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的打新红利:这次“破发潮”可能不一样!

2022-08-11张俊鸣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新股创板上市

张俊鸣

主持人语

繼3月初,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等五家中国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入“预摘牌名单”,美东时间3月23日和3月30日,SEC又将微博、百度、富途控股、爱奇艺、凯信远达医药和Nocera分两批列入该名单。原因是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不是经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查的审计机构出具的,且PCAOB认定在其注册地无法完整开展检查或调查。

这些公司均被要求在三周内(从列入清单日起计)证明自己不具备被摘牌条件,若无法证明,会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如果这些公司连续三年仍未满足条件,则可能被要求从美国退市。

中国证监会表示,这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正常程序,但未来上市公司退市与否根本上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3月31日,百度、富途控股、爱奇艺等股价暴跌,并带动中概股集体走弱。目前看,中概股的短期风险主要是监管风险。

回到A股市场,备受市场关注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筹集工作。这是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而设。有分析认为,这传递出的政策信号是降低市场风险溢价,为全年稳增长、加杠杆创造条件。

主持人李壮

2022年刚刚过去三个月,就已经出现年内上市的新股股价腰斩的奇观。不仅如此,能够给中签者带来丰厚利润的“大肉签”也几乎消失无踪,没有破发的新股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少。虽然过去A股历史上也有“破发潮”,但这次可能和以往不一样,新股大规模崛起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打新红利消失将成为A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趋势演变的过程中,投资者应当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包括“弱势炒新”在内的一些投资策略需要及时修正,及时回避在这一趋势演变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结构性”破发,科创板新股成重灾区

今年以来截至3月30日,沪深两市合计共有78只新股上市,扣除吸收合并*ST平能上市的龙源电力,剩余77只IPO上市的新股中,有多达34只低于发行价,也就是所谓的“破发”,占比超过40%。其中,首日上市就破发的有18只,占比高达23%,剩下的16只则是在上市次日之后破发。在这些破发新股中,科创板有17只,占了整整一半;其次是创业板的15只,沪市和深市主板各有一只新股破发,而且都不是上市首日破发,打新中签者如果不“贪心”的话,还可以实现获利离场。显然,科创板是此次新股破发潮的重灾区,以“结构性破发”来形容此次新股破发潮并不为过。

一些市场人士将新股破发频频出现归咎于大盘走势低迷,如果说二级市场降温对新股发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绝非主要原因。以往A股市场上素有“弱势炒新”之说,行情低迷时反而容易有游资连续炒作新股的情况出现,而今年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其中原因,一是新股上市源源不断,稀缺性不再,大幅分散了炒新的“火力”;二是现在新股的发行价偏高,在去年9月18日新股询价机制改革之后,询价机构的“抱团压价”行为不再,科创板和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大幅提升,不仅绝对数值大幅增加,超过同行业已上市公司的平均估值的也不在少数,自然大幅压缩了上市之后的表现空间。而亏损上市的5只科创板新股,更是清一色在上市首日就破发,一路低开低走套牢众多投资者。相比之下,被压在23倍市盈率发行的沪深主板,新股表现则相对较强,虽然炒作力度大不如前,但至少也在上市首日给了中签者全身而退的机会。

“破发潮”或将延续 三大操作策略要修正

虽然这波“破发潮”来势汹汹,看起来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笔者预计短期之内不会结束。

从长期角度来看,未来即使破发率有所下降,也将有一部分新股不可避免在上市之初就破发,特别是在未来全面注册制推开,沪深主板的新股发行市盈率极有可能也取消23倍天花板限制,弱市中破发的概率可能进一步提升。因此,出现一定的破发率是A股长期发展的必然,投资者对此应有充分的准备。

笔者认为,在破发成为A股常态的情况下,投资者原先建构在“新股不败”基础上的一些投资策略,也应当进行修正。首先自然是“弱势炒新”的传统观点,不仅上市之初破发的新股弱势连连,就连尚在发行价上方的新股也鲜有强势表现,单凭“新股”这一标签已经无法提供充足的炒作理由。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次新股指数的表现就已日薄西山,远弱于沪深300指数,存在较大的风险;其次是买“门票股”作为打新配售市值的做法值得商榷,单纯为了打新而持有股票已经没有意义,在弱市中更可能遭遇“双杀”的风险;第三是中小基金特别是指数基金通过打新增厚收益不再,它们相对同类规模大的基金难有超额收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反而突出,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应当更多考虑流动性而非博取超额收益。

中签弃购不足取,打新前三思后行

单纯就申购新股而言,也已经是一门“技术活”,投资者打新之前应当三思后行。虽然有投资者认为,对于破发概率较大的新股,中签之后不缴款就行了,无脑打新又有何妨?实则不然。如果投资者打中新股之后弃购,一是可能因为半年内累计达三次而被列入“黑名单”,未来180天不能再申购新股和可转债,可能错失未来潜力品种的可能;二是如果弃购的新股因为自身判断失误未缴款,上市之后出现大涨,对投资心态将产生重大影响;三是部分券商有提供打新中签自动冻结相应资金的服务,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取消的话,可能会出现弃购未果,被迫“躺枪”的可能。因此,笔者建议,投资者要做好申购前的功课,选择性地参与,一旦中签则及时缴款,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目前打新机制不变的情况下,申购新股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重点参与沪深主板新股,有选择地参与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如果没有对基本面有深入了解的话,安全起见可以剔除其中亏损上市和市盈率大幅超越行业平均估值的品种,最大限度降低中签后的破发风险;其次是谨慎参与发行价超过50元的高价新股,特别是同时具备高市盈率、高额超募的“三高”品种;第三是上市之后尽快卖出,抱持“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良好心态,有利润尽快兑现离场,以免被日后持续的回调套牢,陷入“由盈转亏”的窘境。(本文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新股创板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不妨以平常心来看待新股破发现象
科创板的山东机会
科创板的圈外人
抢抓科创板
股神榜
5月上市
新股破发是价值回归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