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箫与橐龠
2022-08-15文/陇菲
文/陇 菲
传说远在虞舜时代即有“箾韶”乐舞。此所谓“箾”者,即“箫”。
《尔雅·释乐》云:
大箫谓之言,小箫谓之筊。
郭沫若先生释“言”云:
以口吹萧舌弄之而成音也①。
郭沫若先生说:
箫之名物,今古有变。上古之时,箫是单管竖吹乐器。处于原始幼稚状态之箫,很有可能只是单管单音之器,只有吹孔,而无音孔。《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谓竹管“断两节间而吹之”,马融《长笛赋》所谓“截竹吹之”,都是指这种单管单音,只有吹孔而无音孔的管乐器。后来为增加音数,就产生了最早的编管,即多管多音乐器。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最初的编管乐器是“龠(yuè)”③。龠字甲骨文作或,从字形上看,是或即“箫”的编组。后世之所以把编管乐器称作“箫”,正是其语词意义的扩大。从乐器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管柱乐器的发展,必定是单管单音在先,此后则有多管(编管)多音、一管多音两种不同方式的尝试④。单管单音的“言箫”“筊箫”,此后编组而成多管多音之“龠”即“排箫”。
排箫,是中国古代著名吹奏乐器,原称“箫”。后来,为区别于一根竹管开挖几个按音孔的“洞箫”,这种七长八短之竹管排比编组的乐器,被特称之为“排箫”,又别称为“参差”。成语“参差不齐”,由此而来。
排箫又称“比竹”。庄子把天地间的音响分为“天籁”“地籁”“人籁”⑤,并举例说“比竹”是一种“人籁”。因此,排箫又有“籁”之别称。罗马尼亚、匈牙利至今还把排箫称作“奈依”(nai或ney)。或许,这是经中亚中介之“籁”的音译。
《说文解字》云:
籁,三孔龠也。大者谓之笙,其中谓之籁,小者谓之箹。
排箫最初是用两、三根竹管编组而成。每根竹管有一吹孔,两孔为“箹”,三孔为“籁”,更多吹孔的称之为“笙”。
《说文解字》云:
从竹生声,古者随作笙。
《尔雅·释乐》云:
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和者,龢也;编列竹管以和众声之谓也。无匏之龠,其管数比“籁”“箹”较多者,即是古时之龢笙,其制当和籁(排箫)相似。今日和声学之“和声”,即取古之龢笙“以和众声”之义。
古代中国北方,有数支竹管捆扎成束的排箫,称“北龢”,看起来像是丛生的稻禾。“龢”之称名,也许由此而生。
“北龢”又称“龢笙”,传到西北边疆后,回授于中原,得一新名,“胡”。这种乐器,类似于西方所谓的“潘神箫”(panpipe、syrinx)。
潘神箫 希腊神话乐器
战国时,中国南方有一种把数支竹管平面编列、固定在几根竹片或一个木框中的排箫名曰“南龠”。湖北曾侯乙墓,有十三管的“南龠”出土。
排箫 曾侯乙墓出土
古代文献中的“箫”或者“排箫”,常指“南龠”。“南龠”式排箫,有两种不同形制:一种是竹管长短依次排序,一种是最短的管子放中间,两边的管子依次渐长,像凤凰展翅。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
箫:参差管乐,象凤之翼。
这两种排箫,都有平齐吹口。
排箫 隋代斛律彻墓出土
排箫(凤箫)四川成都五代前蜀王建墓石刻
排箫罗马尼亚乐器
排箫在非洲、北美也非常流行,因中间环节资料缺乏,不好说孰先孰后,传播方向、路线等等。
印第安人排箫
“北龢”“南龠”,没有共鸣装置。有共鸣装置的排箫,最初叫做“巢”。顾名思义,就是许多竹管巢居于一个葫芦之中。这种乐器,逐渐演变成为簧管耦合振动的“竽”,并发展成熟为今日之“笙”。
排箫,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乐器。
《世本》云:女娲作笙簧。
过去许多人常常根据今日有簧之笙的观念,把“笙簧”看作是一件乐器。其实,上古之“笙”“簧”乃是两种不同的乐器。笙,乃无簧之编管乐器“排箫”;簧,乃无管之拨簧乐器“口弦”。
汉代画像石中,有女娲手执排箫的形象。
伏羲执鼗鼓、女娲执凤箫四川合江张家沟二号汉墓
伏羲执鼗鼓、女娲执凤箫成都市郊汉墓
相传,当年孔夫子听了一部叫做《箫韶》的音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这魅力非凡的《箫韶》,便是以“排箫”“鼗鼓”(“拨啷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的乐曲。汉代画像石上,即有乐师一手执排箫吹奏,一手执鼗鼓摇击的图象。
箫韶 汉画像石
吹口众多之龢笙(排箫),发展成为吹口统一之巢笙的过程中,中国先秦出现了一种新型乐器“橐(tuó)龠”。这是北狄游牧民族将巢笙匏斗换作皮囊(橐)产生的变体,亦即今日之风笛(bagpipe)前身。皮囊比之匏斗多一种功能,即,可作风箱使用,以便龠之声音延绵不绝。此,正是老子所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橐”(皮囊)。
老子《道德经》说: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李白诗句“吾祖吹橐龠”⑥,即用其典。此所谓“橐龠”,可见之于汉画像石之鼓吹乐伎图。
橐龠 汉画像石
“橐龠”之器是在匏斗与两支乐管之间接有一个皮囊。有了这个皮囊,便可避免演奏者换气时乐曲间断。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老子《道德经》中的橐龠,在中原早已失传,但在中国西北的哈萨克斯坦族中仍可见其踪影。哈萨克斯坦族萨满所用的法器风笛(jelbuaz),即是“橐龠”。
风笛 哈萨克斯坦族萨满法器
风笛,蒙古族人称作“陀罗曼潮儿”。疑所谓“陀罗曼”即“橐”之音译。
蒙古风笛 范子烨 藏
蒙古族人称作“陀罗曼潮儿”的橐龠,除吹管、开有六个按音孔的主管外,还有一支较长的固定低音副管。
这种橐龠,还有保留整张羊皮、羊头的一种,迄今仍流行于巴尔干半岛,网上有一个保加利亚人自己录制的视频。截图如下:
羊头为饰的橐龠(保加利亚人演奏,采自Facebook)
此羊头为饰的橐龠,吹管连在羊的一只前腿端,有按音孔的主管插在羊嘴里,共鸣的副管连在另一只前腿端,极富特色。
苏格兰人的风笛,也是橐龠之变体。
橐龠之橐(皮囊),后又发展成为风笛之腋下风箱(bellows),和风琴(organ)之风箱。
苏格兰风笛(采自网络)
橐龠 右手开闭龠管,左手鼓橐送风BBC《中世纪的生活》之四《游吟诗人》
袖珍风琴天使右手按键,左手鼓橐斯蒂芬·洛克纳绘科隆,瓦拉夫·里查兹博物馆藏
《戴维王弹奏管风琴》戴维王弹琴,另一人双脚鼓橐出自《拉特兰旧约诗篇》伦敦不列颠图书馆藏
田边尚雄先生说:
今日印度称为蛇踊时所用之笛,名曰poongi,又有名tourmrie者,亦有名magoudi者。其所谓匏,又取cuddos nut之实中之空者,插入二簧管,为一种风笛。⑦
这所谓tourmrie,近似橐龠(tuoyue)之读音。其器与山东嘉祥武班祠汉石刻像鼓吹乐伎所用之橐龠,正相仿佛。
注释:
①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5页。
②同上,第96页。
③参见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之《释龢言》。
④按:此说最初由李纯一先生提出。李纯一先生认为:“关于管乐器的发展径路可能是这样:最原始的管乐器有如天籁一般,只是一节管子;日后随着人类的进步和音乐的发展,乃逐渐增加音数。这时又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是纵的发展,演变为如箫管之类的乐器;另一方面是横的发展,或使管体加大而演变为如埙之类的乐器,或编列若干管子而演变为如龠之类的乐器。”李说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又按:李纯一先生所谓“纵的发展”是指一管多音的尝试。这种尝试,是在弦音分割理论成熟的汉代之后,才成为管乐器发展的主流。
⑤庄子《齐物论》。
⑥李白《于十八应四子举落弟还嵩山》。
⑦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陈清泉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