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治及兴的香港需更多贤能爱国者
2022-08-10范西涯
范西涯
当前,香豪正迎来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前一阶段努力,香港在国家宪制和特区政制层面解决了谁有资格以及谁来管理的问题,为爱国者参与香港治理奠定坚实政治基础和良好制度环境。新阶段,香港需要更多具备高超政治能力和良好治理能力的贤能爱国者。贤能爱国者不仅是谁来管理的问题,而且是谁能管理好香港、谁能为香港繁荣稳乏作出更大贡献的问题。
贤能爱国者要有常观大势的世界眼光。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祖国的掌上明珠。作为香港的管治者,当下更要有常观大势、善谋全局的能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的一些管治精英和专业精英背负着一定的历史包袱,带着点旧世界的色彩和前殖民地遗留的思维方式。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今天,香港的贤能爱国者要洞悉世界发展趋势,要对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举足轻重地位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了然于胸,要把这种认知和思考贯穿到治港的全过程,要针对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重大问题找准新方位、拿出新策略,以回应时代之问和国家之需。
“一国两制”不是“一国两治”,香港是中国的地方政府,香港管治团队所有权力来自中央授权。近年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相信香港的管治渚在认识层面已经深刻明晰“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中央管治权和高度自治权相结合才是香港的特色优势。但在治港实践中,如何让这些认识和原则落地才是关键。前些年,香港发生一些法律案件和事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对垒甚至意识形态纷争。部分原因在于,对一些事件的处理搞错了中央管•治权和特区高度自治的关系,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
贤能爱国者要有“顶天立地”的政治能力。“顶天L就是要在事关香港繁荣发展、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吃透中央精神,领会国家方略;“立地”,就是立足香港现实,领会香港市民的核心诉求。“顶天立地”,合起来要求贤能爱国者无论身处行政、立法还是司法各领域各岗位,都要创造性开展工作,把维护好中央权威和中央信任同维护好香港发展利益和群众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好“两制”的活力,又运用好“一国”的优势。
贤能爱国者要有精诚合作的政治素养。香港实行的是行政主导体制,这是在中央享有全面管治权的前提下基于香港现实情况创设的一种新型地方权力运行体.系。行政主导体制要求行政与立法关,系既要相互制约又能相互配合,但重在相互配合。
而香港回归25年来的实践昭示,香港的行政立法关系经历了巨大波折。立法会层面不仅政治人才流失,而且一些乱港分子和“港独”势力曾借助选举制度进入立法会,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肆意阻挠特区政府施政,不惜损害香港市民福祉,不惜让全香港社会付出浣重代价。修能爱国者无论身处立法会还是行政团队,都要高度重视良性互动的行政立法关系,要树立精诚合作精神,始终从大局出发,加强问题导向和高致协同。
贤能爱国者要有排解民忧的治理能力。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假设遭遇现实考验,全球范围内的民众目睹了社会分化带来的极端民粹主义和右翼政,台潮流复燃。香港始终是全球最具竞争力也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四,但并不能忽视香港自身的发展问题和社会问题。新阶段要高度重视香港的社会建设和民心走向。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同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有着深刻复杂的联系。香港目前还存在不少关涉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包括金融业占比过高、就业稳定性下降、相对贫困问题突出、教育回报率差异扩大等。对此,贤能爱国者要着力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有针对性、分步骤地排解民生忧.难,维护好香港社会的和谐稳定。
贤能爱国者要有乘势而上的发展能力。在新阶段,发展依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金钥匙,国家提供的巨大历史契机依然是香港持续发展的信心所在。从全力支持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内地就业许可,出台各种便利措施服务,再到“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对香港的各项具体规划,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香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饱含了中央的关切和期许。
古语有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俄基,不如待时。”香港在金融、科技等多方面同大湾区内其他城市有着鲜明互补优势,完全有能力成为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中央已经赋予大湾区金融改革探索的灵活权限,香港的管制者更应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合作,探索金融制度高水平开放的路径方式,支持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功能建设。科技是香港的另外一项重要创新优势,香港拥有顶尖的基础科技力量,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的管制者团队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全球科研人才,同时积极同深圳等内地城市展开互动,多举措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带动粤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链高端集聚,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相信有祖国做强大后盾,有中央给予的强大支持,香港会涌现出更多贤能爱国者,东方之珠明天会更好。▲(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