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创客意识培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2022-08-09李春华卫军帅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视阈创客培育

李春华,卫军帅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马鞍山 243000)

1 现状与背景

为了进一步激活国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调整增长方式和结构,结合“互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中央顺势而为,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积极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群体应运而生。“创客”指的是互联网环境下,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是创客的精神特质。李克强总理明确地指出,如何能够积极响应当下互联网+的网络信息时代,全力推动高等学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夯实构筑可以面向大众的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等实体创业服务的平台,这对于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创造活力和激情,努力培育涵盖在校大学生等创客群体在内的各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精英和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带动促进扩大就业领域,全面打造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强大“发动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国家富强是发展众创空间的应有之义,这也与核心价值观取向不谋而合。

大学生是发展“众创空间”、培育精英“创客”的主力军。所谓“大学生创客意识”,指的是当代大学生顺应互联网+新兴业态的需求,积极谋划成为创客一员的主观意识。因此创客意识是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完美耦合,是创业意识从传统产业发展到“互联网+”新兴业态的必然方向,是创业意识的与时俱进。创新性、实践性、分享性是创客意识的典型特征。创客意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内涵的延伸。具备创新精神的,不一定具备创客意识;但具有创客意识的大学生,一定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创客意识大学生的不一定从事“互联网+”网络创业,但成功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必然具有创客意识。

为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进一步地推动促进我们全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落地生根,推动全面地、深入实施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要求,更加全面地强化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和实效,国家教育部专门决定落实实施“三全育人”主题的综合改革工作试点。此项“三全育人”工作的总体工作目标是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全面的领导地位,紧紧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工作任务,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的教育为首要的核心,继续坚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和引领,狠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关键点,勠力齐心地切实地提高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和工作针对性,着力强化工作基础、精准突出工作重点、踏实建立工作规范、积极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构建“工作内容实际完善、工作标准健全到位、工作运行科学有序、工作保障有力支撑、工作成效常态显著”一体化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机制,搭建高等学校的“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格局。

2 工作路径与教育意义(图1)

图1 工作路径

“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创客意识培育“三步法”:目的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育大学生创客意识。第一,进行大学生基础、创业能力训练实践(动员全体辅导员,通过意识培育实践平台建设,夯实就业、创业基础能力,包括专业实践能力、创业实践能力、沟通技巧、科研动手能力、社交礼仪、团队精神、励志训练能力等);第二,积极引导大学生“互联网+”新兴业态创业意识形成(通过基本能力训练平台建设,开展网创意识培训、校企合作、政校合作,培育高校创客意识孵化基地等);第三,大学生创客意识形成。

全员育人:创客意识培育离不开创新环境,全体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创客意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创客意识的内涵是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内涵的进一步延伸拓展。高等学校的辅导员教育引导是当下大学生培育创客意识的首要外部因素,在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起着主导作用。

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普通创造学的系统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清晰地表明:创造者的创新、创造潜力和能力是创新、创造者们在假设的理想的状态、环境氛围下,创新、创造者的创造内在的潜力、潜能被其中的某项创新、创造实践活动所诱导、激发,从而使创新、创造者能够即时产生创新、创造的氛围、情绪、情景和动机,从而能够获得比较新颖、具有创新性的成果的创造开发能力。这一工作的经验表达方程式可以展示为:创造者们的创新、创造能力等于:K乘以(创新、创造者们的创造性人格+他们的创新、创造性思维活跃度+他们的创新、创造性行为或实践体验+他们的创造的原理)乘以(创新创造者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基础能力)。上面程式中的创造者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等两者之间是倍数互补。K为常量。由此可见,在创客意识培育上,大学生基础就业、创业能力训练实践和“互联网+”新兴业态创业意识指导之间全过程、全方位是育人的互补关系,因此在三全育人视阈下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客意识培育长效机制,构建平台,形成“大学生基础就业、创业能力训练实践”+“‘互联网+’新兴业态创业意识指导”→ 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创客意识培育工作方案(图2)。

图2 培育工作方案

将大学生创客意识的内涵、特征及其加以培育的路径方式系统地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来深入研究分析,我们可以从“高等学校的理念建设方面、政府重视和社会支持方面”等各个维度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交流,力争在工作氛围、工作研究的体系、工作评价和反馈,从宏观视角和微观层面,在工作理念、重视支持与保障力度等各个因素中进行剖析、把握;进一步突出当下大学生的创客意识的培育工作应该积极地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学生基础教育工作、专业教育工作和职业教育工作中去,这也需要当前涉及到的多方及多层次影响面的共同投入和努力。在研究进程里,我们必须积极、充分地利用发挥各个所在学校的资源诸如图书馆里的电子查询工具等,用于查阅涉及创客意识培育的相关通告、政策及文件、专著和研究学术论文、专业期刊等文字材料,全面搜集细致、真实的大量相关方面信息,达到进一步对研究的工作任务、目标以及相关内容都能有一个全面、总体的深入认识和精准把握,从而为扎实做好当下现有的研究理论及实践成果的总结提升夯实、奠定基础材料。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着重搜集、阅览以下工作材料:★新时期、当前的国内外有关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客意识的培育以及大学生众创空间工作拓展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等文献资料及支撑材料;★与三全育人、创新教育、创客意识培育工作、大学生众创空间拓展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理论和理念实践探索;★对大学生创客培育工作专项研究方面有深入、积极和重要参考作用、价值的,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培育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众创空间的措施。用对比的方法研究并比较我国与国外高等学校学生的大学生创客意识的培育模式、路径、形态以及特点,进一步细化、落实我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创客教育和培育引导工作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把握。

形成“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创客意识的培育的新模式”;建立“模式”运行的长效机制;通过“三步法”这一平台,对大学生的大学生涯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训练,系统全面地提高大学生创客素质和能力,实现大学生在当前就业压力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成功就业创业。以学生需要为中心,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围绕“创新”、“实践”和“分享”等核心理念培育大学生创客意识,搭建意识训练平台,通过研究,总结出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创客意识培育的路径建议,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并不断丰富并细化深化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职业功能相关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形成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就业创业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进而为形成辅导员新的工作方案标准要求和制定大学生新的创新能力评价标准提供决策参考。

猜你喜欢

视阈创客培育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原型理论视阈下的于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