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方能有长进
2022-08-12蔡建军
文/蔡建军
“好问则裕”出自《尚书》,意思是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学识才会丰富。《荀子》里也讲,“知而好问,然后能才”。“问”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治学态度。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人生,是充满未知的旅途。不过人生也是可以认识的,它并不是一个猜不透的谜。好问出学问,好学出人才。面对未知事物,唯有好学好问,方能有所长进。
好问贵在钻深研透。好问是求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尽管“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衣带渐宽终不悔”。懂得问,就是在叩击实情的大门;勤于问,就是在追寻真知灼见的光芒。
学习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所谓学而不深,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学到一点皮毛就以为掌握了精髓和真谛。孔子一生都提倡多闻多见多问,认为多闻多问可以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可以都记在心里。同样,牛顿好问,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问,从水蒸气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好问,发明创造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1300多种产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不下一番功夫,是无论如何摸不准实情、找不到症结的。钻得愈深,其进愈难,久久为功,方得真知。
好问贵在领悟消化。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同进食一样,学习不仅仅是获得原料和食粮,更要咀嚼、消化和吸收其中的营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一直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对太庙的礼俗坚持“每事问”,凡是不太懂的都要想方设法问个明白,“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甚至还向7岁幼童求教,被人们尊称为“万世师表”。“实践出真知”,答案往往就在群众的不懈奋斗和创新实践中。万里在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经常一辆小车、三两个人,说走就走、想停就停,直接到村入户,找干部探究农村“突围”问题,向群众请教摆脱贫困的法子。他把大部分山区都跑遍了,问清了实情,问出了方法,为后来安徽打响农村改革第一炮打下了根基。学而能化,关键在于用心思考,必能驱散心中迷雾,拉直心头问号,让智慧的火花竞相迸发,创造的泉思不断涌流。只有常领悟、常思考、常总结,学习才能常有收获、思想才能常有进步、工作才能常有创新。
好问贵在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才能更好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对照现实可以发现,有人谈学习、讲工作、提要求能说出一大套,但只满足于学在本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者,其知识所得无不与“问号”结下不解之缘,多与学以致用不可分割。防止和克服这种学而不用的现象,需要牢固树立实践标准。是不是学懂、弄通、做实,关键在于能不能用理论解决问题,标准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取得了多少实际成效。读书学习必须把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实践中的素质、本领,带着“有字”之书去读那社会和实践中奥妙无穷的“无字”之书,实现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获取智慧,让理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当虚心请教、不耻下问成为一种习惯,当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成为一种风骨,就必定能悟出解开“问号”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