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建模与教学仿真

2022-08-06聂晓华刘一丹彭亦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4期
关键词:变流器孤岛双向

聂晓华, 刘一丹, 彭亦伟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 330031)

0 引 言

作为储能装置和电网的中间接口,双向变流器在稳定电压、提高电能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变流器来说,控制环节是决定其输出电能质量的好坏的重要环节[1],

文献[2]中分析了变流器孤岛和并网模式的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参数控制的调节器控制系统,验证了PI 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文献[3]中分析了变流器并网模式的控制方法,设计出基于恒功率PQ控制的调节器控制系统。还有很多其他的控制方式,如准比例谐振(Quasi Proportional Resonance,QPR)[4]控制、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ce,PR)[5]控制和下垂控制[6]等。对于控制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参数的选取,近年来,随着智能算法的发展,利用智能算法寻找控制器最优参数已是常态,文献[7]中提出了编织优化算法对PI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寻优,实验表明,该算法响应快,寻优能力强。文献[8]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Particle Optimization with Multiswarm and Multiple Velocity Update Methods,MMPSO)算法,将其应用于单向变流器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中,验证了该算法实用性强,收敛速度快的优点。本文提出采用麻雀搜索(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算法[9]优化变流器控制器参数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对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将麻雀群体寻优后的参数应用于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系统中,得到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SSA算法的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储能双向变流器工作原理

1.1 主电路结构

本文选用的是电压型三相桥式变流器,主电路结构如图1 所示,此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改变PWM输出波形,来控制图中S1~S6的导通与截止,实现当电网向负载供电时,电流反向传输,负载向电网提供电能时,电流正向传输。由滤波电感Ln和滤波电容Cn构成的LC 滤波器连接在变流器的输出端,用来吸收变流器开关带来的谐波,在直流侧并联的大电容Cd,能使蓄电池电压Udc处于恒定状态,同时也可以提供无功电流回路。

图1 储能双向变流器主电路结构图

1.2 储能双向变流器数学模型

储能双向变流器电网侧三相相电动势分别为ea、eb、ec,基波电流分别为ia、ib、ic,Udc为蓄电池电压,ω为基波角频率。经过Clark 变换后得到两相静止坐标下的方程,再经Park变换,整理得到双向变流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3 控制策略

1.3.1 孤岛运行模式

当储能双向变流器处于孤岛模式时,没有电网电源的支持,为能给负载提供电能质量良好的三相交流电,对变流器采用恒压、恒频控制方法,即输出电压、频率恒定,且无较大谐波。现设计出PI 控制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由于dq轴之间的耦合较小,因此下列控制系统均以d轴为参考。其控制线性结构图如图3 所示。

内环控制的传递函数

图2 孤岛模式下双闭环PI控制线性结构图

式中:KPWM为桥路PWM 等效增益;Kp1为内环比例参数;KI1为内环积分参数;Z为交流侧负载;T为采样周期。

总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3.2 并网运行模式

当储能双向变流器并网运行时,电网侧电压稳定,能为电路提供电压和频率的支持,在并网模式下采用恒流控制,使得并网状态下给负载供电的同时又能给储能装置充电。断开孤岛运行时的电压外环控制部分,采用直接电流控制。

由式(1)经过等效变换可得:

采用PI调节器对dq轴电流前馈解耦,则变流器的数学模型转变为

d轴的电流环控制结构如图3 所示。

图3 并网运行下电流内环PI控制线性结构图

由图3 可得Id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2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PID控制参数整定

2.1 优化目标函数的选取

为了保证Ud0的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umonic distortion,THD)和Ed(s)的值都尽可能的小,此处选取Ud0的THD和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作为整定目标函数[12]。将THD 和ITAE 加上不同的权系数,并进行组合:

式中:a,b均为加权系数,且a+b=1;Uoz1和Uoz分别为负载输出电压基波幅值和各次谐波幅值。

2.2 优化设计步骤

在可选范围内找到一个使目标函数最小,即电压、电流误差和THD最小的控制器参数,属于最优问题的范畴,本文将麻雀搜索算法引入求解变流器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式(7)确定目标函数、参考电压、电流给定值以及SSA 算法中的各项参数,如种群数、维数、迭代次数等。

步骤2随机初始化麻雀群个体的速度、位置。建立一个空矩阵,用来存放全局最优粒子和个体最优粒子。

步骤3进行麻雀位置与速度的更新。

步骤4SSA算法将每个麻雀代表的控制器参数赋值给控制器,通过调用仿真模型得到目标函数适应值,返还给算法进行最优适应值更新。

步骤5当迭代次数达到最大时,则终止程序,输出需要的KP、KI的最优值,否则重复步骤3,继续寻找。

具体流程示意如图4 所示。

图4 SSA算法优化流程

2.3 整定结果分析

SSA算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由图5(a)~(d)可知,SSA 算法在对PID 控制参数KP和KI整定时,具有搜索精度高,收敛速度快以及能够避免局部最优值等优点。

经过SSA 算法整定后,孤岛模式:变流器电压外环PI控制参数设置KP=122.16、KI=0.29,电流内环设置KP1=0.83、KI1=16.44 时,能使系统稳定并有较好的动态响应速度;并网充放电模式:电流环PI 控制参数设置KP1=2 612.27、KI1=998.1 时,输出波形最稳定,谐波含量少;离/并网切换:变流器电压外环PI控制参数设置KP=56.25、KI=0.07,电流内环设置KP1=19.55、KI1=232.45 时,使切换更加平滑,电压更加稳定。

图5 SSA算法整定过程

3 仿真模型

根据上述储能双向变流器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的分析,可以在Matlab/Simulink 中搭建仿真模型,具体模型如图6 所示。

整个系统由主电路、控制模块以及脉冲发生模块构成,主电路主要由储能电池、变流器、LC 滤波器、恒功率负载、交流电网和三相断路器组成,作用是将储能电池与交流电网通过变流器连接。PI 控制模块在不同的模式下仿真模型不同。

设置系统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 V,频率50 Hz,电池额定电压为700 V,恒功率负载容量为10 kW,滤波电感为5 mH,滤波电容为24 μF。

离/并网切换模式下PI 控制模块部分如图7所示。

图6 系统仿真模型

图7 离/并网切换模式下PI控制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构成,将从主电路中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值送入到该模块,经过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得到正弦调制信号。

并网充、放电模式下PI控制模块如图8 所示。

图8 并网充放电模式下PI控制模块

该模块由电流环构成,通过改变并网电流的方向,使变流器在0.1 s之前将部分电能通过降压整流后向储能电池充电,在0.1 s 后将电池内的电能进行逆变升压供给负荷侧。

4 仿真结果分析

4.1 孤岛运行仿真结果

将2.3 中整定结果代入变流器仿真模型。断开三相电源,让储能变流器工作在孤岛模式下。此时,由储能装置向负载供电,仿真结果如图9(a)、(b)所示。

图9 孤岛运行仿真波形

4.2 并网运行仿真结果

接入三相电源,使变流器工作在并网模式下,此时,电网电压恒定,当微电网发电量大于负载所需电量时,将剩余部分电能储存在畜电池中,当发电量小于负载所需电量时,由储能装置向电网供电,可实现电流的双向传输。

让储能变流器工作在逆变状态,由储能装置向电网放电,0.1 s时切换状态,转为整流模式,由电网对蓄电池充电。仿真结果如图10(a)~(c)及图11(a)~(c)所示。

图10 并网运行放电转充电状态下仿真波形

图11 并网运行充电转放电状态下仿真波形

4.3 离/并网切换仿真结果

在电网的实际运行时,储能双向变流器的运行模式需要在并网或者孤岛模式下转换,系统运行于孤岛模式,在0.1 s时,三相断路器闭合,接入电网,将孤岛模式中的电压外环PI 控制器切除,只留下电流内环,使储能双向变流器工作于并网状态,仿真结果如图12(a)、(b)所示。

图12 离/并网切换仿真波形

由上述仿真结果图中可见,将SSA 算法优化得到的参数代入Simulink仿真,系统均能输出较好的电压、电流波形且系统较为稳定,在充放电模式以及离/并网切换的过程中均表现良好。

5 结 语

为解决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参数整定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SA 算法的储能双向变流器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在Matlab/Simulink 中搭建储能双向变流器的仿真模型,针对储能双向变流器不同的运行模式,采用SSA算法对PI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工作,并将优化后的参数代入储能双向变流器仿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SSA 算法优化参数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和控制性能好等优点。

猜你喜欢

变流器孤岛双向
风电机组变流器故障缺陷研析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不再是孤岛
《岛上书店》:与书相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用于能量回馈装置的变流器设计与实现
LCL滤波器稳定性分析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
一种风电变流器并联环流抑制方法