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以喀什地区五县“零距离”公众号为例
2022-08-10陈峻俊
陈峻俊
[提要]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五个县级融媒体“零距离”公众号的乡村振兴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新闻报道框架进行提炼和研究后发现,“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有以下特点:把握党媒定位,内容紧贴中央,积极弘扬主旋律;生态振兴议题多、文化议题少;原创内容多;报道体裁失衡;互动反馈不足;话语框架单一等。针对性地提出丰富报道体裁,通过可视化加强文化振兴报道,注重对具体人、事与群体的典型报道等提升措施。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①。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基层媒体也在发挥自身“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打通促进基层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
2015年1月17日,“零距离”新疆(区、地、县)三级联动网络外宣大平台启动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该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101个县市全部开通“零距离”平台,其微信公众号总计达117个[1]。“零距离”外宣大平台是新疆“最后一公里”微信公众平台的延伸和拓展,更是新疆打破对外宣传壁垒,用新媒体发挥聚合效应的有益尝试。本研究正是以喀什地区融媒体为样本,研究其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框架和特点。新疆喀什地区位于我国西部边陲,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所,也是中西亚文化交融之地,中心城市喀什是新疆首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在整个新疆地区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该地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融媒体乡村振兴产品打造对于国际交流传播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也为县级融媒体如何在当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最初源于社会学家戈夫曼《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出的“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和主观过程”,对“框架”作了简要定义[2](P.178)。吉特林发展了这个概念,认为框架就是“关于存在什么、发生什么、有意义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选择、强调和表现上所用的原则”[3](P.6-7)。吉特林还将框架理论发展成三个核心概念:框架(frame)、框架化(framing)和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恩特曼指出框架理论在本质上就是选择和凸显,强调某些方面使之更加突出,这是当前传播学研究者采用最多的定义方式[4]。黄旦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中提出新闻生产是一种社会性生产,这种新闻生产下,首先框架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有关社会的讨论内容;其次,框架还可以界定个体、躯体等扮演的角色;另外,框架对价值、行动等的主次划分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框架的选择会影响论题的语言使用、句子结构、修饰语等[5](P.254-256)。陈阳指出,传播学视野下的框架研究分布在新闻生产、媒体内容、媒体效果三个不同的领域内,带来了研究问题的多样化[6]。换言之,新闻生产是对媒介构建框架的过程研究,媒介内容着重对新闻文本进行研究,媒体效果则是受众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的研究,即受众框架。
本研究的问题属于媒介内容的框架分析,新闻文本的研究是框架分析的中心。陆晔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香港媒体报道中新闻文本的抽样分析,直接探讨香港是否存在固定报道形态,如何呈现内地事件,进而可间接分析香港媒介的客观公正程度[7]。张克旭等人通过对三家电视台同一新闻的内容分析,证实了新闻媒体在反映客观现实的特定事件时,会固定呈现此事件的特殊部分,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趋同、协商或对立[8]。 臧国仁对框架结构以及框架运行机制进行总结,认为每一种框架都由高、中、低三个层次构成[9](P.34)。此外,将框架理论用于不同题材新闻文本的分析中,以此探索某种新闻的报道形态,用以指导实践也是常见的分析思路,如脱贫攻坚报道框架、法治报道框架、人工智能报道框架、人物形象报道框架。随着媒介的发展和多样化,出现了网络新闻文本的框架分析、公众号的框架研究,例如邓秀军从反转新闻的视角出发,使用框架理论的内容与效果双重研究,从四个维度对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与用户使用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得出阅读、点赞、评论和转发在不断解构和持续重构微信公众号文本,反转的是信息而不是新闻的结论[10]。
(二)乡村振兴报道新闻框架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报道新闻框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人民日报》等地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相关分析,并集中于“三农”报道、脱贫报道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探讨上。马婧对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进行分析后发现,《新农村》周刊主要有发展框架、指导框架、产销框架、帮扶框架、维权框架和冲突框架六个报道框架[11](P.32-33)。李梦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2017-2019年的“三农”报道为研究对象,最终得出其存在发展框架、政治框架、经济影响框架、帮扶框架、指导框架、人情味框架、成效对比框架和问题导向框架等[12](P.24-30)。对于县级融媒体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路径、乡村振兴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张玮提出县级融媒体在乡村振兴传播中存在融合传播理念认知不足、体制机制影响创新、社会引导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13]。何志武依据“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指出县级融媒体通过技术的培养、组织的保障、环境的支撑,建构政府、媒体、社会、市场多元要素聚合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14]。
总之,目前基于框架理论对乡村振兴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且此类研究样本多为地方报纸和主流媒体的日报,对于基层媒体研究成果偏少,对西部偏远地区县级融媒体的研究则更少。本研究尝试以新疆喀什地区县级融媒体关于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为考察对象,进一步丰富框架理论的研究视野。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从新闻框架出发,对新疆喀什地区五个县(巴楚县、麦盖提县、疏勒县、叶城县、泽普县)的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零距离”②近半年关于乡村振兴的报道进行分析,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零距离”公众号关于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框架是什么;2.“零距离”公众号中的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框架有何特点;3.“零距离”公众号中的乡村振兴新闻报道可以做哪些改进。
通过对喀什地区五个县的“零距离”公众号近半年的乡村振兴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旨在为我国县级融媒体,尤其是西部偏远民族地区如何做好乡村振兴报道提供新思路,以更好地发挥基层媒体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采取内容分析法,选取近半年来新疆喀什地区五个县的“零距离”公众号——“巴楚零距离”“麦盖提零距离”“疏勒零距离”“叶城零距离”和“泽普零距离”关于乡村振兴的报道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和设置变量进行编码,运用SPSS及EXCEL进行相关数据的抽取与处理,从而获得可靠研究数据。
(一)样本选取背景
一是喀什地区是新疆南疆地区的典型代表,能够体现新疆地区县级融媒体对乡村振兴报道的状况。
二是资料搜集中发现,在喀什地区11个县的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中,“巴楚零距离”“麦盖提零距离”“疏勒零距离”“叶城零距离”和“泽普零距离”公众号都专门设有“乡村振兴”或“乡村振兴之路”的专题栏目。
(二)样本抽取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时间段为2021年11月1日-2022年4月30日,旨在清晰地了解喀什地区县级融媒体在年末和年初对乡村振兴报道的新闻框架情况。样本为喀什地区五个县“零距离”公众号在此时间段发布文章标题带有“乡村振兴”或者“乡村振兴之路”栏目前缀的推文。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为关键词,检索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巴楚零距离”“麦盖提零距离”“疏勒零距离”“叶城零距离”和“泽普零距离”五个公众号发布的关于乡村振兴的报道,分别为86篇、54篇、38篇、28篇、8篇,共计214篇。
(三)类目建构
臧国仁在《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一书中对于框架理论进行阐述,将框架定义为“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并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高层次结构是对某一事件主题的界定,即戈夫曼所说的“这是什么事情”;中层次结构包括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低层次框架需通过语言或符号表现[9](P.34-43)。
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类别特性和传统框架相互结合,梳理出适用于本研究公众号样本的类目并进行分析,具体类目建构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新闻框架研究指标体系
三、研究发现
(一)高层次框架
在新闻框架的高层次结构中,本研究从报道议题、报道主题和报道数量进行类目分析,对“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高层次框架所注重的主题框架进行了整体性研究。
1.报道议题分析:报道议题集中,以生态振兴议题为主
依据高层次框架路径,本研究对“零距离”公众号新闻议题的归纳集中于“乡村振兴”的五个核心内容。因此,本研究将按照5个指标对五个县“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议题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议题统计表(单位:篇)
经过对“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议题的分类汇总,本研究发现,“零距离”公众号在有关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上,生态振兴议题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其次为产业振兴。其中,生态振兴议题主要体现在基层人口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种植环境整体发展方面的报道。
2.报道主题分析:报道角度多样,以农业生产为重心
根据新闻内容类别来划分,“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主题主要包含教育培训类新闻、文化旅游类新闻、社会环境类新闻、农业生产类新闻、民生就业类新闻和畜牧养殖类新闻。本研究将按照6个指标对五个县“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主题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主题统计表(单位:篇)
本研究发现,就纵向而言,该公众号在这半年总体偏向于农业生产类的新闻报道,占比37.38%;其次为社会环境类的新闻报道,占比24.3%。就横向而言,“麦盖提零距离”社会环境类新闻报道占比最高,占该公众号总体的38.89%。
3.报道数量分析:周期长数量少,报道趋势尚未平稳
“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涉及乡村的农业、产业、环境等各个方面,在不同的月份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在报道数量上呈现不同的态势。截至2022年4月30日,“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累计发稿量214篇。以“月份”为单位,对不同时期乡村振兴新闻报道发表篇数进行统计,最终得出各公众号在每个月份报道数量分布(见表4)。
表4 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数量统计表(单位:篇)
由表4可知,“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推送的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数量最多,5个公众号共计发表50篇报道;2022年1月的乡村振兴报道最少,5个公众号共计发表14篇报道。就单个公众号而言,“巴楚零距离”在2021年12月的乡村振兴报道最多;“麦盖提零距离”在2021年11月的乡村振兴报道最多;“疏勒零距离”“叶城零距离”“泽普零距离”在2022年4月的乡村振兴报道最多。 除“泽普零距离”在1月与2月的报道数量无明显波动外,其余公众号每个月都在持续进行专栏报道,但其发表频率尚未固定。
(二)中层次框架
本研究的中层次框架从新闻图示结构、报道体裁、报道来源及互动效果四个类目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其呈现规律,归纳总结“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所形成的话语结构框架的主要特点。
1.图式结构分析:以主要事件与结果为主,图式结构完整
本研究设置五个图式结构作为分析类目,分别是主要事件、背景、结果、反应反馈、预期预测。其图式结构的建构如下:(1)主要事件:乡村振兴报道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人物与重要情节;(2)背景:推动主要事件发生,有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的事件;(3)结果:随着事件的发展,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4)反应反馈:在主要事件中的人物与了解事件的相关人物(指乡镇干部、技术指导员、开展培训员、指导工作的领导者)所表达的内容;(5)预期预测:以某个领域专业人士的身份,客观地针对主要事件做未来发展预测。根据以上不同新闻图示结构类目划分,再对本研究设计的214篇样本进行阅读与归纳总结,可以得到“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新闻话语图示结构分析(见表5)。
表5 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图式结构分析(单位:篇)
从表5可以发现,“零距离”公众号在近半年关于“乡村振兴”内容的报道中,五类图式结构均有所涉及。首先,占比最高的是“主要事件”,其占比达25.57%。说明“零距离”公众号非常注重对“乡村振兴”报道有关主要事件的描述,注重对事件的细致化呈现。其次,“零距离”公众号近半年关于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重心落在“结果”上。县级融媒体担任着对外宣传、助力乡村振兴以及“上传下达”的重任,而成效报道能够清晰地呈现基层地方对国家政策的响应与实施落实程度。因此可知,这也是促使“主要事件”与“结果”是“零距离”公众号推文里最常用的图式结构的重要参考因素。 第三,在“反应反馈”上,县级融媒体通过主要事件相关人的表述,挖掘更多真实的内容。当反应反馈以农民受众的视角,让亲身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受众进行表达,这样的报道方式更有说服力与真实性,也能更好地起到宣传和动员作用。第四,就“预期预测”而言,“零距离”公众号运用此图示的占比最少,且在所运用的报道中,此类预期预测多以数据形式呈现。
2.报道体裁分析:以通讯为主,评论体裁缺失
本研究结合公众号实际,将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人物特写四个类目,具体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体裁分析(单位:篇)
对“零距离”公众号所选择的214篇样本的报道体裁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通讯的数量最多,共计116篇;其次是消息,共计90篇。相比之下,人物特写的内容较少,仅“叶城零距离”报道了2篇,即2022年2月8日发布的《致富路上的布萨热木》与2月27日发布的《致富路上的林果技术人——西尔艾力·帕扎买提》。这两篇报道从普通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刻画人物事迹,将乡村振兴宏观背景与微观事实结合,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而该公众号无论是原创内容还是转载内容,对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鲜见评论性文章,缺乏多角度的探讨分析,报道体裁总体上相对单一。
3.报道来源:渠道来源多元,原创内容居多
文章来源在新闻报道中就是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包括个人、组织、单位或者机构等。本研究将“零距离”公众号这半年的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来源分成三类,一类是融媒体中心记者原创稿件,另外两类分别是各乡镇、单位的供稿与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新闻稿件。对其新闻报道来源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来源分布
由分析可知,“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的文章多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原创内容,五个公众号的原创占比为69.62%,供稿占比为24.3%,转载占比6.07%。其中,“疏勒零距离”与“泽普零距离”没有转载文章。“巴楚零距离”转载文章多源自“石榴云”、《新疆日报》,“麦盖提零距离”转载文章多源自“喀什零距离”,“叶城零距离”转载文章来源于中国喀什网与喀什广播电视台。
就其供稿而言,“疏勒零距离”所接收到的供稿在五个公众号中数量占比最大,共有23篇,且其供稿文章多源自村“访惠聚”工作队、疏勒县委办公室。“麦盖提零距离”供稿文章共计17篇,其供稿来源多为麦盖提县委宣传部。
总结上述分析可知,首先,在喀什地区县级融媒体乡村振兴的新闻报道中,融媒体中心记者的原创文章来源占据了主要地位,官方提供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其次,事业单位、社区、村委会的供稿也拓宽了文章来源渠道,给予基层各单位和群体更多表达的机会。
4.互动效果:单向传播有余,互动反馈缺失
鉴于公众号自身的特性,本研究将“零距离”公众号发布的乡村振兴相关的新闻报道互动效果形式分为以下四类,即文章的阅读量、评论量、在看数与点赞量,以此来了解“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以及用户反馈情况。
对“零距离”公众号发布的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阅读量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其文章阅读量呈现极化现象,五个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阅读量大多处在200-400人次的区间里,且各个公众号平均阅读量差距悬殊。根据数据统计可知,截至2022年5月8日,阅读量最高的文章为“叶城零距离”所发表的《小蘑菇 大丰收》,阅读量为1794人次;阅读量最低的文章为“巴楚零距离”所发表的《蔬菜产业生产基地解决就业 助农增收》,阅读量为56人次。
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数据上看,“零距离”公众号整体的用户评论数较低。在所选样本中,评论数最高为3条。总体评论内容积极向上,表达了受众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但均未获得公众号方面的回复。
(三)低层次框架
本研究中,低层次框架将从文章呈现方式、标题应用两个类目进行分析,最终对“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的话语结构特点及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1.呈现方式:图文结合的直观方式
本部分所研究的样本为报道内容全文。经研究发现,“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主要呈现形式有单一型和融合型。单一型,即仅用文字呈现。融合型,即采取多种“文字+”的组合方式,丰富信息的呈现,如“图片+文字”“视频+文字”“动图+文字”“图片+视频+文字”“图片+动图+文字”等。本研究将“零距离”公众号2021年11月-2022年4月乡村振兴新闻呈现形式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呈现方式统计图
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214篇新闻报道中,纯文字报道仅有7篇,共占全部报道数量的3.3%;其余207篇新闻报道采用融合型呈现的报道形式,且“图片+文字”是“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最常呈现的方式。
2.标题应用:生动句式突显亲民,朴实话语通俗易懂
本部分根据所选样本对标题句式以及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标题句式共有四种,即感叹句、陈述句、反问句与对偶句。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在“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标题句式中,陈述句句式占比最高,达到71.03%;其次为对偶句,占比达26.64%;感叹句占比为1.87%,反问句占比为0.47%。其中,“巴楚零距离”中的两篇报道运用感叹句式,1篇报道运用反问句式。感叹句和反问句的句式,从基层群众第一人称视角出发,以活泼、风趣的口吻,拉近了读者与传播者之间的距离,醒目的标题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中,使用对偶句做标题的报道也较多,如《小田变大田 农户心里甜》(“巴楚零距离”,2022年4月4日)、《疏勒县:追着春光赶农时 乡村振兴谋新篇》(“疏勒零距离”,2022年3月16日)、《勤劳致富不忘本 善行义举美名扬》(“泽普零距离”,2022年3月27日)、《红枣加工忙生产 引领群众“枣”致富》(“麦盖提零距离”,2022年3月9日)、《千方巩固脱贫成果 百计提振乡村经济》(“叶城零距离”,2022年2月6日)。
该案的特殊性在于其是以长期持续的冒用他人名义所侵害者并非仅仅为姓名权的内容,而是由姓名权引起或者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更为重要的价值和利益,因此,倘若仅以姓名权为被侵害之对象,则其在侵权损害之救济与社会舆论之平息方面会大打折扣。基本权利的资格意味着“可以被用来对抗国家行为、赋予公民请求权以要求国家有所行为,也可以被用来保障公民有权参与国家管理”,“可以为具体制定法的解释设立标准,亦可保障某项法律制度得以延续”,特别是体现了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即“国家有义务保护各个具体的基本权利及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判断”[22]。
对偶式标题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具有较强感染力,更容易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标题关键词的词频,可以直观地呈现报道重点与报道偏向。根据数据分析发现,“零距离”公众号标题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依次为:“乡村、振兴、助力、增收、发展、产业、工作、推进、农业、农民”等(见图3)。
图3 “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标题词频图
综上所述,“零距离”公众号作为新疆地区官方的发声平台,肩负着对外传播特色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该公众号用基层群众“听得懂”“看得懂”的言语及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县级融媒体通过讲述基层农民故事、大力宣传特色产业,自始至终扮演着助力者与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四、研究结论
结合第三部分所述的统计数据及具体类目分析,发现“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的高、中、低新闻框架各有其建构特征,本部分将特点归纳总结如下。
(一)高层次框架:运用成效框架、宣传框架与帮扶框架塑造报道主题
1.成效框架
在对“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高层次主题框架的分析中,得出其报道议题上以生态振兴议题为主,报道主题上以农业生产为重心。因此,最终总结出其使用成效框架的结论。成效框架的建构旨在突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后所取得的各方面成效。成效框架既可以反映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农村、农民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又可以验证在党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所实施的发展模式及经验的正确性。
“零距离”公众号在生态振兴议题上,主要通过对村集体居住环境、农业水土资源改善情况的报道,进而提升乡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塔勒克村:人居环境整治绘就农村新面貌》(“巴楚零距离”,2021年11月15日)就采用成效框架,通过数据呈现的方式,指出全村已完成改造提升庭院37户,凸显了通过村集体环境整治工作,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聚焦民生关切点 搭好农民“幸福桥”》(“疏勒零距离”,2022年4月16日)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强调过去水渠堵塞严重、浇水难,现在通过重新修建,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对于成效框架的建构,“零距离”公众号还将现在与未来进行对比,突出当下,着眼于未来,以此展示所获成效。例如,《养鸽产业托起村民“致富梦”》(“叶城零距离”,2022年1月20日)通过数据对比,强调叶城县吐古其乡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养鸽产业与合作社如何快速发展。综上所述,“零距离”公众号成效框架通过对比,重在突出“乡村振兴”政绩与成效,以此引导积极正面的舆论。
2.宣传框架
“零距离”公众号对于宣传框架的建构运用主要体现在人才振兴议题与教育培训主题。该框架重视对国家会议精神与政策内容的解读,以及对新技术理念、典型人物、事件的宣传,体现了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意识。《冬季培训长知识 强化能力促致富》(“巴楚零距离”,2021年12月7日)报道了对乡村畜牧技术人员与养殖大户宣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疾病防控技术、青贮饲料制作方法等,以此增强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的意识。《麦盖提县:“智慧农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麦盖提零距离,2021年12月25日)报道了无人机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帮助农民进行施肥、灌溉,精准化的管理既节省成本,又提高了农业工作效率。通过政策宣传与技术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农民,想要致富增收,不仅要在思想与行动上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还需要在技术学习与创新上不断发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村民代表与先进村委组织,展示出众多有效的振兴策略与宝贵经验。对典型人物和组织的宣传有助于提升乡村群众的自信心,榜样的力量也给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行性的操作路径。例如,《致富路上的林果技术人——西尔艾力·帕扎买提》(“叶城零距离”,2022年2月27日),通过讲述主人公学习林果栽培等生产技能带头致富的故事,激励鼓舞乡村群众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开新局》(“疏勒零距离”,2021年11月19日)报道疏勒县先进村基层党组织所打造的示范点,用一系列数据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给予了这些先进组织更多的关注,也给其他乡镇基层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3.帮扶框架
帮扶框架是指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政府及相关企业和行业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报道主要通过传达政府帮扶与企业、行业的帮扶来建构其整体帮扶框架。
首先,以政府帮扶为主的帮扶框架。政策帮扶注重对细节的报道,保证所报道内容的全面性。如《疏勒县健全涉农资金运行监管机制 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疏勒零距离”,2021年11月18日)报道了疏勒县严格把关涉农资金支出,强调属于“负面清单”范围一律不支付,确保资金不浪费,这一类型的报道彰显了政府保障涉农基金落到实处的执行力,体现了政府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
其次,企业与行业帮扶为主的框架。企业、行业的帮扶体现出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关注和积极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良好风气。 如《塔里木油田160吨化肥助力乡村振兴》(“叶城零距离”,2022年4月22日)报道了中国石油旗下第三代油气田塔里木油田公司为叶城县柯克亚乡四个定点帮扶村捐赠化肥,全力助力村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
此外,还有农民就业帮扶的报道。在《龙头企业带动 拓宽农民增收路》(“巴楚零距离”,2022年2月25日)中,这家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养殖业,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增收致富。《汇聚援疆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疏勒零距离”,2022年2月25日)报道了疏勒县聘请来自山东的农业、水利方面的专家解决农田问题,专家帮扶展示了援疆城市与新疆基层团结互助的和谐画面。综上所言,帮扶框架体现了“零距离”公众号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注重报道各行各业的帮扶,引导基层群众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二)中层次框架:生产者强化主要事件和结果框架,总体互动反馈不佳
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可知,“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图式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为“主要事件”和“结果”类目。这表明,该公众号注重报道具体工作的实践情况和最终获得的成果。从生产者来看,生产者除了融媒体中心记者外,还有各乡镇、单位人员。这些供稿者并非都是专业的新闻采写者,因此在其报道的撰写上会更偏向于对事件发生脉络的描述,而易忽略其背后的引导。通讯内容字符偏多、取材较广,重细节描述的特点,也促使其在呈现乡村振兴的发展及成就中更偏向于强化“主要事件”与“结果”框架。而“预期预测”框架占比最少,这说明“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更关注眼前的实际工作。
就其互动效果而言,“零距离”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整体互动情况并不乐观。在高层次框架的研究中也提到该公众号乡村振兴新闻报道含有宣传框架。县级融媒体目前还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真正理解互联网思维中的产品、用户及平台运营还显生疏。因此,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媒体在扮演好“耳目喉舌”角色的同时,应坚守积极互动反馈,努力实现话语转换,通过不断创新传播,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
(三)低层次框架:围绕“振兴什么、为什么振兴、如何振兴”建构新闻文本,整体呈现框架单薄
就其报道标题应用而言,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为“乡村、振兴、助力、增收、发展、产业、工作、推进、农业、农民”,从词性的角度而言,这类高频词多为动词和名词。李元授将名词、名词性词组、动词、动词性词组以及副词、介词结构等定义为限制性修饰语[15](P.84)。由统计结果可知,“零距离”公众号在进行乡村振兴新闻报道时大量使用限制性修饰语,极少使用形容词。 该公众号在标题的取名上也常用引用符号及拟人、谐音等修辞方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用生动活泼的用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受众对新闻报道“严肃”特点认知的刻板印象,给文章增添了风趣,感染力强。总而言之,限制性修饰语缺乏感情色彩,因此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而文章所使用的标题句式与修辞,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凸显了新闻报道的生动活泼。
围绕研究对象,可将标题高频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乡村振兴的对象(振兴什么),如“乡村、农民、环境、基层”等。将此类高频词与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等地名相互结合,使得该地区乡村振兴地点更为细化,针对性也就越高。第二类是乡村振兴的作用(为什么振兴),相关高频词有“增收、发展、产业、致富、就业、脱贫、经济”等。通过这些高频词,能够直观地看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帮助农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通过发展产业、农业、畜牧业提升地方经济。第三类是乡村振兴的方式(如何振兴),如“科技、培训、学习、养殖、党委、领导小组”等。此类高频词体现了乡村振兴的实施不仅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还需要各地方基层党委、领导小组引领村集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发展战略。而于农民个人而言,要积极参与科技培训,学习养殖、农业等技术,在技能上完善自我。国家、地方、个人的有效结合与努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效益最大化。围绕“振兴什么、为什么振兴、如何振兴”所建构的新闻文本,让读者更容易领会其中的关键信息,对乡村振兴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其标题应用,还是新闻文本建构,从整体推文看,其视觉符号主要呈现为图文结合的融合型方式。图文并茂的形式,便是推文给予读者最直观的感受。
五、结语:关于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两个思考
(一)加强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思考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16]。“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一级的用户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增量群体,因此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基层传播格局有重要作用。“零距离”作为融媒体中心的官方公众号,在宣传国家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展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通过长期报道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群众如何从身边事做起,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强化偏远地区基层群众的国家认同感。
但从县级融媒体总体的发展看,我们还要在思维、内容、人才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目前,县级融媒体从事媒介融合工作的大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旧的观念和思维仍然存在,对新兴媒体各种运作流程和规则的了解还不够充分。现在不少县级融媒体中心花费了大量资金更新换代既有设备,但对新兴媒体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步伐还比较缓慢,重设备轻人才、重硬件轻软件、重产品轻用户,导致媒介融合难以快速进行整体改造。因此,在未来发展上,县级融媒体首先应寻求多元化的盈利布局和开放式的盈利空间,进行多方合作,提升自身持续的“造血”能力。其次,在内容创作上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分众、分层的发布理念,创新内容表现形态,以用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用户价值体验与个性化定制。最后,在人才层面,县级融媒体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置激励机制,尽力避免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并且要不断注重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进行多维度人才融通。
(二)加强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前进方向[17]。首先,乡村振兴新闻报道的主角是乡村群众,在进行话语建构时,新闻报道需将视角下沉,注重具体的人、事与群体,转换固化思维,以普通人的“小经历”衬托出当地的“大成就”。其次,议题应该加强“文化振兴”方面的报道内容,可通过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打造“村民网红”“新乡贤”等方式,加强本地特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最后,对于成效报道内容,可将政绩数据定期运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通过透明化、定期化报道让基层群众了解政府工作进展与结果,以可视化数据展示群众关心的内容,提升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在报道体裁上,乡村振兴新闻报道还须多角度运用评论体裁、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的连续报道、基层组织振兴发展变化的深度报道,以此保证乡村振兴报道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裁展现得更加全面生动。
总之,基层媒体工作者应“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17],既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方针,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呼声,真正成为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麦合丽亚·麦麦提同学参与了本文的数据分析与论文撰写工作,特予致谢!)
注释:
①参见:《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9npc/n1/2019/0309/c425476-30966119.html,发文日期:2019年3月9日。
②本研究选取了五个新疆喀什地区开设的“零距离”公众号,分别为:“巴楚零距离”“麦盖提零距离”“疏勒零距离”“叶城零距离”“泽普零距离”,其认证主体分别为:巴楚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麦盖提县融媒体中心、疏勒县融媒体中心、叶城县融媒体中心与泽普县融媒体中心(泽普县广播电视台)。本文中表述“‘零距离’公众号”时,通常指研究所考察分析的上述五个公众号,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