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术后患者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2022-08-15冯靖雯

黑龙江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致残率常规急性

冯靖雯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急性脑卒中作为一种急诊科的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该病在临床上由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组成[1]。临床表明,发生急性脑卒中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颅内压上升、剧烈头痛、呕吐以及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2]。故短时间内进行积极急救对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以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采取高效的抢救护理举措。因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急救中心救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6例,旨在了解集束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术后患者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并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急救中心救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53例。常规组行常规救治方法,研究组行以卒中介入室急救护士为主导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其中研究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50~75岁,平均(69.30±7.80)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85±2.20)kg/m2;其中脑实质出血20例,脑梗死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常规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52~75岁,平均(68.70±7.75)岁;平均BMI(24.52±2.55)kg/m2;脑实质出血21例,脑梗死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中国急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规范共识》(2018年版)[3]中关于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症状:一侧身体无力或者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或难以听懂语言,眼睛只能注视一侧,出现视力及意识障碍,有抽搐、头痛、呕吐等。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规范共识》(2018年版)中关于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年龄50~75岁;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中途退出治疗者。

1.4 方法

(1)常规组行常规救治方法。具体为接到患者后进行帮助急诊、挂号、分诊,协助疾病评估以及进行专科治疗等流程,同时进行常规护理。(2)研究组行以卒中介入室急救护士为主导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①规划急诊护理路径:介入室根据急性脑卒中的特点、医院实际情况以及临床经验,积极规划护理路径。②培训急诊取栓术护理路径:将已建立的急诊取栓术护理路径及时张贴在介入室,护士长、急诊科主任以及神经科医师对护理路径内容安排讲座,要求护理人员学习并熟悉流程和操作。③实操急诊取栓术护理路径。收到急诊取栓手术通知,在15min内评估病患情况,协助医生急救,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在紧急抢救过程中,迅速送标本进行检查。20min内完成CT、血液、心电图等检查,协助专家进行诊治,依据诊疗情况,明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将实际情况及护理措施记录在路径表中。之后,由护理人员安排各个护理环节,确保护理环节完整有效。

1.5 观察指标

(1)急诊时间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急救反应、确诊以及分诊时间。(2)康复及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伤残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和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NIH-SS量表,反向评分;BI评分和GCS评分为正向评分。(3)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沟通交流、服务态度、护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等各项内容,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90~100分,满意为70~89分,不满意为0~69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急诊时间比较

研究组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分诊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53)

2.3 两组康复及预后情况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研究组致残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及预后情况比较

2.4 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n(%),n=53]

3 讨论

脑卒中起病急、进展快,危害性高[4]。脑卒中常见病因为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而脑血管破裂或阻塞会导致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损伤局部脑神经功能[5]。因此应尽早、快速、合理地采取急救手段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并改善其预后[6]。为患者发病时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急诊取栓术护理路径是新近出现的护理干预技术,其弥补了常规护理路径的缺陷,为一种综合性、整体性护理方式,减少了挂号、分诊、医护交接等一系列流程时间,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而言,护理效果良好。急诊取栓术护理路径要求护理人员将护理技能与知识相结合,并完善护理流程,确保护理过程无缝衔接,从而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急救效果[7-8]。此外,急诊取栓术护理路径基于多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交接时间,精简护理流程,改进护理操作,明确护理目标,提升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科学性,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分诊时间、NIHSS评分、致残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BI评分、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以脑卒中急诊护士为主导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缩短急诊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说明,急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术后患者行以卒中介入室急救护士为主导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卒中急诊取栓术后患者行以卒中介入室急救护士为主导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急诊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康复和预后效果,缓解医护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致残率常规急性
急性心包炎1例
常规之外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别受限于常规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