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黔苦7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2-08-11程国尧张素杰马智黠张荣华赵德超李才盛
程国尧,张素杰,马智黠,张荣华,赵德超,李才盛
(威宁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威宁 553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观念逐渐转变,愈发重视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使小宗杂粮在粮食消费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荞麦作为小宗杂粮之一,其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比大宗粮食更丰富,很多健康食品也将荞麦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1],因此,发展苦荞种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黔苦7 号是贵州省威宁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地方品种冷饭团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其生育期约82 d,株高82.5 cm,茎秆细,节间短,叶片小,籽粒灰色,粒形短锥,综合抗性和适应性强[2]。在荞麦种植上,播期是影响其生长及产量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3-5],因此,探明黔苦7 号在威宁地区的合理播期,为完善黔苦7号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提供支撑,于2021年4—8月在贵州省荞麦主产区威宁县进行黔苦7 号不同播期的种植试验,考察不同播期黔苦7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黔苦7号,由贵州省威宁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威宁县草海镇同心村威宁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海拔2 230 m,肥力中等,黄棕壤(小黄泥灰泡土),pH 5.8~6.12、有机质含量37.2 g/kg、碱解氮2 g/kg、速效磷10.3 mg/kg、缓效钾188 mg/kg、速效钾88 mg/kg。前作芸豆和藜麦。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 个播期处理。处理1,4月20日播种;处理2,4月27日播种;处理3,5月4日播种;处理4,5月11日播种;处理5,5月18日播种;处理6,5月25日播种。各处理设3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 m2(2 m×5 m),小区间及重复间均设走道50 cm。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每小区播种6 行(沟),行距33 cm。试验于2021年1月25日进行深翻整地,4月18日第二次整地;4月20日开始第一期播种;齐苗后(苗高20 cm左右)对各处理进行中耕除草和跳甲的预防。
1.4 指标测定及数据处理
调查各处理黔苦7号的生育时期,并在成熟期各处理随机取样20 株进行考种,包括株高、分枝、节数、千粒重、单株粒重。根据不同的成熟期分期收获、脱粒、晾晒、称重,折算667 m2产量。各指标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和DPS 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Ducan′s新复极差(SSR)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黔苦7号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各处理黔苦7 号的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均由处理1 至处理6 顺延,生育期在68~84 d,由处理1 至处理6 依次缩短,表明黔苦7号的生育期随播期的延后而缩短。处理间播期各相差7 d,生育期差异在1~16 d,处理1 与处理6 生育期相隔时间最长。
表1 各处理黔苦7号的生育进程
2.2 黔苦7号不同播期的农艺性状
从表2可知,各处理黔苦7 号的株高为87.6~111.4 cm,处理4最高,处理5最低,处理4 与处理2 差异不显著,均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黔苦7 号的分枝数为2.6~3.2个,处理5最多,处理1、处理3、处理4均最少。节数为10.2~13.8 节,处理4 最多,处理1 最少。黔苦7 号不同播期的农艺性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表2 各处理黔苦7号的农艺性状
2.3 黔苦7号不同播期的产量
从表3可知,各处理黔苦7 号的千粒重为18.0~22.0 g,处理2最重,处理5和处理6均最轻;单株粒重为1.6~3.7 g,处理2最重,处理6 最轻。各处理黔苦7 号的小区产量为1.1~3.4 kg/10m2,折合产量为73.37~226.78 kg/667m2,均以处理2 最高,处理6最低。处理1、处理2、处理3 间折合产量差异不显著,均与处理5 和处理6 差异显著。处理4 与处理5、处理6 间折合产量差异显著,处理5 与处理6 的折合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大幅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黔苦7号的千粒重、单株粒重、小区产量和折合产量均由处理2至处理6 依次减少,表明黔苦7 号的千粒重、单株粒重、产量在4月27日以后播种会逐渐下降,特别是5月11日后播种的产量降幅较大。
表3 各处理黔苦7号的产量
3 结论
试验结果显示,黔苦7号的生育期随播期的延后而缩短,不同播期黔苦7 号的株高、分枝数、节数没有较大差异且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产量表现上,4月27日以后播种的黔苦7号千粒重、单株粒重、产量逐渐下降,在5月11日后播种产量会大幅下降。从产量看,4月20日、4月27日、5月4日播种的产量较高。因此,为获得较高产量,黔苦7 号在威宁地区的最适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