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新津区:聚焦建圈强链 强化人才要素支撑

2022-08-09金永进陈爰穆刘霞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江县广汉市新津

文/金永进 陈爰穆 刘霞

签约仪式现场。供图/成都市新津区人社局

“在新津工作,生活宜居、环境宜业,最重要的是人才政策用心、贴心、暖心。”德阳籍“90 后”青年小吕这样说道。小吕2015 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22 年入职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并通过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平台这座“桥”融入成都市新津区。在新津区,有很多像小吕这样的青年人才,他们或是通过“津津希望”选培计划来到新津,或是通过“津英人才”引进计划加入新津……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来到新津区,近期,新津区发布了支持数字经济青年人才发展的十条政策,数字经济青年人才有机会获得6000元的交通、租房补贴,9999 元的一次性结婚消费礼包,最高10 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等福利。除此之外,各类人才还可以享受“民营经济十八条”“产教融合十条”等各类政策红利。

共建人力资源合作机制,促成相向共兴

实现成德眉资同城化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是关键。2020年9 月,新津区人社局先后与德阳市中江县、眉山市彭山区、德阳广汉市、眉山市仁寿县人社部门签订《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聚焦服务赋能,共同实施人力资源协同提效工程,建立劳务资源、就业创业、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重点是人力资源进行区域合作共享,以人才要素保障赋能产业建圈强链。一年多来,五地紧扣“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围绕“常态协作+共享平台”“合作协议+云端平台”持续丰富共建共享内涵,探索跨区域、多形式的人力资源协同合作模式,努力为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唱好成渝“双城记”贡献人社力量。目前,五地人力资源协作体系已基本构建成型。

成立人力资源合作专班,建立共话机制

构建人力资源区域发展格局,达成共话是基础。2021 年,为促进合作事项的落地落细,新津区与德阳市中江县、广汉市,眉山市彭山区、仁寿县成立成德眉资同城化人力资源合作专班,设综合协调组、招聘服务组、职业培训组、创业服务组、人才交流组,精细化推进人力资源供需平台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创业环境营造等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共商人力资源区域纵深合作,巩固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成果。目前,专班已组织召开2 次专题交流会,重点研讨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平台、劳务用工精准匹配、职业技能培训合作等区域合作事项。

搭建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精准供需对接

释放区域人力资源活力,建立平台是抓手。近年来,新津区与德阳市中江县、广汉市,眉山市彭山区、仁寿县同频共振,统筹联动,共建线上线下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着力构建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线上,依托成都新津人力资源市场网、“新津就业”微信公众号及德阳市中江县、广汉市,眉山市彭山区及仁寿县政府门户网站,每月定期举办“成德眉资同城化人力资源区域协作网络招聘会”,不间断发布岗位信息。线下,依托现场招聘会,联合开展中江县扶贫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新津—仁寿联合招聘会”等7 场招聘会,组织美好食品、银鹭食品等110 家次新津区重点用工企业参加招聘。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58 场,参加企业760 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7080 个。

深化区域合作内涵,实现共育共用格局

提升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水平,协作内涵是核心。未来,新津区与德阳市中江县、广汉市,眉山市彭山区及仁寿县将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持续瞄准资源共享,建设区域人力资源供需服务机制,着力构建共育共用、精准协同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全链条。重点着力于人力资源整合,跨区域建立企业岗位需求库和劳动力供给库,摸清企业用工需求与求职者就业需求,互通求职招聘信息,靶向推送,实现用工配置精细到区域、精确到企业、精准到岗位,促成人岗跨区域协同相适。持续发力丰富人力资源区域协作项目、开辟企业招聘“绿色通道”、畅通劳务安全输出渠道等,推进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合作,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都都市圈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高质量成果。

猜你喜欢

中江县广汉市新津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广汉市 做强“党建+”点亮非公企业成长路
成都市新津区:“津英实习夏令营”助力“津津希望”选培计划
成都市新津区:谋篇布局 扎实推进人社工作
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景观更新改造设计——以新津黄林盘为例
中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强化权益保护宣传教育 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江县:强化人力资源品牌建设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江县:突出“学讲练” 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新津区:倾力打造“四新” 竭力保民生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