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切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分析
——以2017年 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70kg级别为例
2022-08-14刘宝瑀杨旭伦刘泽贤孙庆国
刘宝瑀,杨旭伦,刘泽贤,孙庆国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18)
切是中国式摔跤技术动作中比较常见的技术动作,属于大动作。 其特点是我方前腿切别对方同名腿外侧,紧手底,裹上手向下砸肩,置对方倒地。切可变切别、别子等动作,步法以上步为主,手法变化繁多。切技术主要有偏门切、挟脖子切、挟胳膊切、插切、抱胳膊切子等切法以及切 的各种防守切的方法和反攻切的方法。切技术在比赛中还可以灵活地配合其他技术动作,对比赛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17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70kg级别运动员使用的切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探究切技术以及与其他技术配合的有效性(即得分),探讨切技术及其与其他技术配合在比赛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提高切技术以及其与其他技术配合的有效性(得分率),以期为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式摔跤切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以“中国式摔跤”“技术”“运用”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各数据库对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搜索,并整理、归纳,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对2017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男子运动员70kg级别16强半决赛和决赛的录像进行观察,统计比赛中不同技术的使用情况。
运用SPSS 20.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式摔跤切技术的技术特点
手法是抓握和解脱的方法,主要动作在于手以及手臂,同时也需要头、躯干以及腿的动作配合,才能高效地完成手法的发挥。抓握对方有利的把位,解脱被对方抓握不利于自己的把位,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就能将其控制和反控制,进攻和防守任意支配。武术谚语讲“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而在摔跤技艺里面讲的“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因此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会让自己处于比较优势的状态,同时也可以看出手法在对抗性项目中的重要性。 切是中国式摔跤技术动作中比较常见的技术动作,属于大动作。切技术属于基础技术,在学习中国式摔跤时,切技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会基本的手法与步法,再配合上切技术能够将切技术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切技术的特点是我方前腿切别对方同名腿外侧,紧手底,裹上手向下砸肩,置对方倒地。
通过对中国式摔跤切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不难发现中国式摔跤步法以上步为主,手法变化繁多,同时具有简洁有力、出手速度快、对抗性激烈等特点。基础技术是中国式摔跤全部技术的精髓所在,无论技术如何变化、其都是在基础技术上慢慢发展演化而来的。切技术作为中国式摔跤的基本技术,可变切别、别子等动作。其特点是以上步为主、手法变化繁多,正是如此,切技术的运用才表现得灵活多变,其在赛场上的使用率和得分率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现。虽为中国式摔跤的基本技术,但切技术在技术衔接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式摔跤的日常训练中除去基本技术、战术等必备训练外,应加强对切技术的训练。
2. 2 2017年全国中国式摔跤70kg级别比赛的切技术运用
谚语“远踢近打贴身摔”里提到的“摔”指的就是摔跤。在摔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摔跤慢慢脱离了武术,形成了自己比较完善的体系,尽管脱离武术,但摔跤与武术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摔跤是一种近身对抗运动,切、支别、抱腿摔、搓窝以及手别等技术在中国式摔跤中较为常用。通过统计2017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70kg级别16强的15场比赛结果发现(表1),在摔法的运用上,中国式摔跤摔法技术按成功率依次为切技术53.13%、搂子技术45.00%、抱腿技术41.67%、其他技术46.15%、搓窝技术40.00%、手别技术29.41%。其中,切技术的运用次数和成功次数均优于其他的摔法技术,运用次数为32次,占摔法运用总次数的30.77%;成功次数为17次,占摔法成功次数的36.96%。可见,切技术对比赛制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切技术在运用中灵巧多变、实用与观赏性并重相关。
表1 2017在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70kg级别16强15场比赛的摔法技术使用一览表
切技术为16强运动员得分的主要运用技术(表2),其中在预赛中运动员使用切技术最多且成功率较高,使用15次成功8次,成功率为53.33%;在半决赛中使用次数为10次,成功率为50.00%;在决赛中使用7次, 成功率为57.14%。切技术是难度较大的摔法技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用也会根据对手的强弱临场发挥。预赛中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故在对摔跤技术的运用上双方都会采取比较开放的摔法,各种摔法应用较广泛,一些基础技术得以发挥,而且技术的优势表现比较明显。从统计结果不难看出,随着半决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运动员对战术的运用比较慎重,会根据自己的优势以及对手的弱点来选择进攻或是防守的技术,技术的选择相对于预赛比较保守,但针对性明显增强,因此半决赛中切技术的使用次数和成功率相对降低。
表2 2017在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70kg级别预赛、半决赛、决赛16强15场比赛运动员切技术使用次数一览表
在决赛中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已经较成熟,双方的技战术均处于较高水平,稍有不慎便会被对手抓到破绽,因此在决赛中尽管双方的综合素质都较高,但是在技战术的运用上反而是最保守的,双方都不会给对方机会。因此在技术选择上会使用比较稳健的进攻和防守技术。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比较基础的技术反而会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随着对切技术的频繁使用而迫使对方在防守时增加反切技术,完美地展现了对抗性运动项目的观赏性和不确定性。2017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70kg级别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从侧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式摔跤项目在训练和比赛发展成果。
针对切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统计结果可知(表3),不同切技术的应用成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拿着切57.14%、偏门切57.14%、抱胳膊切50.00%、其他技术50.00%。 其中,大拿着切和偏门切的使用次数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这两种切法简单易学且运用风险性小。虽然切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技术种类较为全面,但是还有一些切技术没有涉及串头切技术,同时切技术的使用过于集中也可能导致中国式摔跤切技术过于集中,不利于中国式摔跤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中国式摔跤切技术的观赏性。
表3 2017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70kg级别16强15场比赛中主要切技术使用一览表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比赛中运动员合理地分配技战术至关重要,将各种技术熟练地组合使用是每个优秀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实际比赛中现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变化的,只有洞悉所有技术的核心并将其在实战中发挥出来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从影响运动员使用切技术的多种因素可以看出,运动员在赛场上除去自身技术之外,诸如心理方面情趣、心态、自信心等因素也会影响运动员运用切技术。当比赛中切技术受反切技术或其他防守技术阻碍时,运动员多会接其他技术如切变切别、别子等动作进行进攻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局势,同时也会由其他技术转向切技术,这场比赛中 串头打变串头切、偏门打变偏门切等承接动作也十分常见。“精一而百通”很确切地描述了主要技术和配合技术的关系,也是运动员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保障。通过录像分析发现,在比赛不同阶段运动员的水平发挥会有所差异,从预赛至半决赛到最后的决赛,高水平运动员的发挥往往会越来越好。一方面,随着比赛的进行,越接近决赛运动员的水平越高,而在初级赛事中有一定比例的新手参赛,对于刚参赛的运动员而言,在赛场上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场上局势稍有变动就很容易从其眼神和肢体动作中表现出来。这也是对比赛不习惯的表现,在赛场上无论是在强度还是难度上都比训练大得多,再加上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多次比赛进行打磨,运动员很难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自信心也是影响运动员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级场次中,运动员的得分往往是连续的,得失1分都会对运动员的信心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赛事层次的提高,运动员对自身心态的把控越稳,自信心也越强,在决赛中双方运动员虽然对每1分都十分看重,但不会因为得失几分而轻易地改变自己的对战策略,更不会自乱阵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中国式摔跤切技术步法以上步为主、手法变化繁多,同时具有简洁有力、出手速度快、对抗性激烈等特点。本文研究显示,“切”的运用次数和成功次数均优于其他的摔法技术。
在实战比赛中,基本技术的正常发挥需要 时机、距离、战术以及运动员自身的身体条件各方面的高度配合。预赛中运动员切技术的优势表现比较明显,越接近决赛,运动员对赛场的把控越是沉稳,技战术的使用也更加谨慎,半决赛中切技术的使用的次数和成功率相对降低。
切技术的应用中,由于简单易学且运用风险性小,大拿着切和偏门切的使用次数相对较多。
赛场上影响运动员切技术发挥的因素除“精一而百通”的技战术素养外,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素质、自信心的培养、良好心态的建立都是至关重要的。
3.2 建 议
在训练中应加大基础技术的训练同时重视融入中国式摔跤的多样化特点。
应注重培养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对时机、距离、战术的控制,针对性地进行实战对抗,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比赛策略。
不断完善运动员的技战术,必要时期可以进行跨级别的对抗交流,培养运动员技战术的多样化发展,适应多种类型的对手。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训练中应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疏导,培养运动员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