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教学“减”的艺术

2022-08-12杜启达李如密

当代教育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理念优化

● 杜启达 李如密

艺术中的“用减”实质是以少胜多,以简驭繁。郑板桥的“冗繁削尽留清瘦”,是以减而留有余地,笔减而意高,于简洁中见精神[1]。20 世纪30 年代,德国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设计观点。艺术界对“减”的思想所做的探讨,可以为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优化提供有益的启示。如把艺术中“用减”理念引到课堂教学中,也能收到“以减驭繁”的效果。鉴于教学领域对教学“减”的探索、研究尚未给予足够重视,教学“减”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等一系列问题还处于被忽视或者遮蔽状态,本文拟尝试揭示教学中“减”的内涵,探讨教学中的“减”能给教学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如何落实教学“减”的理念。

一、教学中“减”的内涵解析

教学中的“减”是对与教学系统无关因素的删除,对教学系统内部要素的优化、扬弃和创造,是实现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价值理念和方法手段。它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多种形态,主要表现为删除、优化、留白和扬弃创新。

(一)教学中的“减”具有去除、删除之意

从日常生活层面上看,“减”是数学运算术语,一般指数学运算中的减法运算法则,泛指在原有数量中减掉一部分。将其理念引到教学领域中,主要是指通过去除、删除与教学无关或者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的元素,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庄稼人种地,为了好收成,要除掉田地里的杂草,以免杂草影响庄稼的生长。教学中,教师要像农民在庄稼地里去除杂草一样,勤于、善于去除与教学无关的或者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的“杂草”。教学中的“杂草”主要是指与教学无关的因素及教学中的劣质元素。比如教师错误的教学观念、不良的教学行为习惯、学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不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这些妨碍教学质量提升的劣质因素需要在教学中减去。

(二)教学中的“减”具有简化、优化之意

从教学本身的角度看,教学中的“减”并不是删减一切,而是根据教学规律、学情变化适当删除冗余,整体上优化教学流程,以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仅仅删除、去除教学中的无关因素或劣质因素,并不能真正实现教学“减”的效果,也不能充分说明“减”的内涵。教学“减”还具有简化、优化之意。简化、优化是指在不影响教学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对教学系统内部的繁琐、冗杂之物进行加工、提炼、改造,以期达到削枝强干、减量增质的效果。树枝本就是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旁枝杂多也会影响树的成长,需要给予修剪。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本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多、过繁、过难(如教学内容过量,教学流程按部就班等)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给予简化、优化。可见,教学中“减”的艺术是指对教学各要素的优化艺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优化理论为理解教学“减”的优化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教学中的“减”还具有省略、留白之意

从艺术的角度看,“留白”是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要求用有限空白的留取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这样就会给观者造就空灵的韵味,给人留下意味深长的、无尽回味的感觉,从而达到一种美的享受。”[2]教学中的省略就是一种留白。“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是指教师故意留给学生的空间和余地。”[3]根据“稀释定律”和“认知负载理论”,当教学信息过于庞大、弱相关冗余信息过多时,教学重点反而模糊不清,教师对知识点讲解的针对性反而被削弱,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下降。[4]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省略,对教学流程的简化、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布白,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的省略、布白也体现了教学“减”的意涵。

(四)教学中的“减”具有扬弃、创新之意

从哲学的角度看,教学中的“减”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涵。教学中的“减”是辩证的否定,具有扬弃、创新之意。辩证否定不仅是肯定与继承的基础,而且本身蕴含着发展的动力。即教学中的“减”是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教学中的“减”是一个需要反复构思和消化的创造过程,是浓缩了加法功效的减法过程,是对“少即是多”教学理念的继承与不断超越。教学“减”不能只是单纯为了减而减,而是蕴含着教师创造性教学智慧的减;教学“减”的过程,是“由博返约”“举三归一”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

二、教学中“减”的价值

教学“减”赋予了教学方式更多的变革意义和价值。教学“减”的运用既是教学优化的手段,又蕴含着教学创新。教学“减”的理念可以促使教师从不同视角去思考教学,纠正对教学“加”的偏见,将教学从不断累加的繁重负担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教学本质的回归和教学简约美的实现,有助于实现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一)有助于纠正教学“加”的偏见

教学“减”的理念是针对教学实践中对“加”的偏见提出的。教学偏见“是一种未经仔细审查和依据教学事实而做出的教学判断,是缺乏自明性论证的教学先见,掺杂着教学情感的偏执……,因而是应该清除或竭力避免的”。[5]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受到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倾向于在教学中运用“加”的理念,更多地关注“如何增”,鲜有关注“如何减”。

教学“加”的理念追求“越多越好”,主要表现为延长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多次重复教学内容、布置大量作业等。这种以多投入取得教学发展的模式,偏离了教学规律,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破坏了教学生态,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教学“减”主张“少即是多”。“好不在多”,追求“少即多”是教学“减”的一个重要意涵,蕴含着“少即是多”的辩证关系。对教学“减”来说,主要目的不是量的累加,而是质的提升。教学“减”与“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味增加教学容量也可能取得较少的教学结果。“贪多嚼不烂”这个成语充分说明了多也可能是少的道理。反过来看,教学“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教学增的效果,甚至以少胜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但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这个观点有待重新审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无论人怎样努力地做加法(充实知识),都不可能穷尽某类知识,更不用说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也不应该把掌握全部知识作为教学的目标。”[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7]认清此理,将有助于我们纠正对教学中“加”的偏见,完善对教学理论的理解。

(二)有助于实现教学的简约美

教学美是一种综合美,它是一个高度综合、统一的有机整体,由各种美的潜因组合而形成。[8]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减”体现着教学的简约美。对教学“减”的运用就是对教学简约之美的追求。对教学“减”的落实,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美的实现。

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素有以简为美的审美观念。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礼记·乐记》中提出了“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的论断,均体现了儒家对简约美的追寻;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等体现了道家所倡导的一种简约美。墨家站在小生产者的角度反对奢华浪费,提倡“尚质”,充分体现了追求事物本质的简约之美。

教学“减”的理念正是对简约美的体现。教学“减”是相对于杂多而言的,是在遵循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所做的教学美化。对影响教学发展的劣质因素、与教学无关因素的删除,对教学中有待完善部分的优化,达到了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目的;通过省略、留白,使教学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体现了教学的结构美、布局美。教学“减”的艺术要求做到“简于像而繁于意”。“减”,并不是一味盲目地“减”,而是要使教学在内容、功能和意蕴保持一致的条件下,通过简洁的表达,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形减而意增的效果美。巧妙地利用简洁的图形、文字、色彩,来优化教学、创造教学,从而更好地体现教学的本质和规律。这不仅不会因“减”而损坏教学的完整性,反而通过教学“减”的删除、优化和扬弃等更加彰显教学的功能性和系统性。可以说,落实教学“减”的理念就是对简约美的践行,教学中对教学“减”的落实就是对教学美的实现。

(三)有助于教学内涵式发展

教学内涵式发展是相对粗放式发展的弊端提出的,是对粗放式教学发展的一种纠偏、矫正。在加法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呈现的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在时间及教学资源上的大量投入,如挤压课时、教师多讲、学生多练等。这种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也破坏了教学生态平衡,造成师生身心疲惫等不良后果。一是教师无暇反思教学得失、无暇修炼教学本领,只能通过增加、延长教与学的时间等方式取得一些成绩;二是学生没有时间去消化、思考,只能被动应付老师的要求。脑科学研究表明,机械训练过多可能会导致创造性潜能被扼杀、学习兴趣压抑,从而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样的教学发展模式容易让教学发展走向恶性循环之路。

教学“减”是一种以较少投入获取较好发展的理念。树立教学“减”的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课堂教学集约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教学“减”提倡减少教师的言语之教,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减”的艺术,教师潜心研究教学规律,精准掌握学情,并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精心设计并优化教学过程,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勇于尝试创造性教学,这为教学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四)有助于回归教学本质

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仅仅单方面传授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教学生学。高明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强调:“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9]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实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以教师讲代替学生学的现象。这已然偏离了教学本质,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毕竟不是学生的真正体验和思考,知识的掌握需要经过学生自身的咀嚼和消化。任何真正的学习都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缺少了这一步,学习就容易流于表面。

教学“减”的理念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减”提倡减少教师言说指教,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支配权、选择权还给学生,这是对教学本质的回归。学生的学,无论是学会还是会学都需要去思考、探索、发现,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时间支配。因此,应减少教师的言说之教,把课堂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的才华得以发现、展示,并以此激励学生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从学生学习来讲,“教师的言说之教,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接受表层,学生处于被动感知之中,容易形成对教师言说之教的路径依赖,不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10]学习是学生的本能天性,教师要做的不是代替学生学习,而是要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服务。1965 年,毛泽东就提出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先进理念。他说:“学校的校长、教员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学生为校长、教员服务的。”[11]减少教师言说之教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运转、课堂参与、深度知识体验和学习习惯养成。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学生学习不是包办代替,强调减少教师言说之教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自己应有的教学职责。相反,教师要提高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本领。

三、教学中“减”的策略选择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化教学改革,落实教学“减”的理念,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学能力、较高的理论素养。也就是说,要实现在减法方面的潜力,我们需要超越固定思维模式,超越喜欢做加法、喜欢展示自己能力的本性,改变对数量不正确的感受。[12]

(一)树立教学“减”的意识,重视教学“减”的价值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用减”艺术,首先树立教学“减”的意识,重视教学“减”的价值。关于教学“减”的理念,教师普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受求多本能的影响,教师也普遍缺乏减法的意识。莱迪·克洛茨在《减法:应对无序与纷杂的思维法则》一书中指出:“缺乏对‘少’的直觉,或许是我们很难想到减法的一个原因吧。就像我们具有获取物品的本能一样,我们对于数量的本能当然是求‘多’,而不是求‘少’,”[13]教学实践中,目标太繁、内容太多、活动太密、节奏太紧,致使课堂教学太“满”、太“紧”,让学生感到压抑,减损了学习兴趣,弱化了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用减”意识或者忽略了教学“减”的价值。

2021 年12 月,在参加国培跟岗学习活动中,笔者深感教师对课堂教学“减”的意识普遍缺乏。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诗五首》时,为展示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安排了五位学生,每位学生讲解一首诗,每个人的时间为6 分钟,计划30 分钟内解决5首诗的内容,还可以剩余10 分钟。实际上课时,每个学生讲解的时间远远超出了预定计划,到了学生讲解第四首诗时,下课铃响了。课后反思时,这位教师感觉有点遗憾,她感到遗憾的不是因为课程内容太多,也不是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而是因为还有一首诗没有讲完,还有一个学生做了充分准备却没有机会展示。如果教师具有教学“减”的删除意识,舍弃一部分上课内容,只选取一两首诗,教学效果就会大不同。再如,有位教师在讲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曹刿论战》一课时,从上课讲到下课,才刚刚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句的翻译(这部分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解决了,教师没有察觉或者故意当作学生没有学会),文章的重难点还没有涉及,课就已经结束了。从这节课可以看出,该教师唯恐讲不透、讲不细,导致教学主次不分、层次不明,重难点不显,这也反映出教师缺乏教学“减”中的优化、扬弃意识。

教师如何树立教学“减”的意识?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培育教学“减”的意识。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论,用先进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教学实践。先进教学思想中,蕴含着大量教学“减”的思想。教育史上的一些名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教学“减”的概念,但是他们的先进教学思想中依然蕴含着教学“减”的意涵,有待教师去认真学习、提炼。早在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中就已提出“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的思想,这个思想就蕴含着教学“减”的理念。[14]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法、奥苏伯尔的意义教学法、巴班斯基的教学优化思想以及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15]的教育思想,也都蕴含着教学“减”的理念。

(二)正确理解“减”与“加”的辩证关系,把握“减”的度

教学“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加与减是矛盾的一对重要范畴。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教学中“减”与加的关系也不例外。教学中的“加”与“减”是一体两面的。教学中的“减”,不是排斥“加”,没有“加”就无所谓“减”。“加”与“减”所包含的辩证思维对于我们矫正教学“加”的偏见、反思教学“加”的思维方式,实现对教学“减”的辩证统一理解和落实,将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学“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转化为增。减少了教师教的时间,学生学的时间就会增加;学生减少了对教师讲解的依赖性,就会增强学习思考的独立性;减少教学中的杂质,就凸显了教学中的精华;减少了教师的替代、控制,就增加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由。反之,教学中的“加”也可能造成少的后果。教学中增加课堂容量、加快教学速度,可能因为学生跟不上教师节奏而感到疲乏,或者对教学内容不理解而缺乏兴趣等,学得很少,甚至什么也没有学到。就像水龙头开得越大,碗里盛得水却未必越多一样。

要全面处理好教学中加与减的辩证关系并非易事。笔者以为,教师在处理教学“加”与“减”关系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减”的度,克服两种错误倾向:重加轻减,或重减轻加。如果一味地为减而“减”,减之过多,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减”要遵循适度原则,该减则减,不该减的一点也不能减,即要辩证处理“减”,这才是教学“减”的要义。美国的伯纳姆在现代科学管理制度——泰罗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问”:(1)能不能取消?(2)能不能合并?(3)能不能用更简单的东西来取代?[16]为教学“减”的实施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借鉴。这“三问”,虽然是为改善管理制度而提出,但它的价值远不限于管理的改进,它运用到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在分析、反思、总结教学时,也可以不断问问:自己的教学还能不能减掉一些、合并一些?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式取而代之?

(三)注重教学整体优化创新,增强教学“减”的能力

教学加与减是一体两面的。减量的目的是增质,提升教学质量要增强教师的教学优化能力。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条件下,要增强教师教学“减”的能力,注重教学整体优化。教师教学“减”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两个重要因素的优化和扬弃: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法。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教学内容的优化需要教学“减”的理念支撑。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解构、重构、整合与取舍。优化的原则不在于还能增加什么,而在于还可以减去什么、删掉什么。奥卡姆剃刀定律认为:“为了提高效率,应该无情地‘剃除’那些无用的虚无缥缈的概念!”它的理论核心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重要意义在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优秀教学内容设计往往强调内容结构的简洁洗练,力争做到以少胜多、删繁就简。[17]恰到好处地减,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吸收理解知识提供时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在讲授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一课时,就不会用减的理念对习题内容进行优化,从而拉低了课堂教学效益。该教师用PPT 展示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做题的过程。题目如下:某报对本市的城市特色在市民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你选用哪种统计图描述上表中的数据?说出选择的理由,并画出统计图。这道题目作为练习是没有问题的,但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该题目中的数据需要教师进行简化、优化处理。因为本课的目标是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而不是数学计算。由于教师没有树立教学“减”的理念,也就不可能对数字进行简化,导致学生在黑板上计算的时候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教师把百分数简化为20%、10%、30%等,学生可以通过口算得出数据,方便在黑板展示的时候节约时间,并把节省的时间用来解决或者深化教学重难点,从而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涵式发展。

从教学方法优化的角度看,它强调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协调性。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等诸多方面是不能割裂开的。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可以重构教学内容。[18]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学方法’维量与‘教学内容’维量是一件事情的两面,从教学方法角度概括的‘步骤’,其实也就是教学内容的安排。”[19]也就是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互动交融的,提炼、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就是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我们对于两者的关系应该转向整体性、关系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做减法往往比做加法难度与挑战更大。将艺术中的“减”引到教学论领域,既体现了中国辩证艺术深厚的理论基础,又从“减”的视角对教学中各要素结构进行了重新审视。揭示教学中的“减”的价值,有利于消减对教学“加”的执念,实现对教学“加”与“减”的辩证理解,丰富对教学论的认识。在新的“双减”背景下,提出教学“减”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教学“减”的理念,在教学推进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优化创新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理念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