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整合的大学发展战略
2022-08-10霍宝锋,吴文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战略管理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各高校虽然陆续颁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方案,但是对如何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并没有明确的途径,这为我国高校的战略管理的管理思维和管理理念提出了“第一重挑战”;另一方面,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竞相迸发,高校的战略管理面临着来自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的“第二重新挑战”。为了战胜“双重挑战”,高校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学校战略管理的创新要求,深入推动学校战略管理理念与发展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校对外部环境的战略适应能力,帮助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创新转化,使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地位。
高校战略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组织管理方式,以“着眼全局”和“面向未来”为管理导向。高校战略管理应当立足于学校现状,通过预测发展趋势和规划发展行动,引领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作为高校战略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引领和规范着高校战略管理。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不仅是学校实现长远发展的抓手,而且是实行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从战略性高度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学校获取丰富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并且有利于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充分地应对多变的环境和复杂的挑战。高校发展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校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使学校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地创造未来。
本专刊致力于探索基于资源整合的大学发展战略。征稿启事发布以后,本专刊累计收到26篇论文,期刊主编、特邀客座编辑、多位匿名审稿人和编辑部编辑通力合作,为专刊的投稿论文提供评审意见。最终,专刊收录11篇论文,覆盖“品牌文化”“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资源支撑”七个主题领域。图1呈现了收录论文构成的基于资源整合的大学发展战略框架。
图1 基于资源整合的大学发展战略
基于资源整合的大学发展战略,以品牌文化为引导,以战略规划为目标,以国际化为手段,以资源支撑为基础,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基本职能。七个方面的工作,也代表七个方面的资源和能力,它们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全面整合,共同实现大学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第一,“品牌文化”主题领域收录了1篇文章。郑春东和龚鹤鸣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探究了高校品牌建设体系,丰富了教育学理论,对研究型大学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以往文献从知识类型的角度出发,界定研究型大学品牌的内涵,构建以教学水平、国际合作、学术成果、生产力转化为核心的品牌体系,并以本体职能、附属职能和派生职能为基础,探究品牌建设对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机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建议研究型大学在萌芽期找准定位,注重外部形象和内部文化建设;在成长期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形成差异化优势;在成熟期控制好舆情导向,进行长期维护;在转型期做好品牌延伸,发挥影响力。
第二,“战略规划”主题领域收录了1篇文章。刘钰、张逸婷和姚佩佩基于高校和二级学院的组织特点,结合现有高校发展战略的路径研究内容,通过引入生态战略系统理论,对天津大学某二级学院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突出编制合理有效的院级单位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我国大学二级学院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基于核心业务,明确战略规划目标和关键解决问题;拓展合作维度,广泛吸收企业、行业、区域等异质性资源;拓展交叉维度,纵向与高校上下协同,横向拓展学科交叉;提升边缘层敏感度,建立系统变化应对策略;系统协同,规划实施长效动态优化细化。
第三,“人才培养”主题领域收录了2篇文章。在人才培养的宏观层面,霍宝锋、叶雨潇和李多认为,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面向未来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刻变革。研究基于全链条整合视角,从战略一致、流程协调、资源共享三个层面提出了“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在人才培养的微观层面,王红雨和孙雨晴通过分析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的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发现,本-硕同步开课教师比例较小、培养目标指导性弱化、部分硕士课程内容本科化、课程考核无法有效匹配教育层次、本-硕课程结构相对独立等问题依旧存在。为此,研究提出了优化师资配比、明确培养目标、延伸课程内容、分层化课程考核和贯通课程结构的对策建议。
第四,“科学研究”主题领域收录了3篇文章。在文科发展方面,张俊艳、田静和张慧颖以国内10所理工优势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组态分析的视角,采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4个维度的14个指标研究如何推进理工优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科学研究是影响文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理工优势高校文科质量水平达到前25%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同时重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是影响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条件,研究得到“人才+创新”双向驱动型和综合协调型两种核心等价组态;理工优势高校可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举办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提高学术发表质量、引进和培养高端文科人才、优化课堂教学并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来促进文科高质量发展。在医科发展方面,胡业飞和陈美欣认为,我国高校依然面临着“合作生产”(合并医科院校)与“自我生长”(自建医学院系)的医学学科建设路径选择。研究对上述两种路径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医学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评述,比较了两种路径下学科发展路径的特征与优劣势,进而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医学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医学学科的高复杂性、强系统性和直接技术实操转化性导致了该学科对“时间积淀”的高度依赖;高校对两种路径的选择,实际是在交易成本与时间投入上的权衡选择。在学科交叉方面,蒋琬、王慧、张慧敏和安艺琳基于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模型,从管理模式、交叉人才培养、交叉项目推进、考核评价体系四方面指出高校在学科交叉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应用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建立高校学科交叉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学科交叉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科交叉建设提出激励性策略建议,进而为各高校在日后设计学科交叉评价体系方面提供有价值和可借鉴的途径。
第五,“社会服务”主题领域收录了1篇文章。毛照昉和刘新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综合考虑高校、企业、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借鉴国外校企合作先进经验,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分析,做出校企合作办学的顶层战略规划,进而就协同管理体系、联动培养体系、运行监督机制、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论文建议通过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运行机制,解决人才供需错配问题,实现高校与产业界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发展战略规划。
第六,“国际化”主题领域收录了1篇文章。施亮星、孙一杰和郭峰以天津大学为例,研究了天津大学国际合作改革方案与评价机制。论文介绍了国内外主要高校国际化合作改革方案,分析了天津大学国际化合作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合作改革的策略,主要包括领导与基层协同化、扬长补短全面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服务功能的国际化。
最后,“资源支撑”主题领域收录了2篇文章。在校区资源方面,王红锌、姜欣、胡献孔和吴文清以国内高校多校区运行管理的基本视角、校区布局和经费来源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国内三所典型的多校区高校的具体管理模式、专业学科布局、数字校园建设和文化协同发展情况,并结合国内高校多校区运行管理研究的关注重点,从布局规划的协同管理机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运行的数字管理机制、运行管理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校园文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六个方面为健全国内高校多校区运行管理机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在财务资源方面,杨育龙和袁婷以天津大学为例,阐述了我国公办高校财务管理规划的最高目标及主要工作内容;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制度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十四五”时期高校财务管理规划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高校财务管理规划的总体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策略建议。
综合来看,此次专刊录用的文章主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专刊文章以“价值追求”和“实践导向”为研究目标。高校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把战略思维转变为应用实践的过程。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是极具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研究,学者们紧紧围绕战略规划是什么、战略规划做什么、战略规划怎么做和战略规划谁来做等具有操作性的研究问题,同时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宏观策略和具体举措、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专刊文章以“跨越式发展”和“国际化视野”为研究导向。学者们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立足国内实情,拓宽研究视野。围绕专刊主题,学者们不仅将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进行本土化,而且遵循普遍的教育规律,用知名高校的实际经验指引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第三,专刊文章采用“跨学科”和“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高校战略规划的制定是要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后才能形成的。在高校战略规划研究中,学者们善于跨越学科界限,采取切实有效的相关方法和理论,如生命周期理论、生态战略系统理论、全链条整合理论、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模型和平衡计分卡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模型。同时,学者们通过不断地深化研究方法,采取了案例研究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总之,本专刊立足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围绕“品牌文化”“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资源支撑”七个主题,致力于探究基于资源整合的高校发展战略。在此,本专刊借此契机呼吁更多的学者专注于高校发展战略主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立足人才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双一流”高校的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