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小说阅读试题策略及演练

2022-08-10李传鹏山东省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课外语文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李传鹏(山东省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

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作品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考·点·透·视

阅读和鉴赏小说,必须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环境描写和品味艺术特色。下面围绕这几方面简要谈一谈:

A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的基础,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常见的题型有:(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指出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解题方法是一读二理三揣摩。在此基础上,弄清文章结构及其特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及其意义、叙述情节的方法及其作用,等等。另外概括小说的主题,还应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起考虑。

B分析人物性格

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中考这方面的常见题型有:(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2)指出人物塑造的方法;(3)评价小说中人物形象。近年来更多的命题方式是“本文中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出理由”,意在尊重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答题时主要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抓住描写内容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性格,还必须把握整个故事情节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C理解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说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常见的题型主要有:(1)指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生活的影子。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能从既定的标签中去落实。

D品味艺术特色

这方面包括品味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阅读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曲折,是否运用了对比、烘托、讽刺、夸张等表现手法,语言朴实、含蓄还是风趣、直白,等等。要仔细揣摩,细心体味,并概括出它们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或主题思想表现所起的作用。

文·体·知·识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一)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他物来衬托该人物。

1.人称选用的作用

(1)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小说的可信度、真实感。

(2)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自然亲切,便于情感交流,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口吻叙述,可使小说张弛自由,便于多角度塑造人物,表达感情。

2.人物描写的角度

(1)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

(2)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3.人物描写的作用

(1)外貌、动作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细节。

(二)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时间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的情节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但是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阶段,有时也可以颠倒或交错。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和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4)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

(5)平叙:平行地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平叙的方式: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代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3.小说的线索

小说的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中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三)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所做的描写。

1.环境描写的分类

(1)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2)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三、小说的主题

1.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小说的主题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主题的深刻程度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2.小说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

(1)通过写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来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通过寓言形式,将人生的重大问题寓于故事中。

(3)针砭时弊,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形象用故事的形式加以揭露和鞭挞。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某一类)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

四、小说的表达技巧

1.表达技巧的含义:指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达方法。

2.小说的表达技巧主要包含下面五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正侧面相结合。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双关、反问、反复、对偶、设问。

(3)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渲染、反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用典等。

(4)结构特色:过渡、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悬念、照应、铺垫、衔接、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

(5)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猜你喜欢

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话语情态与人物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