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路径探析

2022-08-14潘朋飞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减体育教师政策

潘朋飞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2)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犹如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揭开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针对现有基础教育困境制定的良方,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同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1 “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双减”政策无疑为学校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但对学校体育而言,“双减”政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推进“双减”的同时伴随着实行“双加”的出现,“双加”指“加强学校课内外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促进”和“加强学生校外文体、科技、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以构建朝气蓬勃的校外素质教育氛围”,其中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对于学校体育,还是体育教师而言,“双减”政策的提出都是难得之“机”:家长、学校以及社会都会比以往更加重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随之,学校里的体育运动队和学生体育兴趣社团等工作也会得到重视与发展,学校体育舞台更加广阔,体育教师展示特殊才能与体现价值的机会也变得更多。在政策导向下社会各类资源会“涌入”学校体育,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

学校体育在得到“机”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危”。当家长以及社会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时,他们对学校体育质量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学校体育的问题也会更加凸显。学校教学中增加体育课时会使本就不足的体育师资、场地器材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学生运动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学校体育各方面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这都是新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舞台得到拓展后,体育教师的“一专”即专项技能、“一能”即锻炼学生身体的能力、“一全”即安全组织体育活动的专业化能力必然需要提升。此外,各类社会资源“泥沙俱下”地“涌入”学校体育,校外体育培训机构会良莠不齐地快速生长,这些必然会给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新的隐患。

2 “双减”政策契机下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在深入分析“双减”政策给学校体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后,笔者认为学校体育应在深刻理解“双减”政策意涵的基础上,借此契机准确把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前进方向,高质量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2.1 提升学校体育质量,夯实学校体育发展基础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的最正规、最公平的教育形式,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对培养高质量人才至关重要。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作用不容忽视。“双减”政策颁布后,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其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所占比重增大,地位作用相对上升,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体育应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丰富的育人方式、高质量的育人手段,全力打造优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使学校体育更开放、更吸引学生,切实发挥学校体育“以体育人”主阵地的作用。

2.2 转变学校体育固有思维,重塑学校体育理念

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传统体育教学思维影响,学校体育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冲破“唯技术论、唯体能论、唯分数论”的传统体育教学思维,倡导以健康为核心的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理念,更加聚焦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参与体育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应从更加广泛的视角来看待学校体育,突破传统学校体育思维,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有育人功能与社会价值。

2.3 打破学校体育壁垒,广泛整合社会体育资源

以往学校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基本是围绕学校而组织开展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体育的偏见以及体育观念意识的淡薄,家庭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参与相对较少,常使学校体育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双减”政策的实施以来,很多学校既面临体育师资不足、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受限的困境,又面临要开足、开齐、开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压力,因此不得不打开校门来让更多的社会机构、家长和社区深度参与学校体育的改革,学校体育的发展已不再单单依附于学校,应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多元联动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模式。未来,学校、家庭和社区要更加清晰地明确自身的角色职能定位,深入推进学校体育促进多元联动模式向纵深发展,构建学校主导,家庭辅助,社区参与的学校体育新生态。

3 “双减”政策契机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

“双减”政策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从事体育活动,为课内外一体化的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潜在空间。但是,空余时间能否真正转化成可利用的体育时间,潜在空间能否真正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学校体育乘势而为、主动求变。

3.1 优化学校体育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现如今,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也促使其对体育学习内容产生了多元化的需求。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学生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保证,学校体育在教学中应聚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坚持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内容。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的力量、速度、爆发力等各项身体素质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使其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更具竞争力,培养其自信坚毅的良好品格。同时,学校体育应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增设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将各种新兴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学校传统优势项目以及各类运动项目的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进行优化改造形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并采用选学的形式排入课程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3.2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当前,部分学校体育教学依然存在练习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状态,在体育学习中感受不到乐趣,导致学校体育教学效果差,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陈旧。因此,体育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变化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开展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同时,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学,在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和学法,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使学校体育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课程。

3.3 丰富体育教学组织

体育教学组织是完成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学校体育中能否运用多样的组织形式更高质量地达到预定的课堂效果是衡量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需要继续在体育课程安排上打破按现有行政编班开展体育教学的方式,应根据学生规模和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情况,将同一年级或同一年级部分班级的学生按兴趣进行编班,安排在同一时间上体育课。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能基础和动作操控能力弱,还不足以支撑其独立进行技能较为复杂的项目活动,建议按照兴趣项目编班方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一、二年级,仍然实行原有行政编班,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以基本动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

3.4 健全体育教学评价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因此,在评价时应重点考虑体育学科特点,做到“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同时,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运用智能化手段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真正实现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的转变。此外,在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应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文化成绩的评价有机融合,为学校体育提供科学、 精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4 结 语

“双减”政策使学校体育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也必将承载更多的时代重托和历史使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守学校体育主阵地,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与价值。与此同时,作为体育教学的总设计师和执行者,体育教师应积极求变,紧抓政策机遇,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与学科素养,把握学校体育发展方向,顺应学校体育进步的时代潮流,为推动“双减”政策在体育教学领域的贯彻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教师政策
政策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政策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助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