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
2022-08-16仁增卓嘎
仁增卓嘎
(西藏日喀则水文水资源分局拉孜水文站,西藏日喀则 858100)
0.引言
以水文技术规程为参照,基于勘测仪器及遥感、遥测等设备、技术的充分应用,进而勘测水库及山洪沟的雨、洪情等状况,进而通过分析和计算,加之整合、处理信息,基于各种水文要素资料的综合利用,进行水文信息的传递,确保以坚实的水文技术服务基础辅助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开展,并对水资源开发及利用等提供指导的一项工作就是水文测报。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各种高新技术的背景下,如信息化及网络化、数据化等为水文测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促进作用。此时,以信息网络化平台为依靠,我国较为健全的水文测报系统已经逐步建成,不仅实现了水情信息的技术和动态化更新目标,同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平台中水情信息的详细呈现,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提供的指导意义十分关键。
1.西藏日喀则防汛抗旱工作现状和原则
1.1 现状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地形多样且复杂,组成部分主要包含高山及宽谷、湖盆,所以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十分必要。目前,西藏储备的防汛抗旱物资约为8000万元,且为了将防汛抗旱工作切实做好,西藏自治区从全区大中型水库及主要江河出发,向各市地分别落实了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与此同时,自治区水利厅也向各地各管理单位下达了检查通知,确保安全度汛隐患得以全面排查,并督促各地要将水库安全度汛的相关责任人、重点检查环节等贯彻落实,借助水库行政及技术、巡查责任人的及时更新与落实,加之配合监测预警措施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群测群防有效强化。除此之外,自治区的防汛抗旱营及指挥办公室也在内部贯彻落实24h防汛值班制度,随之各级办公室逐步启动该制度,确保基于天气及水情、共情、险情等的密切监测,使预警信息得以及时发布。
1.2 原则
防汛抗旱工作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该项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社会发展及民生等,所以工作开展环节,需要各级各部门注意政治站位的进一步提高。从人民及生命之上的理念出发,牢固以人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和态度,进而遵循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这一原则,贯彻落实预防为首、前移关口的工作理念。同时要依法、科学开展防控工作,加之从统一调度出发,实现团结协作的目标[1]。此外,还要在组织领导方面加强力度,基于防汛备汛力度的有效加强,加之注重监测分析的深化开展,进而以预报预警为立足点,将防御重点充分突出。在此基础上基于宣传引导工作的大力、全面开展,使防汛抗旱的抓手切实强化,引导各级各部门将防汛抗旱工作做好,助推当地的长治久安。
2.水文测报的意义
2.1 为防汛提供依据
首先,基于水文系统所提供各类水情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进而将应急预案及时制定出来,能为群众快速转移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也能够为各大水库的开闸泄洪提供指导意义,使水库溃坝造成的次生灾害切实避免。其次,通过水文测报工作的积极开展,能将各大河道洪水流量及水库库容峰值等各方面信息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进而以可靠依据辅助决策者应急方案制定的同时,使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开展。第三,在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的背景下,省水利厅及各市水利局等的水情资源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共享,此时防汛抗旱指导部门在与区域水文测报实际成果相结合的情况下,可保障部门联动效应有效形成,使潜在危险源得以尽早转移的同时,确保洪水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降低[2]。此外,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环节,在水文监测预报准确的情况下,还能够调蓄并分流雨季施工中的河流堤坝,实现良好施工环境的创设,也能为既有堤坝安全性提供保障。反之,在水文测报存在滞后和不准确问题的情况下,不安全隐患极易出现,所以需要水文测报人员高度重视水文测报实时数据的认真搜集与整理等工作,有效共享资源的同时确保防范于未然的目标切实达成。
2.2 为抗旱提供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始不断加大了力度,而在加固病险水库、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一系列措施贯彻落实的背景下,切实为水利工程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从绿色化角度发展水利工程,能为居民生活提供保障,也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促进作用。目前,在抗旱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规模较大的蓄水调节及水资源平衡等,而通过水文监测部门来综合监测并预报水体流量及降水量等各方面信息,进而基于各类数据信息的及时整理与归纳。在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的情况下,能为相关决策部门各种预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为水资源科学调配提供保障的同时,使民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也利于灾害所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的切实降低,从技术层面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目前,在不断整合基层水文站点资源信息的情况下,各省市的水文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不仅呈现了清晰的架构和完善的功能,也为水利、水文管理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巨大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重点水功能区域及水源地等的水质检测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切实为水文测报工作及时性及准确性提供了保障,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3.做好水文测报工作的措施
3.1 重视水文测报基础性工作
要想为水文测报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提供保障,就要从点、线、面出发来布局各个水文观测点。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的水文防汛站点运行及检测、维护,必然需要将完善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构建起来,进而借助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的贯彻落实,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数据分析、归纳整理等,与多年水文测报经验、历史数据充分结合,在此基础上方可提前预测出汛前及旱灾等自然灾害[4]。对此,必须要在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方面加强力度,确保从业人员能够本着严谨、仔细的工作态度,使水文测报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及时采集和上传、共享,只有及时获取水文测报各种资料及数据信息,开展对应的整合工作和高效应用,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3.2 加快水文设施完善与更新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水文测报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此时传统测报设备已经不能保障当下社会需求的充分满足,不仅设备间的互联互通目标难以实现,一些情况下受传统设备运行中各种故障问题也会给测报的准确性带来巨大阻碍[5]。面对此种情况,就需要加快水文设施完善和更新力度,从设施设备及软件更新等进行大力投资,借此促进测报自动化水平有效提高的同时,也利于测报数据信息实时共享目标的切实达成,如此一来,自然能为水文测报工作的进步和完善奠定坚实基础,使研判准确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以坚实的依据为科学施策保驾护航。
3.3 积极调整并优化水文站网
水文站网具体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要以当地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水文工作要求等为参照依据,科学布防水文站勘测基础设施,使当地水文资源综合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与防汛抗旱减灾具体要求相结合进行优化,确保水文站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6]。为了能够保障水文测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要积极革新技术和水文勘测工作方式方法,基于站网功能的分析、评价为前提,有效调整并优化水文战网,为站网布局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保障。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水文监测网络系统结合点、面进行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扩大资料收集范围,同时依托先进仪器设备也能够简便、精确开展站点的水文资料收集工作。而有效扩大资料覆盖面,可大幅度提高水文计算工作精确度,确保依托技术处理措施快速开展各预案制定及防灾减灾工作时,也利于灾情影响范围的及时、有效防控。
3.4 构建水文信息数据库
在制定防汛决策的过程中,加之水文观测工作开展时,较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就是各种数据信息,而水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就是数据库建设。水文测报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就是数据信息,而数字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特征所在。我国现代化及工业化得以加快实现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选择就是水利防汛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其能够为水利防汛现代化目标的有效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而在科学且集中存储、分类、共享相关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可保障打印及汇总、自动传输、查询浏览等的便捷化目标有效实现,进而促进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具体建设水文信息数据库的过程中,应和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开展共同的研发工作,为数据库能检索、查询实时含沙量及水库防汛站等基本信息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利于各分析后统计结果的有效整合[7]。水文信息数据库中图显功能作用的发挥,可保障数据的可视化与全面量化效果有效实现,而借助数据库将传统仅能通过表格输出的分析检索方式有效取代,可保证查询结果的便捷性,实现土表结合和直观清晰的展现目标。
3.5 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
(1)应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该方面属于整体水文信息化技术各的载体和平台所在,在水利防汛中占据的地位尤为关键。从当下各省水文系统局域网的建立情况来看,主要包含2个部分,即外联络网络、水利防汛专项网络系统,而从后者来看,其同样包含2部分内容,即汛情播报网、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以上2个层级的水利防汛网络能够达到有效汇接的目标,而经过光纤线路也能向各级水情信息中心传递,此时省级水情中心也可有效连接到国家水利信息主干网络方面,借此确保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水利防汛专网有效构建而成,辅助各级防汛领导决策制定的同时,也能以坚实的技术基础助力当下水利防汛工作的高效化开展。
(2)应用卫星定位系统。信息化时代,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卫星定位系统也得到了逐步进步和发展,而该技术能为水利防汛工程的深化提供促进作用[8]。在水利防汛灾情发生的情况下,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可将灾情位置及时判断出来,进而辅助相关工作人员具体部署工作开展。与此同时,在有机整合通讯网络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的情况下,一旦有危险情况发生,该系统会有报警立即发出,而这对于抢险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很多河流防汛工程中已经广泛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3.6 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在当代社会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的背景下,也进一步提高了对水文勘查工作技术人员技术操作、素养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培训水文勘测技术人员,使其技术操作正确性、规范性得到保障。与此同时,也应以水文项目的建立为依托,积极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或队伍,进而借助经验积累方式的应用,有效强化人才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使从业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当地水平信息,为工作稳定开展提供保障[9]。此外,要在岗位技能培训的测试工作方面加强力度,为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与时俱进提供保障,避免其工作开展时受新设备及新理念等产生一定影响。如可基于水文勘测活动的开展和举办推进人才的优选工作,同时检阅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以技术人员岗位成果为参照依据,将职称评测体系积极建立起来,及时奖励优秀人才,为水文勘测岗位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始终保持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在防汛抗旱及民生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项工作就是水文测报,为确保该项工作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就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积极创新工作。基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数据信息的收集及整理、分析等各方面工作切实做好,进而基于真实水文测报成果的获取,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促进作用,依据辅助防灾减灾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维护民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