉恶变可能性较低,而腺瘤性息肉的恶变率则可高达45%[3]。并且临床普遍认为通过有效方式切除胃息肉可预防胃癌的发生,其中内镜下高频电切术(HFE)、圈套器冷切除术(CSP)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故本研究对比两种术式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60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电脑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消化内镜治疗技术》[4]中关于胃息肉的诊断标准;(2)均经电子胃镜确诊为胃息肉,且具备手术指征;(3)18岁≤年龄≤70岁,单个息肉直径≤10mm;(4)术前3个月内未有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抗生素等用药史;(5)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恶性息肉,或胃息肉合并糜烂、溃疡,胃癌等恶性肿瘤者;(2)凝血功能障碍,或术前1周内曾服用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等)或抗凝药(华法林等)者;(3)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4)手术不耐受者;(5)既往胃部手术史者;(6)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

1.3 方法

两组均术前禁食8h,均给予丙泊酚注射液,静脉输注给药,采用日本olympus奥林巴斯图像处理系统(CV-290)主机,配备电子胃镜,将息肉暴露于视野正中,使用1∶1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进行息肉处黏膜下注射,当侧缘清晰可见确定息肉抬举阳性后。对照组行HFE,通过胃镜上的孔道插入一次性使用电圈套器,钢丝圈套入息肉,应用顺套法/迭套法,套住部位以高出周围基底部黏膜2~3mm为宜,待息肉蒂部转变为暗红色,采用德国ERBE爱尔博ICC200电外科高频电刀工作站切除息肉,设置功率为30W,每次持续通电时间为3~5s,直至息肉根部被切断。观察组行CSP,通过胃镜上的孔道插入一次性使用冷圈套器,待冷圈套器套取息肉后,快速收紧圈套器直至机械性勒除。两组取出的息肉通过圈套器取出送检,镜下冲水观察息肉有无残留,若有残留应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切除,息肉切除后观察创面30s,创面无活动性出血术毕,若持续渗血则使用金属夹夹闭创面止血。

1.4 观察指标

1.4.1手术指标

包括息肉切除时间(以圈套器伸出钳道到收集完切除息肉所需时间)、治疗费用、术中金属夹使用率和息肉完全切除率。其中术后1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病灶边缘与切缘相距超过2mm为完全切除,有残留病灶则为残留切除。

1.4.2临床疗效

依据《消化道良性隆起病灶内镜诊断标准及评价》[5]判定,显效:息肉无残留,病灶被新生黏膜上皮肉芽组织覆盖,瘢痕不明显;有效:息肉无残留,部分病灶被新生黏膜上皮肉芽组织覆盖,存在轻微瘢痕;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术中出血(术中切除息肉后,创面发生无法自行凝固并需内镜干预的出血)、术后穿孔、术后出血(术后1周内发生需内镜干预的延迟性出血)。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的息肉切除时间与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的术中金属夹使用率与息肉完全切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3。

表2 两组切除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

表3 两组术中金属夹使用率、完全切除率比较[n(%)]

2.2 临床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胃息肉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胃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等[6]。传统开腹切除术的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风险较大,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随着内镜技术日益发展成熟,内镜下切除术在消化内科中广泛开展,其中内镜下HFE与CSP均为常用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方法[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息肉切除时间与治疗费用优于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后1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对照组存在残留病灶者3例,观察组存在残留病灶者2例,两种术式的息肉完全切除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提示内镜下HFE与CSP均有确切的临床效果,而CSP具有操作便捷性及经济性的优势。

术中出血是息肉切除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使用金属夹将类似于残端蒂的根部夹闭。同时,穿孔是息肉切除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3%~0.5%,若处理不及时易可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有研究显示,CSP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内镜下HFE,分析原因为:(1)CSP发生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切除速度较慢,造成黏膜下组织大量的损伤和随后不必要的出血;(2)内镜下HFE的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流使圈套器灼烧组织迅速切断息肉,CSP圈套器则通过机械切割组织,其与内镜下HFE的最大区别是不采用高频电,故可有效避免高频电引发的术后穿孔、术后出血、电损伤等并发症[9]。而本研究中,观察组发生术中出血8例和术后出血2例,对照组则发生术中出血9例和术后出血3例,两组均未出现胃穿孔,两组的术中金属夹使用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内镜下HFE与CSP的安全性相当。分析可能是因为手术医师的技术操作水平专业、严谨,有效规避了部分并发症风险。

同时术后护理也尤为重要,患者术后应禁食24h,待麻醉完全清醒及无腹痛后,可进食全流质1d,如仍无腹痛及便血情况,可过渡到半流少渣饮食3d,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伤口撕裂、钛夹脱落导致大出血。此外,本研究尚有不足,缺少对两种术式术后远期治疗效果的比较,且研究病例较少,在今后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并加强对患者术后随访结果的收集。

综上所述,内镜下HFE与CSP治疗胃息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相当,但CSP的息肉切除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切除率圈套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非治愈性切除率及影响因素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狼的圈套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