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研究

2022-08-16唐静妮牛佳欣

活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双一流一流

唐静妮 牛佳欣

(1.桂林理工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桂林 541004)

引 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柱。“双一流”建设旨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其本质是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地方,还是他们进行学术交流和人际沟通,甚至是人格培养的场所。高校学生公寓育人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育人方式、育人过程和育人影响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相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林碧丹指出,高校学生公寓是进行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提出通过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建设人性化的公寓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等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公寓的育人功效。冯诗松等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分析案例,对当下高校学生公寓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育人机制的有效对策。郑亚梅提出建设完备型、学习型、服务型、绿色型、智能型和安全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明实践中心,以期起到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作用。

为深刻贯彻“三全育人”要求和适应“双一流”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期望,本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从地方高校学生公寓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等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进一步强化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打造育人“第二课堂”,使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真正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的现状

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工作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随着高校迈入“双一流”建设时代,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服务育人功能方面

1.公寓员工文化水平偏低

服务育人功能作为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的主要途径,其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公寓育人的成效。公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公寓员工作为公寓队伍的其中一员,其不仅是大学生的服务者、管理者,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因此,公寓员工的言行举止和专业素养直接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与“双一流”高校的公寓员工相比,地方高校公寓员工的文化水平偏低,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不足15%,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学历水平的人占大部分,其中以初中学历居多。

2.公寓员工服务意识不够

公寓员工作为学生公寓的服务提供者,其与大学生接触最为频繁和密切。在“双一流”高校中,公寓员工学历水平普遍偏高并且在入职之前都进行过针对性的培训,他们的平均年龄也比较年轻化,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以学生为本,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强化教育。通过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公寓员工大多是履行宿舍管理等简单的本职工作,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公寓服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并未打通。同时,地方高校公寓员工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再加上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缺乏相应的员工激励机制,容易导致公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强,服务意识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行为,从而影响公寓育人效果的发挥。

(二)环境育人功能方面

1.硬件条件不够完备

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学生除去睡眠时间,每天待在宿舍时间3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比为83.6%。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其舒适度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公寓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关系着学生的生活质量。可以发现,随着高校学生公寓担任的职能日益增加,全天24小时空调、热水供应,以及智能洗衣机、洗鞋机、烘干机等逐渐进入学生宿舍,使学生宿舍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双一流”高校学生公寓是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和社交等在内的综合性场所,是集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和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教育基地。相比于国内“双一流”高校学生公寓,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的硬件条件还需完备,公寓内公共学习和娱乐活动的场所、空间有所不足,同时对学生宿舍安全设备的检查和更新重视不够。

2.软件环境有待打造

软件环境,即公寓空间营造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文化育人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可以发现,部分地方高校在文化氛围方面缺少创新性,只是通过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在走廊或者大厅悬挂名人名言和文化宣传海报等方式营造浅层次的文化氛围,很少举办师生交流会、知名教授进公寓等活动,忽略了师生课后时间沟通交流的重要作用。未能将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摆在与课堂育人同等重要的位置,文化育人未能真正融入公寓育人工作中。甚至部分地方高校不重视公寓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只是将公寓视为学生的居住空间,公寓文化育人等软件环境更需要进一步打造。

(三)管理育人功能方面

1.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制度是进行有效管理的保障,在制度的规范下,可以对公寓员工和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高校为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关于公寓管理的学生手册和制度,虽然制度内容不断完善,但部分内容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完善。例如:公寓管理制度大多为学生制定,忽略制定公寓员工的管理方法和条例;公寓管理制度和其他制度或者二级学院制定的公寓管理制度配合衔接不够完善,公寓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学生评奖评优等制度相互衔接性不够密切。同时,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在员工绩效和奖惩方面,部分地方高校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甚至没有,致使公寓员工在岗位规范制度的基础上,执行力不够。

2.三方协同作用不够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育人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还是高校各职能部门、学院,甚至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的管理,通常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等三个部门组成。地方高校相关部门在落实各自公寓育人责任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和效果。但目前公寓育人工作的开展缺乏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独育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同力量不够,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公寓育人工作存在局限性。通过调查发现,地方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对学生的管理力量不够明显,未能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未能整合各部门之间的育人资源和因素。公寓员工的专业性参差不齐,二级学院辅导员的精力和时间有限,甚至是学生缺乏自觉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地方高校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育人路径探索

(一)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服务育人是地方高校学生公寓参与育人工作的主要途径和直接途径。为提高公寓员工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加强公寓员工的服务意识,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应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和工作扎实的公寓工作队伍,加强对公寓员工的培训。通过入职培训与日常培训两种形式,加强公寓员工对本岗位的认知,提升公寓员工爱岗敬业的服务意识。同时,为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公寓员工学历层次低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聘用高学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实现高校学生公寓亦是学生思想阵地的目标,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目的。通过和专业性管理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切实解决公寓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公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使公寓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并能自觉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二)以德树人,创造软硬兼具的育人氛围

环境育人是地方高校学生公寓发挥育人功能的基础。完善且功能齐全的宿舍硬件设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公寓的要求,提高他们对公寓的满意度,进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在硬件环境方面,高校学生公寓应结合空间设计学原理,提供合理化的公寓规划,包括宿舍采光和晾晒衣物等问题,并且合理配套家具和其他设施,将宿舍打造成为生活园区,提高学生的舒适度。

公寓作为学生培养思想道德和优秀品质的阵地,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要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发挥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一是在公寓建设学生活动阵地,设置小组自习室、讨论室等学习空间,用于报刊阅览、党团组织等学生活动的开展,同时还方便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可以邀请知名教授举办讲座或者担任宿舍导师,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和生活指导,助力学风建设。二是在公寓开展多元化的文化品牌活动。结合公寓楼的建筑特征、住宿结构和住宿学生专业分配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学科专业特色等内容有效应用于公寓大厅、走廊等醒目位置或公共空间,丰富公寓内涵。另外,二级学院需要充分挖掘本院系特色,结合“一院一品”活动,打造院系文化品牌,营造高雅的公寓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公寓的环境育人功能。

(三)以人为本,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育人是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人在制度的规范下从事工作,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建立与公寓员工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其次将公寓员工的表现进行量化,设立学生评价区域,结合学生对公寓员工的满意度考核,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发挥其对公寓员工的激励功能,不断提高学生公寓的服务质量;最后要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配套学校和学院层面的管理制度,淡化职责盲区,充分将学生公寓的管理制度运用于各个环节。

(四)搭建平台,加强三方协同作用

地方高校学生公寓作为高校育人的“第二课堂”,其育人的主要对象是地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在完成“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主体责任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三方管理机构联络沟通,强化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明确职责,搭建平台。基于上述思想所构建的“三方协同”育人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该平台可以实现三方管理机构与学生之间的无缝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图1 “三方协同”育人平台模型图

结 语

综上所述,“双一流”建设作为党和国家为提升国家教育水平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地方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校进行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其应该积极贯彻下去,不断发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等功能,探索育人工作新领域,将学生公寓打造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勤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双一流一流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如今这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