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观察

2022-08-08杜斌杨永强

贵州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髋臼入路置换术

杜斌 杨永强

(1.西安市第九医院骨科,陕西 西安 710054;2.宝鸡市凤翔区医院骨科,陕西 宝鸡 721400)

全髋关节置换(THA)在多类髋部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确切效果,多数患者术后活动能力、疼痛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1]。目前,THA能经前入路、后入路、直接外侧入路等入路方式完成手术[2]。本文主要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因髋关节疾病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均等单盲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66.05±4.26)岁,BMI(25.01±1.03)kg/m2,髋关节骨关节炎13例,股骨头坏死21例,髋臼发育不良(Crowe 2型)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6.19±4.32)岁,BMI(24.89±0.97)kg/m2,髋关节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坏死20例,髋臼发育不良(Crowe 2型)8例。纳入患者均经CT、X片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关节疾病;年龄>60岁;病情发生前无关节功能障碍、可以负重行走、生活可以自理;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可以耐受手术治疗。已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合并多处骨折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骨科疾病者;受其他因素影响行走能力明显存在障碍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完成麻醉后,研究组采取直接前外侧入路,于髂前上棘远3 cm,往后3 cm作为起点,沿着腓骨方向进行8 cm左右延伸,于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间入路,后于股直肌、臀中肌Hueter间隙进入暴露出关节囊。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以大转子为中心做一弧形切口,长度在12~15 cm,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钝性分离患者的臀大肌,对旋骨外侧的动脉深支开展结扎,呈现倒T形将关节囊切开,并暴露出股骨颈。经二次截骨方法,将摆锯和股骨颈相垂直开展截骨,首先于股骨颈的中段位置开展截骨,采取取头器将股骨头取出,后和股骨矩平行在小转子以上1.5 cm位置截骨,于髋臼5点、7点和12点位置放入霍夫曼拉钩,暴露并对髋臼开展清理,经髋臼锉开展打磨,放进髋臼假体和内衬。对患肢开展外旋,使股骨近端充分暴露,开展扩髓处理之后放置股骨柄假体和股骨头试模,对患侧肢体长度和稳定性开展检测,后放入假体,对髋关节开展复位处理。予以X线检查,获取满意假体位置之后行止血及缝合处理,留置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逐层关闭。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等。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比较;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并比较,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关节功能越好;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

2 结 果

2.1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研究组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8.920、12.325、12.386,P均<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长长于对照组(t=18.376,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比较

2.2疼痛情况 术前,研究组疼痛评分为(8.25±1.34)分,对照组为(8.19±1.41)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24,48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29±1.05)分和(2.85±0.64)分,对照组分别为(6.02±1.11)分和(4.21±0.79)分,两组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F=465.040、235.910,P均<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17.425、8.772,P均<0.05)。

2.3髋关节功能 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后1,3个月,两组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F=547.220、322.37,P均<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7.000、9.047,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关节功能恢复一致,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的比较分,n=45]

2.4并发症 两组发生神经损伤、关节脱位、股骨髓腔穿孔、假体松动的情况分别为,研究组3例、0例、0例、0例;对照组1例、1例、0例、0例。研究组的总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的4.56%比较无差异(P>0.05)。

3 讨 论

THA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方式,该手术方式入路途径较多,最常见的包括由Smith-Peterson入路方式改良而来的直接前侧入路和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切断闭孔外肌、梨状肌等肌群进行手术治疗的后外侧入路两种,两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前者对患者肌肉、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较小,更符合临床微创手术治疗的目标,而后者则对患者的造成的创伤较大,不符合微创手术治疗的目标[3-4]。直接前外侧入路采取自然肌肉间隙,未将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股直肌和缝匠肌等肌肉切断,能对髋关节附近软组织起到最大保护作用[5-6],给机体带来的损伤更轻。直接前外侧入路入路于肌肉间隙位置入路,对髋关节附近组织的损害同样较轻,无需将髋关节后侧外旋肌群切断,术后能早期开展康复锻炼,恢复速度更快,且近期疗效佳,髋关节功能得分能得到显著提升[7-8]。

本文结果显示,术后24,48 h后,两组疼痛评分较本组手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研究组手术时长长于对照组(P<0.05)。本文结果还显示,术后1、3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至术后6个月,两组关节功能恢复一致,组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上述结果均表明,相比后外侧入路,微创直接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低、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髋臼入路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