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2-08-12万宝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山东烟台265500
●万宝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 烟台 2655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东宋洲村,当地土壤类型为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8%,每千克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0.24,36.81,106.38 mg。
1.2 供试春玉米品种
“郑 单958”“威 玉307”“农 大108”“金 海5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低密度 (5.25万株/hm2)、中密度(7.50万株/hm2)、高密度(9.75万株/hm2),采用等行距60 cm种植,根据种植密度、品种以二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密度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有12个处理,共36个小区。小区长9.8 cm,宽4.6 cm,试验小区四周设一层保护行。
1.4 试验过程
2021年4月25日播种,每穴播种3粒,基肥为每公顷施加硫酸二胺300 kg、尿素225 kg、氯化钾225 kg,拔节期前每公顷追加尿素225 kg, 9月11日收获。
1.5 测定项目和方法
收获时,每小区随机选取植株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5株,对其称重(含果穗),粉碎后置于105℃条件下进行15 min杀青,再置于80℃烘干至恒重,粉碎后再称重。
1.5.1 植株性状和产量的测定收获植株后进行自然晾晒,当籽粒含水量为13.5%~14.5%时,进行株高、穗位高、穗长、茎粗、行粒数、千粒重的测定。
1.5.2 籽粒品质的测定粗蛋白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器测定,粗脂肪用脂肪测定仪测定,粗淀粉用还原糖测定仪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植株性状,见表1。
表1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植株性状
续表1
如表1所示,“郑单958”低密度种植的株高、穗位高、穗长、茎粗均高于中、高密度。与低密度相比,中密度和高密度种植的株高降低了0.19%~0.83%,穗位高降低了3.18%~4.40%,穗长降低了2.17%~2.62%,茎粗降低了5.86%~ 9.01%。
不同栽植密度下“威玉308”与“郑单958”的株高、穗位高、穗长、茎粗的变化趋势相似,上述指标在低密度栽植时均高于中密度、高密度。与低密度相比,中密度和高密度种植的株高降低了2.55%~4.53%,穗位高降低了2.19%~3.49%,穗长降低了6.87%~10.57%,茎粗降低了5.56%~8.80%,其中株高、穗长变化差值最大。
“农大108”与“郑单958”“威玉308”春玉米的植株性状变化趋势相同,与低密度相比,中密度和高密度种植的株高降低了1.34%~4.25%,穗位高降低了1.07%~3.90%,穗长降低了3.82%~9.76%,茎粗降低了5.19%~10.39%。
不同栽植密度下“金海5号”株高、穗位高变化趋势与“郑单958”“威玉308”“农大108”玉米不同,中密度种植的株高比低、高密度提高了1.60%~2.80%,穗位高提高了1.15%~9.04%。低密度种植的穗长、茎粗数值最高。与低密度相比,中密度和高密度种植的穗长降低了3.77%~8.44%,茎粗降低了8.97%~14.96%。
2.2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及其因素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产量,见表2。
表2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产量
如表2所示,不同品种相同种植密度下行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变化差异不同,表明品种也是影响产量的因素之一。
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4种供试春玉米的行粒数均呈下降趋势,“郑单958”“威玉308”“金海5号”的千粒重也呈下降趋势,而“农大”108的千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低密度相比,中、高密度种植的“郑单958”行粒数降低了7.42%~16.85%,千粒重降低了2.96%~9.48%;“威玉308”的行粒数降低了12.87%~17.02%,千粒重降低了1.56%~4.16%;“农大108”的行粒数降低了10.66%~42.32%,且在高密度下行粒数下降最明显,表明“农大108”对密植较为敏感。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农大108”玉米千粒重提高了12.46%~17.57%。“金海5号”的行粒数降低了10.63%~13.68%,千粒重降低了4.34%~5.50%。
从供试春玉米产量来看,“郑单958”“威玉308”“农大108号”的产量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金海5号”产量随着栽植密度的加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产量变异幅度为“威玉308”<“郑单958”<“农大108”<“金海5号”。
“威玉308”在低、中、高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变化差异最小,其千粒重变化也在4个供试春玉米品种中最小,表明低密度下“威玉308”单株生产力相对较高,因低密度下群体过小,产量受到影响,但密度增加,其茎粗变细,单株生产力降低,个体发育与整个玉米群体生产力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试验所选的“郑单958”“农大108”也具有相同的品种特性。从种植密度和产量来看,“威玉308”“郑单958”“农大108”在中密度种植时产量最高。
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金海5号”产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表明“金海5号”是一种耐密性品种,从行粒数变异数量来看,“金海5号”<“郑单958”<“威玉308”<“农大108”,且行粒数均值为4种供试玉米中最大,表明行粒数对产量存在影响,且个体发育和群体生产力之间较协调,“金海5号”可以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获得高产。
2.3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品质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品质,见表3。
表3 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品质
如表3所示,不同春玉米的粗蛋白、粗脂肪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从粗蛋白含量来看,与低密度相比,“郑单958”在中、高密度下降低了2.20%~10.17%,“威玉308”下降了7.06%~20.02%,“农大108”下降了1.77%~6.34%,“金海5号”下降了5.17%~9.54%。从粗脂肪含量来看,与低密度相比,“郑单958”在中、高密度下降低了1.02%~3.05%,“威玉308”下降了1.61%~7.57%,“农大108”下降了1.89%~9.43%,“金海5号”下降了6.06%~12.35%,表明高密度对籽粒蛋白和脂肪量的积累具有不利影响。
从粗淀粉含量来看,与中密度相比,“郑单958”在低、高密度下降低了1.61%~9.34%,“威玉308”下降了0.64%~6.55%,“农大108”下 降 了2.95%~8.73%,“金 海5号”下 降 了5.22%~9.95%,表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提高春玉米籽粒淀粉含量。
3 结论和讨论
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这种变异还受到玉米种植区域的地理位置、品种特性、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等影响。本试验发现,从产量来看,“郑单958”“威玉308”“农大108”适 宜 的 栽 植 密 度 为7.50万 株/hm2, 该种植密度下产量分别为8875.0,9081.5,8347.0 kg/hm2,而“金海5号”是一个耐高密种植春玉米品种,在9.7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可达11974.5 kg/hm2。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较为复杂。本试验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品种春玉米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变化幅度不同,粗蛋白:“农大108”<“金海5号”<“郑单958”<“威玉308”,从粗脂肪: “郑单958”<“威玉308”<“农大108”<“金海5号”,因此玉米籽粒品质除了受种植密度影响外,还与玉米品种有关。由于低密度下,植株间间距相对加大,果穗光照时间会相对增加,有利于籽粒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