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2-08-12宋丽颖凌源市种子管理站辽宁凌源1225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晚熟甜玉米定苗

●宋丽颖(凌源市种子管理站 辽宁 凌源 122500)

凌源地处辽宁西部,为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的节点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3亿元,在三大产业中占比达31.5%,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业发展大县。2020年,凌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34万公顷,玉米生产面积超80 hm2。甜玉米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每百克干物质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8.4%,12.08%,6.4%,维生素C、叶酸和硒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玉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水果玉米”[1]。甜玉米生育期较短,口感香甜,可鲜食,可加工,产品用途广。由于甜玉米的种植效益好,凌源当地在推广优良北方甜玉米品种的过程中,还需要抓好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促进当地甜玉米稳产丰产。

1 品种选择

1.1 甜玉米选种依据

甜玉米主要包括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及加强甜玉米,详见表1。首先,农户应根据生长用途合理选择品种,同时做好早熟、中晚熟玉米的合理搭配种植,保障种植的甜玉米可以陆续上市,一直有种植收益。其次,农户在选择甜玉米品种时还需要参考以下标准:生产潜力大,产量高,这样可以保证生产效益;发芽率高,品种纯正,生育期适中;结实饱满,籽粒排列整齐,果穗均匀,商品性好;抗病虫害能力高,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

表1 甜玉米品种特性和用途

1.2 北方甜玉米品种介绍

1.2.1 “沈甜3号”属于早熟甜玉米品种,籽粒大,呈金黄色,百粒重达35 g,出籽率大于65%,青枯病、丝黑穗病抗病性强。

1.2.2 “奥甜01”属于早熟甜玉米品种,籽粒饱满,呈金黄色,百粒重超30 g,出籽率约为45%,含糖量高,总糖含量超过53%。

1.2.3 “奥甜8210”属于早熟甜玉米品种,籽粒饱满,呈金黄色,百粒重约30 g,出籽率约为45%,有独特的奶油风味,抗病性好。

1.2.4 “珍甜5号”属于中晚熟甜玉米品种,籽粒饱满,呈黄色,百粒重约15 g,对大斑病和小斑病均有较强的抗病力,抗倒伏能力好。

2 种子处理

2.1 晒种

甜玉米种子播种前需晾晒,以杀灭表皮病原 菌。选晴天在向阳干燥区域平铺甜玉米种子,从10:00一直晾晒到16:00,晾晒期间要勤加翻动,促进种子后熟,连续晾晒2 d。晾晒后的种子可早出苗24~48 h,出苗率提高14%~18%。晾晒过程中筛除染病虫害、颗粒干瘪、不完整的种子。

2.2 浸种

温水浸种可保证出苗整齐,具体做法是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的健壮种子,冷水浸泡16 h 后,捞出置于4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8~12 h,水面高出种子25 cm左右。浸泡期间要不断搅拌,让种子受热均匀[2]。

2.3 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平铺到无菌的干抹布上,然后喷洒45℃温水,盖上已湿抹布,置于26℃环境下,一般24 h内种子即可露白,若出芽过长,在播种时容易机械损伤幼苗。

3 选地整地

3.1 选地

甜玉米栽植区域要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土质深厚、土壤疏松、地温相对较高、用水和排灌便利的地块,且具有较好的光照和透气性。切勿选择盐碱地和低洼容易积水的田地。同时,甜玉米种植周边若有其他玉米,尤其是普通玉米,在与其花粉杂交后,不仅会降低甜玉米的甜糯性、含糖量,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也会下降。因此甜玉米种植周边需要做好时间、空间隔离措施。

3.2 整地

播种前进行整地,耕地深度大于30 cm,去除田间杂草、碎石等。田间施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

4 隔离与分期栽植

4.1 播种时间

凌源当地甜玉米春播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土温超过12℃才能出苗,一般播种前需要适量控水,土壤含水量以65%为适宜。由于玉米是异花授粉的农作物,同一时间栽植时,不同玉米会出现串粉问题,这样会改变原有品质,降低甜玉米的口感,并影响品种纯度,因此要做好空间隔离和分期栽植管理。

4.2 空间隔离

甜玉米周边300~400 m区域内勿栽植其他品种玉米,若栽植区域周边有树林、山坡等遮蔽物,可以适当缩减空间隔离距离。

4.3 分期栽植

不同品种玉米栽植时,需要间隔3~5周,一般夏、秋栽植需要间隔3周以上时间,而春播需要间隔4周以上。同时,分期栽植可使玉米品种分批次上市,以防同期上市过度影响甜玉米售价。春播甜玉米要求气温高于12℃,若采用温室育苗可以提早2周。

5 合理密植

5.1 按生育期栽植

早熟甜玉米株型相对中晚熟甜玉米矮,其出苗至鲜穗采收时间短,可以密植。甜玉米种子的干物质含量低,发芽力不如普通玉米,因此甜玉米的播种深度不宜超过3 cm。早熟甜玉米品种可以适量密植,而中晚熟需要稀植。“沈甜3号”(早熟品种)栽植密度为3300~3500株/667 m2, 若土壤肥力好,可以增加至4000株/667 m2;“珍甜5号”(中晚熟品种)的播种量为1.2~ 1.6 kg/667 m2,栽植密度为3000株/667 m2[3]。

5.2 按生产用途栽植

不同甜玉米的生产用途不同,其栽植密度也可以调整,若以鲜果穗或冷冻加工出售为主,可以适当降低播种密度,这样果穗相对较大,商品性能好;若以收获籽粒数为主,可以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6 田间管理

6.1 查田补苗

甜玉米幼苗出齐后,需要到大田进行查苗工作,并做好补苗工作。移苗最好在傍晚进行,要带土移栽,栽后立即浇水,提高成活率。

6.2 间苗定苗

幼苗长出3片真叶后需要间苗,每穴保留2株,合理控制密度,保障透光性。幼苗长出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穴保留1株健壮幼苗。甜玉米根系需氧量大,要定时做好中耕,增强土壤透气性,定苗过程中进行浅耕松土、除草。

6.3 生育期管理

6.3.1 定苗期管理定苗同时施加氮肥,如施入尿素10 kg/667 m2。此时甜玉米幼苗还较嫩,耐旱不耐涝,因此定苗后土壤含水量较大,需要及时排水。

6.3.2 大喇叭口期管理首先要及时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若土壤含水量较低,需要浇水,这样能促进土肥分解吸收,田间含水量控制在75%左右为宜。

6.3.3 抽雄吐丝期管理该期植株对水分较为敏感,适量浇水,让土壤含水量增至80%~85%。同时根据植株苗情合理施肥,每667 m2施加5~8 kg尿素,这样可以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4]。

6.3.4 剥蘖摘笋剥蘖、摘笋都需要选择在晴天进行。甜玉米苗期会从基部长出分蘖芽,为保障植株的营养供给,需要在苗期进行至少1次的剥蘖。为提高果穗重量,一般在玉米笋开始吐丝时摘笋,一株只留一穗鲜苞,摘除过程中勿伤害功能叶。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7.1.1 大斑病甜玉米生育期加强田间巡查,及时清除病株,降低田间病原菌数量;播前进行深耕,以防病原菌积累;做好中耕除草,保障其营养所需,提高甜玉米植株的抗病性。

7.1.2 小斑病在小斑病发病率较高的田间,可选兼抗杂交种;发病初期喷洒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9 d喷洒1次,连续施药3次。

7.1.3 纹枯病整地时起高垄;做好雨后排水工作;栽植密度要适当,增强植株间的通风性;生育期施肥时勿单一施加氮肥,应合理增加钾肥、磷肥[5]。

7.1.4 青枯病田间与红薯、大豆等农作物进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秸秆,以防病原菌过冬。

7.2 虫害防治

7.2.1 地老虎定植后1周对植株进行药剂灌根,可使用辛硫磷800倍液。

7.2.2 玉米螟5月中下旬开始,田间均匀摆放黑光灯等进行物理诱杀,也可以在田间释放瓢虫进行生物防治。

7.2.3 蚜虫抽穗前,喷洒扑虱蚜1500倍液。

8 采收

甜玉米采收时间对品质影响较大,因此采收时间要把握好。过早采收,籽粒糖分低、营养含量不足;过晚采收,皮厚渣多、适口性差。甜玉米一般在授粉后的22~26 d采收,普通甜玉米需要在2 d内采摘完成,超甜玉米可以在5 d内采收完。若以鲜果穗售卖,需要采收后立即上市,以防影响甜玉米风味和甜度。

9 总结

不同玉米品种的出苗率、品质和抗病虫能力不同。在今后的栽植过程中,农户除了掌握其稳产丰产的关键技术外,还需要合理轮作,并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开展一年多茬作物栽培技术,提高田间土壤利用效率,进而增加农业收益。同时,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还需要做好早熟和中晚熟玉米搭配种植,避免上市甜玉米数量过多降低产品价格。

猜你喜欢

晚熟甜玉米定苗
晚熟
晚熟
晚熟
晚熟脐橙映峡江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