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体感觉刺激的辅助运动治疗亚急性脑卒中

2022-08-08邹颖,CordoP

中国康复 2022年7期
关键词:亚急性安慰剂基线

与脑卒中相关的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是手指伸展无力。既往涉及大脑半球卒中患者的研究表明,机器人训练在治疗效果上与传统疗法相当。由于肌肉振动可以增强运动感觉和痉挛肌肉的松弛,本研究评估了机器人联合肌肉振动训练的治疗效果。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为18~80岁,首次发生皮质或皮质下卒中。Fugl-Meyer上肢评分基线时为6~43(FMA-UL评分,卒中后>5周)且患肢腕部和至少一根手指可自主活动。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18~30分钟的安慰剂干预或机器人+振动训练。在机器人训练过程中,该设备以80脉冲/s的速度提供辅助运动、生物反馈和拮抗肌肌肉振动,然后是6s 60脉冲/s的训练。评估指标包括卒中影响量表、改良 Ashworth 量表、Ranchos Los Amigos和 FMA-UL。主要结果变量是 FMA-UL 评分从基线到随后随访数据的变化。比较了完成至少15次训练的22名参与者的数据,与安慰剂组相比,测试组的 FMA-UL 评分显着提高 (

= 0.01)。安慰剂组与治疗组的得分差异超过了最低临床重要差异(MCID)。在第二阶段,交叉组的FMA-UL评分有显著改善 (

=0.003),同时上肢力量评分也有改善。结论:这项对脑卒中亚急性期中重度上肢损伤患者的研究发现,机器人训练结合振动可产生临床意义上的功能增益。

猜你喜欢

亚急性安慰剂基线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适用于MAUV的变基线定位系统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技术状态管理——对基线更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