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守护天使
2022-08-06王澄劼
王澄劼/文
轻触手机屏幕,就能掌握远在“千里之外”各个场所的安全情况,看似科幻的功能,在消防物联网建设中已逐渐成为现实。消防有了“智慧”,数据不再是孤岛,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远隔千里的守护
4月16日 晚11 点55分,被改造成方舱医院的瀛通绿地大厦的火灾探测器发出报警,应急响应预案随即启动。
与此同时,数十公里外,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居家办公的上海意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主管俞家浩瞬间紧张了起来。打开电脑,俞家浩快速查看意静云物联网平台上各个消防设施的状态,并拨通方舱医院消防负责人的电话,了解现场情况。
根据系统显示的报警位置,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认并无火情发生,报警是由患者吸烟触发烟感探测器报警所致,虚惊一场。
在随后的几天里,消防物联网平台也陆续收到报警信息,经现场核实,大多都是因吸烟导致的误报。报警及时自然是好事,但多次“乌龙”也让俞家浩等工作人员产生了思考。
为减少人工反复确认报警的情况,意静科技提出了报警信息视频查验的工作方式。在平台发出警报信息后,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调出报警地点及周边的监控视频,查看该区域是否有火灾特征,以此来远程确认报警信息,从而减少人工确认的时间成本。
位于黄浦区、坐拥一线江景的瀛通绿地大厦,今年初,刚完成消防物联网的安装工作。还未等到相关企业入驻,大厦就收到了新的使命,改造成为上海首座立体方舱医院,为新冠患者提供3500 余张床位。
原本用作写字楼的大厦,摇身一变成了医院,改造中需提升的安全问题有很多。一要考虑方舱的隔离通风条件对人员疏散和火灾报警带来的影响;二要考虑隔离人员众多,部分人员行动不便,疏散难度的增加;三要考虑医院里酒精、药品等易燃物的危险性;四要考虑立体方舱医院相较于单层建筑结构要更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如何兼顾及时灭火和疫情控制。
在有限的改造时间内,既要完成功能转变,又要保障消防安全,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思考良久后,意静科技总裁王菁川得出了一个答案:“万一着火,人员必然要逃生,可让阳性患者走出方舱,这又与防疫要求相违背了。要想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要让建筑存在消防隐患。”
这么一个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方式,便成了意静科技所有工作人员的执行目标。接到大厦的改造任务后,意静科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按照防控要求配合升级大厦内的安全系统。历经96 小时日夜赶工,4月12日,上海首座立体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由于大厦此前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内部工作人员对建筑尚不熟悉,因此,人员管理的重任就落到了意静科技的身上。患者入住治疗期间,意静科技调动公司骨干技术人员,利用消防物联网技术,发挥远程监控的功能,24 小时在线观测所有火灾报警信息及消防设备运行状态,极大提升了方舱医院的消防安全系数。
5月17日,随着最后6 名阳性患者康复出舱,上海首座立体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历经35 天,瀛通绿地大厦改造的方舱医院累计收治了5285人。整个运营期间,意静科技的消防物联网24 小时保障着方舱医院的消防安全,成功监测了13 起违规吸烟行为,及时消除了火灾隐患。
除了瀛通绿地大厦,上海全力抗疫期间,还有20 余家由意静科技提供消防物联网服务的医院、酒店等项目被征用防疫。每个场所的背后,都有像俞家浩这样的工作人员在默默坚守着。“公司服务着500 家客户,运营团队坚持线上服务,对于每一起火灾报警事件实时响应,与客户沟通,确认火情,确保在疫情下继续守护客户的消防安全。”王菁川介绍道。
是逆境也是机遇
自3月中旬起,疫情使许多企业的经营陷入停滞。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处理甲方提出减免维保服务费用的诉求、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共渡难关、物联网发展会不会受疫情影响等,这是王菁川遇到的问题,也是众多消防物联网企业实实在在面临的困难。
为了帮助与自己有同样困境的企业,作为上海市消防协会信息化分会会长的王菁川主动站了出来。“在协会的众多分会中,信息化分会是最拥抱智慧、最接近数字化的一个,我想分会的会议也可以‘智慧’起来。”抱着这样的想法,5月20日,上海市消防协会信息化分会首次线上会议召开。
会议围绕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全面复工复产的安排,以及下半年消防物联网的市场趋势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部分与会人员认为,疫情造成企业上半年几乎没有收入,经济压力客观存在,同时也担心未来经济能否快速恢复,是否会影响日后项目的签约。相对的,也有部分企业对日后发展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虽然上半年的计划略有搁置,但依旧有信心达成今年的经营目标。
“会上,大家的发言都十分踊跃。有些企业的负责人平时可能比较内敛,不太喜欢发言,但在线上会议的发言反而踊跃了许多,分享了很多有价值的想法。”起初,王菁川还担心,与会人员隔着屏幕是否会交流不畅,但在会上他却有了欣喜的发现。
“部分企业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会议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提振士气,增强信心。疫情虽然给行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其实也有促进作用。在后疫情时代下,如何直面大环境的挑战?这就对企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与用户详谈服务内容、教会甲方管理人员消防物联网的操作技术,这些工作原先都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与用户面对面交流完成。但在疫情防控面前,简单的见面交流却变得困难重重,这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例如防疫期间,一些单位被物理隔离了,万一发生火灾造成逃生困难,岂不是防疫与防火之间就发生了冲突。另外,有些工作需要减少线下的接触,但服务质量不能缺失,我们的运营人员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在非接触式的服务模式下依旧让客户满意。”
“对行业的未来要有信心,为了达成工作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一是分会的标准化制定,可以更加深化,总结不足,细化完善;二是调研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发,毕竟精准开发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生存之道;三是呼吁相关部门推进消防物联网的建设速度。帮助企业完成这些工作,也正是分会的价值所在。”王菁川表示,信息化分会将助力会员单位创新发展,共克时艰。
智联万物建安全
消防物联网如今已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时间回到2014年,对当时的大部分人来说,消防物联网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彼时,正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期,付款、打车、买菜等之前只能在线下完成的事被搬到了一台小小的手机上。
“那消防是不是也可以搬到手机上。”从事消防工作20余年的王菁川看到了消防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当时全国仅有十余家,上海仅有3 家消防物联网企业的情况下,王菁川成立了意静科技。
数年间,意静科技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研发,到上千个项目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特色。
意静科技的特色首先是去中心化。在意静云物联网平台上,无论是写字楼还是游乐场,每个单位都是一个独立的管理中心,极大提升了报警事件的处置速度。
其次是人联网加物联网,从最高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到基层的巡查人员,意静科技针对每个岗位都设计了不同的平台功能,强化人员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
再者是意静科技提出的可标识、可鉴别、可枚举、可加密、可压缩、可配置的消防物联网概念,为物联网平台数据清洗过滤打下基础。为此,意静科技创新性地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了基于时空序列的维保检测模型、重复点位等模型,非火情火警辨识度超过 90%;采用的科学算法,预测火灾事故发生概率,构建红橙黄蓝分级预警模型,提升了火警处置效率。
最后是视频辅助功能。利用大楼里面原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时确认报警位置及周边的情况,进一步节约人工成本。
因为意静科技的这些品牌特色,多个地标项目选择了意静。例如,总体量将超过100万平方米松江G60 科创云廊,总建筑面积43.7 万平方米的宜家荟聚中心上海临空项目等,这些都是意静科技的代表之作。
消防物联网守护着场所安全,化解了一起起本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某所学校在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不久后,意静科技收到了学校消防负责人的牢骚:晚上经常收到漏电过高的报警通知,严重影响睡眠。工作人员与学校消防负责人商定后,决定立即派技术人员上门排查,经检查,确认发出漏电报警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安装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随后,技术人员提出了一套故障排查方案,以检查现场设施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在逐一排查配电箱内各路用电设备后,最终发现一路照明线路存在异常。经过“大动干戈”的隐患排查,证明了令人苦不堪言的漏电报警,其实是电气火灾隐患。
人的体检需要由仪器经医生来诊断,建筑的体检便是由传感器经物联网来判断。因为有了消防物联网,让消防管理变得更加智能与便利,让安全不再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