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生活美学观念下的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2022-08-16陈玉李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手工艺美学传统

陈玉 李辉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发现多数手工艺非遗相关产品普遍缺乏设计创意、土气过时等系列问题。针对此种现象,学界也已经有了基于材料、工艺、用户等不同视角的研究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的调研、市场背景分析及设计现状等,提出了在现代生活美学观念下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了具体的创新设计方法及措施,包括: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创新设计、情感与情景化设计策略、文化意义与功能拓展改造的创新等,并且提出了创建科学及适合其产品开发的系统设计流程。希望对手工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生活美学;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

引言

当前,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由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牵头的各类非遗展会、展销、展演等活动不断开展,呈现了非遗文化异彩纷呈及回归当代生活的局面,彰显了优秀传统非遗对当代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对于当前手工艺类非遗产品来说,整体的销售及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人感觉多数非遗产品样式老套刻板、功能陈旧过时等。认为这一类产品普遍缺乏现代设计感、生活美感不够时尚有趣。如何对手工艺类非遗产品进行设计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和设计界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不少学者和设计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曾辉在《现代手工设计论》中谈道:“在现代生活文化的语境下,强调当代艺术、当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跨界融合,体现出当代对手工艺转型升级的需求。现代手工设计被赋予更多的当代内涵,既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原真性继承,更注重对生活创意的设计追求,表达出手工设计者对于人与物、人与工具、人与生活的深度对话。现代手工设计既是对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承尊重,也是对现代与未来生活方式的持续创新,建立起现代生活美学的价值观。”他认为在当代手工艺的设计应该回归自然,将传统“手作”最朴素的一面呈现出来。他认为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简约之美是现代手工艺的设计方向。陆秋澄等在文章《基于传统工艺文化遗产材料与工艺的产品创新设计——以“融”系列工艺产品设计为例》中,则重点从材料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结合以及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结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探讨。张祥泉等在《基于用户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新设计模式研究》和《基于用户体验的手工艺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研究》两篇文章中,完全站在用户和消费者体验和用户需求的角度,对手工艺产品创新的设计策略及模式研究进行分析,说明了以用户为核心,深度挖掘用户心理需求进行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主要在现代生活美学观念下,融合上述各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思考未来手工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以求为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一点思路,贡献一己之力。

1.手工艺类非遗产品设计的现状分析

1.1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特性

传统手工艺非遗主要指非遗分类中的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两大类,属于民间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借助如竹、木、藤、草、柳、石、陶、布等自然生态材料,通过刻、雕、编、绣、染等技艺手法,为方便生活使用而制作出合乎形式美感的、物化的器具制品。

传统手工艺非遗产品具有文化性、手工工艺之美及环保性三个特性。首要的特点是具有文化性,其所承载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和精神,形成了传统手工艺非遗产品的独特魅力,也是区别于工业化产品的独特之处。第二个特性是具有手工制作的工艺美,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手工艺匠人通过手的劳动和创造制作出来的,倾注了匠人全部的情感和心血,散发着心与手的温情。自然、环保是传统手工艺非遗产品的第三个特性。从材料的角度看,多数传统手工艺,比如陶器、竹编、柳编等最初就是利用泥土、竹和柳等天然材料制作成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日常生活器具,并逐渐发展而形成后来的非遗技艺。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很多传统技艺已慢慢消失,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日渐削弱,被多数的人们渐渐淡忘。但是在倡导民族文化复兴的趋势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回归的今天,手工艺产品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逐渐被人们所喜爱和关注,成为一种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所以研究手工艺产品的创新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1.2 手工艺类非遗产品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很多传统民间手工艺非遗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文化审美口味和生活日用功能需求。在手工艺非遗的传承体系中最重要的创造者——传承人群体,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固化,甚至有的文化程度很低。尽管拥有精湛的技艺和实践经验,却多延续旧有面貌,难以在产品样式、工艺创新上有所突破和提升。最终导致目前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一些负面印象。正如笔者前期针对齐鲁民间手工艺非遗产品的喜好调研中所得出的结果,在本文涉及的所有603份调研问卷数据,负面印象主要集中体现在“样式老气、与时代脱节”“没有印象”“感觉价格昂贵,消费不起”三个方面,占比分别为20.6%、17.7%和17.4%。当然,消费者对手工艺非遗的总体印象还是良好的,受调研的消费者中对市面上的手工艺非遗产品的积极正面印象是:有301人次认为体现了地域特色,占49.9%;243人次认为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占40.2%;184人次感觉做工精致,美观实用等,占30.5%。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重视,非遗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正沿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从博物馆的手工艺文创产品开发,到年轻手工艺人的品牌创立,再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的设计参与等,都有让人为之惊喜的创意产品的出现。现实中不乏优秀代表。如故宫文创产品的创意研发,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掀起了“国潮设计”的热情。在民间也涌现出很多手工艺产品品牌,如淘宝上的“王的手创”“维内”等品牌,让人们看到了当代手工艺非遗产品设计的风格创新。这些都是由于设计师及年轻手艺人的介入,推动了传统手工艺的创新。

总体来说,传统手工艺非遗虽然面临着存续危机,同时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时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和趋势,越来越贴近大众需求、越来越丰富。在目前掌握着非遗核心技艺的传承人逐渐衰减消失的困境下,应该大力加强社会各方力量来与传承人合作,伸出援手,促使创意优势与工艺优势有机结合,打造适合时代的非遗创新产品,从而及时有效地拯救、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现代生活美学观念下的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2.1 现代生活美学需求推动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

正如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追求精神、情感等高层次的需求。日常生活中,增加了对文化、对美等方面的关注。从居家环境、空间装饰、家具软装,到各种日用小件、生活器物等,都要求融入更多和更高的设计美感,“生活美学”理念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前台。“生活美学”这一概念的历史并不太久,于20世纪末才正式出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艺术创作、艺术品本身向生活化、日常化的趋势发展,即“审美生活化”;二是生活方式的审美化改变,即“生活审美化”。总之,“生活美学”的核心是一切艺术与设计都应该为人服务,为生活服务,是现代人提升审美、陶冶情操、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不仅要充分研究因时代变迁所发生的审美变化,更要细心琢磨现代人的深层心理需求。

在前期针对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设计的市场研究时,笔者曾经针对产品的卖点对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关注了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原因、产品应该具备的特征等。在603份问卷中选择最多的选项为造型美观,达到了197人次。其次是工艺精湛、文化价值、乡土情怀及创新设计等几项内容,调研情况如图1和图2。

图1 消费者购买手工艺非遗作品或文创产品的原因调研

图2 优秀手工艺非遗产品应该具有的特征调研

通过图1的调研统计数据,可以得知:非遗手工艺作品或相关文创产品主要通过美观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勾起消费者购买欲望。其次比较重要的方面依次是文化价值、乡土情怀和创新设计。由于产品的价格因素、实用性因素、礼物价值的因素而引发消费行为的情况则明显占比较少。这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非遗手工艺作品和文创产品时心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购买时更注重产品文化性和情感性的表达,希望造型别致、工艺精美;另一方面对产品的功能性创新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如图2所示,消费者印象中手工艺非遗产品最应该具有的特征是精湛的工艺,其次为具古典韵味、造型优美和创新有趣。其中消费者对于产品“创新有趣”的认识已经占有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居第四位。这里的“创新有趣”主要包含了产品功能和产品外观两方面。这说明,手工艺非遗产品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否则创新将失去灵魂。同时,没有创新的手工艺非遗也将失去生存的活力和原动力,被市场淘汰。

因此,手工艺非遗产品的开发创新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在保证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兼具古典韵味的前提下,独树一帜,做到符合现代生活的新美学、满足现代生活的新需要。

2.2 生活美学理念的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代传统手工匠人生活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其中总是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与文化温情。在对手工艺类非遗产品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生活美学,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理性与情感认知并重、显性宣传与隐性融入互补、生活世界与实践相统一的方式方法。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目的,牢牢把握以生活美学设计理念的创作方向,注意主动开拓消费者的审美视野和引领社会审美文化潮流,赋予新鲜的心理和情感愉悦体验。这是促进手工艺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2.2.1 融合生活美学趣味的现代设计思维创新

必须使传统手工艺非遗重新融入现代日常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由于传统工艺具有多重文化价值,符合现代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其前提是对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实现传统工艺产品的创新及功能转型,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各地传统工艺产品的创新大致包括功能创新、材料创新、造型创新等几个方面。其中功能创新是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基础。因此,在产品创新设计中应较多采用在保留传统手工艺非遗的核心内容、技艺特色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思维理念,运用现代设计思维的方法来进行再创造。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从造型语言、色彩变化、材料运用,并结合功能创新等进行提炼、组合、重构设计处理,使之更简洁、更具时尚性、更有趣味性,并注意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意蕴和精神内核。

这一类的成功案例如故宫器物文创产品系列,不仅在功能、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都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需求,设计新颖、制作精美,而且从中也传达出浓厚的民间吉祥文化、文人风雅意趣等,达到了现代与传统、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如图3。

图3 故宫文创器物产品

日用手工艺非遗产品中,如草柳编产品是运用了柳条和蒲草、玉米皮等进行编织的,虽然有自然生态环保的特色,但多数并不符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好。可针对原有的传统材料进行开拓创新,将材料进行装饰、染色设计或完全替换成其他材料。如将柳条、蒲草替换为仿藤条、皮条或布条等,或几种材料融合一起进行综合设计运用,同时结合当下流行色彩趋势、定位人群的色彩喜好进行色彩设计。产品经过这样的创新设计自然会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会更有效地吸引现代人尤其年轻消费群体。很多时尚品牌都开始了针对工艺材料的创新设计与开发,如山东非遗品牌“维内”,就是由年轻设计师联合非遗传承人共同打造的手工艺品牌。利用现代理念进行产品材料的更新组合,使其产品形式更加活泼、新颖,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草编产品的独特设计风格,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欢迎,也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崭露头角,见图4和图5。

图4 以柳编为核心工艺的时尚产品设计

图5 “维内”品牌的现代手工草编产品

除了造型、色彩和材料上的创新外,手工艺非遗在产品的制作工艺上也可以进行创新设计。如陶艺家汤建华先生独创的“竹炭入陶高温烧制工艺”,就是针对传统的黑陶技艺做了创新设计开发。这种新工艺,解决了陶类器物的粗糙和不可做实用器具的问题,强化了竹炭的透气和净化优势,具有防潮、吸湿、抑菌、净化水质等作用,而且比古黑陶和现代仿古黑陶更为坚硬。不仅在工艺上进行了创新,还将现代生活美学理念融入器具产品设计。整套的黑色炭陶由手工拉坯而成,整体造型气质温和,通体不上釉彩,没有一丝多余的修饰。不争不抢,不急不躁。整套产品散发着简洁、低调、大气的生活品质感,适合当代生活的审美需求。

将现代设计思维方法与传统手工艺非遗内容相融合,对产品设计的各元素进行单一或综合变化创新,可以使传统手工艺非遗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要达到上述目的还需重视人的关键因素,如针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多种方式的培训提升,或结合设计行业的年轻力量介入来合作创新。

2.2.2 注重手工艺非遗情感及情景化设计的产品创新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大工业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容易给人带来冷漠感和生硬感,而传统手工艺品相对更具人文特性,能够使人产生情感触动和共鸣,契合了现代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恰好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有效补充。因此,在进行手工艺非遗产品设计创新时的关键策略,是一定要注重发扬所长,强调用情感设计及情景化设计来贴近和打动消费者。单一产品的设计不仅要从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形式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更要充分考虑从用户体验及使用环境等方面去加强设计效果,增强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情趣及情感因素的表达,实现产品设计创新的成功与转化。

如图6,陶瓷生活用品设计极具趣味性、生活化,关注使用者对产品的情感体验。情感化设计策略一下拉近了与人的距离。而有些产品除了以上设计元素,也考虑到了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将情景化设计融入产品表达。要运用具有美学特征的生活产品、空间和场景来激发消费者的联想,用情景化设计来吸引人、感染人,从而激发人们对产品的某种特殊情感需求和购买欲望。如图7的家具屏风产品设计,展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图6 陶瓷调味罐产品的情感设计

图7 家具屏风产品在生活美学情景中的表达

2.2.3 从非遗的文化意义与功能拓展出发的产品创新

当代社会,已经有部分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原功能已经消失。以年画为例,过去都是逢年过节张贴在家门及墙壁上用来祈福和美化的,而如今随着住宅建筑空间发生改变,人们观念也随着变化,已经没有张贴年画的习惯,年画失去了原先的功能及市场需求,年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也面临困境。此时,应该突破年画的原有使用环境、功能限制,从年画的“美化功能”和“祈福意义”特色角度,进行贴合现代生活美学、满足现代生活某些功能的衍生品创新设计。在设计中,或者直接应用意义明显的完整画面,或者拆分并摘取其中一些象征意义强烈的元素重新组合,或者根据传统的年画人物形象重新设计,得到具有现代审美的国潮形象。使其既有传统的“美化”和“祈福”文化功能,又不失时代感。

在家居设计当中蔚为风潮的“新中式”风格家具,设计时普遍在满足现代生活实用性的基础上,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核心,着力保留和展示家具的民族文化价值,大胆灵活改造旧有形态,形成了手工艺非遗在家居产品设计上的创新。(见图8)

图8 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及文人意境的U+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

在产品创新中不仅要体现文化和审美的传统价值,而且要不断拓展和实现产品在生活中的多重价值,从而吸引大众购买,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

3.创建科学的适合的系统设计流程

本文研究是在生活美学理念下进行的,而生活美学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其核心还是为人或者说用户服务的,在进行设计前要充分研究用户需求,然后将生活美学理念融在设计中,形成创新的现代产品。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开发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涉及的面广,因此,就要创建一套适合的系统设计流程,依据设计流程进行创新设计。在手工实验制作及试错过程中不断完善产品,最终形成产品设计方案用于指导产品的生产制作。

研究和创建适合手工艺产品创新开发的系统设计流程,便于设计师或传承人进行创新实践应用。对于手工艺产品来说,这个设计流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试错的过程,具有实验性、唯一性特点,每个环节都需要根据测试反馈而进行优化调整。最后,由于工艺特性的特殊性,创新设计必须与工艺和材料实验紧密结合,创新中有实验,实验中有创新,做到每个创新点的实现以实验验证为前提,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原型制作、工艺实验和用户测试等环节特别关键。系统设计流程必须符合手工艺产品的开发特点,符合手工实验性的特点。具体设计流程:首先是定位产品目标,基于生活美学和生活实用为背景进行产品目标定位,选定产品类型。第二步,根据产品目标进行设计调研,研究市场已有同类竞争性产品的现状,寻找产品的差异性。第三步,定位所要开发的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研究和总结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心理需求等,根据这些特质挖掘和解读其消费需求。第四步,根据前期的消费需求解读进行产品设计定位,重点从造型样式、色彩、质感、风格等方面进行设计定位。第五步,根据设计定位对产品进行设计表达,包括产品效果图以及生活场景应用效果图。通过手绘或电脑软件呈现产品效果。第六步,根据产品效果图及场景应用图的表达,继续深入细致地研究其材料和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一步骤是整个系统设计流程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再回到非遗手工艺,保留好核心的技艺环节进行再设计。第七步,经过前面的设计和研究,我们可以依托手工技艺进行产品的原型制作,将产品制作出实物。第八步,将制作出的实物原型进行用户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根据用户体验、使用、感受等进行汇总。同时用户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等,根据所有的用户评测信息进行总结和提炼,并结合产品进行分析,找到产品存在的问题。第九步,将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制作出修正后的实物。第十步,由调整完善后的产品实物进行产品结构、尺寸、工艺说明、材料选择等说明,形成产品的最终设计方案。第十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根据前面调整完善后的实物原型以及产品定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批量制作了。作为手工艺的特殊性,在批量制作产品时可以由工艺师或传承人进行制作指导培训,由工人或乡村手艺人团队进行批量制作完成,形成一套完整的手工艺产品创新开发的系统设计流程。我们可以简化为十一个步骤和环节,如图9。

图9 系统设计流程示意图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前期调研对当前手工艺非遗产品的需求状况做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传统手工艺非遗产品多数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其独特的手工及文化艺术特质。由于其恰好能契合和满足现代人对于精神、审美和情感上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现代生活美学理念下的手工艺非遗产品的创新设计策略:首先,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充分融合进行再设计,从功能、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进行融合创新,同时注意现代设计力量与传承人的融合发展。其次,必须注重情感与情景化设计策略,用情感设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第三,针对手工艺非遗产品开发要挖掘其文化意义与现代实用功能的拓展创新,使其更好的融入当代生活,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活力。最终,手工艺非遗产品创新开发是一个综合的工程,要创建一套科学的、适合的系统设计流程做参考,依据设计流程进行创新设计。在手工实验制作及试错过程中不断完善产品,最终实现手工艺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制作。总之,通过以上方法策略的探讨,希望对手工艺非遗产品的创新设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注释:

[1]杭间:《中国设计报告——专题研究》,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第25-29页。

[2]万光侠:《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视》,《东岳论丛》2017年第9期,第27-34页。

[3]唐家路,张爱红:《中国设计艺术原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93页。

[4]金坚:《民艺再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88-89页。

[5]张祥泉,叶丹:《基于用户需求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新设计模式研究》,《艺术百家》2016年第1期,第237页。

猜你喜欢

手工艺美学传统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少年力斗传统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留住手艺》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