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式和跳跃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2022-08-12彭爱明吴彦禹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退行性节段椎间盘

彭爱明,刘 果,刘 辉,阮 翔,库 威,吴彦禹,俞 勇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咸宁 437100

临床多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但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该术式,因手术节段增多而显著增加假关节形成、植骨不融合及周围节段退行性变加速等风险[1]。非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方案选择一直存在争议,重点集中于是否应保留中间正常的椎间盘。保留正常节段椎间盘的解决方案有应用人工椎间盘、零切迹融合固定或选择后路手术等[2]。有学者[3]提出,对于非连续型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的患者,可保留相对正常的椎间盘,通过跳跃式手术完成植骨融合。但亦有研究[4]认为,此类术式可能引起中间被保留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速。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7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采用跳跃式和连续式ACDF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颈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③影像学检查证实2个及以上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5];④非手术治疗无效。排除标准:①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②既往有颈椎手术史;③颈椎外伤、颈椎急性损伤;④颈椎后凸畸形;⑤重度骨质疏松、代谢性骨病;⑥颈椎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按照上述标准,纳入多节段颈椎病患者78例,其中36例采用跳跃式ACDF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连续式ACDF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男27例、女9例,年龄为(51.82±4.72)岁,病程为(11.03±3.30)个月;手术节段为C3/C4和C5/C618例,C4/C5和C6/C712例,C3/C4和C6/C76例。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为(52.30±4.96)岁,病程为(10.78±3.17)个月;手术节段为C3~624例,C4~71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做一颈前右侧横切口,依次经皮肤及颈阔肌完成颈阔肌瓣分离,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进入,剪开颈深筋膜,再沿血管鞘内侧钝性分离颈深筋膜至椎前,注意保护颈动脉鞘、食管及气管。X线透视辅助下确定病变椎间隙,撑开、固定椎体后有效切除病变椎间盘,并达椎体后缘,继续对双侧钩椎关节、椎体后缘骨赘及后纵韧带进行切除,暴露硬膜后沿椎体后壁潜行清除椎体后缘。将减压过程中切除的松质骨填塞入融合器,适当撑开椎间隙后置入融合器。2组采用相同操作处理病变节段,观察组采用跳跃式内固定,术中保留中间相对正常的椎间盘,对照组则进行连续内固定,同时,选择适宜钛板置于椎体前方固定。所有患者术后1 d佩戴颈托坐起进食,引流管拔除后下床活动,颈托制动3周,之后在无保护下适量完成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2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6]评估神经功能情况。JOA评分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7-术前JOA评分)×100%,JOA评分改善率> 50%判定为疗效优良。记录术前、术后12周及末次随访时2组C2~7活动度(C2~7ROM,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C2~7Cobb角之和)、矢状位垂直距离(SVA,C2矢状位垂线与C7后上角垂线间的距离)、T1倾斜角(T1上缘连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等影像学指标。植骨融合判定标准为颈椎正侧位和屈伸动力位X线片或CT上可见椎间隙内连续骨小梁通过,屈伸动力位X线片上无相对运动发生。在MRI T2加权像上采用Pfirrmann分级[7]评估椎间盘退行性变情况,术后分级高于术前定义为退行性变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 ~ 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2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2组术后12周C2~7ROM比术前降低,SVA及T1倾斜角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末次随访时C2~7ROM、SVA及T1倾斜角均较术后12周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观察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2。

图1 观察组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Fig.1 Imaging data of a typical case in observation group

表1 2组患者统计数据Tab.1 Statistical data of 2 groups

图2 对照组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Fig.2 Imaging data of a typical case in control group

3 讨 论

ACDF已被广泛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其能够直接清除脊髓前方压迫因素,包括发生退行性变的椎间盘、椎体后缘骨赘及异常的后纵韧带等,同时可通过椎间植骨有效促进椎间隙高度恢复,总体疗效及安全性令人满意[8]。既往治疗非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因担心跳过正常节段使得椎间应力增加,出现退行性变加剧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师倾向采用连续式ACDF进行治疗,但随之而来的假性关节形成、植骨融合率下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远期预后[9]。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10-11]采用跳跃式ACDF治疗非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通过前路减压、分别融合完成手术,尽管具体减压融合效果存在差异,但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令人满意。如何有效维持术后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及ROM被认为是改善颈椎病患者脊柱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2组C2~7ROM均较术后12周时有所恢复,提示2种方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术后颈椎ROM均可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相关研究[12]显示,ACDF术后C2~7ROM下降使得相邻节段ROM增大以保证颈椎整体ROM,会进一步导致相应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应力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速。但本研究纳入患者手术节段多位于低位颈椎,因胸廓、肩胛骨等遮挡导致邻近节段ROM无法测量。

术后颈椎矢状位失衡被认为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原因[13]。有研究[14]证实,SVA与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植骨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发生病变密切相关,SVA增大使得融合邻近节段应力增加;同时,T1倾斜角增大亦是导致颈椎失稳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T1倾斜角增大可引起颈椎前倾,从而导致SVA进一步增大。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2组SVA和T1倾斜角较术后12周有所改善,接近术前水平,与既往研究[15]结果相似,说明2种术式均能够较好地维持颈椎术后矢状位曲度。

一项长期随访回顾性研究[16]显示,1 ~ 2个节段颈椎病患者ACDF术后与健康人群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比较,上下位邻近节段髓核、椎间盘突出及椎间隙狭窄信号改变率分别为45.71%、42.36%,61.35%、44.08%,12.74%、14.50%。而另一项针对1 ~ 4个节段颈椎病患者ACDF术后的长期随访研究[17]报道,上下位邻近节段髓核、椎间盘突出及椎间隙狭窄信号改变率分别为97%、97%,74%、48%,43%、30%。本研究采用Pfirrmann分级对相邻节段及中间保留节段的椎间盘退行性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组邻近和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跳跃式ACDF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加重情况与连续式ACDF相近,同时跳跃式ACDF术后中间保留节段椎间盘并未出现退行性变加速的问题。国外学者[18]的相关报道指出,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发生风险每年增加3%,随访10年发生率达25%。本研究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明显邻近节段退行性变,邻近节段和中间被保留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亦较以往文献报道轻,其可能原因:①随访时间短;②纳入患者年龄偏小;③C5/C6、C6/C7等高危节段术中被有效处理。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纳入病例较少,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存在偏倚;②术前、术后MRI参数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影响椎间盘退行性变评估结果;③随访时间最长仅为19个月,无法客观评估中长期手术效果及安全性;④2组手术节段分布难以完全匹配,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综上所述,跳跃式ACDF治疗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可获得与连续式ACDF相近的疗效,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医源性创伤。

猜你喜欢

退行性节段椎间盘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研究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半躺姿势最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