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校企合作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

2022-08-10毛照昉刘新领

关键词:供给校企企业

毛照昉, 刘新领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 300072)

校企合作办学是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深度融合为核心,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办学模式,强调通过高校与企业双方形成紧密联系、合作发展的稳定合作关系,实现高校、企业、学生、政府和社会互利共赢,最终促进国家战略实施。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能直接对接社会和市场需求[1]。一直以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校企深度合作,“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为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践,以天津大学为例,2019年,霍尼韦尔旗下全资子公司Tridium与天津大学签署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协议;2020年,天津大学发布《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2.0》,实施产学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质量标准等持续创新,陆续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建五局、中铁八局、一汽物流等企业及武警指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就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共创共享、科研联合转化、师资队伍共建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在学术领域,国内外学者就校企合作办学的合作模式、运行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合作模式方面,早期王章豹等[2]将产学合作模式分为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等四种;李琳[3]更进一步提出了六种校企合作模式,按校内、企业内的分类标准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细化,其中还包括了多方共建行业平台的校企合作内容;黄亚妮[4]开展校企合作的因子研究,提出要有双方认知因子、情感因子、法律法规因子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因子。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也逐渐丰富。杨华勇等[5]探讨了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大学研发新技术并与企业合作实施,二是大学提出解决方法、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新技术。王素君等[6]引入校企合作的战略联盟概念,提出要构建一种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易新河等[7]通过综述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总结,根据参与主体的结构,将其分为单主体型(企业办学校、学校办公司等)、双主体型(校企联盟等)、新主体型(校企联合成立的研究机构等)和多主体型(教育集团、科技园区等)。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费云利等[8]探讨“互联网+校内工厂”创新型合作模式,拓宽了校企合作模式的边界。

把握内涵、健全机制是当前校企合作发展的重点[9]。校企合作运行与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这与高校、企业、政府各方的努力密切相关,Etzkowitz等[10]提出了GUI三重螺旋结构,评估和测度政府(G)、高校(U)、企业(I)的合作关系,并提出三重螺旋体算法。从校企双方的视角,李江等[11]提出互动性沟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等内生性制度能够约束各主体的行为,有效促进校企合作长效运行;宁滨[12]提出从管理视角和组织视角设计运行保障机制。高校作为合作主体之一,构建校内管理机制也相当重要,陈晓梅等[13]就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评价等方面制定了一套校内管理机制。从政府的视角,首先要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李芹等[14]认为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协调者、监督者、验收者;赵学昌[15]、沈云慈[16]、丁金昌等[17]、查建中[18]认为政府应该从完善政策法律、明确权责分工、统筹组织协调等方面入手,大力引导、支持校企合作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升校企合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翟安琪[19]提出要由政府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引。彭梦娇[20]提出政府还要加强经费保障,从而提高运行效率。此外,在校企合作的收益管理方面,谢科范[21]认为收益度量对收益管理非常重要,提出校企合作收益可以按不同标准划分为直接受益和间接受益,以及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另外还有学者将其分为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22]。在度量方法上,通过构建一系列指标体系来衡量收益,例如,Santoro[23]选取企业资源投入、校企参与程度、合作成果等多维指标。在收益分配模型上,鲍新中等[24]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校企合作的组建和运行过程,建立了收益最优分配模型,罗利等[25]将Shapley方法运用到校企合作利益分配中,并建立博弈模型,之后于晓辉等[26]对方法进行改良,研究了基于模糊Shapley方法的校企合作利益分配策略。

对校企合作模式和运行保障机制的研究已较为清晰、完备,而面对新的国家战略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紧密接轨,创新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健全相关机制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的主要困境有:1)校企双方合作意识有待提高;2)校企合作模式有待创新;3)高校、企业、政府多方的闭环协调和分配机制有待完善;4)缺乏系统健全的长效运行机制。在上述困境的影响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呈现出供需错配的乱象。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以拉动经济持续增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不仅适用于经济增长,也适用于高等教育,目前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均有应用。付八军等[27]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条件在于政府主动赋权、学校有效用权。李志峰等[28]从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拐点”入手,分析博士生培养结构调整需求,并给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朱秋月等[29]应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解决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面临的供求、质量、结构、数量不平衡的矛盾,突出课程内涵建设。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广泛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韩庚君等[30]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供需精准性不足的问题,并从需求识别、整合关系、优化配置等方面提出构建多元整体协同供给的教育生态。胡海波等[31]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改进优化,从创新对象、管理制度、文化氛围、物质保障等方面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

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念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对于建设紧跟时代前沿、直面业界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结合国外校企合作先进经验,首先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分析,提出校企合作办学综合发展的战略规划,然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提出校企合作实施策略,以期实现供需两侧动态平衡、校企合作长效发展的目标。

一、 国外校企合作模式与经验

纵观国际上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国外形成了以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突出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国外多年来的实践检验已经较为成熟,为社会成功输送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研究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能为我国校企合作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有助于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战略发展的校企合作新路。

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可总结为以下几类。1)美国“合作办学”模式。美国“合作办学”模式于20世纪初首创,百余年来被40多个国家效仿[32]。“合作办学”模式是指教学按1∶1分配学时,一半时间在校内学习,另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突出综合能力教育。2)德国“双元制”模式。德国校企合作起源于19世纪末,由德国政府立法支持,高校、企业共建共享[33]。该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社会能力为首要任务,企业为培养主体,学校中专业技能课程的数量要大于普通课程的数量,学历并不是培养的主要目的。3)英国“三明治”模式。该模式将学生培养分为“学校-企业-学校”的三个阶段,学生先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之后去企业实习一年,最后结合企业实习成果,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任务。该模式需要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周密组织,将企业实践与校内学习融合。4)澳大利亚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提倡“能力本位”,课程设置重视实用性,并且澳大利亚国内相关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都需要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

上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各不相同,但能在建设思路上为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启发。其一,美国的合作办学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实习实践类课程,通过企业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二,英国校企合作模式非常多样,这种多元参与管理型模式既能灵活执行国家战略,又可以使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责权利协调统一;其三,在德国的双元制中,企业是主体,教学课程的设置均以企业实用性为主要目标,能够直接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其四,澳大利亚TAFE模式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由政府出面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标准和体系。结合我国国情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应建设“由政府统筹规划,高校、企业互为支撑,深度融合,行业配合指导”的校企合作模式。综上,吸取国外先进校企合作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新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 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主要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而主要矛盾的疏通关节多集中在供给一侧,因此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转型速度加快,人才培养需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校企合作能拉动人才培养,从而实现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以社会需求为核心导向,从供给侧发力拉动需求侧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与实践资源的精准匹配与灵活调整,全方位提高人才供给质量。

校企合作中,政府、高校、企业三大主体互为需求侧和供给侧,辅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最终输出复合型人才,反馈到社会需求中。在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中,应形成“国家为校企合作提供鼓励与支持,企业将产业问题带入高校,高校提出产业解决方案,产业方案升华理论科学,最终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的合作闭环,达到各主体互促互进的效果。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以校企合作供给的主体、内容、方式为基础,分析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有助于明确校企合作中环境、主体、资源的特征及关系,从而为校企合作战略规划和实施奠定基础。

(1)环境要素。校企合作的环境要素是指当前校企合作的发展在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中的表现,呈现出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人才过剩与短缺共存的特点。环境要素具体包括国家战略规划,高校政策环境,社会人才需求、就业环境等。

(2)参与主体。校企合作中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微观主体包括政策制定者、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管理者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全方位促进生态系统中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技术链的深度融合,从而使系统利益最大化。

(3)软硬件资源。软硬件资源是指各参与主体服务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条件。硬件资源包括实训基地、设施设备、教育平台等,软件资源包括师资队伍、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此外还包括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的资源支持。

三、 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规划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校企合作办学的战略规划要切实落实相关政策要求,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从高校、企业、政府各参与主体展开,明确高校、企业、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协同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要素,以提升质量为重点,重塑体系,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好各自的功能,同时强调主体间联动和协调,密切配合,深度融合,最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校企合作战略合作框架和实施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战略框架

高校处于校企合作的核心地位,是实现“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功能定位包括以下方面。1)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配置优质师资队伍、强化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传授学科理论基础,培养理论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科学研究。科研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并能够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校企合作中的科研定位应当是应用型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水平。3)社会服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教育,把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融会贯通,将教学计划提升到政府发展、企业发展的层面之上,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属性。总而言之,一方面,高校立足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同步开展、共同进步;另一方面,高校科学研究要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为导向,研究成果服务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战略。

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主体,校企合作一方面能直接培养学生在面向产业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素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解决自身实际问题、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功能定位包括以下方面。1)合作培养。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整体规划,从企业视角与高校一起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开发培养内容、搭建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并评价合作效果。2)产业支撑。企业能为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直接动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将复合型人才直接输送至企业,尽可能给予学生锻炼应用能力、接触核心工作的机会,有效提高企业效率,进而促进产业发展。3)经济资助。企业能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经济资助,促进高校的进步和发展。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起到统筹作用和推动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组织优势、调控优势,鼓励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中,政府的功能定位包括以下方面。1)政策制定。政府应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通过出台鼓励和监督政策,为校企合作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也明确各主体权责分配,推动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2)工作协调。构建校企合作协调联动机制,使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财政、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多部门工作联动、协作沟通,推动校企双方有效对接和良好协作。3)保障支持。要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已出台制度的有效推进,协助解决校企合作实际开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除高校、企业、政府三大主体外,社会力量也在校企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行业协会、组织、机构,不仅在协调行业秩序、推动行业发展上做出巨大贡献,还能够对校企合作起到辅助指导作用。社会力量在政府政策指导下联合高校、企业,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协调教育资源、职业专业技能评定等工作,配合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

高校、企业、政府三大主体及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在合作模式的战略框架下全方位互通互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搭建统一的协同管理体系,创新联动培养体系,构建包含收益分配、监督、评价等在内的长效运行机制,使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协调,共同推进校企合作长效发展,实现人才链、教育链、技术链、产业链的供需平衡。

四、 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策略

本部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思路,围绕高校、企业、政府三方的功能定位,提出协同管理体系、联动培养体系、运行监督机制、综合评价体系四方面的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策略。

1.协同管理体系

(1)完善校企合作专项工作组。校企深度合作需要政府层面的统一组织管理。自2014年成立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创新联盟以来,越来越多的院校加入联盟,探索校企合作创新型合作模式,然而,国家层面上的校企合作专项小组仍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存校企合作专项小组仍大多为高校内部,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的校企合作专项工作会议也不常有,而当今校企合作也成为高校、企业、行业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统筹组织力度仍需加大。一方面,应由国家部委牵头,完善推动校企合作专门工作机构,由政府、高校、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并完善组织架构建设,成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执行机构;另一方面,应增加各级别校企合作工作会议次数,及时沟通校企合作工作进展,开拓校企合作新思路,使校企合作方案能紧跟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

(2)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当前正处于VUCA时代,业界的人才需求与实际问题的变化节奏快、不确定性高,纵观当前校企合作现状,高校培养方案尚不能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存在一定滞后性,故常出现人才培养供需错配的缺口,而构建协同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实现联动和协调。由国家校企合作专项工作组牵头,制定运行规则、开展专项计划、拓宽实现途径、统一组织调度,确保全方位涵盖各主体和各环节,设计、推动、监督各单位的落实情况,建立统筹管理、分工明确、合作联动的协同机制,同时校企双方也应提升自组织水平,形成“企业提问题,高校提方案,实践问题推动科研进步,科研成果助力行业发展”的闭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解决当前各主体分裂独行、协同不足等问题。

2.联动培养体系

联动培养体系主要涉及校企双方,强调双方共建的概念,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企业实训、师资队伍、合作平台等方面联动培养复合人才。

(1)共创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课程、保障教学质量的根本依据,共创人才培养方案是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首要任务。制定人才方案时,要加大业界参与度,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来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规划、授课模式、课程计划等,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思路。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根据面向的不同学科和行业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同时需要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对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最终培养出“顺应潮流、聚焦前沿、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强化“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合作编写教材、共同商定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在充分分析企业岗位需求后,按照不同维度对专业课程进行分类设置,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业界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水平。

(3)强化企业实训。开展企业实训是校企合作的重点内容,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直观反映校企合作的成果。第一,高校可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议,共享软硬件资源和师资资源,共同建设企业实训基地,通过定向委托培养、校企分段培养等方式加强深度合作,实现双赢;第二,实训中聘请企业优秀生产者和管理者为导师,进行专项训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素质拓展的“三位一体”培养;第三,拓展更多的企业实训试点,推进建立综合型实习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校企联盟协同发展体。

(4)共建师资队伍。打造由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调动教师转型的积极性,为高校教师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其一,在配合模式上,由校企合作专项小组牵头,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专业导师与业界导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实践实习和制定培养计划与课程细节;其二,在教学内容上,由高校教师主讲基础理论知识,由企业导师主讲实践性、操作性课程,从而推动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其三,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教室、企业导师走进课堂,教师团队定期交流实践,共同探索更优的教学方案。

(5)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能够打破多方信息壁垒,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企业、政府的多元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当前虽然已有一些校企合作平台投入使用,例如校企汇、习讯云等,已经具备一定功能性和实用性,然而,现有平台辐射面较小,普及性较差,且缺少政府或产教融合工作组的统一调度和指导,呈现野蛮生长的态势。应当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原则,搭建政府牵头、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包含各方在内的权威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将各方有机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既可以加强高校、企业、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又可以给有相同需求的学生打造自由交流的生态环境,使学生能直接近距离接触企业实践。

3.运行监督机制

要想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长效运行与监督机制。通过运行监督机制,明确各主体职责,切实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最终形成“校企良好协作、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根据实际需求落实合作细则、基于应用反馈的方案改进”的正反馈机制。

当前,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中缺乏合理的动态收益分配机制,对校企双方的激励不足,导致校企双方独立、分裂,使得各方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监督方面,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监督尚不健全,缺乏强制性,对校企双方的监管不足,从而影响校企合作的效率。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与监督机制至关重要。

(1)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近年来,政府围绕校企合作出台了多项政策,对于推进校企合作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部分政策缺乏刚性约束,不少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高,政策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还应制定刚性约束制度,对违背合作的行为进行惩罚,保障各方的正当权益。与此同时,高校和企业内部也应当建立相应的行为规范和合作细则,保障合作过程的实施。如此一来,校企的合作过程、合作范围、合作成果将得到有效监督。

(2)构建动态收益分配机制。实现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是促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对于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各主体积极性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中需分配的收益不仅包括经济收益,还包括非经济收益,另外也存在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区别,此外,校企合作中的收益是动态产生、动态分配的,受双方合作阶段、合作内容、合作模式的影响而动态变化,而现如今的校企合作收益分配机制存在着动态衡量不准确、度量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对企业来说,直观上看,企业更注重于内部人才的培养,潜在人才培养会带来成本增量,因此,构建动态的收益分配机制也会给企业传递积极信号,激励企业投身产教融合事业中。可以通过运用博弈方法,考虑投入、贡献、回报、风险等因素构建动态收益最后分配模型。此外,还可以由政府牵头搭建一个收益管理平台以促进动态收益分配。

(3)组建校企合作监督小组。建立专项监督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参与合作的高校负责人与企业负责人为组员。该专项小组从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全面监督,对校企合作予以考评,对不合理、不合规现象予以解决,保证校企合作各环节完整、有效。

4.综合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涉及高校、企业、政府、学生等多方的通力合作,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上述各方都是校企合作办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利益所得者,都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在构建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各个方面的诉求,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构建整个评价体系的各个层次和指标。而当前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评价指标是相互独立的,一方面,在学生考核中,理论教学中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这却并不适用于校企合作的场景,校企合作培养中更看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因此需要构建新的评价机制,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成果、企业成长等方面的评价也相对孤立,缺乏整体的评价体系。而建构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激励校企间的合作,促进高校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以下从组织协同、课程教学、学生评价、教师发展、基地建设五个方面来构建校企合作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上述五个方面构成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下设更具体的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校企合作评价指标

(1)组织协同。组织协同是指服务于校企合作的外部、内部的组织情况,下设二级指标包括机构设置、配套措施、收益分配和协同发展。机构设置是指人员、办公场所、信息平台等相关软硬件保障,配套措施的评价范围包括政策制度、校企合作方案与规范等,收益分配考察校企合作中各主体动态分配收益的机制设计情况,协同发展的评价考察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和联动情况。

(2)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在评价体系中主要考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三个维度。其中,专业建设是指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及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程度等;课程建设是指开设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课程规划情况、实践教学课时数及教学成果。

(3)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对校企合作成果的直观考察,包括专业理论、综合素养、就业率与升学率三个方面。其中,专业理论掌握能力是教学成果的直观反映;综合素养应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等;就业率和升学率可以直接衡量毕业生水平,进而反映校企合作水平。

(4)教师发展。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促进教师团队发展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目的,包括高校教师、企业导师的质量,教师团队比例、教师团队建设情况、教师奖励机制等方面,具体来说包括是否完成规定授课学时、指导实践活动,以及是否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等。

(5)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将理论课程应用于实践的重要一环和重要载体,也是校企合作成果的重要体现。基地建设强调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深入评价实训基地的场地管理、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和运营情况。

构建指标体系后,还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引入合理的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确保量表的科学性,之后进行量表信度、效度和精确度测试,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完成对校企合作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估。这其中各个指标的设定和权重设置要结合校企实际,听取多方意见,逐渐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方法的评价机制,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校企双方对相关方面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保证合作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学生、高校、企业、其他组织的综合评价,激励各方重视并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

五、 结 语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符合当前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现状、合作要素、战略规划、实施策略等方面,构建完整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机制,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着力于改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供给直接对接业界需求,也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能向业界持续输送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业界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此外,校企深度合作也是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高校提升专业内涵、优化专业设置、转化教学与科研成果,最终服务社会发展。总而言之,深化校企合作是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打造产教融合的良好生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供给校企企业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企业
企业
企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