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式整合与过程重构: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整体性建构

2022-08-15李志强祝成林

关键词:思政体系课程

李志强,张 娜,祝成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法政学院;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c.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44)

一、问题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高等教育时代新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重大的跃升都离不开思想先导,从轴心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是如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教育教学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课程思政时代命题的提出,高校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诉求。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要“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要求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高层文件的密集出台,充分说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决策层面的政策精神,清晰表明“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部署的紧迫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国外的有益做法可以借鉴,但从根本上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实际办大学①。总体而言,人才培养体系涉及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则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课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德性素养也得益于课程教学。课程思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是对高校原有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课程质量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实现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高等学校办学和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课程思政作为新兴的概念,学界的认知尚未统一,普遍的观点认为,所谓的“课程思政”是指通过运作整个课程,即显性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和各学科课程)和隐性课程(包括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行为层面的、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在全员参与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举措。课程思政的价值,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这种对应关系的具体表达,即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在个人价值上强调知行合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社会价值上,重点强调政治认同与文化传承,强调个人之德与社会之德的统一。

“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出大学课程对个体精神成长意义的追问,也表达出课程要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引导,以遵循国家主流价值观要求的精神旨归,这无疑切中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2]。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创新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引起了政府、教育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内涵要求、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价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目前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特征和路径模式体系性的阐释研究。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模式转化,提出了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观点[3];从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四个维度概述了课程思政基础框架的完整体系[4];从意识缺失、能力不足、资源短缺和协同乏力的问题导向,构建了理念引导制度、责任落实制度、协同配合制度、资源整合制度和动态评估制度等五大制度体系[5],探讨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和实践路径问题[6]。此类研究,整体性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体系和系统建构的思路。二是课程思政的具体方向的模块化研究。学者分别聚焦课程思政的具体领域,在重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7]、打造同心圆式教学体系[8]、推进思政课程教育转型[9]、实施教学模式改革[10]、培育教学要素及机制[11]以及革新教学载体[12]等方面开展研究,各种模块化的阐释丰富了课程思政研究的体系框架和研究视角。三是课程思政的案例性研究。如专业课程“公共伦理学”的教学改革[13];“大国方略”思政课程的打造[14];教学管理的思政课探讨等,以各类高校课题为案例的探讨,充实了课程思政的研究素材和实践经验。

长期以来,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一直存在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这种脱离现象集中体现在专业教学纵向模块“教材、课堂、实践和就业”链接间断和横向教学组织“教研室、研讨小组和实训团队”结构松散方面。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工具”和“价值”教育手段,“智育”和“德育”教学理念,“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人本培育”到“人文发展”教学宗旨长期陷入割裂状态。因此,如何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学融为一体,以课程思政模式从两条路径进行整合和重构,解决专业教学从理念载体、原则标准、过程模式和评价标准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性过程重构的问题,整体优化专业课程思政的结构,提升教育质量水平,成为当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基本框架的提出,需要依托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背景,阐释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体系。通过深入分析现实课程思政建设的碎片化、割裂式问题,依据课程思政的教育建构论和全周期评测理论,提出链式整合和流程再造的观点。参照国家一流课程的特征属性,完善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的内涵特征、建构要求、建构路径和目标体系,提出整体性和系统性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二、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载体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高教司于2018年推出的“六卓越一拔尖”②双万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指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而建设的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质上围绕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人才养成的三大核心要义,重在拓展人才具备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能力基础,提升处理与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塑造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价值责任三大路径。其中,一流课程的培育是一流专业的基础性载体,是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进一步而言,课程思政的研究要充分融合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整体结构,深化课程思政的视野和格局,提升专业的育人品质,充分发挥专业特别是一流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国家一流专业立足国际高端水平,引领国内学科发展,本身具有较高的站位和布局。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迎合了高等教育新阶段的新要求,也为课程思政为引导的专业建设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国家一流专业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贯通到高校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在课堂这个育人的主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育人导向作用[15]。国家一流课程,承担着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使命的重要一环,自然有机嵌入了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体系和目标引导的结构式框架中。

(二)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效应

课程要承担育人的重要作用,要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这都需要一流课程充分发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不仅是一流课程在育人功能方面需要呈现一流水平的评价诉求,更是承载凸显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本质内涵的关键抓手。一流课程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思想性是一流课程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课程思政是要求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全面融入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体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内化于心。课程思政能够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科内容深度,让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的本真目的[16]。一流课程需要唤醒学生的价值意识,通过深度挖掘和编排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高度凝练课程价值元素中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涵,整体重构大学生的思想体系和价值系统。一流课程是课程思政评价的重要载体,一流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状况,全面涵盖了课程思政的运行体系。所以说,一流课程的优劣同课程思政有着密切关系,课程思政呈现状况和实施的效果,已经成为一流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维度。

(三)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

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高校和教育者将高等教育的建构论和周期论与管理学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结合,在“三全育人”基础上,搭建起专业课程思政结构框架,改变传统课程思政单一化学科研究视角和理论局限,开拓研究的理论视域。首先,根据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产业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家长和社会需求及学生个性特点,凝练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宽广的知识、完善的人格、国际的视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并把专业人才核心素养要求具体落实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要树立课程思政的历史观和系统观,把课程思政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把相关因素纳入研究的范围,以此实现对课程思政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规划,运用系统思维将课程思政视为内在元素协同配合的系统[17]。其次,推进专业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从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着眼于构建深化课程思政、推进专业思政制度化机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再次,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国家一流专业教学标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一级学科基本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最后,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要通过“链式”和“流程”两种视角,从课程思政教学模块的关联性和教学环节的程序性两方面,破解长期存在的碎片化、断裂化和分割性的教学模式和过程,重新建构起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和实践路径。除了课程思政工具层面的探讨,还要强调价值关怀,紧紧围绕“人本、人文和人人”的价值维度③,去充实课程思政的内核,为形式创新和目标重塑提供方向。

三、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的链式整合体系:以公共管理类为例

国家一流课程要以学生成长性培育为宗旨,强化课程思政的过程参与、阶梯提升和阶段反馈功能,突出核心主体要素课程思政培育效果,整合优化课程思政教育创新资源结构,拓展全域立体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空间,培育学生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架构、卓越的创新实践综合能力和浓厚的公共人文价值情怀的体系性课程思政特色。国家一流课程的建构可以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课程思政目标共融体系。改革和提升课程思政专业教学的教材、课程、教法和培养目标体系,整合课程思政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论培育过程,能力发展的行业训练提升过程,价值培育的社会价值型构过程,将课程思政专业理论强化,行业素养提升和社会价值培育有机融合为统一的培育目标。二是塑构“全程跟踪+周期反馈”的过程性课程思政培育模式。完善国家一流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依托教学周期论和教学建构论为理论引导,实施全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模式,围绕“教学链”和“实训链”,基于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的共时态考察,紧密跟踪课程思政全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向的落实成效,将周期节点性教学反馈深度嵌入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体系,创新“节点反馈+阶段总结+周期评价”的双链闭环培育模式。

(一)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链式整合要求

随着课程思政的拓展深入,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逐渐由最初的政策和精神内涵解读,理论内涵和系统体系的“概况化”阐释阶段,逐步进入到各个高校各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整体性”“阶段性”和“模块化”研究阶段,并逐步向“精细化”研究方向发展。将高等教育整体研究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从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教育理念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视域全面分析和探讨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地位、角色和价值问题,将课程思政与校本案例、专业案例和课程案例结合,探讨课程思政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和意义,对于明确教材的课程思政内容,推动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化课程思政技能实践创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课程要重视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和专业能力培育工作,要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纳入人才培养的结构化体系的整体过程。这种结构化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实现专业课程与专业建设环节紧密衔接。在本专业所有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现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教学过程、考试考核过程。实现所有专任教师全覆盖,所有专任老师都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并建立若干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二是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讨常态化。如定期组织老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邀请专家来学院讲学探讨;每年组织一次课程思政小型教研会议;课程思政建设激励常态化,建立起教师课程思政成果奖励制度,学生课程思政参与奖励制度。三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特色化,凝练课程思政教学特色。构建“社会+教师+学生”的多主体协同思政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基地、实务部门专家与思政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融合进课堂教学改革,凸显专业教学、思政教学与学生自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特色。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九个一”④,依据课程思政的“九个一”项目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课程思政工程,并落到实处。

(二)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链式整合路径

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课程的链式整合的路径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三程弥合”⑤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共融体系。改革和提升专业教学的教材、课程、教法和培养目标体系,整合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论培育过程,能力发展的行业训练提升过程,价值培育的社会价值型构过程,将专业理论强化、行业素养提升和社会价值培育有机融合为统一的课程思政培育目标。其次,理论培育、实践参与、创新素养和公共精神“四阶跃迁”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提升模式。一阶立足专业培养要求,开设相关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二阶激发同学们的科研兴趣,提供参与项目机会,激发创业创新兴趣;三阶对前期的项目进行重点孵化培育,完善和推进项目设计和运行,促成显性成果落地;四阶基于学生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公共精神和职业素养,综合提升行业竞争实力。通过阶梯层级式发展全体学生的综合专业思政素质,逐步提升培养质量。第三,课程、科研、平台、竞赛、思政“五维共融”课程思政资源整合实现路径(见图1)。搭建了专业建设与开发维度的课程资源、项目参与及调研维度的科研资源、链接与整合维度的平台资源,双创与评优维度的竞赛资源及党建与目标维度的思政资源等系统性资源框架,链接了“课程资源打基础,科研资源强能力,平台资源促水平,竞赛资源提质量,思政资源做保障”的五维运转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机制。

图1 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整合型”和“重构型”共同体

四、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的过程重构模式:以公共管理类为例

(一)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课程的过程重构要求

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课程的过程重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凸显公共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培养理念。课程思政教育模式高度契合了社会新变革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诉求,内嵌着新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要求。如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类的课程体系来看,气象管理教学强化专业自信,主动对接国内外气象行业高层次平台,参与国际气候大会,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彰显家国情怀;基层治理教学“云团队”嵌入社区、政府和企业一线,深化问题解决和责任担当意识,熔铸工匠精神;带领学生现场观摩、调研和参与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项目,锤炼公共伦理意识。二是重构行业引导型学科课程思政知识体系。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新体系更体现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面向行业特色的博专和广精方向,更加明确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公共管理学科紧跟气象、社区和健康领域行业需求,与中国及地方气象局、各种典型社区和社会组织、公共卫生部门协同合作,重构了气象与环境、基层治理和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差异性行业类课程思政模块、实践路径和能力要求。三是链接文理交叉性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课程思政提出了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建设方向,要求打破学科边界,重构学科复合型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积极参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气象、地理科学等学院的团队建设和项目合作,共建省部级学科平台。“云团队”等双创集体整合理工学科平台和技术渠道,推进了跨学科课程思政的资源整合力度。四是拓展多维主体路径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新文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要求深度拓展教学空间,广开教学路径,以模块思维和效能导向优化教学方式。公共管理类专业以省级重点智库为平台引入政府教学资源,以混合课程为载体整合理工技术,以行业实践嵌入对应职业型师资,以双创团队组织跨学科教学形式,实现了“四个交叉”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五是实施常态化全周期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课程思政的创新本质更多带有实验和探索的属性,这就决定了对其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必然是全周期性和制度性要求。公共管理类学科构建了“整体式”和“过程性”的立体型人才评价体系,联通校内外学生培养质量反馈路径,通过课程体系和行业部门的双重评价,整体提升专业教育品质,实现育人的价值目标和效能结果。

(二)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课程思政建设的建构思路

1.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模式创新

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课程思政模式创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贯通“纵向体系+横向组织”的模块资源链接思维;贯通公共管理类专业各年级纵向课程模块和横向的教学组织模块、实训实践模块的链接渠道,夯实课程思政基础的知识提升体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参与能力体系,课程思政实践实训的价值培育体系的类别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实训”三维教学功能的嵌套化体系,构建了公共管理类本科课程思政教学主体要素的三角模型。二是创新课程思政培育模式。完善“多维一体+功能耦合”的复合教学制度结构;探索实施了以课程思政为价值引领,教材教法为专业基础,教学设计为活动主体,实验实训为参与手段,能力培养为根本目的,完善并融合了“知识、能力和价值”教学目标结构;“课程、基地、实训”的教学方式结构;“科研、创业、就业”的教学方向结构等主要路径,构建了多元复合功能综合体的公共管理类教学的制度性结构。三是创新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塑构“全程跟踪+周期反馈”的双链闭环培育体系,建构了教学周期论和教学建构论为理论引导的全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模式,围绕“教学链”和“实训链”,基于理论学习和实践参与的共时态考察,紧密跟踪全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向的落实成效,将周期节点性课程思政的教学反馈深度嵌入教学全过程体系,创新“节点反馈+阶段总结+周期评价”的双链闭环培育结构(见图2)。

图2 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课程思政培育创新与实践示意图

通过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研究,深入探索思政课程的深刻价值,整体推进课程教材、教案和大纲的修订方向,引导基层教学组织,课堂创新、课程管理及考评体系的完善和革新。落实三全育人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课程思政作为一个内在结构鲜明、要素联动的整体,必须加强对课程思想政治工作要素之间耦合性和联动性的深度研究,理顺内在逻辑方能形成相互支撑力。当前,国内的课程思政刚处于起步阶段,现实案例的课程思政的样板和范例较少,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可以为公共管理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提供实践的方向,打造成熟的建设模式做出引导;为推进大思政课堂教学的改革,优化全过程育人环节和流程提供参考;实践案例的推广有利于传播特色思政模式,树立思政品牌影响力。

2.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完善路径

国家一流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所在高校行业优势和学科特色,探索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以学生成长性培育为宗旨,强化过程参与、阶梯提升和阶段反馈功能,突出核心主体要素培育效果,整合优化教育创新资源结构,拓展全域立体模式教学空间,培育学生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架构、卓越的创新实践综合能力和浓厚的公共人文价值情怀。首先,培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载体。通过课程思政建设集群,交叉学科课程思政培育集群、实训课程思政指导集群和混合课程思政创新集群,带动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双创竞赛和项目培育,建设整体性的课程思政集群体系。其次,完善课程思政组织体系。实施“项目带动+学生参与”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整体链接专家团队、部门调研、学术论坛和教学沙龙等组织,以项目体系性运作带动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质量提升和模式革新。第三,实践拓展课程思政发展路径。要依托校院国家级和省级平台,政府、企业和社区实践实训基地,利用校内外混合师资、教学途径和合作项目,整体带动教学课程、师资建设、学生培育和项目团队的发展,推进课程思政提水平和上台阶。四是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研改革。学科融合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造课程思政“融合创新试验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健全课程思政融合激励机制,将科研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整合学院教学与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夯实本科生导师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学术竞赛、创业大赛有机融合,全力促进课程思政成果落地;以教改课题为支撑,教学成果奖申报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研成果产出。

进一步而言,课程思政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以教育建构论和教学周期论为依据,根据国家一流专业培养标准和要求,深入体现课程思政精神内涵,全面系统对专业的培养体系、教学要求和育人价值进行整合和提炼,加强培育以课堂教育空间流程和内容重构为核心,示范课建设为载体,过程评估和反馈为手段,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为目的专业课程思政整体体系。同时依据教育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对高等教育的过程进行阐释整合,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链式整合与流程重构的分析框架,并结合该课程的特点,采用情境展示、实验和案例法课程思政的整体建构思路进行深入探讨。

五、课程思政实践演示:公共管理类课程“剧场式”教学课堂情境设计与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要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据,立足课程思政教学总目标,遵循“目标设计-内容开发-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路线[18]。其中,课程思政的关键在课堂,如何落实课程思政设计的课堂教学思路和培养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为课程思政的课堂设计和策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全面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要素,围绕以生为本的新思路,突出教学效果的导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是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程思政”不能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必须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努力找准改革的发力点。课程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提醒我们,“行动者是一个不可遗忘、不可消除的因素”[19]。课程具有主体性建构的特征,课程建构精神的理念只有注入师生行动者的主动建构,对课程变革的推动作用才会更为真实。正因如此,“课程思政”须将课堂作为主要场所,师生作为改革的行动者,引导教师转换教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一)“剧场”式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

基于OBE理论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OBE理论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定义繁多,但都共同强调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以及水平有着清楚的构想,并设计合适的教育结构来保证预期的达成。“剧场”教学模式立足于OBE理论,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改教师“照本宣科”的教授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设计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课程环节。该理论要求基于情景教学理论完善课程设计,所谓情景教学理论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地将学生引导进入一个特定的、有具体形象的场景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教材中的理论,充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主要包括生活展现情景、实物演示情景、图画再现情景、语言描述情景等多种途径。“剧场”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了情景教学理论,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情景模拟以及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也能“走进社会”。

其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课程评价完善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着眼于组织质量,立足于全员参与的基础,从而达到长期使消费者满意以及组织成员获取社会收益目的。“剧场”式教学模式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则是影响最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收获的评价依据。全面质量管理框架包含了教师与学生的能力与意识、教室硬件设施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课堂准备材料、课程环节设计及班级课堂氛围五大要素。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对“剧场”有充分的准备以及高度的重视,并谨慎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评价指标来达到教学目标。

专业课程思政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培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20]。“剧场”教学旨在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师“教得好”、更注重学生“学得好”的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剧场”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根本育人宗旨出发,基于“三全”育人手段,立足培养专业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为目标,教师从课堂主角逐渐转换为课堂的“总导演”,改变传统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管理、评价中达成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在“演出”中锻炼学生分析、表达、思维等综合能力,以真正提升课堂的育人质量,达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剧场式教学模式革新传统的教与学形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讲授等新型讲授模式,对课堂的关键环节进行革新,完善新型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见图3)。

图3 传统教学模式与"剧场"教学模式师生定位转换示意图

(二)“剧场”式课程思政教学的整体设计

1.设计理念

思政课程在教学设计上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学理性和吸引力,在教学方式上可有效利用教学载体来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此外,思政课程讲授、讨论、答疑、作业和考核各个环节都应规范[21]。情景教学理论能够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将学生引导进入一个特定的、有具体形象的场景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材中的理论,充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主要包括生活展现情景、实物演示情景、图画再现情景、语言描述情景等多种途径。情景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只有理论知识充分与情景融合,参与到实际的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社会化认知和适应水平。

2.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研究的价值意义,在于能够系统梳理建设中的现实困境,重塑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的创新三方面的方法与举措,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进一步深化[22]。本文提出的“过程-情境”路径,可有效解决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纵向模块“教材、课堂、实践和就业”链接间断和横向教学组织“教研室、研讨小组和实训团队”结构松散的问题,以课程思政模式从两条路径进行整合和重构。一是依据教学建构论、全周期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解释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内涵特质和建构要求,以及“链式整合”和“过程重构”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模式;二是建构教材为基础、课堂为核心、实践为提升、就业为目的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基本体系,阐释四个体系构建的框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三)“剧场”式课程思政教学的呈现特征

课程思政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高效度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将灌输课堂转变为对话课堂。教师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育人工作。教师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中的育人规定,重新认识和梳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教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进行系统化、再造性的设计和实践,体现到课程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各方面之中,实现课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23]。“剧场”式教学模式改革是兴趣和潜能相互碰撞、相互激发的启迪过程,是把传统授课式的课堂变成师生互教、互学、互促场所的过程。剧场式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自助、自律和自控,培育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人才。

1.思维转换:学生主体的课堂设计

课程思政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入学生的思想意识的价值引导和塑造过程,根本的驱动力源于内生性的自我认知和理念重组。因此,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学情的考察基础,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思维模式展开。“剧场”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从课堂的主人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解惑者,通过对课堂进行总体把控,对课程进度进行规划,在课程中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思政能力提升的活动(如课堂重点问题讨论、优秀文献赏析、情景模拟、课堂主题辩论等),达到学生带着兴趣自主学习的目的。该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主角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大提升课程思政的课堂育人效果。

2.过程控制:课程思政的效果保障

过程环节设定和内容呈现是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更是保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落实的主要途径。“剧场”式教学模式中,不仅学习汇报展示的课程内容,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图片精解加强课程思政素材的分析能力;凭借课外阅读分享活动、优秀文献赏析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开展情景模拟、课堂主题辩论活动,锻炼学生对于课程思政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实务工作者进课堂”更是认真践行以需求引导性培养目标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在过程实施的环节中,通过观察、沟通、分析、表达、应变和思维能力融合一体的培养,整体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同时“剧场”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授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外在行动,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展现力。

(四)“剧场”式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环节

根据本科高校教学方案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构建一个体现课程思政现实可操作性,集知识传授、专业实践和人文价值培养为目标的“剧场”式课堂教学模式。仍以公共管理类国家一流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行政管理学》为依托构建而成,即以品行养成、知识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创新为目标的汇报式学习、演出式巩固的教学方式,划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展示和结果评价三大阶段,接下来以政策执行为主要内容进行阐释。

1.课前准备环节

政策执行章节是公共管理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知识点,本部分的教学目的主要讲授政策执行的基本含义,概念和特征原则,政策执行的手段和方式。结合政府在公共管理类过程中开展政策执行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政策执行在整体性政策实施过程的重要作用和目标功能,政策执行的原则及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确立权力责任意识,科学客观理念和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法制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行业原则要求。在本章节内容教授之前,需要学生熟悉课程结构,通过老师导学课传授的内容,自主构建本课程的学习体系,根据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有意向讲解的课程内容,选择合适自己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安排高质量导学课,精解课程内容,构建知识体系,联系实际生活,以达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目的。当然,前期的资料查阅的环节必不可少,查阅资料的途径很多,但如何通过最有效的途径获取资料是需要教师引导和学生不断探索的,为保证这一环节的顺利进行,可通过往届传帮带和教师经验分享等方式为学生传道解惑,教授其如何选择有权威的、最新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堂展示环节

政策执行主要通过阐释其重要性,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为什么说政策执行在政府行政运行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阐释了政府行政的基础功能和本体价值的内涵及逻辑,从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的唯一途径;检验行政决策是否科学化的唯一标准;衡量行政组织和公务员工作优劣的最好尺度等三大层面解释了行政执行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提炼出思政教学的第一个关键点:行政实践的科学态度。接着,就该讨论议题实施分组。小组分组是在兴趣选择定位内容的基础上,以兴趣相近为原则进行组队,为保证竞争相对公平,各小组应遵守人数相近原则。老师作为引导者但可以通过建议来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以关系相近为原则的结组方式,敢于尝试新的小组环境,达到与不同成员交换新思维的目的。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重点结合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案例,遵循食品安全政策执行的现状困境、问题原因及对策路径的过程性框架,详尽展示食品安全政策执行的法制原则和要求;引导学生搜集现实相关案例,深入了解食品安全多职能部门合作的必要性,认识合作治理的重要价值,进一步阐释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复杂性和跨域性,培养学生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行动的精神;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当前食品安全领域治理诸如“九龙治水”的合作困境,分析食品安全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表现及产生原因,提出政策执行法制管理的重要属性。

3.结果评价环节

经过小组分别展示后,老师对其内容进行点评。指明“科学管理”和“法制管理”两大属性是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具体的行政实务实施中,更要遵循服务原则、规范化原则、程序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等基本原则,推进政策运行的合理运行和合法落实。课堂讲授结束后,老师会对各小组的最终成果进行“审”核,“审”是对“评”环节所指出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演示成果。学生通过讲解内容以及展示效果的反馈,提炼升华,以提高学生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审”是“评”的升华,是审核是否改错和改进的程度。在各环节完成之后,将学生的最终演示成果与其资料上传至共享平台,也就是学习资源池。资源池包罗各届学生的资料成果和优秀案例,以及网络优秀资源。在资源池中我们也可以查看其他优秀的演示成果,吸取其精华,得到提升。

(五)“剧场”式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效果

1.课堂模式实践评价

第一,课程思政教学参与度得以提升。在已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显示,对于课中的展示及互评环节约80%的同学认为满意,对于课后自评环节满意度达到70%以上,而之前的课堂互评和课后反馈仅仅分别占据48%和57%,说明剧场式课堂的参与效果较为明显。当然,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评价也存在差异性,如高年级的学生对自评环节的满意度相较来说偏低,对于已经实践了较长期这一模式的学生而言,点评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点评体系或仍需进一步完善。总体而言,由于“剧场”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课堂上多以学生主讲,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同时,展示内容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准备,而相对于较为严肃的传统课堂,“剧场”教学模式使同学之间在正式的讲解过程中更能积极的提出疑问,并共同解决,这样几乎人人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同学之间有效互动也明显增强,极大提升了课程思政的互动效果。

第二,课程思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回收的问卷显示,87.1%的同学满意课堂的预习方式,并有超过80%的同学满意现行的关于往届课程资料、教学材料以及各种课程相关资料,即“资源池”的运用情况。这表明,在“剧场”教学模式下,同学们能够适应这种提前做好充分预习,并正确运用好“资源池”的学习方式,对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对于同学的展示汇报以及讲解,大约八成的同学持满意态度,强化了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参与力度。

第三,课程思政创新性得以体现。在已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显示,对于课堂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满意程度最高的评价。约九成同学对课程创新满意,八成同学对课程的实践性、重难点、课后的作业布置持满意态度,面临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对于课堂应用性以及高阶性需求更为迫切,少数同学希望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在这一指标上,高年级同学满意度相较低年级同学稍低。相对传统教学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具有不同学习形式的“剧场”的创新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且难易程度适当。但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求职,或是进一步的学习深造,课程的难易程度可进一步调整,以激发同学们的潜力,这将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人才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

2.课程模式价值评价

就课程思政展示的内涵价值和教育意义来看,“剧场”式教学模式采用新的路径,将高等教育的建构论和周期论同管理学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结合,在“三全育人”基础上,搭建起专业课程思政结构框架,改变了课程思政单一化学科研究视角和理论局限,开拓了研究的理论视域。通过“过程-情境”的框架,从课程思政教学知识点关联性和教学环节的流程性两方面,破解了长期存在的课堂授课断裂化和分割性的模式和过程。重新建构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实践路径。本研究除了课程思政工具层面的探讨,还强调了价值关怀,创新性的提出“科学、法制和人文”观点的价值维度,充实了课程思政的内核,为形式创新和目标重塑提供了方向。

六、总结与展望

目前,有关课程思政框架性研究已经打下较好的基础,后续的研究务必需要更加深入和拓展,把课程思政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真正发挥课程思政在高校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文化知识传授和社会实践操作中的独特功能。进一步而言,课程思政的研究要充分融合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整体结构,深化课程思政的视野和格局,提升专业的育人品值。总体来看,不仅要高位树立大课程思政的历史观和系统观,融合学科和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把课程思政看作整体育人总目标进行研究,把高等教育新发展理念、思维、模式和方法相关因素全部纳入研究的范围,以此实现对课程思政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规划,及时反馈最新的学科布局和专业发展诉求,保持课程思政新型教育范式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国家一流专业立足国际高端水平,引领国内学科发展,本身具有较高的站位和布局,更需担当起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使命。

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课程思政研究需要紧跟高等教育新发展理念和根本诉求,围绕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求实性原则,面向高教改革的目标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4]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构建显隐性教育相协同的闭路回环实施模式,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宏观层面,不仅要高位推进课程思政制度设计框架的继续完善和深入,不断挖掘、跟踪和纳入新时代国家大义和民族情怀的新要素,充实和丰富思政内涵体系和本体要素建设,做好方向引领和目标指引,发挥课程思政建设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轴心地位;中观层面,高校和高等教育研究者更要探讨区域和行业高校校本类型课程思政的特色模式和实践路径,开展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地域和行业特色的高校课程思政模式,运用“大思政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发和运用在地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资源,构建有效的根植于地方的教育资源转化体系[25]。

对于微观层面的学科和专业课程思政,重点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特性与课程思政整体理念、价值和内涵深度融合,深入探索国家一流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和示范功能,明确定基调、定模式和定方法的“三定”功能,引导和推动专业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同时,围绕育人目标、专业建设、学科培育、教材体系、毕业设计、就业教育和创新创业等构建的高校育人的全过程体系,划重点、分阶段和有梯度的将课程思政全部元素依据对象特征针对性地嵌入其中,并同步规划和设计各环节的评价标准和反馈影响,做好课程思政的周期性闭环管理。最后,深入研究和探索落实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最后一公里”的理念、制度、模式和路径,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嵌入和全面融合。因此,后续研究仍需要深化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和现实路径的思考,扎实推进国家一流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凸显一流课程的高端思政品质,落实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价值的三位一体理念。

注释:

①参阅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是2019年教育部在系列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通过拓围、增量、提质、创新,扩大了各个计划的实施范围。“六卓越”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一拔尖”就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将原先的单个计划变成系列计划的组合,由“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整合为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四大类交叉学科领域,标志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成型成熟。

③依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求,制定“三人”教育价值理念,“人人”即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秉持人人成才理念;“人文”强调人文精神、文化理念的灌输和培育;“人本”则指向了学生的能力培育,更加关注个体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方向。

④“九个一”工程是指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由校党委重点做好顶层设计、聚焦育人主体、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协同育人等环节,以“九个一”工程为抓手,即通过修订“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套”课程教学大纲、组织“一次”微课竞赛、编印“一部”优秀案例集、评选“一批”优秀教案、推进“一组”示范课程建设、培育“一批”教学名师、撰写“一系列”教改论文、形成“一本”高质量督导报告,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⑤三程弥合,是指重塑了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价值培育“三程弥合”的教学目标体系。改革和提升“管理+”体系教学的教材、课程、教法和培养目标体系,整合行业引领的交叉学科理论知识,重点培育“气象+环境,公卫+健康,社区+生态”的课题模块,强化体现行业发展趋势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训练,推进新时代所需的多维价值培育的型构过程,将公共管理的专业理论强化,行业素养提升和社会价值培育有机融合为统一的新文科培育目标。

猜你喜欢

思政体系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