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涵式发展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2022-08-08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 秋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 年)》等文件精神,形成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人才培养为目标、思政课程质量提升为核心、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学科建设为领航、平台建设为依托的建设思路,以内涵式发展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建设。
一、依托对俄办学特色优势,优化学科方向布局,突显国际化特色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发展紧紧依托学校对俄办学特色和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强化学科方向布局,突显国际化特色。一是坚持特色优势引领示范和优化学科布局协同推进相结合。聚焦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发展,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做大做强一个方向,使该方向研究进入“国家队”序列,获批一级学科后,加快其他研究方向建设;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群建设和交叉研究相结合。学校2017 年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并强化交叉学科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政治经济学、党内法规、国家安全学等领域产出一系列科研成果;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视野相结合。学科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发展的比较视野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越性,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向世界推介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讲好中国故事向讲好中国道路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科研保障。
黑龙江大学博物馆
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形成以一级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方向为重点,以代表性、标志性成果为特色的团队科研建设新格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拥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已经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三大主干学位点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大特色优势学位点的博士授权点相配套的格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鲜明,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与中国现实的社会发展相结合,以解决现实社会的重大发展问题为目标,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将传统伦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辟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文化教育等特色研究方向;三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近现代思想史、社会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等结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成果;四是我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尤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内首屈一指,探索东欧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互动维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国内学界开创性的领域。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翻译丛书”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作为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学科骨干中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国家、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级、省级多个学术组织的副会长和理事,省文化名家及“六个一批”理论人才,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团队与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保持密切合作。2016 年更是聘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阿兰·梅吉尔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客座教授;团队成员在Thesis Eleven(《论题十一》)等国际刊物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团队成员曾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捷克共和国科学院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积极打造“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共同体,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打造思政课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摆在突出位置。一是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一把手”工程。成立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严格落实校领导讲授思政课和听课要求;二是严格按照标准开齐思政课,切实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三是创新推进集体备课,强化“三备六课法”:“三备”制(教研部集体备课、带头人示范备课、名家个性化备课)和“六课”法(备课、说课、摩课、论课、成课、鉴课);四是设立思政课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大赛,专项推进思政课建设创新创优;五是推进讲授式与研讨史、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推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推进“翻转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改革;六是探索推进团队专题授课和个人贯通式教学相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一流课程3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 人,全国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提名奖1人,省教学名师2人;获得黑龙江省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10余项,精彩系列奖20余人次;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
三、立足于新时代鲜活实践,强化研究宣传导向,推出创新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新时代鲜活实践,发挥科研积淀优势,突出加强正确科研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一是聚焦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工作;二是聚焦学科属性,以学位点的研究方向为基准,强化教师的科研方向;三是聚焦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坚持团队科研攻关和个人科研攻关并重。推出思政课“教学看得见、学生摸得着、育人有时效”的系列科研成果;四是聚焦党和国家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遴选优质师资积极开展宣讲。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等4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其中SSCI、A&HCI 收录10 余篇,CSSCI 收录150 余篇,三大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或论点摘编30余篇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社科项目50 余项。获得黑龙江省社科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10余项。获得霍英东高等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2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1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拥有一支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专门性、品牌性的宣讲团队。学院教师积极参加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主办的龙江百万党员诵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知信行——党史学习教育大型融媒节目”“听懂中国共产党——讲给00 后的故事”“颂歌献给党启航新征程”“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日出东方‘七一’特别节目”等活动。
四、坚持党管人才工作原则,配齐与建强相结合,完善思政课队伍
学院始终致力于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坚持数量和质量、配齐和建强并重。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和学院经过科学研判,确立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硬标准底线不能动、严控质量、实现配齐建强目标的工作总基调;二是坚持专兼结合、多渠道和多方式结合。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采用选聘、兼聘等办法激活内生动力,聚焦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急需,创新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坚持党管人才,人事部门双重领导,严把政治关、思想关、心理关和业务关。
目前,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适当,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人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 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人才1 人、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 人、黑龙江省文化名家及“六个一批”理论人才3 人、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人。
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民族复兴大任,培养高质量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学方针,把党的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牵引,为完成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到国内外进修访学、参加学术会议,提供经费支持。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工作单位满意度、社会声誉度和家长满意度反馈较高,就业对口率高。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扎根基层,有超过10%的学生到艰苦地区就业。
2019 年,学院入选教育部“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项(后备人才)培养举措,以规范课程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科研水平、落实导师责任、注重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五位一体”建设,推动后备人才建设工作。2017 年以来,学院博士研究生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 期刊10 余篇、省级获奖4 项,参与国家社科4 项、省社科7 项。硕士研究生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 余篇,参与学术著作、译著编写翻译4 部,省级获奖3 项,厅级获奖3 项,参与国家社科4项、省社科18项、厅级社科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