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春季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2022-08-11王美玉任景全王冬妮李忠辉
王美玉 任景全 王冬妮 李忠辉
(1.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2.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科技创新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
1 引言
吉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地势西低东高,中西部为平原、丘陵,东部为山区,气候差异较大,由半干旱到半湿润再到东南部的湿润气候。吉林省是玉米主产区,中部黑土区是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之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播是吉林省农业生产的开端,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春季气象条件对春耕春播影响很大, 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春耕春播的顺利开展[1-2]。 2022年春耕春播是在疫情之下开展的, 气象服务在春耕春播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气象条件对春耕春播的影响,本文总结分析了2022年春季的气象条件及其对春耕春播的影响, 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提高业务服务能力提供借鉴。
2 资料来源及方法
本研究所需气象数据来源于吉林省气象局,包括吉林省50 个气象站2022年3月1日—5月31日和历年相应时段的平均气温、地温、降水、日照时数、化冻深度、大风日数等。全省49 个土壤墒情观测站点2022年春季候 (逢5日、10日观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 将春季划分为4 个阶段进行研究,划分方法:备耕期(3月)、春耕期(4月1—20日)、春播期(4月21日—5月10日)和幼苗期(5月11—31日)。
3 结果分析
3.1 温度条件
3.1.1 气温
2022年春季气温总体偏高,但阶段性变化明显。 全省平均气温为8.0℃,比常年高1.0℃,其中西部比常年高0.8℃,中部比常年偏高0.9℃,东部比常年高1.2℃。备耕期全省平均气温为-0.2℃,比常年高1.4℃。 春耕期全省平均气温为8.8℃,比常年高2.4℃。 春播期全省平均气温为12.2℃,比常年高0.5℃。 幼苗期全省平均气温为15.3℃,比常年低0.6℃。
2022年春季回暖偏早,整个春季气温波动上升,3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达到了2.9℃,比常年高1.4℃。 4月上旬、4月中旬气温仍以偏高为主, 旬平均气温分别为7.6℃、10.0℃,比常年高2.6℃和2.0℃(图1)。 持续偏高的气温,加快了土壤化冻速度。 春播后多数时段气温高于常年,但也出现了3 个较为明显的低温段(图2)。其中4月27日—5月2日全省平均气温为8.0℃,较常年低3.5℃;5月11—16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0.9℃, 较常年偏低3.6℃;5月25—31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5.1℃,较常年偏低2.1℃。
图1 2022年3—5月吉林省旬平均气温距平
图2 2022年3—5月吉林省逐日平均气温
3.1.2 地温
对吉林省主要旱田作物来说,地温达到5~6℃即可播种,8℃为适宜播种地温指标[3],大多旱田作物适宜播种深度为5cm 左右[4]。春季地温随着气温的波动而波动,2022年3月23日绝大多数站点5cm 地温在0℃以上,4月14日全省平均5cm 地温为8.2℃,之后逐日平均5cm 地温均在8℃以上,4月19日,全省绝大多数站点平均5cm 地温均稳定通过8℃。
3.2 水分条件
3.2.1 降水量
2022年春季降水总量接近常年,但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10.4mm,比常年多2%。从空间分布上看 (图3), 松原降水量较常年多40%,白山和延边较常年多10%,长春、四平和长白山保护区接近常年,白城、辽源、吉林和通化较常年少10%~20%。从时间变化上看,呈中间少、两端多的趋势 (图4)。 备耕期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1.1mm,比常年多112%。 春耕期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2.1mm,比常年少27%。 春播期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5.4mm,比常年少53%。 幼苗期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1.8mm,比常年多17%,其中5月24—26日全省出现春播以来最明显降雨过程, 全省平均降水量22.9mm,除白城外全省大部分乡镇出现透雨。4月23日—5月23日为今年春季明显少雨时段, 期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9.9mm, 较常年少60%,居历史同期少雨的第1 位。 其中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大部降水较少,通榆、公主岭、梨树、四平和双辽均在10mm 以下,特别是双辽,仅为2.9mm。
图3 2022年4月23日—5月23日吉林省降水量空间分布
图4 2022年3—5月吉林省旬平均降水距平百分率
3.2.2 土壤湿度
分析3月20日、4月20日、5月20日和5月31日10cm 土壤相对湿度动态变化。 备耕期全省绝大多数区域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图5a),土壤偏湿, 偏湿的主要原因是受去年秋季降水偏多及入春后降水双重影响。 至4月20日(图5b),全省绝大部分区域土壤湿度在60%~90%,适宜整地和播种。 4月23日开始,进入少雨时段,至5月20日(图5c),松原、四平、长春、延边等地出现轻、中度干旱。 5月24—31日出现两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土壤湿度明显改善。 5月31日全省土壤相对湿度适宜或偏湿(图5d)。
图5 2022年3月20日(a)、4月20日(b)、5月20日(c)和5月31日(d)吉林省10cm 土壤相对湿度空间演变
3.3 光照条件
2022年春季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693.4h,比常年偏多6.6h,其中,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比常年偏多21.1h。 春耕期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多;4月下旬日照时数略低于常年;5月上旬比常年偏多14.5h;5月中旬比常年偏少0.9h;5月下旬受降水天气影响,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14.8h(图6)。
图6 2022年3—5月吉林省旬平均日照时数距平
3.4 大风日数
2022年春季大风日数偏多,春播以来全省出现11 次大风天气过程,累计278 站次,较常年多一倍左右。 全省平均大风日数为10d, 除集安站外, 其他站均出现了大风天气, 四平站最多,为23d。有26 站大风日数在10d 以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春季全省大风日数空间分布见图7。
图7 2022年3—5月吉林省大风日数空间分布
3.5 化冻深度
随着气温升高,3月10日开始,镇赉、洮南、梨树、四平、集安、通化等部分站点土壤开始化冻。至4月5日全省平均化冻深度为31cm,比常年深4.5cm,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大部化冻深度稳定超过30cm,白城大部超过40cm。 4月10日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大部化冻深度稳定超过40cm(图8)。 集安站最先化通,5月20日全省全部化通。
图8 2022年4月5日(a)和4月10日(b)吉林省化冻深度
4 气象条件对春耕春播的影响
4.1 有利的方面
4.1.1 4月上、中旬温度高、地温高,有利于水稻播种和旱田整地
4月上旬和中旬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偏高2.6℃和2.0℃, 平均10cm 地温分别比常年偏高1.4℃和2.2℃, 有利于水稻育秧播种,4月21日,全省水稻育秧基本完成。 4月20日和4月30日全省大部土壤墒情适宜,5月10日除中西部部分站点和延边州个别站点土壤缺墒外, 其他大部区域墒情适宜播种。 随着全省保护地耕作免耕播种的推广,备耕整地工作量显著下降,加之农机作业旱田整地速度较快。
4.1.2 土壤底墒好,播种期间水热匹配较好,播种快
由于去年秋季、 今年春季3月降水偏多,前期土壤底墒较好, 截至4月20日全省大部土壤适宜或过湿。 4月23日开始进入了明显少雨时段,但旱田播种期间大部地区土壤湿度仍处于适宜范围,未发生明显春旱。 尤其是5月1日前播种的玉米,抓住了有利的土壤底墒,出苗整齐,苗情好。 2022年全省保护地耕作免耕播种面积达287.5 万hm2,比去年增加102.3 万hm2。 从今年全省春播进度看,4月21日开始玉米播种,5月20日大豆播种完成,播种进度同比偏快。
4.1.3 5月下旬透雨及时,旱情解除,利于苗齐苗壮
5月24—27日全省出现春播以来最明显降雨过程,大部乡镇出现透雨,东部地区出现大雨,延边局部地方出现暴雨。 29—31日吉林省再次出现明显降雨过程,大部地区出现小到中雨,中部部分乡镇出现大雨,土壤水分得到了及时补充,提高了旱田作物的保苗率。降水也增加了地表水资源,保障了水田灌溉用水。
4.2 不利的方面
4.2.1 前期土壤湿度大,对前期备耕略有影响
3月全省土壤过湿区域比较大,4月土壤湿度逐渐下降, 但仍存在偏湿情况, 备耕整地时间偏紧。
4.2.2 5月出现阶段性低温,局部玉米遭受霜冻
5月11—16日气温持续偏低,尤其是13日、15日凌晨至日出期间,辽源、东丰、桦甸、磐石等地气温达到0℃以下,出现霜冻,部分地块玉米叶片受冻。此时期玉米刚开始出苗,生长点多处于土壤中, 生长点未受冻对玉米后期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 播种偏早(4月20日前后)的玉米可见叶在3 片或以上,出现地上部植株冻死状况,但该情况发生面积所占比例极小。
4.2.3 5月上中旬局地干旱, 对旱田作物出苗和幼苗生长不利
受降水持续偏少影响,5月初开始中西部和延边州部分县(市)土壤缺墒,且旱情逐渐发展。全省玉米5月10日完成播种,受干旱影响较小。 全省大豆5月20日完成播种,大豆播种后有炕种现象,随着5月下旬透雨的到来,受旱地块将陆续出苗。
5 结语
(1) 从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看,2022年春耕春播主要呈现“春耕准备充分、播种进度快、播种集中度高、水稻秧苗质量好、插秧进度快”的特点。这与2022年春耕春播期间各阶段农业气象条件比较适宜密切相关。
(2)2022年春耕期间,回暖快,底墒好,旱田作物播种期间水热比较匹配。 尽管出现了局地干旱、阶段性低温,但影响范围小、程度轻。 总体上看,2022年春季农业气象条件对播种出苗影响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