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CI 模型的交互设计研究
2022-08-12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潘雅璇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SECI 模型概述
SECI 模型最早出现于1991 年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的《知识创造型公司》
,其中提出了“知识螺旋概念”。1995 年野中郁次郎出版了《知识创造型公司:日本公司如何建立创新动力》
,将知识转化螺旋的概念正式命名为“SECI 模型”。SECI 模型认为,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显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现象可以概括为四个转化过程,四个转化是连续的,相互促进的,并形成一个循环。如图1,分别为:共同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
。这四种转化分别对应四种场,每个场应提供促进转化的环境条件。SECI 模型原用于促进知识创新与传播,同时也用于促进产品创新。
1.2 交互设计概述
最初IDEO 公司Bill Moggridge 提出“交互设计”这个概念。维基百科目前将“交互设计”定义为“设计人工系统行为的领域”
。对于用户的研究,在进行设计时会产生行为、需求的交互状态,演化出产品结构和运行逻辑。近年来,国内对交互设计的研究从零开始,逐年提升。交互设计从狭义上,指人和智能媒介之间进行交互的方式。
由此可知,交互设计理论同样着力于描述人机交互的合理信息流动模式,以及设计过程本身的合理模式。
1.3 SECI 模型在交互设计中的价值
SECI 模型来自成功日本企业的创新过程,对产品交互设计过程具有亲和性,在模型中,显隐性信息、信息转化螺旋在转化过程中总结交互设计中的信息,从SECI 信息转换的角度分析并找出交互设计问题,吸收SECI 模型流程化、群体性、循环演进等优势。
从产品角度,SECI 模型便于分析当前人机交互过程中信息状态的流动。例如,每一个信息转化的功能性质是不同的,在产品本身的功能架构上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分类。因此,它还可以作为用户行为研究的基础工具之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产业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加入WTO 以后,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具有时代特点、被全国人民接受的企业精神,在国有企业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展现了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从设计角度,SECI 模型能够揭示设计师与用户、产品等多方的信息转化本质,并根据模型总结的该类信息转化特点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帮助实现设计目标,提升设计师工作效率。
2 SECI 模型与交互设计概念映射关系
2.1 产品交互中的显隐性信息
产品交互界面中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对于用户的使用具有不同的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产品交互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即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传递。SECI 模型指的是可以作为显性知识储存在物质媒介中的信息,还有可以储存在人或群体中的技巧、习惯和个人经历即隐性知识(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知识”可以归结为“信息”)。
产品交互中的显性信息可以定义为“交互流程内的信息”或“用户输入产品的信息”
。显性知识是指对产品的外观、材质、颜色等基本要素的认识,如尺寸、长度、高度、厚度等。
产品交互中的隐性信息可以被定义为“交互流程之外的信息”或“用户没有输入产品的信息”
。隐性知识是指产品内部的各种要素。例如,用户输入有关产品的名称,但看不到特定的内容,也包括用户未输入与产品有关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生命,静可安若处子,动则晴天惊雷”之美;同时,让学生借助资料分析,自主得出生物体生长的主要原因。
交互设计活动中的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也易于推导得出。显性信息主要为外显可看、可供所有人传阅的信息,例如,已输出的文本、设计稿、方案、产品等。隐性信息是人内在未表达的信息,如用户需求、设计师未表达出的想法等。
3.2.1 SECI 设计信息螺旋
4)缸套水系统:本系统是由4台发动机中的缸套水(106~108℃、10 t/(h·台))分别与板式换热器A1~A4换热,换热后96℃热水汇合,经汇合后送到板式换热器B与烟气换热器,经烟气换热器升温后送至ORC机组发电,排出70℃的水与板式换热器B出水汇合回到板式换热器A1~A4重复循环。
2.2 产品交互中的信息转化螺旋
3) 情境与故事。在设计初期,需要加入故事情节,因为将故事融入情境中,这是一个很有效的设计方法。
进入1970年代,为满足广大女性消费者对小型女表的需求,国内各大表厂陆续开始研制女表。1975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天津手表厂技术人员杨桂兰、张兆理等研制成功直径19.4毫米的女表机心。在此之前,虽然上海手表厂也曾生产过女表,但其机心直径都大于20毫米,所以说天津生产的这款定型为“ST6型”女表机心是我国第一款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女表机心(图15)。
交互设计的显隐性信息转化,本质上是需求的表达与演进,交互设计在活动中,需求信息尤为重要,存在着相互循环流动。共同化:用户—设计师;外化:设计师—方案;内化:方案—产品;联结化:产品—用户。四个过程实现用户与产品、线上与线下的信息交流,为交互设计带来新的视野。
2.3 交互设计过程中的场概念
交互设计与场概念中,“情景”或“场景”的含义是一致的。将SECI 模型引入四个场概念中,对交互设计中的“情境”或“场景”进行分类管理与抽象分析。
1.2 上睑下垂的判定和程度分级 上睑下垂的诊断标准:眼睛平视前方时,上睑覆盖角膜>2 mm,可为单侧或双侧。先天性上睑下垂为出生时即上睑下垂。程度分级:(1)轻度为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遮盖瞳孔<1/3,下垂量为1~2 mm;(2)中度为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2/3,下垂量为3~4 mm;(3)重度为上睑缘下垂至瞳孔中央水平线或以下,遮盖瞳孔>1/2,下垂量≥4 mm。两眼下垂程度不同者,按程度重侧分级。
SECI 用户流程模型是指用户产品信息的螺旋,包括共同化、外部化、联结化和内化四个环节。共同化是指用户在产品之外完成的信息交流;外化是指用户将信息输入产品的过程;联结化是指信息在产品内发展演变过程;内化是指信息传播到产品之外的过程。因此,这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进化螺旋,可称为用户产品信息的螺旋模型,从功能定义角度为“优化用户流程”。如图2,SECI 用户产品信息螺旋模型,根据用户产品信息,形成隐性—隐性、隐性—显性、显性—显性、显性—隐性之间的信息转化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用户产品信息可以相互转化,信息转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征,转化模式定义出四种螺旋。根据场概念的角度划分,将其抽象分为人际充能场、信息输入场、信息处理场、信息输出场,并其简化为充能场、输入场、处理场、输出场。
同理,交互设计活动的四种场也可以进行定义,原始场(用户与设计师沟通场)、对话场(设计师的方案输出场)、电脑场(方案到产品的开发场)、练习场(产品到用户的试行场)。
用户人机交互有四种场,分别对应为原始场、对话场、电脑场、练习场。原始场(产品之外的人员交流场)、对话场(人员对产品的信息输出场)、电脑场(产品中的信息处理场或方案到产品的产品落地场)、练习场(产品到用户的用户实践场或产品到用户的产品试验场)。
从图中可以看到,体系的总能量随着实验的进行时,明显的在后段的波动幅度增大了,但前半段变化幅度比后一段小。
3 基于SECI 模型的交互设计模型与策略
3.1 SECI 用户流程模型与策略
3.1.1 SECI 用户产品信息螺旋
了解侍酒师工作的人都知道,常常一天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就已是个极大挑战,但他却在还一直坚持学习,并参加了国内外至少6场侍酒师比赛,拿了不下4个冠军,直到2014年10月23日在“大中华侍酒师大赛”中拔得头筹,才遂了这桩心愿。但与此同时,他似乎还干了很多不务正业的事情,比如说跑去教授WSET课程,比如说翻译和撰稿。
3.1.2 用户流程优化策略
当今的时代是多元化的,各种思潮都在相互影响、相互碰撞,这也给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建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想精华,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古为今用,找到更多的结合点,让青年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健全完善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勇敢地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真正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
为了提升信息螺旋转化效率,SECI 模型建议在不同的阶段调整用户流程,在利于信息转化的规则和环境下达到最高效率。主要优化策略包含内容有:个人愿景、个人自我管理、波动状态、冗余、必要多样性,由于这些因素不断变化,使用户流程更加复杂和灵活,优化用户流程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辅助用户确立意图。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往往用户不能确定自己的目标。因此,一是要用户展现一系列的“意图”,帮助用户进行选择;二是帮助用户同时,采用多选的方式,确立用户真正的意图,三是分析交互流程和功能结构,把用户的意图进行分类整理,逐渐使小到大的意图完善确立。最终,使用户达到预期的结果。
1) 明确问题和目标。首先,需要确定共同的最终目标/愿景是什么,这一目标可以保证设计的方向。首先,可以采用多人目标愿景。其次,必须通过确定每个既定小愿景和小目标中的多少,例如,每次沟通或行动可以在头脑中实现多少,以及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实现成果的指标最终要根据愿景进行评价。
3) 提供复杂情形思考。通过SECI 模型利用外部导入的复杂性来改变人们的原本思维,复杂性情境下会导致用户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人们对所处的情境会引发思考。
4) 增加用户共有知识。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基础是共有知识,共有知识促进交流,交流拓展共有知识,进一步推动形成知识创造,以及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共有知识也可以通过产品创造,例如,社交平台展示的内容信息大多数是普通用户之间的交流、或普通用户与专家之间产生的共有知识。
5)功能生态多样性。根据产品内部多样性选择需求和场景,建立功能架构,并相互关联,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3.2 SECI 设计流程模型与策略
其设计思路为分别将多种模式的中频结构都提前设计好,采用模式选择的方式来完成各种通信模式的切换,实现兼容多种通信模式信号功能。并行多模数字中频结构的实现比较容易,只需要将各种单模的中频模块类比复制设计即可,通过模式选择模块实现各种模式的选择切换。但是该方案会牺牲很多硬件资源,对于资源有限的FPGA而言并不是一种性价比高的设计。
SECI 设计信息螺旋模型分别有四个过程:共同化、外化、联结化和内化,并形成一个循环。如图3,这转换的四个设计场景对应的是需求场、方案场、落地场、运营场。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从而分析痛点。
3.2.2 设计流程优化策略
2) 设置用户自由度。产品中信息的源头是产品使用者,也就是用户群体。那么创造信息的相对条件是使用者需要保持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不同的使用者之间存在差异性,从而产生新的信息火花和碰撞。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添加或减少选择,给用户设置足够的发挥空间,基础功能应简单易懂,防止功能和流程设定太过繁琐。
2) 个体独立思考。在设计过程中,参加者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由思考和提供信息的方式,如思维能力、个性培养和思考角度。如果存在约束条件,适当界定界限尺度,以避免一个人的独论影响到其他所有人。
用户人机交互的循环流动实质上就是用户信息的表现和演变。通过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信息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期和目的。共同化:用户在产品之外表达信息;外化:用户将信息输入产品;内化:用户的信息在产品内部传播和转化;联结化:产品将信息输出给用户。这四个过程可以覆盖人机交互及产品的内外部。
4) 分工合作。团队分配起到关键的作用,多样化设计团队配置、分工往往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当然也会出现问题百出的难题,这时需要设计师之间保持相互信任和团结统一。
4 基于SECI 模型的交互设计实践
根据文章提出的SECI 交互设计模型理论,以火灾逃生教育移动学习APP 的交互为例进行实践设计,如图4。
步骤一:类型转换包含多类信息转化的功能,功能之间相互转化。单类信息可转化为细化功能点,如“逃生测试”,其中包含外化、联结化、内化这三种信息转化过程,每个信息螺旋都是一条连续性的、闭合性的线路区间。所以,将三个功能点进行划分,分别为逃生测试(两条线路)、显示答案、实践答案。
步骤二:结合情境故事,通过模拟的方式将产品在各个模块中的功能应用可视化的呈现出来。根据SECI 信息转化,依照四个环节的共同化、外化、联结化、内化,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循环、连接,最终得到符合功能的流程规律,达到逼近真实火灾情形与器械交互模式,给予合适的反馈,找出丢失的功能设置。
步骤三:根据功能点与功能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流程的闭环可以准确地判断转化环节信息的缺失部分、误差部分以及转化环节的过程序列变化。因此,需要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不管是虚线功能还是流程线部分,都是进一步分析之后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依据。
以上述为基础,火灾逃生移动学习APP 的交互设计可以总结为以下设计要点:(1)用户调研,需求分析。通过用户访谈、问卷调研进行定性需求分析,从人们真实数据梳理需求列表,得出需求权重。(2)结合实景,构建情境。采用情境可以快速把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四个元素包含在内。(3)功能梳理与模块划分。通过需求分析和构建情境梳理出从需求转化为功能,得到功能模块列表,每个模块分别代表的功能表达清晰。(4)信息架构与逻辑流程。对于信息架构和逻辑流程,在建立之前,需要将这两个模型结合起来。为了使得模型能够顺利地完成,必须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类并且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整理。对于SECI 流程用户模型和设计模型,可以通过添加属于每个功能点的模块来获得产品信息架构,从而生成可循环使用的SECI 初级模型、SECI 二级功能模块和三级功能模块。(5)交互原型。按照设计的原则进行低保真、高保真等界面设计,得到最终设计方案。
5 总结
综上所述,SECI 模型是建立在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国内对知识管理理论特别是交互设计知识创新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文章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基于SECI 模型的交互设计,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但理论知识和跨领域的交叉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研究。
[1]野中郁次郎.杨开峰,译.《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1.
[2]Nonaka Ikujiro.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View,1:91(6):96-105.
[3]Lee C S,KelkarR S.IC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from the SECI model [J].Electronic Library,2013,31(2):226-243.
[4]李娟,刘涛.交互设计缘起、演进及其发展趋势综述[J].包装工程,2021,42(18):134-143+171.
[5]落知昂.基于SECI 模型的火灾逃生移动学习应用交互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