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本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2022-08-06杜艳红
杜艳红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外语外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应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接新职业。[1]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尚处于试点阶段。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旺、缺口大
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作为一种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为了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跨境电商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众多外贸企业正实现从传统外贸向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量能从事跨境贸易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截至2022 年,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达132 个。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进出口规模达1.69 万亿元,2021年其规模达1.98 万亿元。[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线支付和物流体系等的逐步完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调研显示,国内超过70%的跨境电商企业认为,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专业人才缺乏。据阿里国际站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缺口超过600 万。[2]
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主要包括三大类:管理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包括美工、物流、采购、文案策划等;运营型人才,包括选品专员、运营专员、数据分析师、客服等。运营型人才培养涉及外语、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呈现复合性、创新性特征。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方基本为外贸企业,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基本可满足美工、物流、采购、文案策划等岗位的需求,而跨境电商管理、选品、运营、数据分析、客服等岗位大多要求本科层次人才。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跨境电商属于交叉性学科,兼具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专业的特点。2019 年教育部特批新增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以弥补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在此之前,跨境电商仅在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方向而设立,有的职业院校在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作为“互联网+外贸”催生的新兴产业,跨境电商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然而众多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不足3 年,专业建设经验相对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衔接性,与行业需求结合不紧密;教师大多通过培训和学习转型而来,缺乏系统的跨境电商知识体系和实战背景;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教材内容滞后,更新周期慢;实践教学体系匮乏;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面对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日新月异的跨境电商行业,各院校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产业导致校企人才供需出现“两难”境地: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众多企业反馈面临高层次人才难引进、低层次人才难胜任的局面。跨境电商行业人才供不应求,同行间的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
作为职业人才培养,过去国家主要依靠高职高专层次。由于跨境电商管理和运营岗位对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综合素质等要求高,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跨境电商管理和运营岗位的需求,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职业本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3]作为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深圳市博意悦创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共同成立“跨境电商运营人才订单班”,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将“双标准”(岗位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创业实践,通过“课程共构、资源共建、师资共训、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与企业资源的融合,[4]实现校企间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企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腾飞添砖加瓦。
(一)校企协同,共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在深入调研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型外企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跨境电商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基于“通用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三级递进的育人模式,共同构建职业素养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课程体系。
其中,专业技能模块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体系基于网站建设、数据分析、运营与推广、订单处理、跨境物流、跨境客服等知识和技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从初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原则,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与职业角色进行自然交替,有梯度、有层次、有关联、循序渐进地习得跨境电商岗位职业知识和技能(如下图所示),实现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图 跨境电商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技能模块)
(二)“双标准”融入,实现“岗课证”融合
“订单班”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紧扣跨境电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将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运行服务规范、跨境电商纠纷解决服务交互规范、跨境电商交易要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跨境电商产品质量信息数据规范融入课程标准,构建融跨境电商行业标准、岗位标准及学生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学校将1+X 跨境电商B2B/B2C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基于企业真实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融行业需求、职业岗位需求及学生职业发展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标准与“双标准”的有效对接,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真实项目引入,实现“课赛创”融通
“订单班”教学对接真实的企业创业项目(速卖通项目、阿里巴巴国际站项目、亚马逊项目),以跨境电商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设计,将跨境电商基础理论知识、模拟实践、真实项目运营融入教学过程,通过人员选拔、组建团队、团队分工、运营推广、订单管理、小级比赛、考核评定等过程组织教学和创业实践,将真实企业项目内化为线上创业实战项目,[5]实现岗位情景式[6]教学。教师团队将“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比赛内容以项目形式渗入课程教学,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赛训一体”,将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等系列竞赛内容嵌入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课程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
(四)校企协同,共建教学资源库
根据跨境电商岗位核心知识和技能,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对接岗位职位标准的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具有鲜明行业特征、彰显“新商科”内涵与理念的系列教材。教学资源库是电商类课程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7]“订单班”在充分发挥校方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库,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目前学校跨境电商师资团队已完成“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课程的教材编写及教学资源库建设。此教材由校企“双元”团队基于产出导向法和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立足“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外语+跨文化交际”四位一体理念编写,是学校与企业、技能与道德、知识与实践、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教材对标跨境电商职业标准,编写团队根据跨境电商客户服务岗位新流程、新规范、新技术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对项目实施进行售前、售中、售后分解,依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和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开展项目内容设计;每个单元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模块化构建单元结构,包括学习目标、项目导入、任务分工、思维导图、操作示范、知识测试和能力实训;教材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于项目内容,配套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交互式 Flash 课件。校企双方构建集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于一体的数字化“五库”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库、教学库、作品库、考试库、资料库),通过动态更新行业新技术、新规范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获取最新前沿知识和资讯。
(五)校企协同,共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育人,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校企合作制度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8]职业本科高校普遍存在跨境电商教师专业知识不系统、实践技能缺乏等问题。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干、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一方面,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以跨境电商真实平台运营为切入点,校企双方共同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校企协同育人中心”,形成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教师以员工身份参与项目运营和管理,借助企业产品和技术资源优势,[9]切实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学校制定了教师长期、短期培训计划,每年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一线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学校已有6 名教师分别获得跨境电子商务师、全国跨境电商岗位培训师、跨境电商B2B/B2C 数据运营认证讲师(中、高级)等职业资格证。同时,学校依托校外实践基地,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跨境电商实战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开展主题讲座,实行校企讲师工程师互聘互认。学校已引进7 名跨境电商行业资深从业者担任兼职教师,且定期聘请了企业一线跨境电商专家来校讲座,以拓宽教师视野,帮助教师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新动态和新政策。
跨境电子商务是《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内涵升级明显的专业。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必须更大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10]职业本科高校需顺应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从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转型升级入手,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面向能力、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螺旋递进式提升,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