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激化信息军备竞赛
2022-08-13张家栋
张家栋
俄乌冲突爆发接近半年时间,目前战场局面依然胶着,很难看出胜利的“天平”会倒向哪一方。但这场冲突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在这一期间相关国家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各国纷纷增加军费开支。德国不仅批准1000亿欧元的紧急军费,还表示要把军费开支从GDP的1.5%提高到2%。几乎一夜之间,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第三大军费开支国。俄罗斯没有公布数据,但冲突发生后的前4个月,至少用掉一年的军费。俄军费开支今年翻番,应是无疑。二是,刺激各国军品生产厂战争进入消耗战阶段,双方都出现武器供应不足问题。美欧国家把几十年的武器库存都翻了出来。各国军工企业都在开足马力,必然会形成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感觉。
但是,俄乌冲突所激发的,不是全面的军备竞赛,而将是一种新的信息军备竞赛,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战略博弈,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具有全局性和主导性,与冷战时期苏联与西方的战略博弈不能相提并论。俄通过打击乌克兰保护自己的战略后院,顺带敲打西方,并不伤及西方根本,也没有关闭与西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一旦冲突形势发生本质性变化,无论是俄罗斯胜利还是乌克兰胜利,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都会随之变化。俄与西方的关系,仍然具有可塑造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俄罗斯与西方战略博弈的不对称性,导致俄罗斯与西方没有进行全面对抗的必要性P这场冲突对俄罗斯来说,是一次特别军事行动,不是国家战争,不需要进行全国动员。对于美欧国家来说,这是一次代理人战争,是站在乌克兰身后与俄罗斯作或。有时,北约国家还要管束乌克兰,不让乌军袭击俄罗斯纵深目标,以免破坏代理人战争的游戏规则。这像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肯是不能与世界大战和冷战相提并论。各国会趁机清理军事库存,检验新式装备,推动军事能力和军事理论的升级换代,但不会出现全面军备竞赛。"军事胜败会决定乌克兰的生死,但不会决定俄罗斯的存亡,也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力量格局。
再次,军事斗争的意义下降。在这场冲突中,军事一直都是手段不是目标。俄罗斯一开始是试图以战逼降,现在似乎更多是以成促和、体面脱身。西方也一样,支持乌克兰抵抗的目标,从一开始的保护乌克兰主权和欧洲安全秩序,到现在的拖垮俄罗斯。俄罗斯常规军事力量不够强,不足以实现其政治目标,导致军事手段在这场斗争中的地位下降。斗争的一条战线,是一个大而疲惫但不得不战的俄罗斯,与小而顽强但必须胜利的乌克兰;斗争的另一条战线,是一个较少担心战略风险的俄罗斯,与更多顾忌战略风险的西方。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斗争的意义,逐渐让位于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的斗争。
很显然,俄罗斯与西方都没有以全面战争为预期目标。西方是要努项避免这一前景,俄罗斯则要努力利用西方的这一忧虑,来约束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和形态。双方都是以拖待变,这是承受力责争而不是爆发力竞赛。其结果是,美国虽然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但没有大幅增加军费开支,也没有转移战略方向。在世界其他地方,由于经济困难,减少军费开支的呼声在很多国家都有上升趋势。
俄乌冲突虽然不会引发全面军备竞赛,但是会激化信息军备竞赛,或信息科技竞赛。
在俄乌冲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俄军在重火力数量、质量和射程等方面的优势,没有转化为相应的战场优势。乌克兰拿着来自几十个国家、生产时间纵跨几十年的“万国牌”武器系统,居然也能与俄军打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这背后的奥秘就是信息体系。缺少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俄军从21世纪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变身二战时的“战场粉碎机”,只有在对某一个地区集中火力进攻时才能显示出优势。乌克兰则在现代信息化系统的加持下,把来源分散、形态多样、制式混乱的武器装备,组合成了作战利器。信息化系统,成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万能赋能器”:这将激起新一轮信息化军备竞赛。
这一轮信息化军备竞赛,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信息科技竞赛。在这个竞赛中,半导体工厂和软件设计与编程人员,比飞机大炮本身更加重要。军民融合,是这个竞赛的重要特征。第二,军事理念的竞赛。传统热兵器战争是人类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就是等级制、自上而下指挥体系的巅峰之作。信息化战争则是一种打破上下级关系、模糊前方作战系统与后方支持系统的新战争形态,需要作战指挥权在前线与后方之间的实时切换与无缝联接。俄军与乌军在战场上的不同表现,根子就是战场背后的指挥理念之间的差异。
和平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战争则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每一次战争,会是一些国家的灾难,也会给另外一些国家带来机会。其中的关键是要看各国能从战争中得到什么样的教训与经验,对自己进行什么样的调整与变革。▲(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