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调查研究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2022-08-12左匡天薛梦丽宋建兴

绿色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受访者绿色大学生

左匡天,薛梦丽,宋建兴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 包头 014010)

1 引言

2020年9月,随着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和愿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循环发展”成为了新时代、新生活的新理念。如何推动全民实践“绿色低碳生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话题[1]。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理解接受新事物较快、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群体,其行为对社会其他群体具有一定导向和示范性[2]。摸清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低碳”“低碳生活”的认知水平,了解其生活行为习惯和“低碳生活”的感知意愿,对于“低碳生活”意愿与行为方向的研究,以及“低碳意识、行为”教育和打造绿色低碳校园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参考价值[3]。

本文利用文本挖掘技术从政策层面重新认识“低碳”,以“低碳生活”定义为基础,利用网络舆情信息来刻画界定“大学生低碳生活”,围绕着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行为习惯及感知意愿方面开展调查分析研究,探索从提升“低碳生活”认知、引导“低碳生活”模式、打造绿色低碳校园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大学生的“低碳生活”认知水平、引导大学生实践“低碳生活”、携手校方共创绿色低碳校园[4]。

2 “大学生低碳生活”概念的界定

2.1 政策层面看“低碳”

通过查询爬取协议,按照允许的爬虫类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关键词“低碳”进行了爬取,筛选出相关政策文本共95条。通过文本词频分析,词语出现频率如图1所示。

图1 “低碳”相关政策文本词频统计

数据显示,“发展”“城市”“建设”为高频词,表达了“低碳”相关政策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低碳”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协调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的主旋律,制定以“低碳”为原则的建设施工标准、研发绿色节能减排新技术、探索城市低碳改造建设模式等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内容。其他较高频率出现的词语如“旅游”“交通”“消费”“能源”“文化”等,表达了“低碳”政策涉及多方面、多领域、多行业、多层级,具有覆盖面广、交叉互联、系统庞杂等特点。此外,关于实现“低碳”方面,可以看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统筹”“协调”等高频词也指明了具体工作思路。由此可见,“低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各领域、各行业、各层级以及每一个人积极配合、协调统一、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同时也是每一个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5]。培养绿色低碳生活意识、选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形成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有助于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6]。

2.2 “大学生低碳生活”概念的界定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可以将“低碳生活”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7]。为了更加贴近大学生群体,界定“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这一概念。选择大学生群体思想意识交融汇集的新浪微博为信息采集环境,基于新浪微博开放平台API的微博信息采集系统,以“大学生”和“低碳生活”为关键词进行爬取,最终筛选出有效词5982个,高频词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关键词“大学生”和“低碳生活”新浪微博博文词频统计

利用WordCloud构建词云图,生成可视化图像的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词频情况,如图3所示。根据词频分析结果,结合“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方式)定义描述的“减少碳排放”“低能量和低消耗”“低开支”三方面,可以归纳总结出“大学生低碳生活”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中,以培养“低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目标,以绿色出行、节能降耗、环保、废品循环利用等为生活理念并实践的生活方式。

图3 “低碳生活”词云

3 问卷调查分析

3.1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以网络问卷方式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基于文中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概念的界定,围绕着大学生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认知、行为习惯以及参与意愿等方面,设计21个题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共获得有效问卷253份。

3.2 低碳生活认知调查

认知是行动的先决条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52.17%的受访者表示对低碳生活基本了解,40.71%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或了解很少,仅有5.14%的受访者表示对低碳生活非常了解。关于“什么是低碳生活”仅有35.97%的受访者能够做出正确选择,说明大学生群体对于低碳生活的认知水平偏低,依据自我评价中52.17%基本了解和5.14%的非常了解与实际测试题项35.97%正确率,结果证明:实际中对低碳生活正确认知远低于自我认知评价。

关于低碳生活认知的相关信息来源渠道,78.66%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手机查看视频、新闻,浏览一些网页等方式是其获取低碳生活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与家人、朋友等交流则作为一种辅助渠道。76.28%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接收到来源于家人、朋友等关于低碳生活的信息或建议,67.59%的受访者则表示偶尔会向他们传递或建议关于低碳生活的相关信息(图4)。说明移动互联网是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关于低碳、低碳生活的话题、信息在周围人群中的热度不高、传递频率低、传播主动性不强。

图4 大学生了解低碳生活途径

总体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低碳生活”的普及宣传工作。目前的此类宣传大多数仍停留于概念名词的宣传阶段,而以其含义、内容、作用、意义等方面为内容的多种模式类型的宣传仍是弱项,导致公众绿色低碳意识薄弱[8]。此外,宣传渠道单一、方式老旧和参与度低等问题依旧是制约公众“低碳生活”认知的主要问题因素。如何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宣传、传播思想作用,在营造大学生低碳生活方面仍值得思考[9]。

3.3 低碳生活行为调查

关于大学生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的调研题项设计,参考了2021年9月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其内容涵盖餐饮浪费、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绿色出行方面,在日常出行方式中前3位的分别为共享电动车或自行车、公交车、个人电动车或自行车。餐饮浪费方面,58.5%的受访者表示平时吃饭时偶尔会剩饭,13.04%的受访者则表示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剩饭,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频率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21.74%的受访者表示因为点外卖等诸多原因会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36.36%的受访者则偶尔会使用,仅有2.37%的受访者表示因为不环保,从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垃圾分类行为方面,17.7%的受访者表示每次都会选择分类,33.6%的受访者则经常会选择分类,39.53%的受访者偶尔会分类;在被问及如何处理旧电池时,39.13%的受访者表示会放进专用回收箱,45.85%的受访者则因为找不到专用回收箱只能扔进普通垃圾箱。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垃圾分类持支持态度,而实际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缺乏配套基础设施成为制约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问题。此外,关于乱扔垃圾行为的调查显示,57.31%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39.13%的受访者偶尔控制不住时会乱扔垃圾。而对于是否会捡起他人所丢弃的垃圾,24.11%的受访者表示只要看见就会捡起,51.78%的受访者则是偶尔会捡起。环保低碳行动参与方面,20.16%的受访者买东西时选择使用布袋,26.88%的受访者选择使用可降解塑料购物袋,34.78%的受访者则表示无所谓购物袋的种类。在被问及为何不选择环保购物袋或可降解购物袋时,53.36%的受访者认为能提供的商家很有限,29.25%的受访者认为其价格高于一次性购物袋,说明大多数受访者在购物袋选择方面是具有环保意识和行为意愿的,但客观因素无法提供与之对应的条件和环境。类似环保购物袋的环保低碳低碳产品在价格竞争力缺乏优势、覆盖率低等问题仍存在并影响着环保行为落实[10]。

闲置物品处理和电梯使用方面总体情况较好。对闲置物品处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07%的受访者表示会直接丢弃,大部分选择自己留存、二手转卖、无偿赠与他人等方式处理。而电梯使用状况,仅有10.28%的受访者表示无论几层都需要乘电梯,大部分大学生表明3或5层以上才会选择电梯。礼物包装选择方面,仅有10.67%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简易包装。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参与程度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剩饭问题、一次性筷子、缺乏有害垃圾回收设施、分类垃圾桶设置不足、简化包装方面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不充分不全面不具体”等[11]。

3.4 低碳生活意愿调查

关于低碳生活意愿方面的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民众在面对低碳生活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时,对政府、社会(商家)、家庭的期望来体现民众的主观意愿[12]。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受访者对未来该领域政府工作的期望于大力扶持科学研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增设改建各类基础设施设备方面;在出台文件提升环保治理水平和效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控体系规范人群日常公共场所行为、增加“低碳”公益活动的覆盖范围和频次方面也有超过50%以上的支持率,具体信息如图5所示。

图5 大学生对政府措施的期待

在对商家的期望中,增设充电桩、快递柜、可循环资源回收等设备设施这一选项达到了81.42%的支持率,开展设备以旧换新、鼓励引导低碳绿色生活及使用简易可回收材料包装的两个选项达到了70%以上的支持率,如图6所示。

在大学生认为家庭能为低碳生活所做的贡献中,家庭用水循环使用选项得到了84.98%受访者的认可,79%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垃圾要积极配合分类回收。在使用节能电器方面,注重家庭照明方式的改善这一选项也得到了63.24%受访者的认可。

图6 大学生对于商家措施的期待

在积极参与“低碳生活”意愿方面有超过80%的受访者不同程度上表示“愿意”,充分表明受访群体在践行“低碳生活”方面是存在主观意愿和一定程度积极性的[13]。在被问及是否愿意为低碳生活做出改变时,50.5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31.2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配合改变,仅有0.79%的受访者表示改变存在很大难度。在主观意愿和关于自我改变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虽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但依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引导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时应充分考虑群体差异性[14]。

综上所述,对于政府和社会(商家)的期望中,对“低碳生活”的硬件设施、服务、环境等方面需求强烈。家庭低碳行为主要表现在水循环使用、垃圾分类和节能电器的使用方面。在引导践行低碳生活时,要重视群体差异性,可采用科学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以此为设计工作方案原则之一,提升引导效果。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这一类具有低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家庭成员在其他成员采纳接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15]。

4 对策建议

4.1 提升低碳生活的认知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低碳生活”理念、方式、内涵、意义和价值等通过各类渠道在多领域开展宣传活动。各行业、各领域充分体现自身特点,挖掘内容,利用好新技术、新媒介,以便于传播扩散的方式,进一步使公众提升对低碳生活的认知程度、培养低碳生活的意识,调动参与低碳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

4.2 引导低碳生活模式

政府、社会(商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迎合大众对低碳生活的参与积极性,将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低碳”模式下废品回收与循环再利用新体系,为“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发展条件。此外,政府、社会、学校应广泛组织开展各类“低碳”主题活动,积极引导“低碳生活”理念和意识深入、扎根于大学生群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的影响力,以示范和带动广大民众参与低碳生活。

4.3 打造绿色低碳校园

因地制宜,积极制定出台规范、规定以及创建绿色低碳校园的具体工作计划方案。学校应主动成为培养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组织者。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和相应的惩奖机制,将低碳生活的标准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同时,组织学生会及各个社团配合学校工作,开展相应宣传和活动,秉持低碳环保宗旨,树立培养低碳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受访者绿色大学生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认识亚健康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追踪绿色的秘密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