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022-08-15□袁来
□ 袁 来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 德阳618500)
一、背景
2020年7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从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来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快速将农产品销售到更广阔丰富的市场层级中去,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值。从数字乡村建设的角度看,电子商务又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建设载体,有助于乡村享受数字红利,提升乡村主体能力,推动数字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水准。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商体量逐步增长
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披露,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在2020年底已达1.79万亿元(图1),占电商行业零售总额的30%,与2019年相比增长14.02%。在庞大的农村电商市场的影响下,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不断被挖掘,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产业链成功构建,农户在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广泛参与新的经济模式,实现由传统农户向职业农民的转变。
图1 农村网络零售额
(二)传统农业转型,电商助力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启动服务供给数字化转型,并制定了系列支农策略,利用自身平台大流量入口和快捷安全的交易方式等优势,使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阿里巴巴集团在2020年推出春雷计划,对1800多个农业特色产业带在半年内实施数字赋能,共帮助销售80多万款农产品且同期还将正式上线“200+”万场农产品直播活动,借助淘宝直播官方平台扶持超“10万+”淘宝农民主播销售家乡特色农产品;2021年,京东宣布推出了“农产品大流通战略”,各地创建了“京东农场”基地项目,并在全国开设了各类产地仓库;2021年11月,美团优选在浙江省嘉兴成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农鲜直收”基地。美团买菜也拥有数百个直接采购基地,涵盖水果、蔬菜、海鲜和水产品;拼多多积极实施“百亿农研”项目,商酌三年内与中国邮政合作建设150个农产品基地,借助“农地云拼”体系完成“拼团+产地直发”,并紧紧围绕其多多买菜项目,建立“110+”个中心仓网络。
(三)农村电子商务近来发展机遇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农业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包括“鼓励电商等企业参与支农惠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可全程追溯、共享的农产品质量信息平台”、“加快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内容;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与乡村振兴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建立农产品冷链配送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先行示范区;2019年,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从资源体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治理体系等角度对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进行全方面规划,明确了具体目标以及重点工作任务,依托数字农村战略,全面深入推进“万物互联”模式,扩大物联网在农业农村领域的示范和应用。2020年,我国开始将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中央预算中来,建设先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实现分拣、包装、仓储、运输等功能。2021年,国家多部委提出建立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造农产品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结合地方特色实现农产品特色化,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困境
(一)基础设施薄弱,存在城乡数字鸿沟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经济体系中仍处于落后状态,农民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仍然薄弱,由此造成的数字鸿沟对数字农村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虽然互联网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交通闭塞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偏远地区却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分布不均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较高、农村整体接受水平较低等因素的掣肘,没有更多地使用互联网,城乡之间的差距又被拉大。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见图2),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在2020年年底达到3.09亿,仅占31.3%,远低于城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达到55.90%,农村地区获取数字信息资源的能力明显不足。
图2 农村网民规模及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
当前农村数字化信息环境亟需通过加强技术、人才、资金与信息的协同发展来进行改善。目前,支持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如农村物流体系、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加工、包装、仓储、冷链运输、物流配送等,均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型现代化农机设备缺失,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低制约了数字技术在农村产业的推广和应用。
(二)高素质人才稀缺
人才是基石,农村电商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乡村作为落后地区,人才的重要性显得非常突出。我国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人才资源仍难以满足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
首先,农村缺乏与信息设备维护、网络营销和信息服务相关的数字人才,精通数字技术的农村网民比例较低。“虹吸效应”导致农村人才大量向城市流动,使本不富裕的农村人才数量更加捉襟见肘。
其次,农村数字人才结构不合理。在农村数字人才中,传统的计算机和信息人才较多,但同时擅长数字技术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较少。
再次,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91.7%的农业人口仅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大多数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设备,不会销售产品,不知道如何查找信息,知识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弱,严重阻碍了数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最后,农村数字人才培养不足。目前,农村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养殖技术、经营管理方面,而数字技术方面的培训相对缺乏。
此外,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不高,导致该地区大量专业人才和年轻群体流失,从农村向城市加速转移,造成农村的“空心化”。目前,农村常住居民大多为老年人和女性,这一群体获取数字经济知识的渠道较少,网络技术运营能力较弱,获取数字服务的能力较低。高质量的农村电商人才稀缺,导致农村电商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三)物流成本偏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农村电商仍以低价竞争为主,地方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不畅,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多样化特点,即使我国农村物流服务覆盖范围已达到90%以上,但也会导致我国农产品面临运输链长、运输手段繁琐、交通路网状况不佳的窘况,致使农村物流成本长期以来居高不下。在白热化的商业竞争中,农产品物流成本基本上与农产品售价趋同,使得农产品价格竞争力匮乏,农民收入面临物流成本上涨的制约,农村电子商务业的利润率不高。
图3 我国三大产业数字经济比重
四、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助农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
(一)协同推进城乡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新建设
在规划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合理布局,以弥补农村数字化改造基础设施的不足,夯实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数字农村建设,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持续建设开通5G基站。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建立产供销协同的农业数字生态链,在生产端,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逐步实现通过农业大数据入库到云端;在物流端,加大农村区域数字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通过数字化产地仓智能化分选来实现产品运输精细化管理;在销售端,随着5G基站的进一步覆盖,农户可以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实现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农业生产者直接从消费者需求中找到新产品改进和升级的方向,促使农村电商逐步完善发展。
(二)以吸引数字人才为持续推动力
农业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缺失是农村电商发展的痛点。数字化乡村建设需要以人才为本,重视人才,以“自我孵化+助力引才”双管齐下的手段促进数字乡村的发展。对农村数字人才要进行分类培训,特别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经营者和技术人员等相关群体,要制定和实施数字学习培训计划,提高各类农村经营者的数字能力。通过提供补贴、优惠贷款、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支持和吸引专业技术型人才、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数字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三)加强农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物流
加快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农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应用,利用国家先进卫星资源建立天基农业网络,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智能农场、智能农场、智能渔业,推动智能分析、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技术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
鼓励各类农村企业创新发展,在销售环节上,完善全国销售地仓储网络建设,以达到更大程度地服务本区域、辐射周边城市、连接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目的,开辟从农民到生产者再到消费者的数字化路径。通过加快对传统物流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建立数字化的产地仓,加速推进农业与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
五、结束语
抓住数字经济时代赋予的机遇,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使农村电商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推力。在这一进程中,必须要弥补传统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数字基建,大力拓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积极培育和吸引人才的加入,更好地发挥出农村电商在数字化发展方面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