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实的基础去面对产业的日新月异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践
2022-08-11周彩丽
文 | 本刊记者 周彩丽
从航天、探月到载人深潜,从量子通信到北斗导航,从三峡工程到杂交水稻,一项项工程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工程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却是其中的短板弱项,大师级人才不多,高精尖人才不足,跟不上方兴未艾的产业变革,对接不了生产实践需求……
太原理工大学是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高校。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试点专业全部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太原理工大学有哪些探索和经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才培养如何破局?《教育家》采访了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
大学阶段,学原理、打基础比实践更重要
“技术、产业变革日新月异,工程师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概念了。”郑强首先辨析了卓越工程师的概念。他将工程技术人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现代知识和技术的产品制造者和生产者。这一类是基础的、专业化的技术工程人员,称为“合格工程师”,由大中专学校、普通本科培养。第二类是物质财富的设计者,属于“优秀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理工科大学来培养。第三类是高层次的工程技术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应该由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中国最好的一批工科院校来培养。“最优秀的学校、高技术高层次的老师来培养优秀的学生,引领我们产业卓越发展,这叫‘卓越工程师’。”
郑强认为,太原理工大学这类居于中部梯队的理工类学校,要培养的是第二类人才,也追求培养第三类人才。“太原理工既不能只培养会开车床的技术工人,也不能好高骛远。我们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工程师,也追求有一部分学生能成为卓越工程师。”这个定位也与太原理工大学的实际人才培养相符。作为第一批参与试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太原理工大学共培养8届4000余名该计划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进行深造,成为工程领域高端人才,其余学生在企业从事技术改造、工艺设计、生产操作、管理等工作,通过实践历练,成长为不同行业的骨干。
当下,社会、产业界对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有不少诟病:人才供应与产业需求“两张皮”;新业态出来后适应不了;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到岗后不能立即上手,还需要企业再培养……郑强对此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要求刚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直接与产业对口,在我看来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他说,产业形态随时都在变化。一个工程师在三四十年的工作时间中,之所以可以设计出多种不同形态的、与时俱进的产品,靠的是大学学到的基本原理。“大学不是面向社会形态的变化培养人的,如果是这样培养人,没有一所大学能跟得上变化。大学里教的是原理和基础,这两项教好了,恰恰才能适应产业形态的变化。好的大学,都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凡是为产业形态定制‘产品’的工科教育,当产业形态再次发生变化的时候,才真不容易上手干活儿;而只有把基础打牢的学生,懂原理的学生,无论产业形态怎么变,都能够适应、容易适应。”
郑强曾“叫板”企业人员:“你们千万不要到大学里来指手画脚,不能因为你们办了一个什么样的厂就要求大学开相应的专业,提供直接对口的人才。你们应该学德国、日本、美国的企业家,一流的国际企业往往都会对大学毕业生培训三到四年再上岗。”他认为中国的企业家还不具备这样的高度和责任,“他们认为这样的培养都应该在大学里完成,这是根本错误的。大学是教知识文化、学原理的学校,不是学独特技能的学校。新业态新技术,是需要在社会和产业当中学习的。企业也需要培养人,而不仅仅是用人”。
因此,在郑强的人才培养理念里,大学培养应用技术人才,重要的不是会实践,不是“拿来就能用”,而是学原理,打基础。“大学要教育学生以原理去应对变化,用坚实的基础去面对产业的日新月异。”在太原理工大学,郑强强调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他推动了本科“三院制”改革,其中求实学院就是对一年级学生强化基础、进行大类培养的专门学院。第一学年,学生基本只学英语、政治、数学这类基础课。他用建房子来比喻,“本科就是房子的地基,水泥要铺得厚实,房子才能建得高而稳固”。又如练武中的“蹲马步”“打沙袋”“举石锁”等基本功,只有基本功练好了,之后才能舞好剑术、打好拳法。
深化数字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时代,科技革命浪潮奔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加速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也推动着产业转型。新业态、新技术,对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与要求。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新职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其中仅物联网行业人才在未来五年需求缺口总量就超过1600万人。同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提出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部署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加强新职业培训工作,加快数字技术技能人才自主培养。
面对数字产业发展浪潮,太原理工大学积极调整专业布局,应对数字化核心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优化设置新专业,成立了大数据学院,设置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等新专业,同时也设置了集成电路、网络安全、区块链技术、机器人工程等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在传统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必修课程模块,加强数字化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
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施“智能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计算机—自动化—化工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按照该方案,30%以上的课程内容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紧密相关;在实践教学中,建设了全国一流的智能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智能化工厂的工程体验。该培养模式成为国内新工科建设的试点。
尽管郑强认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应该部分由企业来培养,学生在校首先应做的是学好原理、打好基础,但在教育界和产业界还未就此达成共识,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期待、需求仍是理实兼备的前提下,培养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仍是高校应有之责。太原理工大学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学校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领,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四年中累计一学年开展工程实践教育教学和实习,同时在省内选择大型企业建立了七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落实培养环节,将企业工程问题的解决紧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专业实验室和课外自主创新实践环节之外,学校注重校外企业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课题来自企业真实存在的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真实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学校材料加工与成型专业为例,搭建了依托太原钢铁集团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专业认识实习、大型工程模型制作、“3D打印”技能培训、焊接基本技能操作和国家焊接工程师培养等校内实践平台,与太原重工和太原锅炉集团共建“企业顶岗实习”等工程实践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工程观和创新意识。
智能+低碳,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煤炭大省,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点亮全国一半灯,暖热华北一半炕”,也为大国重器、尖端芯片等的制造提供原料,为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作出突出贡献。作为传统艰苦行业,矿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与国家社会的巨大需求形成强烈的反差。作为矿业尤其是煤炭特色鲜明的一流地方高校,太原理工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需求,肩负起培养矿业类复合型拔尖人才的重任。
5G全覆盖、井下实时手机视频通话、机器人巡检、掘进面无人操作……随着技术发展,矿业也进入“数字时代”。顺应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新需求,太原理工大学探索实践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在原有采矿工程等服务山西煤炭支柱产业的专业基础上,相继开设了智能采矿方向、新能源开采方向和智能采矿实验班,开发了“煤矿井下采选充一体化”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课程设置上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知识,增设了“矿物加工过程测控智能化”“智慧矿山与智能采矿”等智能化课程,推出智能矿井实习、虚拟仿真实习、云实习等多种实践学习形式。学校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联合培养办学模式,与省内外20余个大型煤炭企业和智能矿井签订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与华为公司共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开发5G+矿业领域的核心教学资源;与智慧化企业等进行广泛合作,共同打造智能矿业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让科技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矿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学校为中西部及全国的矿业行业输送了数千名高级人才,成为培养矿业栋梁和大师的沃土摇篮。
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作为一所以矿业相关专业为特色和立足点的学校,学校该往何处去?有人质疑,“双碳”下再“沾煤搞矿”,是否还有前景?“煤是山西之本,煤炭是太原理工的底色和本色,离开煤,离开矿,离开煤化工、煤机械、煤基新材料,太原理工就啥都不是!”郑强的一席话掷地有声。他想好了出路——“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太原理工前景无量!”目前,学校重点围绕煤基能源清洁利用,着力打造煤炭、煤电、煤化三位一体的示范性能源学院,培养服务于能源革命的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人才培养实行本硕博“三段式”贯通培养。示范性能源学院依托怀柔国家实验室山西基地、山西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紧密对接国家电网山西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晋能集团等大型企业,聚焦煤基产业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使得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有机融合,为国家和山西省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现代煤化工发展以及该领域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成功获批“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煤炭清洁高效加工利用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郑强曾说:“太原理工大学姓山西、姓太原!”学校紧扣地方发展脉搏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助力山西煤炭产业转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其探索和成效值得称道。在人才培养方面,郑强的许多观点“与众不同”,如“不应该要求刚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与产业对口”“大学不是面向社会形态的变化培养人的”“大学培养人,重在学原理打基础,而不是过于看重实践”……这些理念可能与当下普遍被认同的观念并不契合,他延续一贯“敢说真话”的风格,提出自己的“独到”思想供探讨,在讨论中促进人才培养。这亦是一位教育人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